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研究盐碱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演替方向,对其生态系统的恢复或重建以及提高其生产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试验采用样方法对右玉盐碱化草地的植物种群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计算其20种主要植物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该盐碱化草地的优势种为赖草,其重要值为0.39,亚优势种为碱茅,重要值为0.35;而生态位宽度值最大的是碱毛茛,为0.9075,其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也较其他物种大,该盐碱化草地生物种群不稳定,演替方向将是杂类草代替禾草的优势地位,该草地的利用价值会下降,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盐碱化及退化速度将继续增大。  相似文献   

2.
研究盐碱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演替方向,对其生态系统的恢复或重建以及提高其生产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试验采用样方法对右玉盐碱化草地的植物种群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计算其20种主要植物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该盐碱化草地的优势种为赖草,其重要值为0.39.亚优势种为碱茅,重要值为0.35;而生态位宽度值最大的是碱毛茛,为0.9075,其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住重叠值也较其他物种大,该盐碱化草地生物种群不稳定,演替方向将是杂类草代替禾草的优势地位,该草地的利用价值会下降,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盐碱化及退化速度将继续增大.  相似文献   

3.
过度放牧和草地不合理利用导致我国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且表现出明显的盐碱化、斑块化特征,因此盐碱化草地的改良成为草地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围封禁牧和适度利用作为草地管理的主要方法,已成为当前退化草地修复与重建的重要举措,并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基于此,笔者主要从盐碱化土地的形成、分布,围封禁牧、适度利用对盐碱化草地的影响等方面作一综述,旨在提高草地工作者对盐碱化草地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为后期开展盐碱化草地的修复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疆草地资源的劣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赵万羽 《草业科学》2002,19(2):19-22
对新疆草地水、土、生物环境等现状分析及人类活动对草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草地环境资源状况恶化、沙化、盐碱化加剧,草地退化严重。绿洲区过量截流引水改变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地域分布,是导致平原区草地(特别是近水源区域)资源急剧恶化的主要原因。 长期严重超越过牧,是引起整个草地全方位退化的持续因素。人为的砍挖、人类过度的垦荒,特别是用不科学的水土开发造成垦殖地的大量撂荒,又加剧草地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由于草地放牧利用不合理、超载放牧等原因,草地的退化、沙化和盐碱化严重.为有效改善草地生存条件,使牧草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增强优良牧草的生活力,充分发挥草地生产潜力,提高草地生产能力,研究对盐碱化羊草草地进行了放牧改良试验,旨在探索一条改良培育盐碱化羊草草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重度盐碱化草地经重耙、补播耐盐碱的几种优良禾本科、豆科牧草后,调查结果表明,改良后植被盖度提高50%,草地载畜量增加5倍,第一性生产纯产值和第二性生产产值分别是总投资的1.4倍和2.74倍。此项综合改良技术是治理重度盐碱化草地有效的技术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轻度盐碱地苜蓿的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西部盐碱化土地面积96.65万公顷,其中轻度盐碱地面积26.70万公顷,占27.62%,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市南部及大庆地区,合理利用这块土地资源,对提高盐碱土地的产出率具有重大意义。生物治理是盐碱草地治理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主要是筛选种植适合本区气候特点、耐盐碱能力强的牧草和植物品种,改良盐碱土壤,以达到改良和利用盐碱草地的目的。黑龙江省经多年治理盐碱化草地实践表明,适宜黑龙江省盐碱化草地种植的牧草有10多种,因盐碱化程度不同,可选择不同的品种[1]。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是高产优质的栽培牧草,同时具有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的作用。紫花苜蓿是中等耐盐碱牧草,在轻度和中度盐碱草地上种植后,可以抑制盐渍化,起到改良草地土壤的作用,并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因此,探索苜蓿在轻度盐碱地种植的关键技术、提高轻度盐碱地苜蓿产量,对促进苜蓿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草地亮出“黄牌”肖德木最新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数字表明,全国草地退化、沙化、盐碱化呈发展趋势,草地严重退化面积7300万公顷、沙化草地面积超过150万平方公里,比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还要多。草地缺水面积2600万公顷、草原鼠虫发生面积2000万公顷。草地...  相似文献   

9.
了解与分析盐碱草地形成的原因,从而从根本上采用相应的治理措施,改造由于盐碱化的原因使草场退化,草场植被劣胜优汰的局势,恢复和提高草地的生产能力,是促进草地畜牧业良性循环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论西藏高原草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西藏自治区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的指导思想,西文在分析西藏全区草、牧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受自然、社会、人为、鼠虫害等不利因素影响而导致草畜矛盾突出,草场沙化、退化、盐碱化现象发生,严重影响草原畜牧业顺利发展的问题,就如何重视和加强西藏记原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提出了调整畜群结构、防治鼠虫害、以法制止人为破坏、发展人工种草业等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王雪松  贺晶  马普  苏德荣 《草地学报》2023,31(4):1154-1162
为阐明草地盐碱化过程中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及碳储量的变化,以辉河保护区内的天然草地、草地-盐碱地过渡带和盐碱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采样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草地盐碱化加剧,植被群落结构组成趋于简单化;植被碳储量和生态系统碳储量均逐渐下降,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表现为过渡带>盐碱地>天然草地。植被碳储量的变化主要与地上植被类型、植被生长特性和土壤理化性质有关;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主要是地上植被和土壤水分与不同盐碱化草地相互响应的结果,其中,pH会显著影响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P<0.05);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受到植被更迭和土壤pH的影响。因此,温性草甸草原植被群落结构和碳储量均会受到草地盐碱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鲁北滨海草场建立人工草地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土壤盐碱化。针对土壤盐碱化提出建立条田、冲洗脱盐、合理耕作、增施有机肥、适时适法播种等耕作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0年以来,省政府先后启动了西部治碱工程、生态草建设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草原改良工程等重大项目,但是,草原生态建设资金只是引导性的,没有形成投资规模。由于草原生态建设资金不足,我省“三化”草原综合治理、天然草原改良和人工草地建设规模受到很大限制。目前,西部草原围栏建设面积只占盐碱化草地面积的40%左右,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公路、铁路沿线,分布在偏远地区60%的盐碱化草原还没有实施围栏封育措施。位于纵深区域的重碱灾区也正是政府财力匮乏、农牧民相对贫困的地方,配套资金很难落  相似文献   

14.
随着黑龙江省奶牛业的发展,放牧草场“三化”现象日益突出。本着因地制宜、标本兼治的原则,选择集中连片的典型地块,开展了大面积的盐碱化草地的整治工作。实践证明,在土壤表面10cm的土层混合样pH值8~10的盐碱斑上,采用施用有机肥、机械旋耕碱斑、播种耐盐碱的牧草种子等综合措施治理盐碱化草地,当年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形成植被。现将示范治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砾 《草业科学》2006,23(10):72-72
据黑龙江省松嫩地区盐碱草地治理现场会议消息,搞好松嫩地区盐碱草地治理,对于建设畜牧业大省、生态大省和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具有深远意义。据了解,黑龙江省西部地区17个市县盐碱化土壤总面积113多万hm2,占耕地和草原综合面积的30·2%。近年来,由于受干旱少雨、旱涝失调、超载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对北方农牧交错带盐碱化赖草(Leymus secalinus)草地的光碱斑、碱蒿斑块、芦苇斑块、碱茅斑块、虎尾草斑块、赖草斑块6种草地斑块植被特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分析草地斑块土壤化学计量比对赖草草地在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为进一步对草地植被恢复与盐碱化草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草地斑块的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地上生物量的大小顺序均为赖草斑块 > 虎尾草斑块 > 碱茅斑块 > 芦苇斑块 > 碱蒿斑块 > 光碱斑,Pielous指数大小依次为赖草斑块 > 虎尾草斑块 > 芦苇斑块 > 碱茅斑块 > 碱蒿斑块 > 光碱斑。以草地斑块的植被特征代表样点进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得出造成不同斑块植物多样性特征分异的主要因子为土壤含水量、土壤碳磷比、土壤氮磷比、土壤容重和土壤碳氮比。可见,北方农牧交错带盐碱化赖草草地斑块的植物多样性特征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增加,草地斑块的植物多样性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松嫩平原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是黑龙江省和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但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掠夺式经营使得草原生态遭到破坏,盐碱化日趋严重.仅齐齐哈尔市郊区碱斑面积已由上世纪末的12%增加到15%以上,严重制约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因此松嫩平原草原盐碱化的防治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张剑 《牧草与饲料》2009,3(3):75-77
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和超载过牧、滥垦等,使草原面积逐年减少。草地沙化、退化、盐碱化日益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草地生产力下降,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针对以上问题,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9.
格尔木市草地退化原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部加 《青海草业》2003,12(3):26-28
由于受高海拔、恶劣气候、鼠虫害破坏、人为因素等影响,致使格尔木市沙化草地、缺水草地、盐碱化草地、荒漠化草地占有很大比例,草地退化严重,制约着本市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草地退化原因,并提出了治理草地退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松嫩草地生产力同时受到降水和土壤盐碱化的制约,但是在降水变化的背景下土壤盐碱化与草地生产力的相关性仍不清楚。本文基于松嫩草地降水的带状分布特征和野外样地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降水量地区土壤盐碱化与羊草生物量的相关性,并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每个调查区土壤pH值、电导率和容重进行聚类,划分出盐碱胁迫低、中和高3个类群,探讨不同降水区土壤盐碱化指标对羊草地上生物量影响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降水区,羊草生产力与土壤盐碱化指标间相关性不同。降水较高的草地东部和降水较少的西南部羊草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降水适中的草地中西部羊草地上生物量和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羊草生物量总体随着盐碱胁迫呈负指数衰退,但各降水带内衰退主要因子和衰退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