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韭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韭菜灰霉病应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采用铺沙法,化学药剂用75%百菌清WP300~650倍液喷雾防治。小拱棚667m^2用45%菌清FU200~250g、15%腐霉利(速克灵)FU350~700g熏蒸。病害盛发期用40%嘧霉胺SC(施佳乐)1000倍液喷雾防治。韭菜韭蛆防治与其他蔬菜(包括葱、蒜)轮作3年以上,根际覆土,灌水灭虫,露地韭菜韭蛆严重为害期顺垄开沟条施或撒施草木灰15~20kg/667m^2进行防治,小拱棚韭菜采割后667m^2可用48%的毒死蜱乳油进行灌根。方法是将400-500ml药液稀释。顺垄琳浇防治幼虫。春、秋季成虫集中发生为害严重期,也可用40%果乳油800倍液灌根或用48%的毒死蜱乳油500~10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成虫。  相似文献   

2.
1、瓜类枯萎病发病时或发病前,可用多菌灵500~700倍液,或50%硫菌灵600~800倍液,或抗枯灵400~600倍液灌根,每穴用药液0.2~0.25公斤,病害发生期每周1次,连续灌3~5次。2、瓜类白粉病用70%的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或用200~300倍农抗120液,或50%多菌灵500~700倍液进行喷施。3、  相似文献   

3.
李关发 《福建农业》2005,(12):20-21
葡萄根癌痛又称根头癌肿病,是果树上发生很普遍的一种根部病害,除危害葡萄外,还能危害桃、李、杏、苹果、梨、红果等果树。葡萄根癌病在主要葡萄产区均有发生。根癌病一般发生在根颈部和靠近地面的老蔓上,由于根部受损伤.植物地上部生长衰弱,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严重时引起全株死亡。  相似文献   

4.
<正>灌根法是将一定浓度的药液灌入植株根区的一种施药方法。可使用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等,按照使用要求将药剂对水配成一定浓度的药液,装入喷雾器内(去掉喷头)或水壶内,再往植株根部浇(喷)灌。适宜防治地下害虫、根部病害(包括线虫)、植物维管束及导管类病害。一般每株灌药液0.25~0.5千克。一般在发病初或初见地下虫害时开始灌根。1、灌根法防治蔬菜病虫害实例1)防治茄子枯黄萎病,发病初期及时用50%多菌灵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苹果种植面积的增加,病虫害危害也Ft趋严重。我市苹果树根部病害发生逐年加重,尤其苹果根朽病的发生严重,造成树势衰弱,果品产量、质量下降,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此病除危害苹果树外,还危害梨、桃、李、杏等多种果树。  相似文献   

6.
乌皮樱桃根癌病又称冠瘿病、根头癌肿病,是果树根部主要病害,可为害樱桃、桃、李、杏、樱桃、梨、苹果、葡萄、枣、木瓜、板栗、核桃等多种果树。病菌寄生于植株根部,形成肿瘤削弱树势,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我们近几年来对遵义蚕科所名特优稀果苗基地进行了该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研究,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1病原、症状根癌土壤杆菌侵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樱桃病害,菌体短杆状单生或链生,有1~4根周生鞭  相似文献   

7.
果树育苗期的病害是指在果树育苗中,幼苗期所发生的病害。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沤根病等。主要危害苹果、樱桃、梨、桃、杏、葡萄等果树的幼苗。在早春育苗时,苗圃地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常导致幼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8.
巧治枣虱子     
枣虱子学名日本龟蜡蚧,除为害枣外,还为害梨、桃、李、苹果等,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一般造成减产 70%以上,重则绝产或全树枯死。近年来,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防治枣虱子的方法,防治效果达 90%以上。 1 冬剪 冬季剪除有虫枝条,集中烧毁,以及采取打冰凌等措施震落越冬雌成虫。 2 涂干 从 12月份到翌年 3月,可刮刷越冬雌成虫。方法是:用刮皮刀将距地面 30~ 50 cm的枣树干的老皮刮去刮至韧部成 2个宽 20~ 30 cm,上下间隔 20 cm相对的半圆环,用毛刷将 50%甲胺磷乳油 10倍液涂于环上,涂至药液不下流为止,涂完用塑料布捆包住环部,平均防效率为 88%。 3 灌根 早春 3~ 4月份,用 40%的氧化乐果乳油 60倍液灌根,方法是:在距树干 0.5~ 1 m处挖宽约 15 cm的周沟,深度到树根,将药液倒入周沟内,每株树 3 kg药液,待药液全部浸入土坑填平,平均防效率为 90%。  相似文献   

9.
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番茄主要病害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番茄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即苗期叶面喷施氨基寡糖链蛋白500倍液3次,每7 d喷1次;定植后用1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30 kg/hm~2灌根2次,每30 d灌1次;结果期轮换使用1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15%黄腐酸水剂2 000倍液、2亿CFU/g木霉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甲壳素水剂800倍液,每7 d喷1次,交替用药。结果表明,免疫诱抗法对番茄主要病害总体防治效果显著,其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化学防治法,生长前期对病毒病、枯萎病、茎基腐病、晚疫病、灰霉病防效分别达到90.56%、87.60%、83.38%、92.05%和86.42%,生长中后期对前述病害防效分别达到90.25%、78.41%、93.12%、73.11%和71.37%。  相似文献   

10.
马娟 《今日农村》2006,(8):42-42
夏季降雨可为多种病菌的浸染和传播提供机会,雨后可导致多种作物发病或病害加重,大雨或连阴雨后晴天还会导致各种作物生理病害的发生。在西瓜田里,可加重枯萎病的发生,诱发炭疽病、叶枯病、绵腐病、果实斑腐病和生理病害,其症状和防治方法如下。1.枯萎病主要症状是瓜秧萎蔫、死亡,剖开茎蔓基部维管束变褐色病部表面可出现粉红色霉。防治技术是:①用10%西瓜枯霸800倍灌根;②用枯萎克800倍灌根;③用绿亨一号3000倍灌根;④用4%农抗120(2000~3000倍)灌根。以上药剂每株灌药200~250克。2.炭疽病主要症状是叶片长褐色斑点,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  相似文献   

11.
桃细菌性穿孔病是由核果单胞杆菌[Xanthomonas pruni(smith)Down]引起的一个重要病害,能危害叶片、新梢和果实.该病害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除危害桃树外,还能侵染李、杏、梅、油桃和樱桃.多年来,尚未找到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的特效药剂.  相似文献   

12.
刘明东  李军 《新农业》2012,(15):28-29
一、定植后病害药剂预防保护地蔬菜定植后病害药剂预防很重要,可达到不发病、迟发病、或虽发病但蔓延慢的目的。关键是早预防,且预防措施要配套落实。1.作物定植后,结合其他病害预防,用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丙森锌)25克+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20毫升对水15公斤灌根,每株至少灌100毫升药液,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药剂连续3年进行核用银杏根茎部蛴蜡的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株用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5~6kg灌根2次是防治蛴螬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苹果银叶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苹果银叶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50年代后期在我国黑龙江、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地均有发生。银叶病不仅危害苹果树,还危害桃、杏、李、樱桃、枣、梨等果树。目前,银叶病已成为江苏、河南、安徽等省黄河故道地区苹果树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15.
<正>桃树细菌性根癌病又叫根头癌肿病,是桃树根部常见的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本病除危害桃外,还能危害李、杏、樱桃、苹果、梨及葡萄等多种果树。该病主要发生在桃树根颈部(也发生于侧根和支根,嫁接口处较为常见),根部被害形成癌瘤。癌瘤形状、大小、质地因寄主不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14,(7):35-35
根腐病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浇灌苗床.药液用量2-3公斤/平方米:或在移栽前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浸苗根:也可于移栽后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灌根。  相似文献   

17.
葡萄根癌病又称根头癌肿病,是果树上发生很普遍的一种根部病害,除危害葡萄外,还能危害桃、李、杏、苹果、梨、红果等果树。葡萄根癌病在主要葡萄产区均有发生。根癌病一般发生在根颈部和靠近地面的老蔓上,由于根部受损伤,植物地上部生长衰弱,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严重时引起全株  相似文献   

18.
<正>1.防治枯萎病。在西瓜播种前,用高锰酸钾500~800倍液喷雾处理土壤,或在西瓜幼苗期和伸蔓期用高锰酸钾500~800倍液灌根,每次每株约灌250毫升,可将枯萎病发病株率控制在0.5%以下。田间西瓜枯萎病开始发生时,立即用高锰酸钾500~800倍液灌根,也有较好  相似文献   

19.
根腐病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浇灌苗床.药液用量2-3公斤/平方米:或在移栽前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浸苗根:也可于移栽后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灌根。  相似文献   

20.
桃褐腐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褐腐病是桃树果实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分布很广,北方桃区或南方桃区均有发生.褐腐病不仅在果园中造成落果和烂果.而且在贮运期亦可继续传染发病.造成很大损失.本病除为害桃外.还能侵害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