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分层结构模糊免疫PID的孵化过程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孵化系统具有强耦合、强干扰、大滞后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分层结构的模糊免疫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算法,首先,前层结构控制采用前馈补偿解耦控制算法消除系统主要控制参数的耦合关系,后层结构控制根据系统主要参数易产生震荡和超调特点,采用模糊免疫PID控制算法,该算法根据模糊控制原理对PID参数模型中的kp,ki,kd进行在线修改,利用生物免疫机理调整非线性函数,然后用免疫修正进一步调整PID系统参数,实现家禽孵化设备中温度、湿度和含氧量的更为精确的智能控制。最后,实际运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母畜(牛、马、驴、猪、羊等)分娩发生难产时,往往要进行人工助产,这样做是对的。但在家禽(鸡、鸭、鹅、火鸡等)的孵化过程中,往往就忽略了给出壳困难的雏禽进行人工助产,致使难产的胚胎发生死亡,带来经济损失。现将给雏禽进行人工助产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家禽的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是形成精子和卵子的前体细胞,可在性成熟的家禽体内生成精子和卵子,因此家禽PGCs可应用于以PGCs为基础的现代保种技术、转基因技术以及家禽的发育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与应用价值。本研究使用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法在孵化至13~15期的鸡(Gallus gallus)胚血液中分离纯化鸡胚的PGCs,经显微注射针分拣后,PGCs的纯度可达99%以上,细胞直径主要集中于13~15μm;将所分离纯化的PGCs分别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染色、高碘酸希夫氏(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及阶段特异性胚胎表面抗原-1(stagespecific embryonic antigens-1,SSEA-1)免疫化学染色进行鉴定,染色结果均出现PGCs所特有的反应;使用活细胞荧光染料PKH26对分离纯化的PGCs进行标记,成功标记的PGCs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测到红色荧光,将约200个标记后的PGCs,通过腹主动脉注入孵化至14~16期的受体鸡胚中,在孵化至第8天的鸡胚性腺冷冻切片中,可检测到供体PGCs的存在,这一结果表明,所分离纯化的PGCs可定植于受体鸡胚的性腺中。本研究为以PGCs为基础的种质资源保存研究以及转基因技术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关于鸵鸟人工孵化技术,上前国内尚无一套完整的技术标准和实践数据,笔者以实践为依据,介绍了孵化过程中种蛋的保存、消毒、孵化温湿度、翻蛋、凉蛋、通风以及提高化率等几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蛋壳是鸡胚发育过程中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和热量交换的重要媒介,其结构、形态等因素均为影响鸡胚发育的重要因素。单色绿光照射可缩短种蛋孵化时间,促进出雏、提高种蛋孵化率。有鉴于此,该研究针对单色绿光调控孵化过程中的种蛋蛋壳色度、蛋壳结构、色素含量及元素含量等因素进行监测,从种蛋蛋壳特性变化的角度探究单色绿光在种蛋孵化过程中促进雏鸡出雏的机制。结果表明,与传统黑暗孵化环境相比较,孵化过程单色绿光形成的光环境促使蛋壳对孵化环境产生适应性响应,蛋壳表面亮度显著降低(P<0.01),抑制了蛋壳中绿色色素-胆绿素的分解(P<0.01)。且单色绿光有助于鸡胚吸收利用蛋壳中的Ca元素,显著促进孵化过程中蛋壳表面孔隙面积的风化增大(P<0.000 1),提高蛋壳的通透性及散热效果,利于出雏期间雏鸡出壳,有助于促进出雏并降低孵化死亡率。该研究阐析了单色绿光孵化过程中种蛋蛋壳特性的变化,为单色绿光促进种蛋出雏及其在孵化产业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了解蛋重对孵化过程中失重率及孵化率的影响,选取200枚海兰褐种蛋进行孵化,先称量初始重,孵化过程中分别测定7日龄、15日龄蛋重的变化。结果表明:箱式孵化过程中种蛋的失重表现与蛋的初始重呈正相关,蛋初始重越大,在孵化过程中失重越大,但是蛋重与孵化过程中失重率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梁森  梁磊  米鹏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1):221-224
在禽蛋孵化过程中的胚胎监控对家禽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设计了一套能获取孵化期活体禽蛋胚胎胎动信号的监测系统,提出一种半侵入法测量禽蛋胚胎胎动的新方法。先在禽蛋气室的顶部用针扎一个小洞,使活体胚胎的胎动信号经气室放大后传出来,然后带动贴在小孔上的铝箔运动,再通过位移传感器对其进行测量。本系统在不影响胚胎发育情况下,能对禽蛋胚胎进行识别,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为进一步研发禽蛋发育过程的自动监控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巷道式孵化以其独特的气流方式区别于厢式孵化。巷道式孵化器的气流把含氧量最多的新鲜空气带给老的胚胎,把各阶段老胚胎释放的热量又供给需热的各阶段胚胎的发育,并始终保持着理想的设计温度。因而,所需功率相对较小,且孵化容量大,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讨论了进行巷道式孵化的孵化厅布局及孵化操作技术。中国农业大学正大肉鸡发展中心采用巷道式孵化器对7批艾维茵父母代种鸡的320万枚种蛋进行孵化,获得了优异的孵化成绩,受精蛋孵化率平均为94.75%,入孵蛋孵化率平均为85.67%,健雏率平均为98.28%。  相似文献   

9.
巷道式孵化以其独特的气流方式区别于厢式孵化。巷道式孵化器的气流把含氧量最多的新鲜空气带给老的胚胎,把各阶段老胚胎释放的热量又供给需热的各阶段胚胎的发育,并始终保持着理想的设计温度。因而,所需功率相对较小,且孵化容量大,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讨论了进行巷道式孵化的孵化厅布局及孵化操作技术。中国农业大学正大肉鸡发展中心采用巷道式孵化器对7批艾维茵父母代种鸡的320万枚种蛋进行孵化,获得了优异的孵化成绩,受精蛋孵化率平均为94.75%,入孵蛋孵化率平均为85.67%,健雏率平均为98.28%。  相似文献   

10.
如何通过电子商务来促进我国家禽产品的生产销售量,是当前农业信息化研究中一个非常热门的课题。建设家禽产品网络营销平台,探索家禽产品的销售新方法,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家禽行业产销模式的变革,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针对当前家禽行业在电子商务方向的应用前景做了比较完善的分析,并据此展开B2C模式家禽产品网络营销平台的规划与建设,以期建立标准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现代家禽产品网络销售体系,同时提出了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畜牧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在家禽养殖中,禽病的控制效果不容乐观,尤其是禽流感疫情在全国范围内都呈现出加剧的趋势,每年因禽流感死亡的家禽数量巨大,因此对于家禽养殖业而言,应该将禽流感防治工作作为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国内家禽屠宰净膛作业中自动化程度低、设备配套性差、净膛破损率较高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小型智能化家禽低内脏破损率净膛流水线系统。系统由家禽净膛流水线装置、夹取式净膛机械手、触觉系统、光电传感器和PLC控制器组成,可实现家禽屠宰过程中的自动化净膛。以光电传感器的触发信号作为家禽的到位信号,通过PLC控制系统发出的高速脉冲信号控制净膛流水线的运动和精确定位、机械手爪的张合以及机械臂的往复运动;利用EM235模块将实时采集到的机械手爪内壁压力传感器上的压力信号传输到PLC中,一旦压力值达到压力阈值8.22 N时,机械手爪即反转一定角度后再掏膛,从而降低内脏破损率。试验结果表明:单个机械手的净膛效率约为100只/h;平均净膛率为86.95%,内脏平均破损率为20%。该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化地低内脏破损率家禽净膛,且性能稳定,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孵化厅出雏室的污染控制为主要研究目标,在测试基础上,以出雏时绒毛微粒作为出雏室污染控制因子,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出雏室空气净化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结果,设计并试制了一套水浴空气净化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运行试验,得出了系统净化绒毛和H2S气体效率分别为81.93%和32.7%,试验结果为进一步进行孵化厅及畜禽舍的空气净化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养鸡场人工紫外线补充光照适宜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紫外线的有益生理效应,在养鸡场对家禽进行适宜人工紫外线补充光照,能有效提高家禽生产率。应用该技术的关键是照射剂量必须适宜。该文从理论上提出了适宜照射剂量的确定方法,并利用所获结果进行了小规模对比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于2015年11月、2016年1月、2016年3月分3个批次从美国引进4万粒、4万粒、5万粒三倍体虹鳟鱼发眼卵进行孵化试验研究。孵化设施和步骤相同,孵化条件除孵化时间和孵化水温不同外皆相似或相同,详细记录孵化过程和条件。发现试验温度5~13℃区间,温度越高,开始破膜和全部破膜天数越短。9~10℃对应上浮率和生长至3 cm长度成活率最高,12~13℃时最低,5~6℃时居中。3批次孵化水温中,较理想的水温为9~10℃,对应时间为1月份。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园区扩散期具有扩张性、渗透性和带动性的功能特征,园区功能向外拓展概括为空间扩散、产业扩散和市场扩散三种基本形式,孵化功能是构成园区扩散能力的核心要素,引入孵化运作能力的概念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孵化运作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实现最终评判结果的量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家禽品种不断增多,同时家禽疾病也越来越多,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如何预防家禽疾病就显得非常重要。基于此,介绍了家禽疾病的特点与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竞争排斥的概念,并概述了其在控制禽沙门氏菌感染中的效果、作用机理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这一方法的主要优点及其在家禽生产及人医上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不同孵化温度对雏番鸭第二性比及孵化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孵化前期(1~10d)7个不同温度(36.3~39.3℃)对雏鸭出壳时第二性比(♂∶♀)和受精蛋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孵化温度出壳的雏番鸭公母性别存在明显差异(P<0.01),且公雏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母雏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孵化前期温度为36.3~37.3℃时出壳雏番鸭公少于母,第二性比介于0.24~0.95;而孵化前期温度为37.8~39.3℃时出壳雏番鸭公多于母,第二性比为1.39~5.38;且只有在温度37.3℃和37.8℃时第二性比与遗传性比(1∶1)无差异(P>0.05),而其他温度时第二性比均表现明显差异(P<0.05或P<0.01)。雏番鸭第二性比与孵化前期温度间相关指数R2为0.99,预测误差率为-34.88%~ 14.58%间,说明调控孵化温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雏番鸭第二性比,孵化温度对受精蛋孵化率有明显影响,36.3~37.8℃内孵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37.8~39.3℃内则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孵化早期无精蛋自动挑选系统,结合各执行机构,对系统的电路及软件作了详细的研究。选取种蛋立位透光图像中的各部分的面积值作为无精蛋的识别特征。系统以TMS320DM642型DSP与EPM7128AETC型CPLD为控制核心,蛋盘设计为可自动切换的两种状态(孵化状态与检测状态)。种蛋的图像由CCD采集,由DSP经图像处理,神经网络识别后并由喷墨装置标记出无精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