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农业科技推广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条件,了解农民的需求意愿是高效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的基础。依据调查资料,分析了湖南省某药材种植乡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内容和推广方式等方面的需求意愿。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对农技内容需求最大且最普遍的是实用技术和高产类技术等;最信赖和最期望的农技推广渠道是国家农技推广部门。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7,(20):168-169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商品生产已比较发达,农业技术已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农技推广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除技术外,还有以"培训、教育农民"为主的农技推广内容,即既要推广农业技术,又要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和教育。本文对良种良法推广方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黄山市黄山区农技推广中心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县建设、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的实施,使农业科技服务深入到千家万户,加强和完善了乡、村二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建立了农技推广长效机制,为该区科技兴农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旧的农技推广服务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农业形势.因此,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笔者认为搞好"三个培训、三个建立、三个做好"是当前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5.
洮南市以往的农业科技培训多采取集中培训,技术员讲农民听的方式,2011年我市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县项目,创办了一种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即针对农民生产实际需求的参与式农技推广新方式—农民田间学校。  相似文献   

6.
武胜县农技部门破解乡镇机改后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缺位难题,大胆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采取市场运作方式,鼓励一批高、中级农艺师个人出资领办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实行股份制运作、网络化管理,吸纳了农技部门技术服务入股和乡、村农资经销大户加盟入股,建成县、乡、村三级农技农资连锁经营服务体系。对治理农资市场混乱,导向农民购买放心农资,推广良种良法,服务全县农业发挥了龙头示范作用,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维护农业生产安全起到了公益性农技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孔燕军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379-379,381
分析了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包括推广投资体制不健全、农业科技缺乏整合力、农民思想观念落后等。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包括充分发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农技推广中的主力军作用、增加农技推广的财政预算、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加大农民培训力度等,以促进农机技术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相似文献   

8.
<正>为全面提升我县农业技术水平,确保14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能够将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推广到全县96个村组,保证农产品优质、特色、高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业高产增效。1、加大投入,转变观念,整合资金、资源,积极向上面争取项目,引进各类有技术的人才,加快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和维护力度。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农技干部,是面向各村、组农户农技推广的技术指导者,面对农民多方面、多层次的技术需求,栽  相似文献   

9.
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完成各项推广任务时,会更多面对农民直接进行培训,笔者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参加多项农技推广任务,在与农民面对面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一些体会,农民培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农民培训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铜仁市现存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培训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静  杨政水  罗刚 《农技服务》2012,29(2):244-246
在分析铜仁市现存农村劳动力资源数量与质量基础上,对农民获得技术的主要渠道、参加培训的意愿、对培训投资积极性、参加培训的技术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铜仁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农民生产经营获得的技术指导主要是县乡农技人员,农民参与培训的愿意程度与年龄呈负相关,大多数农民对投资培训有积极性,农民最期望接受农业生产专项技术短期培训和农业生产与农产品经营的系统培训。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化转变,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在这种转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农民是农技推广工作的主体,是农业科学技术的掌握者和使用者。农技推广人员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农民心理特点及种植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推广方式和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农民接受和采用农业科技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培养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这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技推广中存在的"最后一公里"现象,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提高的瓶颈问题。通过对南平市王台镇农技推广案例的调查,在了解农民科技新需求的前提下,从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角度出发,提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主要包括:深化农技推广部门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建立多元化的农技服务体系;农技服务要以农民需求为中心和建立多功能农技服务场所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夏津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调查和对农技推广工作现状的分析,找出当前农技推广工作的影响因素,包括:推广体系不健全、推广方式不适宜、农民文化素质低和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等。并根据当地的农技推广工作实践,从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创新农技推广方式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强化农技推广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民市场竞争力的角度,论述了提高农民市场竞争力是发展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应对入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转移农村劳力,提高非农化水平和走向知识农业的必然要求。提出要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的意识,重视和加强农技推广和职业技能培训及再就业援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农业技术用户的角度分析农民学习农业技术的传统途径以及在学习和应用农业新技术中存在的困难,反映出贫困地区政府农业推广服务缺位的状况.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有偿服务表现出了较强烈的支付意愿,他们甚至愿意为培训付一定的费用,这将为农业推广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提供启示,在贫困地区应采取有效的战略和措施,实现农业技术供给的政府途径和市场途径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怎样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拓宽服务领域,转变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摆在农技推广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江苏省泰兴市农业局主动更新思想观念,拓宽服务职能,把农产品销售作为工作重点,提出了"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促进农民富"的响亮口号,以创建市乡两级股份制农产品销售公司为突破口,走技术销售一体化之路.  相似文献   

17.
在新疆开展设施农业科技培训,推广有中国特色的设施农业新技术,这是加快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瞻性工作.乐义实验室在新疆昌吉州建立第一个乐义设施农业科技培训示范基地,又在新疆吐鲁番地区成立"寿光国际农业科技培训中心一一吐鲁番中心".首批培训专家探索设施农业科技培训之路;自2005年9月至2008年8月乐义实验室打造出高校专家教授和农民技术员联手合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的农技推广新模式.先后得到了中央媒体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光明日报和山东大众日报、青岛日报、新疆经济报等地方媒体的宣传报道和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8.
邳州市农民培训工程绩效评价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苏省邳州市农民培训工程调查,分析农户对农业技术需求影响到政府、基层农机推广组织以及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的技术培训,并影响到农民培训工程的绩效评价.建议建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民培训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胡繁荣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0):135-136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和突破口。介绍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践行"1+1"新型农民培育模式,实现教师进村、人才培训进村,探索建立新型农民培育的有效途径,创新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形式,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农技推广的实质就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而我们习惯于就技术推广技术,较少顾及农民的接受能力和需求,缺乏市场意识,缺乏大市场、大农业、大科技、大推广和以农民为本的推广理念。所以尽快建立农技推广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加强现有农技推广人员的技术考核和知识培训,加大农技推广人员实行竞争上岗的力度,同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技推广方式方法,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