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结合北疆气候条件和植棉特点,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杂交棉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调节效应,探讨北疆杂交棉氮肥运筹措施,为杂交棉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杂交棉标杂A_1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用量氮肥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棉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簇倾角、叶面积指数等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随施氮量增加,杂交棉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试验条件下,施氮量在374.7~375.6 kg/hm~2时,杂交棉籽棉产量达到最大。施氮量不足或过量,对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簇倾角和叶面积指数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光合物质的生产和转移,最终影响到产量。【结论】适宜的施氮量是杂交棉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合理的叶簇倾角和叶面积指数,并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孙宁 《农家顾问》2011,(8):29-29
在田间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玉米植株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够增加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提高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玉米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特性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差异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阐述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探讨玉米高产节肥的适宜施氮量。本研究采用春玉米‘中单509’,在5个施氮水平下,测定不同生育期叶片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产量。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在开花期达最大值;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等均以施氮量为135.00 kg/hm~2时达最高;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施纯氮量在135.00 kg/hm~2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高;通过试验建立了施氮量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不同施氮量对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施用适量的氮肥有利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施氮量与斜发沸石耦合效应对水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将斜发沸石作为土壤改良剂引入稻田管理中,以"千重浪2号"稻种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氮肥量为主区(N0,0kg·hm~(-2);N1,70kg·hm~(-2);N2,140kg·hm~(-2);N3,210kg·hm~(-2)),沸石量为副区(Z0,0t·hm~(-2);Z1,10t·hm~(-2)),通过2年大田试验探究不同施氮水平与斜发沸石混施对乳熟期水稻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极显著提高水稻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产量。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指数的增加促使光合速率显著提高,进而影响产量。斜发沸石对水稻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及产量均产生极显著或显著影响。同Z0相比,2015年Z1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及产量分别提高2.8%、7.6%、3.0%、5.2%;2016年Z1处理相应测试指标分别提高3.2%、5.5%、4.3%、5.4%。可见应用斜发沸石能够显著提高氮肥表观利用率,促进光合作用,达到增产效果。在氮肥和斜发沸石主效应中,N3和Z1均显著增加水稻产量且组合后产量最高,因此N3和Z1混施方法适合该地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夏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对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的夏玉米产量、产量构成、穗部性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穗位叶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光合速率、子粒形成的碳氮来源、收获指数、氮素收获指数及氮肥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总氮量相同的条件下,以播种期施氮结合大喇叭口期和抽丝期二次追施氮效果最好,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其次为大喇叭口期一次追施氮;抽丝期一次追施氮以及前重后轻的施氮方式导致后期叶片缺肥早衰,影响光合产物的积累,从而影响产量,降低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枣麦间作模式下,探讨施氮量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确定枣麦间作模式下合理的施氮量.[方法]在枣麦间作模式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变化.[结果]在枣麦间作模式下,施氮量处理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分配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施氮量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收获穗数和穗粒数,千粒重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产量显著提高.[结论]在枣麦间作模式下,通过合理增施氮肥量,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增加光合物质累积量的同时,促进光合物质向籽粒分配的比例,通过主攻收获穗数和穗粒数来提高产量,是实现枣麦间作小麦高产的有效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核麦间作模式下,研究氮肥运筹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确定核麦间作模式下合理的氮肥运筹模式.[方法]核麦间作模式下,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在核麦间作模式下,重施拔节肥处理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向生殖器官分配、千粒重和产量显著高于重施返青肥处理,施氮量30 kg处理高于施氮量40 kg处理.产量最高处理为追施尿素30 kg、返青期∶拔节期=3∶7.[结论]在核麦间作模式下,在适宜施氮量条件下,适当降低返青期追氮量,增加拔节期追氮量,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增加光合物质累积量的同时,促进光合物质向籽粒分配的比例,提高千粒重,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肖万欣 《农家顾问》2011,(10):27-27
以耐密型玉米辽单56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对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试验中,辽单565穗上叶和穗位叶叶面积、穗位叶和穗下叶光合速率均以施氮量为135千克/公顷时达到较高值,叶面积指数较高,穗位层叶片消光系数较小,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氮肥种类和用量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碳铵更有利于提高桂牧一号功能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叶绿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氮处理(尿素300 kg/hm2和碳铵821,4 kg/hm2)对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作用最大,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新疆杂交棉超高产冠层结构特征及群体光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以标杂A1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超高产条件下杂交棉冠层不同层次的叶面积配置、叶倾角变化和光分布等冠层结构特性,以及不同层次叶片叶绿素SPAD值、光合速率和光合物质累积与分配等物质生产特征。结果表明,超高产条件下标杂A1叶面积指数高,冠层中部有较好的透光性,底部漏光损失较小,群体光分布较均匀。棉花初花期至盛花期,同一品种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相同部位叶片叶绿素SPAD值无明显差异,但产量水平高的棉田植株中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较高;不同类型品种间表现为,标杂A1各层叶片叶绿素SPAD值均高于常规棉品种,但单叶净光合速率无明显优势。盛铃期至吐絮期,产量水平高的棉田叶片叶绿素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下降缓慢;杂交棉品种两者均高于常规棉品种。标杂A1超高产条件下植株中下部叶片对总光合的贡献高于一般高产棉花,且盛铃后期茎和铃等非叶绿色器官仍保持较高光合速率,而一般高产棉花已表现为呼吸消耗。超高产标杂A1总干物质积累高,且主要集中于中上部,叶片与籽棉干重在各层次分布比例相近,与其光分布相适应,有利于光能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灌浆后期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及其对施氮量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郑麦366高产生理基础,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对郑麦366灌浆中后期旗叶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0~240 kg.hm-2增施氮肥能够提高旗叶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调节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改善不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下旗叶光合速率等光合性能,提高籽粒产量;施氮量大于240 kg.hm-2,不同程度地降低旗叶光合性能和籽粒产量。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宜施氮量约240kg.hm-2。  相似文献   

12.
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济麦22和鲁麦21为材料,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小麦光合特性,群体透光率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施氮量范围内,小麦叶面积指数、旗叶光合速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而群体透光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2浓度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追氮时期后移有利于减缓后期群体叶面积的下降速度,但对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光合速率等的影响较小。两个品种的籽粒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为225kg/hm2的3个处理中,拔节期追氮处理的产量高于其它两个追氮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获得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为300kg/hm2,高产主要是通过较多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且追氮时期后移对籽粒产量所带来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玉米的地上部生长,具有明显的"前控后保"效果,利于获得高产,而底施可以显著提高这种效果。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包膜控释氮肥施用方式及用量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150kg/hm2范围内,玉米穗位叶的光合速率、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均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包膜控释尿素处理玉米的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大口期前低于常规尿素,花后却显著高于常规尿素。该试验条件下,上述指标和施氮量均呈正相关。研究还表明,施氮量在0~150kg/h㎡范围内,玉米的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增幅为7.04%~51.47%。施氮量为75kg/hm2时,控释尿素底施、侧施比常规尿素分别提高17.0%和11.9%;施氮量增至150kg/hm2时,控释尿素底施、侧施比常规尿素分别提高9.63%和1.89%。因此,较之与常规尿素,控释尿素更有利于玉米地上部的生长,可以起到明显的"前控后保"的效果,更容易获得高产,而底施可以显著提高这种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南疆膜下滴灌棉花不同灌水量和施氮量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棉花在不同生育时期及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在苗期氮肥用量对子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显著,随叶位增加,对真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越来越小。盛蕾期是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最为敏感的时期,并受氮肥施用量的显著影响。在花铃期氮肥用量和叶位均影响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同时施氮量和滴水量的比值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也极为明显;在盛铃期,水分与氮肥施用量对棉花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已不显著,但不同叶位之间仍然差异很大。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滴水量主要影响棉花下部叶片叶绿素含量,而氮素供应量主要影响上部叶片叶绿素含量,中部叶片叶绿素含量同时受水分和氮素的调节。南疆膜下滴灌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在苗期和盛蕾期以下部叶片最高,花铃期和盛铃期以中部叶片最高,每个叶位叶绿素含量均随着生育时期的推移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不同施氮量下春玉米产量形成的光合机制,分析不同施氮量对氮肥利用率、土壤氮素盈余量等的影响,为当地合理施用氮肥,促进春玉米高产高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玉米品种仲玉3号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19、2020年在四川农业大学雅安试验农场的肥效长期定位试验地进行田间试验,设置5个供氮水平,分别为0(不施氮)、90 kg·hm-2(低氮)、180 kg·hm-2(适量氮)、270 kg·hm-2(农民习惯施氮)、360 kg·hm-2(高氮),记为N0、N1、N2、N3、N4。于拔节期、吐丝期和灌浆期测定叶面积,分别计算叶面积指数、光合势;于灌浆期测定穗位叶净光合速率等光合参数以及吐丝期、灌浆期测定叶绿素含量;吐丝期、灌浆期、收获期测定地上部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时测定产量,分析各部位氮含量,计算土壤氮素盈余量、春玉米氮素利用效率和施氮经济效益。【结果】(1)春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先升后持平,2019、2020两年都是N2处理的产量最高,平均为9 746 kg·hm-2,相较于N0、N1处理分别增产179%、28.7%(P<0.05),而N2与N3、N4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两年产量经线性+平台拟合,平台施氮量为134.8 kg·hm-2,平台产量为9 604 kg·hm-2,此时产投比也最高(12.6)。(2)适量施氮(N2)相比不施氮均显著提高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等,继续增施氮肥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甚至显著降低。(3)结合光合特性与收获期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春玉米光合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面积指数、叶绿素a+b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且影响春玉米产量的主导因素是叶绿素a+b。(4)收获期籽粒氮素积累量和地上部氮总积累量两年都是随施氮量增加先显著上升,在N2处理后(超过180 kg·hm-2)微弱上升或基本持平;经拟合表明土壤氮素盈余量为0时施氮量为139 kg·hm-2;春玉米氮肥表观利用率两年都是N2处理最高,平均达73.7%,较N1处理提高10.8%(P<0.05),继续增施氮肥,氮肥表观利用率则显著下降,N3、N4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相较于N2处理分别降低32.9%和48.1%(P<0.05)。【结论】适量施氮能明显提高春玉米叶片光合性能,延缓穗位叶总叶绿素的降解,延长光合作用持续期,优化总叶绿素、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在春玉米产量形成中的作用。同时,适量施氮能显著增加地上部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促进玉米对氮素的吸收与积累,降低土壤氮素残留,提高氮肥表观利用率。综合产量、施肥经济效益、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素盈余量等因素,试验区(四川雅安)氮素投入量为139—180 kg·hm-2能维持春玉米的高产高效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遮荫条件下的盆栽试验.通过测定分析4个氮肥处理的雪茄外包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探讨了不同氮肥用量对雪茄外包烟叶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烟叶的叶绿素含量在增加.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潜在活性.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以及qp都有增加的趋势.最终导致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提高。而且试验表明.适当的增施氮肥有利于改善叶片的光合功能。提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但是继续增施氮肥反而不利于光合能力的改善.更不利于荧光动力学参数的优化。并且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烟株的干物质重及叶面积和叶片的氮含量都在增加.但N20和N15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氮互作提高限量灌溉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理论依据薄弱问题,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不同水氮处理,研究了绿洲灌区不同灌水量和施氮组合对玉米光合特性及叶水势日变化的影响,以期为干旱地区以氮调水、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玉米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水势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叶片WUE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同一灌水量下,360kg/hm2的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片WUE,施氮量达到540kg/hm2时玉米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较360kg/hm2施氮处理呈下降趋势.适于玉米高效进行光合作用的施氮量在360~540 kg/hm2之间.在低灌水量(5 700m3/hm2)的条件下,增施氮肥降低了叶水势;灌水量增加时,玉米叶水势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灌水量和施氮量对玉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水势、WUE的互作效应明显,但二者对气孔导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施氮量对WUE的影响大于灌水量的影响,水分胁迫导致玉米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降低可通过增施氮肥得到部分补偿.水氮协同调控是优化玉米光合特性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素梯度对超高产小麦生育中后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烟农24号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氮素梯度下,研究了氮肥用量对超高产小麦生育中后期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小麦品种烟农24生育中后期,各小区旗叶叶绿素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也随之增大,稳定期都相应的延长。其中F4T1处理的叶面积指数最大,但后期麦田中下部冠层郁闭、通风透光差,中下部叶片衰老迅速,小麦群体易倒伏,光合有效面积减少,进而影响光合产物的形成。由于F3T1处理氮肥运筹合理,具备了生产较多光合产物的条件,光合特性的相关指标达到了最优组合,因此,实现了超高产。从该试验得出,供试品种烟农24号实现超高产目标的产量构成因素为:亩穗数50-53万,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38克以上,施氮量以37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在江苏南京和盐城两生态点研究总施氮量为225 kg·hm-2条件下,氮肥基追比对苏啤3和单2两个大麦品种花后叶片光合特性、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花后叶片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花后干物质转运量及对籽粒贡献率均随着氮肥基追比先升高后降低,在氮肥基追比为7∶3时达到最大.大麦籽粒产量亦呈现相同的趋势,以氮肥基追比7∶3处理的产量最高.进一步分析表明,采用合理的氮肥基追比、保持花后较高的光合速率有利于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和再分配,最终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施氮量对套种野菊花生长和产量的差异,筛选出最适宜的氮肥用量,为套种野 菊花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大田试验,在“金桔 - 野菊花”套种模式下对不同施氮处理 野菊花的株高、分枝数、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叶片 SPAD 值以及鲜花和干花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施氮处理对套种野菊花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影响,株高和分枝数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以施氮量 135 kg/hm2 处理的鲜花和干花产量最高,分别为 8 356.0、2 615.7 kg/hm2,但过高的施氮量不利于产量进一步提升; 在折干率上不同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施氮量 135 kg/hm2处理的高产主要得益于单株鲜花和干花产量显著提高, 分别为 37.6、11.77 g;在生育期间具有较高 SPAD 值和叶面积指数(LAI),在盛花期群体 LAI 又能维持在一个 较高水平,提高花蕾期的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和花蕾数,促进开花,从而显著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和鲜花产量;其 总干物质最高为 962.7 g/m2。【结论】在“金桔 - 野菊花”套种模式下,施氮对野菊花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以施氮量 135 kg/hm2 处理单株鲜花和干花产量最高,为最佳推荐氮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