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7年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油菜菌核病发病早、发生重、田块间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田间菌源量大、品种不抗病、种植制度有利、花期降水量和雨日数多,以及防治率低等因素.该文根据油菜菌核病发生级别与子囊盘密度、油菜花期降水量和雨日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油菜菌核病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核病的防治适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子囊盘形成高峰期防治两种类型油菜的菌核病均优于子囊盘形成始盛期和盛末期的效果,故子囊盘形成高峰期就是油菜菌核病的最佳防治期.以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的高峰期作为防治指标,可统一不同类型油菜或不同生育期的油菜防治菌核病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油菜菌核病子囊盘密度与发病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两年重茬油菜田内调查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发病率与子囊田间密度有极的相关性。利用回归方程yβ=100/(1+e^2。.8159-0.3417x)和yα=100/(1+e62.8648-0.2744x)可预测菌核病的病株率yp和病戏率yβ,油菜菌核病子囊盘密度3个/m^2以下时,为中等偏轻发生;4-5个/m^2时,为中等偏重发生;6个/m^2以上时为大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安化县历来有种植油菜的习惯,常年油菜种植面积30多万667m2。以2013年数据为例:油菜病虫害发生总趋势为中等偏轻发生,发生程度为3级,轻于2012年;病虫害并存发生,病害重于虫害。其原因是:安化2~4月雨水较多,温度、湿度适宜于病害发生,其具体情况见表1。1油菜主要病害1.1菌核病1.1.1发生特点子囊盘萌发初期,一般年份出现在2月下旬~3月上旬;子囊盘萌发盛期在3月上旬~4月上旬。子囊盘萌发时间的迟早与2月份的气温和田间湿度有直  相似文献   

5.
受去年秋季高温的影响,小麦条锈病和油菜菌核病在湖北省见病早,病点多。小麦条锈病在主产麦区的南漳、谷城、枣阳、宜城以及十堰的竹山等县(市)于去年秋苗就已经见病,见病最早时间为11月中旬。立春后湖北省气温回升较快,加之天气预测春季鄂北雨水偏多l一2成,总体气象条件对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有利。结合全国西北、西南菌源区普遍发病的情况,预计湖北省小麦条锈病将会在鄂北、鄂西北和鄂西南地区达到中等偏重至大发生,流行高峰期将出现在气候回暖的3、4两个月。油菜菌核病的子囊盘萌发早、菌源广。今年2月调查,各地区域测报站均见子囊盘,属偏早偏多年份。据荆州市植保站2月26日调查,菌核病子囊盘已经大量萌发,水、旱田平均1.2个/m^2,旱地重茬田达到6个/m^2,2月25日荆州区定点埋藏菌核子囊盘大量萌发;2月27日公安县调查平均子囊盘3.3个/m^2,今年子囊盘萌发时间比去年早6天左右。由于去年秋播旱情较重,播栽期拉长,今年油菜的长势极不平衡,早播油菜2月下旬就已开花,迟播、迟栽油菜盛花期将延迟至3月中下旬,花期拉长,与降雨时段吻合的机遇增大,有利菌核病的侵染。据气象部门预报3-4月鄂东北、鄂东南、江汉平原雨量偏多,气温略高,将有利于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此外,今年春季冷暖幅度变化大,倒春寒天气容易引起苔花期油菜冻害,对油菜菌核病发生有利。预计油菜菌核病在鄂东北、鄂东南、江汉平原等油菜主产区大发生,鄂西北、鄂西南等分散产区中等发生,侵染盛期在3月中下旬。据此分析,“两夏”作物病虫害发生形势相当严峻,为此,湖北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指挥部就抓好今年夏收作物病虫害的防控工作发出紧急通知。  相似文献   

6.
沈光华 《农技服务》2006,(11):25-25
油菜菌核病俗烂秆、巨秆、霉蔸,在各地均有发生。油菜菌核病主要为害油菜茎秆,引起植株早枯,角果减少,种子皱粒,千粒重和出油率降低,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无收。1、加强田间管理防治油菜菌核病应在种子精选和轮作的基础上,加强田间管理:(1)在早春子囊盘发生初期,勤耕浅耕以切断子囊  相似文献   

7.
顾鑫 《农学学报》2015,5(11):26-29
为明确不同大豆栽培密度下菌核病的病情指数及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于2014 年设3 个密度处理,分别为:25 万株/hm2、30 万株/hm2、35 万株/hm2,在大豆花期测定田间平均土壤湿度、平均土壤温度、茎秆强度、茎秆粗度、菌核子囊盘萌发个数5 个影响因子及8 月末大豆菌核病病情指数,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分析这些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密植尽管增产,但病情指数提高了,其主要原因是茎秆强度的减弱及子囊盘萌发个数的增多导致了菌核病发生严重,以后在密植的生产田中如果田间子囊盘萌发过多,应对菌核病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年定点定期观察研究发现,稻油轮作模式比旱油轮作模式田间病菌子囊盘平均减少54.33%;陕南油菜菌核病侵染规律有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模式,防涝排湿是一项保苗防病的有效栽培措施,沟深25 cm时,可有效降低菌核病6.9%~19.0%;盛花末期摘除下部黄老病叶,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符合绿色环保双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 ,近年来随着罗平县加强对双低油菜品种的推广普及 ,该病发生危害程度逐年加重 ,特别是 2 0 0 4年入春以来 ,油菜生长正处开花期 ,遇到低温阴雨 ,田间湿度增大 ,光照不足 ,降雨过多的情况 ,有利于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蔓延 ,部分田地油菜菌核病发病率达80 %以上 ,发病的趋势是 ,坝区重于山区 ,低凹田地重于坡田坡地 ,种植密度过大重于种植密度小 ,易倒伏品种重于抗倒伏品种 ,偏施氮肥的田地发病重 ,严重影响罗平油菜生产和油菜产业化的发展。因此 ,加强油菜菌核病防治工作刻不容缓。根据油菜菌核病的发病条件…  相似文献   

10.
春油菜菌核病田间空中孢子量消长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明确了寒地春油菜菌核病空中孢子量的田间消长动态,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对影响空中孢子量的各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日前3d内的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及调查日子囊盘数量是影响田间空中孢子量的最主要因素。建立了空中孢子量的10因子逐步回归模拟方程,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1.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而大豆纹枯病为害茎部和叶片。病株生育不良,茎叶变黄逐渐枯死。茎上病斑呈不规则形云纹状,褐色,边缘不明显,表面缠绕白色菌丝,后渐变褐色,上生褐色米粒大的菌核。叶上初生水渍状不规则形大斑。一、大豆菌核病1发病特点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  相似文献   

12.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一、发病特点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  相似文献   

13.
油菜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一般以菌核混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间越冬和越夏.它是影响油菜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较大.菌核在每年3月~4月萌发,产生子囊盘.  相似文献   

14.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1.发病特点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  相似文献   

15.
咪鲜胺锰盐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潜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比较核盘菌对咪鲜胺锰盐和其余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探讨咪鲜胺锰盐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潜力,筛选菌核病防治新药剂。【方法】实验室测定不同杀菌剂对核盘菌菌丝生长和菌核萌发的抑制作用及其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田间评价其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潜力。【结果】核盘菌对杀菌剂咪鲜胺锰盐高度敏感,而对多菌灵、多·酮和菌核·锰锌敏感性稍差。咪鲜胺锰盐抑制核盘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0.02mg·L-1。浓度为20mg·L-1的咪鲜胺锰盐可以延缓核盘菌菌核萌发出菌丝。浓度为0.5g·L-1咪鲜胺锰盐对菌核萌发成子囊盘百分率的抑制率达82.9%。咪鲜胺锰盐对油菜菌核病兼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可以抑制核盘菌的侵染以及侵染后病斑的扩展。咪鲜胺锰盐在田间条件下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达88.1%。【结论】咪鲜胺锰盐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油菜菌核病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6.
正石台县地处长江以南皖南山区,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油菜是石台县主要油料作物,近几年来,石台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油菜也是石台县春季旅游观光的主要观赏作物。油菜菌核病是石台县油菜主要病害,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民收益,为此以山区油菜为基础,分析菌核病发生及预防方略显得尤为重要。1石台县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油菜菌核病是由子囊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科真菌引起的一  相似文献   

17.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1发病特点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  相似文献   

18.
紫云英菌核病属子囊菌类之盘菌目,因为寄主的受病部分常发生很多黑色的菌核,故名菌核病。菌核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直径一般为数微米,色泽自乳白而灰白,成熟时表面黑色,剖开后内部为乳红色,系由菌丝密切结合的拟柔组织组成的。菌核在环境适宜时,可生出乳白色的小芽,顶端形成子囊盘。子囊盘的数目依菌核之大小而不同。菌核小者仅一枚,大者可产生3-5枚不等。子囊盘直径约为0.5-3微米,为淡赭色,柔软易破,盘内  相似文献   

19.
油菜花期是油菜菌核病侵染的重要时期,也是菌核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近年,随着机械化收获和秸秆还田耕作制度的改变,菌核病在四川很多油菜主产区大面积发生和流行,并出现苗期高频次危害特征。本文根据四川的冬春油菜产区的气候特征和田间菌核病发生和危害情况,通过2022年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流行趋势预测,提出2022年油菜菌核病早期防控策略及花期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0年系统观察,油菜菌核病子囊盘萌发高峰出现在4月上旬。油菜3月中旬叶片开始发病,高峰出现在4月下旬;4月中旬茎杆开始发病,高峰出现在5月下旬。防治方法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使用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是选用抗耐病性好、丰产性优的品种;开展轮作换茬;盛花期去除中下部病黄老叶等,减轻病害的发生。化学防治是用50%腐霉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2.5%扑海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掌握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100%至一次分枝开花株率100%时喷药。轻发生年份适期内用药1次,中等以上发生年份油菜主茎开花株率100%,并隔后5~10 d用药2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