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正茬为对照(CK),研究不同连作年限(1、3、5、7、9、11 a)下葡萄根区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特性及葡萄产质量变化,以期为解决葡萄连作障碍及其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葡萄根区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微生物活度总体均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连作3 a葡萄根区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微生物活度均达到最大,连作3 a以后急剧降低,连作11 a时达到最低,其中土壤全磷含量变化不显著。CK和连作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呈现出明显的表聚性,在20~30 cm土层CK和连作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基本一致。葡萄植株养分含量和产量总体均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连作3 a达到最大(全钾含量以连作5 a最高);而葡萄甜度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连作11 a时达到最大,连作年份葡萄甜度均高于CK,其中连作3、5、7、9、11 a差异极显著。综上说明,短期连作(1~5 a)提高了葡萄自身体内养分含量和产量,长期连作(5 a)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葡萄自身体内养分含量和产量,而连作均增加了葡萄甜度。  相似文献   

2.
选取大棚草莓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为试材,以相邻露地小麦田土壤为对照,研究其种植草莓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草莓连作年限的增加,0~10、10~20、20~30 cm不同土层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真菌在微生物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土壤由高肥力的"细菌型"土壤向低肥力的"真菌型"土壤转变;连作土壤的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EC值明显高于对照,p H值与对照相比变化不大;不同连作年限土壤的养分含量主要集中在0~10、10~20 cm土层;土壤细菌数量与速效钾含量、速效磷含量、有效锌含量、硼含量及EC值呈显著正相关,真菌数量与速效钾含量、速效磷含量、硼含量、EC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放线菌数量只与有效锌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苹果园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究有机肥施用量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以10年生‘富士’苹果为材料,设置不同有机肥施用量,研究其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和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75kg·株^-1施肥处理下0~20、20~40cm和40~6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6.85、13.23、9.17g·kg^-1,分别比CK增加37.89%、31.12%、16.96%,且该施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100kg·株-1处理无显著差异;75kg·株^-1施肥处理下0~20、20~40cm和40~60cm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为73.50、54.83、35.00mg·kg^-1,分别比CK增加65.80%、80.78%、87.47%;在0~20cm土层,75kg·株^-1施肥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为85.03mg·kg^-1,与100kg·株^-1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50、25kg·株^-1处理和CK,比CK增加25.90%。在0~20、20~40cm和40~60cm土层,75kg·株-1施肥处理的蔗糖酶活性分别为16.35、13.00、8.56mg·g^-1·d^-1,分别比CK提高21.92%、34.85%、28.92%,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50kg·株-1和25kg·株-1处理和CK;在0~20cm和20~40cm土层,75kg·株-1施肥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分别为1.42、0.55mg·g^-1·d^-1,分别比CK提高115.15%、44.74%,脲酶活性显著高于50、25kg·株^-1处理和CK,但与100kg·株^-1处理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比较,施用有机肥75kg·株^-1对提高土壤综合肥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克苏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和苜蓿/棉花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采集种植1~4 a的紫花苜蓿地、连作5 a棉花地和第5 a苜蓿轮作棉花地的0~10、10~20和20~40 cm土壤,测定土壤容重、全盐、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结果】紫花苜蓿与棉花轮作能够降低pH;土壤容重随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并且种植时间越长,改善效果越好;棉花连作土壤全盐含量最高,种植苜蓿和苜蓿与棉花轮作可以降低土壤全盐,苜蓿种植时间越长,土壤全盐降低越明显,苜蓿种植第四年全盐量比第一年降低50.5%,苜蓿/棉花全盐比棉花连作降低了41.7%;土壤有机质含量随苜蓿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苜蓿/棉花轮作土壤土全氮含量最高,种植苜蓿地0~10 cm全氮含量呈增加趋势;种植苜蓿第四年的土壤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最高,速效钾随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结论】阿克苏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苜蓿、苜蓿/棉花轮作能够降低土壤盐分。  相似文献   

5.
不同连作年限对马铃薯土壤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马铃薯不同连作年限对土壤环境及产量的影响,试验以连作0年为对照,选取马铃薯连作年限为2、4、6年的典型地块研究不同连作年限对马铃薯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p H值呈显著下降趋势;土壤含盐量和碱解氮含量呈显著升高趋势,连作6年时二者平均较对照高346.15%、181.32%;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连作2年时达到最高,此时三者平均较对照高36.76%、23.61%、13.49%,处理间差异显著;土壤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以马铃薯连作2年时达到最大,此时二者平均较对照高29.75%、21.54%,处理间差异显著;土壤中转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下降趋势,连作6年时平均较对照低50.34%、22.29%,处理间差异显著;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在连作2年时达到最高值,而土壤中真菌数量呈显著增加趋势,连作6年土壤真菌数量平均较对照高118.52%,差异性显著;马铃薯各产量指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连作2年平均经济产量较对照和连作4年、6年高8.63%、22.13%、49.13%,处理间差异显著。结果表明,随马铃薯连作年限增长会使土壤环境恶化,影响马铃薯正常生长,产生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6.
选取了不同连作年限的植烟土壤,研究了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不同种类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磷酸酶和蔗糖酶在连作10年内,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其活性显著降低,而脲酶活性呈增加的趋势;连作年限10~20年,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均有增加的趋势。而不同连作年限对植烟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连作3~5年,植烟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加,而真菌数量减少。连作超过5年,细菌和真菌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而放线菌数量呈降低的趋势。连作3~5年,植烟土壤解磷菌和解钾菌数量增加,且在连作5年时数量最多;连作超过5年,土壤解磷菌和解钾菌数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种植4、9、15年的刺梨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0~20、20~4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旨在探明种植年限对刺梨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为刺梨种植的土壤养分管理和科学施肥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0~20、20~40 cm土层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细菌与真菌以及放线菌与真菌数量比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种植年限为9年时最大,真菌数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酸性磷酸酶活性则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高于20~40 cm土层。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与真菌以及放线菌与真菌数量比先增加后降低,说明种植年限较长会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而促进真菌的生长,以及降低酶活性进而使土壤质量下降,因此建议长期种植的刺梨园土壤采取施肥、更换耕作方式等管理措施增加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连作年限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为连作棉田有机碳储量估算、固碳潜力分析提供支撑。【方法】采用田间调查、取样测定方法,分析不同连作年限下(L5、L12、L17、CK)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易氧化有机碳、有机碳密度、土壤容重及碳库活度和碳库管理指数变化。【结果】随连作年限的延长,棉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在时间尺度上表现为先增后降,连作1~5a时土壤总有机碳增加,连作5~17 a时总有机碳显著下降;在空间尺度上,有机碳含量表层0~20 cm大于20~40 cm土层含量;不同连作棉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密度也表现出与总有机碳相同的变化趋势。随种植年限增加各土层土壤容重变化趋势总体为逐渐增大,L17>L12>L5>CK在空间尺度上,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增大。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土壤碳库活度均表现为逐渐减小。【结论】长期膜下滴灌,短期连作可以提高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随着连作年限延长,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均显著下降,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下降,土壤质量降低,土壤肥力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明确大蒜连作障碍形成的原因,研究了连作0(对照)、10、20、30 a大蒜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大蒜鳞茎产量显著下降,与对照相比,连作10、20、30 a鳞茎产量分别下降22.74%、26.48%、27.16%;大蒜根际土壤p H值呈上升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增加趋势,整体上土壤全氮、全磷、有效钾、碱解氮、有效锌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壤微生物数量呈先下降(0~20 a)后上升(30 a)趋势,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土壤酶活性呈先降后升趋势,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连作20 a最低,碱性磷酸酶活性以10 a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整体上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钾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土壤p H值、有机质和缓效钾含量呈负相关;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与所测微生物数量(除真菌外)皆呈正相关,其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放线菌数量相关性达显著水平,脲酶活性与固氮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大蒜长期连作后,大蒜鳞茎产量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p H值上升,土壤养分失衡;连作20 a大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达到最低水平,而连作30 a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回升,但微生物结构并没有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测试的方法,对新疆南疆棉区不同连作年限的棉田土壤土壤酶活性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耕种后的棉田土壤的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及转化酶活性都远高于未耕种荒地,连作棉田耕层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强,转化酶和脱氢酶活性随种植年限的增长先增加后而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不大.土壤剖面自上而下土壤酶活性除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不大外,其它4种酶活性都呈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趋势,且土壤酶活性0~40 cm层均显著高于40~60 cm.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测试的方法,对新疆南疆棉区不同连作年限的棉田土壤土壤酶活性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耕种后的棉田土壤的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及转化酶活性都远高于未耕种荒地,连作棉田耕层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强,转化酶和脱氢酶活性随种植年限的增长先增加后而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不大。土壤剖面自上而下土壤酶活性除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不大外,其它4种酶活性都呈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趋势,且土壤酶活性O~40cm层均显著高于40~60cm.  相似文献   

12.
李磊  樊丽琴  吴霞  张永宏 《西北农业学报》2019,28(12):1994-2004
针对宁夏银北盐碱地区存在的土壤板结、通气性差、结构不良等问题,建立秸秆还田1 a、2 a与未还田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物理性质、酶活性及油葵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显著降低土壤体积质量,还田2 a处理可降低体积质量6.04%~6.49%,且0~10、10~20、20~30 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较CK处理增加15.30%、10.34%、8.84%,0~10 cm土壤紧实度较CK处理降低23.24%;秸秆还田能有效提升土壤脲酶与碱性磷酸酶的活性,0~10 cm土层还田2 a处理下脲酶活性较还田1 a与未还田处理分别增加93.79%、59.18%;还田对土壤pH影响不显著,但在控盐、增产方面效果突出,还田2 a处理相比CK处理在整个生育期0~10 cm土层含盐量平均降低24.33%,产量增加20.60%。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体积质量、酶活性与油葵产量达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秸秆还田2 a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降低土壤体积质量与耕层盐分,且显著提高脲酶与碱性磷酸酶酶活性,从而增加油葵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栽植年限、不同土壤层次苹果梨园土壤中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磷酸酶活性与磷素协同机制,针对延边地区苹果梨园土壤,按照不同土壤层次、栽植年限采集并处理土样,采用改进后的磷酸苯二钠法测定土壤中的磷酸酶活性,Bray法测定速效磷,熊-范改进Bowman-Cole法,对土壤进行有机磷分级测定,分析研究时空分异下苹果梨园土壤磷酸酶的变化规律和苹果梨园土壤磷酸酶与有机磷组分及速效磷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中酸性磷酸酶活性中性磷酸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磷酸酶活性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均逐渐下降。在0~20 cm土壤层次中磷酸酶活性均显著大于20~40 cm和40~60 cm土壤层次。栽植年限40年和60年的果园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大于10年和20年。0~20 cm土壤层次中,栽植年限40年的果园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大于20年。碱性磷酸酶活性随栽植年限的增加变化不显著。土壤中的酸性、中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影响速效磷含量。酸性、中性磷酸酶活性与中活性和中稳定性有机磷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同活性有机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活性有机磷含量和中活性有机磷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同中稳定性有机磷含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山药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以种植1茬和种植2茬(两茬间隔6 a)的成熟期瑞昌山药土样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测定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研究山药种植年限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即种植前)相比,种植1茬和种植2茬(两茬间隔6 a)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降低,降幅分别达19.72%和45.23%、44.25%和56.74%,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也均分别显著降低1.51、1.79个单位和64.09%、76.99%,种植2茬(两茬间隔6 a)的土壤脲酶活性也显著降低48.27%。相关分析表明,脲酶活性与有机质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和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综上,种植山药可使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大幅降低,进而降低土壤酶活性而使土壤质量下降。由此推断,山药种植后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可能是连作障碍产生的部分原因。建议山药种植地块适当提高碱性肥料和富含有机质肥料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5.
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连作5、10、15、20 a和25 a的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棉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棉花连作年限的增长棉田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下降,粗砂和细沙含量增加,粘粒含 量下降,其变化连作15 a极为明显; 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盐分含量和pH值逐渐降低,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大幅度升高,速效磷比较稳定或略有减小,而钾的含量显著下降,致使氮、磷、钾比例失调,其增减变化连作15 a极为显著; 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的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连作15 a都达到最高值,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也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其活性连作20 a达到最高值。 由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研究区棉花连作年限不宜超过15 a,棉花连作年限超过15 a时,会导致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下降,土体紧实板结,结构性差,土壤养分含量失衡,酶活性降低,土壤质量下降等连作障碍,使得棉花产出和效益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6.
渭河上游长期设施种植对土壤盐渍化及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采样方法,以不同种植年限的温室和露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期连作蔬菜对温室土壤p H、全盐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年限温室菜地土壤(0~20 cm)p H都明显低于露地,且随种植年限的延长p H逐渐降低,p H与种植年限显著负相关,年均降低0.05个单位;土壤全盐含量与种植年限呈显著正相关,年均增加0.18百分点。连续14 a种植蔬菜的温室,土壤已出现轻微的盐渍化现象,土壤全盐含量达到3.4 g/kg,是露地土壤的6.35倍,应考虑采用深翻、覆盖及灌溉排盐等措施控制盐渍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黄瓜、辣椒—水稻轮作模式对土壤连作障碍进行修复研究,为解决设施蔬菜的连作障碍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法。【方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黄瓜-水稻、红椒-水稻两种轮作模式试验,并以夏季空闲作为对照,3个处理3次重复。在黄瓜、辣椒、水稻收获末期取土样(0~5cm、5~10cm、10~20cm、20~40cm)测定分析作物根部及行间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结果】黄瓜-水稻、红椒-水稻轮作,在黄瓜、辣椒收获后种植水稻,与对照相比较,轮作明显降低了土壤的p H值,以10~20cm土层最明显,降幅2.93%。显著降低了土壤0~20cm的Na~+和Ca~(2+)含量,Na+降幅在15.2~34.5mg/kg,Ca~(2+)降幅在7.5~27.5mg/kg。土壤中微生物总量显著增加,较对照增加45.7%(黄瓜-水稻)和21.1%(辣椒-水稻),减少了放线菌、真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显著提高了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和磷酸酶的活性,瓜、椒-水稻分别较对照提高8.14%、6.03%、3.17%、6.87%和16.34%、37.96%、30.77%、12.02%。【结论】瓜、椒-水稻轮作模式可以调节原有土壤中各养分和元素含量,杀死有害微生物,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为下茬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疆绿洲棉花长期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目的】评价棉花长期连作对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的影响。【方法】利用棉花长期连作定点微区试验,研究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和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结果】随着连作年限增加,棉田土壤容重下降,连作5、10、15和20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比种植1年的增加10.56%、18.09%、37.34%和55.64%,土壤含盐量呈上升趋势,连作5、10、15和20年含盐量分别是连作1年的122%、132%、124%和146%。随着连作年限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土壤有效钾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连作10、15和20年的土壤有效钾含量分别是连作1年的60.4%、35.9%和39.8%;有效磷含量在连作5年达到最大值,比连作1年增加25.2%,随后开始下降,连作10、15和20年之间变化幅度较小。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蛋白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随着连作年限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连作5年和10年土壤酶活性降低,连作10年以后又升高,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连作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在新疆绿洲棉区,棉花长期连作和秸秆还田后,土壤物理性状改善,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有次生盐渍化倾向,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棉花连作5~10年,土壤酶活性较低,连作障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推广半干旱区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开展了春玉米连作和春玉米-大豆轮作处理对比研究,明确半干旱区玉米-大豆轮作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大豆轮作处理土壤固相比例在0~10、20~30、30~40cm土层分别比春玉米连作处理低5.28%、25.59%和10.26%,液相比例也有呈增加趋势,土壤气相比例在20~30cm土层提高16.52%。春玉米-大豆轮作处理土壤孔隙度在表层土壤较春玉米连作处理也有增加趋势,0~20cm土层增加幅度为7.01%~8.68%。与春玉米连作处理,春玉米-大豆轮作处理土壤容重在表层0~20cm土层下降了0.10~0.13g·cm~(-3);春玉米-大豆轮作处理pH也略有降低,但幅度不明显。春玉米连作和春玉米-大豆轮作处理在不同土层土壤有效磷差异不显著;不同种植模式土壤速效钾的表层0~20cm含量高于20~50cm含量;而在0~10cm,春玉米-大豆轮作处理的碱解氮含量比春玉米连作高21.68%。轮作处理为大豆产量2 881kg·hm~(-2),玉米连作处理为8 373kg·hm~(-2),按照大豆价格3.2元·kg~(-1),玉米价格1.4元·kg~(-1)计算,大豆收入为9 219.2元·hm~(-2),玉米收入为11 722.2元·hm~(-2),轮作处理的收入比连作处理在种植大豆年少收入2 503元·hm~(-2)。  相似文献   

20.
种植年限和种植模式对设施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为探讨大棚种植年限和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分析土壤质量退化的原因,对昆明郊区蔬菜、花卉主产县典型大棚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测定了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设施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B/F比值及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以种植6~8 a时最高而20 a时最低;真菌数量持续增加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持续降低.与连作相比,轮作有利于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而降低真菌数量,有利于提高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其中花-花轮作效果最好,菜-菜轮作效果最差.研究结果表明大棚种植初期(4~6 a)土壤生态环境较好,6~8 a后土壤微生物Ⅸ系失调.酶活性显著下降,从而影响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土壤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利用性大大降低;轮作种植能有效调节土壤微生物区系,有利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提高,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