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陈礼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551-3553
1010号台风"莫兰蒂"属于少见的近海加强的微型台风,其影响程度重、移动路径曲折、范围小、强度强,预报和防御的难度大。为此,针对该台风的部分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着重运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对该台风近海时的定位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叶机械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1):126-129
该文以"莫兰蒂"台风为例,通过调查台风灾害对厦门市翔安区古树的损害情况,分析古树遭受风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连江县2016年平均气温为20.3℃,降水量为1969.3mm,日照时数为1453.7h。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体现为上半年利大于弊、下半年弊大于利,主要气象灾害为1月至2月上旬的强冷空气过程,局地性暴雨以及14号台风"莫兰蒂"和17号台风"鲇鱼"给连江县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动力因子、热力因子、水汽因子三方面总结分析了2007年第13号台风"韦帕"给荣成带来特大暴雨的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台风倒槽与高空槽的结合是本次大暴雨过程的关键所在,充足的水汽条件及强而持久的上升运动也是此次强降水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5.
对2011年9月30日至10月8日在富川县发生的严重寒露风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和天气实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露风主要是受冷空气和台风"纳沙"的共同影响所致,气温偏低,持续时间长,并伴有明显降水。  相似文献   

6.
张耿君 《北京农业》2013,(15):197+215
利用各种常规资料,分析了2011年6月23日第4号台风"海马"登陆后发生在广东南部雷州市的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及发生机制,此次暴雨天气形势为两槽一脊型,高空急流强的辐散机制、中低空充足的水汽供应、长时间不稳定能量的累积爆发,以及中低层切变线是影响降水过程底层天气形势,维持并发展的西南涡产生低空急流、引导南亚洋面暖湿气流北上;同时台风"海马"对雷州市暴雨天气产生的大背景也起到了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7.
台风经常影响我国沿海地区,严重影响时常带来狂风暴雨,大风破坏力大,而暴雨常造成洪涝灾害,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201307号"苏力"台风影响,福清市出现大暴雨天气过程。本文将从暴雨分布、环流形势背景,物理量以及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等方面对此次过程及降水预报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的台风降雨,特别是台风进入江西,其后部西南季风加强造成的强降雨的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福建省各气象台站提供气象要素资料,通过对1312号台风"潭美"台风的高空背景场及云图的分析,揭示影响台风移动路径的物理因子及对福建省造成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在此次台风的过程中,17日-19日,副高对台风的引导作用很小,从20日开始,在副高的引导作用下,台风往西北方向移,由于副高的南部边缘大概稳定在北纬30°附近,台风越往北,偏北的分量越小,趋于偏西方向移动;2)台风风场结构中的不对称强风区的转移,会造成台风移动合力方向的改变,从而导致台风移动方向的改变;3)700hPa正涡度中心、假相当位温、垂直风切变对此次台风"潭美"的移动有一定的影响。700hPa正涡度中心对台风的移动有吸引和牵制作用。台风移动的时候有往假相当位温高值区移动的趋势,"潭美"有往垂直风切变小值区移动的趋势;4)台湾地形摩擦加压和稳定副高造成的不稳定结构使台风产生一个向南移动的增量,促使台风在21日20时绕过台湾岛之后向南偏。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的"莫兰蒂"台风重创厦门市农业,高造价的蔬菜大棚等农业基础设施的损失很大。所以,厦门市已于近日推出设施蔬菜种植保险,政府将为投保者承担一半保费。包括智能化玻璃大棚等在内的6种大棚都属于保险范围,保险费率根据不同大棚种类按保险金额的1.25%~3%收取。折算成保费,每667 m~2最低90元,  相似文献   

10.
2016年8月31日台风"狮子山"给铁岭市带来风雨天气,铁岭市积极应对,并提前做出应急响应。本文对铁岭市受台风影响期间的气象服务工作进行总结,介绍了相关部门对此次台风所做的预报预警、气象服务措施,为今后科学准确地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利用NCEP 1o×1o再分析资料与fnl资料从天气形势、热力、动力等方面对造成201330号台风暴雨成因分析,结果显示:此次暴雨天气分2个阶段,有"海燕"的环流与回流形势携带大量水汽在华南、江南等地辐合,并与南下冷空气交汇,产生暴雨及特大暴雨天气过程;位于广东西部和广西中部台风"海燕"的弱环流与对流层中下层反气旋回流南下带来东北、偏东风交汇,在湖南南部和江西南部发生降水过程。此次天气过程水汽由台风环流及后期环流提供,由"海燕"北侧靠近副高一侧东风低空急流从西太平洋和南海输送水汽更加明显;冷空气侵入,使大气斜压性增强,触发不稳定机制,斜压位能释放转为动能,暖湿空气上升运动加剧,为暴雨产生提供必要动力条件;冷空气叠加在850h Pa以下强暖平流下面,上暖下冷不稳定层结被加剧,有利于对流发生,同时使低层辐合加强,动力抬升机制发生。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卫星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和物理量诊断分析,对2013年8月15日第11号台风"尤特"减弱为低压后造成永州市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时空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环流形势演变、天气尺度以及地形分析,探讨了持续性强降水的原因。结果表明,此次台风暴雨过程发生在热带辐合带北上,低压环流长时间徘徊少动,横切变线长时间控制南岭一线,触发了不稳定能量释放,加上地形的作用,加强了局部产生特大暴雨的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14年7月23日-25日灵璧县遭遇当年第10号台风"麦德姆",受其影响,灵璧县大部分乡镇都出现了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气象部门针对此次台风过程的预报、预警等方面的整体服务较全面、细致,基本做到了预报及时准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评价,也大大的降低了农业生产中的损失,是一次较成功的服务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2018年7月24~26日地面观测资料、高空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分析了朝阳地区一次台风并入高空槽的强降水过程。此次过程台风先受副高外围引导气流作用西北上至河北一带,由于西来高空槽的推动作用发生东北向转折,于24日17时移至朝阳凌源市。台风移至朝阳境内仅700hpa以下维持暖心结构,伴随着高空槽带来冷空气的侵入,在24日夜间台风"安比"变性并入高空槽内继续影响朝阳地区。台风前部西南急流给朝阳地区带来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由于动力条件不利,仅给朝阳西南部带来大到暴雨。台风合并入高空槽后水汽通道被切断,高空槽带来了相对较好的动力条件,又有台风过境本地留存的水汽,给朝阳东南部大片区域带来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15.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高空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资料和swan雷达资料等,对2012年8月3—4日锦州地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和数值预报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8月3—4日锦州地区区域性暴雨受台风"达维"、副热带高压、高空槽3种天气系统共同影响。良好的水汽条件是此次台风暴雨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低空急流作为纽带,输送大量水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为锦州暴雨产生提供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6.
1407号台风"海贝思"于2014年6月14日14:00在南海东北部海面上生成,成为2014年对福建省漳州市造成影响最严重的台风。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资料以及雷达资料等对"海贝思"影响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有利的天气形势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变化是影响"海贝思"移动路径的主要原因;中低层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是降水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较强的对流云团和较强的雷达反射率因子是造成强降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吕娟  柳军  李钧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275-1276
通过对2005年第13号台风"泰利"在福建登陆后引发的远离台风暴雨的台风倒槽暴雨过程的特点、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的分析,探讨了台风倒槽与西风槽相结合处的强降水天气发生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尹国斌 《乡村科技》2023,(8):135-138
湿地公园在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五缘湾湿地公园是福建省厦门市最大的公园,被称为厦门市的“城市绿肺”。在五缘湾湿地公园初期建设中,采取营造水环境、构建植物群落和动物栖息地、配套相关设施等措施,改善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修复湿地公园生态功能。但因超强台风“莫兰蒂”侵袭,公园在建成10年后植被和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局部片区受损严重。针对当地采取强化植物特色、平衡水体生态、吸引鸟类栖息等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措施,最终使湿地公园形成了“绿肺”“蓝肾”“白鹭”三大景观特色。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及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对丹东地区2014年7月25日凌晨至26日早晨台风影响下的强降水天气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台风"麦德姆"在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外围引导气流的共同作用下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副高的稳定维持及西风带短波槽的发展东移对台风东移北上并在丹东地区产生暴雨起了重要作用;此次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台风本身携带的水汽,台风位置决定了降水的强度,这也是造成此次降水雨量梯度较大且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主要原因;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有利于上升运动的维持和发展,为此次暴雨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能量锋暖区一侧具有高温高湿的特点,存在较高的不稳定能量,为此次暴雨提供了良好的热力条件。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2年8月3—5日的实况数据和数值预报产品,对1210号台风"达维"带来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从高空环流、地面形势、物理量等方面综合考虑,结合辽阳本地的地理特征,揭示造成此次降水的环流特征以及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台风外围云系受副高边缘气流引导,与西风槽结合,是产生强降水的主要原因,辽阳市东部山区的地形作用也使降水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