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赤霉烯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该研究根据玉米赤霉烯酮抗原抗体反应,以及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反应产生化学发光,设计一款应用于粮食行业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系统。采用侧窗型高精度光电倍增管MD983以及16位AD转换芯片,实现化学发光强度信号的准确测量;步进电机驱动旋转精密转台,通过优化步进电机的S型脉冲驱动控制曲线参数,完成转台的高精度定位控制,实现光电倍增管的测试窗口和化学发光孔精确对准;通过精密直线导轨滑台驱动加样器的进给,实现反应液微米量级的准确微量加样。利用竞争性免疫分析方法,使得赤霉烯酮毒素为0μg/kg情况下,化学发光反应具有最大发光量,解决真菌毒素低浓度情况下的检测精度难题。经过试验验证,系统检出限为0.1μg/kg,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0%以上,标准曲线决定系数为0.996 5,系统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线性范围为0~60μg/kg。研究表明建立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系统满足国家粮食行业对于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检测要求,为真菌毒素检测仪器的国产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西藏750份粮油作物样品进行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等9种毒素检测,结果表明,5种粮油作物中,青稞样品中毒素污染相对较为严重;9种毒素中,伏马毒素检出率最高,赭曲霉毒素超标率最为严重;不同种类毒素污染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毒素污染也有明显的时间性,集中分布在某一特定年份。各真菌毒素含量与全年降雨量、年≥0℃积温均无显著相关,但与粮食收获至入库期间气候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3.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挂面、方便面中黄曲霉毒素B1、 B2、 G1、 G2,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伏马菌素B1、 B2、 B3, T-2毒素和HT-2毒素等15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水-甲酸溶液(70∶29∶1, V∶V∶V)提取,经稀释、离心、过滤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多反应监测模式(正离子模式)测定,稳定同位素稀释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15种真菌毒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为0.1~33.0μg/kg,方法定量限为0.2~100.0μg/kg。3个不同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6.9%~110.4%,相对标准偏差为0.1%~7.1%。该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同时测定挂面、方便面中15种真菌毒素。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_1的分析方法。样品中添加同位素内标13C17-黄曲霉毒素M_1,甲醇-水(体积比为8:2)提取分析物同时沉淀蛋白,上清液过弗罗里硅土柱净化,用5 mL丙酮-水-甲酸混合溶液(体积比为96∶3.5∶0.5)洗脱,氮吹近干后,1 mL甲醇定容。实验结果表明,在线性范围内标准品面积比与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检测限(信噪比为3)为0.005μg/kg,定量限(信噪比为10)为0.015μg/kg,平均回收率为94.4%~97.2%,相对标准偏差为4.7%~10.6%,均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玉米赤霉烯酮的高灵敏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建立高灵敏的玉米赤霉烯酮(ZEN)间接竞争免疫分析法(ZEN-TRFIA)。以玉米赤霉烯酮人工抗原(ZEN-BSA)包被96孔板为固相抗原,与ZEN标准或样品中的ZEN共同竞争有限的抗ZEN的单抗;用稀土离子Eu3+标记的羊抗鼠抗体进行示踪。该方法的灵敏度为0.01 μg/L(10ppt),测量范围为0.01-20 μg/L,批内和批间变异分别为7.2%和14.6%,平均回收率为94.4%,与玉米赤霉醇(ZER)的交叉反应率为15.16%。7条不同时间进行的ZEN-TRFIA的效应点值ED20、ED50、ED80分别为0.156±0.035 μg/L、0.634±0.091 μg/L和2.595±0.274 μg/L。试剂盒4℃保质期超过6个月。研究表明,ZEN-TRFIA是目前报导的ZEN检测中较灵敏的方法,该分析方法稳定性好,货架期符合要求,可测范围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生物毒素辐照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靳婧  哈益明  王锋  李庆鹏  郭芹  张松山 《核农学报》2016,(10):1997-2004
食物生物毒素是导致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微藻毒素以及贝类毒素等是比较重要的生物毒素,研究开发生物毒素降解技术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生物毒素的辐照降解效果、降解产物化学结构、产物毒性与安全性等,旨在阐明生物毒素辐照降解技术的优势、特点和规律,为进一步促进相关技术应用和其他生物毒素辐照降解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饲料中洛克沙胂、阿散酸和硝苯砷酸的方法。样品用1%甲酸水-乙腈(25∶75, V∶V)溶液提取两次,上清液经旋转蒸发浓缩后,用10%甲醇水溶液定容,供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洛克沙胂和阿散酸在5~200μg/kg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在3个添加浓度上的平均回收率在62.7%~81.7%之间,RSD≤15%,检出限为5.0μg/kg,定量限为10.0μg/kg;硝苯砷酸在50~2 000μg/kg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在3个添加浓度上的平均回收率为72.5%~83.3%, RSD≤15%,检出限为50.0μg/kg,定量限为100.0μg/kg。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饲料样品中洛克沙胂、阿散酸和硝苯砷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赭曲霉广泛分布在粮食和饲料中,其次级代谢产物赭曲霉毒素A(OTA)具有强毒性和高稳定性。由于同一产毒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产毒能力不同,为筛选得到赭曲霉生长、产毒最优的培养基,选取多种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接种赭曲霉,对比其生长和产毒的差异性;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比5种常用提取方法的回收率。结果表明,赭曲霉在不同培养基上产毒差异较大,天然培养基中产毒最高的是玉米和小麦培养基,OTA产量均在250μg·g~(-1)以上;固体培养基中产毒最高的是DG18培养基,OTA达到107.93 ng·mm~(-2);赭曲霉在液体培养基中的产毒十分微弱且只有在YES液体培养基中产毒,OTA产量仅为15.39 ppb。HPLC检测发现,5种常用的OTA提取方法中,甲醇直接提取法的回收效果最好,回收率达到106.64%;氯仿萃取法次之,回收率为87.28%。本研究结果为OTA检测、赭曲霉生长和产毒机制的探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制备量子点标记抗体,建立了动物性食品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量子点荧光免疫分析方法。结果显示,50%抑制浓度(IC_(50))为0.9μg/L;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00.0%、154.0%和46.4%;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3.0μg/kg、2.0μg/kg和6.0μg/kg,样本添加回收率在78.7%~97.0%,批内、批间变异系数15%。同时,比较了量子点荧光免疫分析方法、传统酶联免疫分析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动物性食品中四环素残留结果。通过对实际样本检测,证明量子点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具有显著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不仅能够引起谷物霉腐,而且能够代谢产生具有强肾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赭曲霉毒素A (ochratoxinA,OTA),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然而,赭曲霉也能够发酵应用于甾体转化和生产木葡聚糖酶等有益方面.为深入解析赭曲霉中OTA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机制以及探索其有益的基因资源,本研究基于同源重组的原理,利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成功构建了赭曲霉的遗传转化体系.基于赭曲霉对潮霉素的敏感性,本研究选择以潮霉素抗性基因作为赭曲霉遗传转化体系的筛选标记基因,筛选浓度为70 μg/mL以上,为保障筛选的稳定性和减少假阳性,选择浓度100 μg/mL的潮霉素进行筛选.赭曲霉原生质体的质量和浓度是转化成功的必备条件,本研究优化2%蜗牛酶和2%纤维素酶为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细胞壁酶解条件.本研究采用融合PCR和巢式PCR技术获得目的基因上下游和潮霉素抗性基因相融合的拟转化DNA片段,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将拟转化DNA片段转化入赭曲霉原生质体,经潮霉素抗性筛选、PCR测序验证鉴定是否为阳性转化子.赭曲霉遗传转化体系的成功构建为今后赭曲霉在OTA生物合成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和工业生产应用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世界上污染范围最广泛的一种镰刀霉毒素,能导致人或动物不孕、流产等症状,损害内脏器官并促进癌细胞的生长.本文通过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从粉红螺旋聚孢霉(Gliocladium roseum)中克隆获得大小为795 bp的DNA片段(ZEN-jjm),通过构建E. coil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表达.经HPLC检测证实,IPTG诱导后的细胞裂解上清能在3 h内完全降解液体中1μg/mL的ZEN.序列分析结果表明ZEN-jjm与zhd101存在9个碱基的差异,ZEN-jjm编码的ZEN降解酶与文献报道的乳糖水解酶存在3个氨基酸的差异,但ZEN毒素降解实验证实二者活性相似.  相似文献   

12.
从噬菌体随机七肽库中筛选得到赭曲霉毒素A的模拟表位,并以其替代毒素标品建立赭曲霉毒素A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以纯化的抗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OTA mAb)为配基,亲和筛选融合表达在丝状M13噬菌体次要衣壳蛋白(PⅢ)上的随机七肽库,以ELISA方法鉴定阳性克隆,并以筛选的模拟表位建立赭曲霉毒素A的ELISA检测方法。经过4轮亲和筛选,共得到22株与OTA mAb特异结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且该结合都能够被OTA标品阻断,DNA测序及多肽核心序列分析后,得到赭曲霉毒素A的模拟表位的主要序列为:MPLWXDL,X为任意氨基酸,以阳性噬菌体克隆建立的竞争ELISA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250~8000pg/ml。基于制备的OTA mAb,利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可成功筛选到赭曲霉毒素A的模拟表位,并能够替代OTA标品建立直接竞争模式的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种萃取溶剂少、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实现山楂干制品中黄曲霉毒素(AFB_1、 AFB_2、 AFG_1、 AFG_2)、赭曲霉毒素A (OTA)、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展青霉素(PAT)等8种真菌毒素同步定量分析,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山楂干制品中真菌毒素污染分析,了解其实际污染情况。试验以0.2%甲酸的乙腈溶液为提取剂,采用QuECHERS方法进行前处理,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定量分析8种真菌毒素。结果显示, AFB_1、 AFB_2、 AFG_1、 AFG_2、 OTA、 AOH、 AME等7种真菌毒素在1~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PAT在5~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R2≥0.991。回收率为84.3%~111.5%。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17个山楂干制品样品分析,其中AOH和AME检出率分别为100%、 88.2%,含量为1.2~9.0μg/kg,其余6种毒素均未检出。结果表明,建立的QuECHERS方法适用于山楂干制品中多种真菌毒素同步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克伦特罗化学发光快速检测系统的检测效果,本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市售猪肉、猪肝、猪尿3种样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进行检测,比对两种方法试验结果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该快速检测系统对猪肉、猪肝、猪尿3种样品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25μg/kg、0.23μg/kg、0.17μg/kg;对3种样品做加标回收试验,其回收率在81.5%~102.5%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系统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一致。因此,该系统稳定、可靠,可满足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快速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利用ProElut PSA小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仪测定维生素B_2中氯霉素的检测方法。样本在氢氧化钠提供的碱性环境中经乙酸乙酯二次提取,提取液过ProElut PSA小柱净化,上LC-MS/MS测定。氯霉素添加量在0.3μg/kg~1.5μg/kg时,回收率为94.43%~106.33%。方法的检出限为0.06μg/kg,定量限为0.2μg/kg,可以满足样品实际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对不同霉变程度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1)和玉米赤霉烯酮(ZEN)检测的准确率,本试验以6个不同霉变等级的玉米样品为研究对象进行拉曼光谱检测.首先采用迭代多项式拟合基线校正方法对原始拉曼光谱进行基线校正,去除荧光背景;然后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高斯-洛伦兹混...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四环素类药物及其异构体的方法。样品经Na2EDTA-Mcllvaine缓冲液提取,PRIME 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ESI正离子扫描,以多反应监测方式采集数据,外标法定量。四环素类药物及其异构体在饲料基质溶液中,在2.5~100μg/k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在3个不同浓度加标水平下,各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67.3%~102.6%,相对标准偏差为2.7%~8.1%,方法的检测限为5.0μg/kg,定量限为10.0μg/kg。经实际饲料样品检测分析,本研究中建立的方法适用于饲料中四环素类药物及其异构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为了验证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化学发光检测(CLIA)试剂盒的检测效果,本研究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别对市售猪肉、鸡肉、鱼肉、虾肉4种样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量进行检测,比对两种方法试验结果间的差异。经验证,该试剂盒对猪肉、鸡肉、鱼肉、虾肉4种样品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97、0.098、0.097、0.091μg/kg,试剂盒板内板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对4种样品做加标回收试验,其回收率82%~94%,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一致。验证结果表明,该试剂盒稳定、可靠,可满足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快速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真菌毒素对玉米质量安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影响玉米质量安全的几种主要真菌毒素(包括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危害及当前的限量标准,指出了真菌毒素污染玉米的途径及原因,并提出了保障玉米质量安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将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和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联用测定小麦中3种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样品经超声提取、SPE净化后,用液相分离和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4种毒素在5~150 n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对5 ng·mL-1、10 ng·mL-1和100 ng·mL-1的混合标准溶液连续3次进样,3个浓度标准品的准确度和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5.8%~112.4%和0.93%~4.90%,仪器精密度良好;同时考察了空白小麦基质加标结果,结果显示4种毒素10 ng·mL-1的加标回收率为98.9%~11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