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广州  张绪良  张朝晖  徐宗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99-12600,12687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典型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发生了景观破碎化、植被退化、污染、物种减少、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等变化,影响了黄河三角洲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保护黄河三角洲自然生态环境,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开展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加强对湿地的综合保护治理,减缓湿地退化,促进湿地的可持续利用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利用RS和GIS技术对黄河三角洲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新生湿地面积及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92~2004年黄河三角洲年均造陆面积126.88 hm~2,2004~2014年年均造陆面积63.42 hm~2,造陆速度有变缓的趋势。新生湿地以低盖度植被为主,1992、2004和2014年低盖度植被面积占比分别为69.14%、70.98%和87.89%,呈增加趋势。1992~2004和2004~2014年湿地净造陆面积中低盖度植被面积占比分别为92.97%和96.36%,2004~2014年新生湿地植被覆盖度下降明显,显示了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趋于退化。  相似文献   

3.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与丰富多样的生物,是全国重要的动植物遗传基因保护库。加强对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的分析,进而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湿地以其独特的生态结构与功能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广阔,生物资源丰富,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对维持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网络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湿地生态环境评价结构的基础上,结合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特点,确定自然环境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三大系统,选取20项对湿地环境有影响的指标,运用熵值法,进行处理并确定其权重,获得各个系统的最终评分,结合评价标准,分析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的现状,为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台县黑河湿地位于黑河中游下段,属荒漠地区湿地,主要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根据湿地湖泊生态恢复保护示范区基本建设现状和确保湿地生态良性循环,通过植被恢复工程、护岸工程、湖心岛植被恢复工程等工程设施的建设,使项目区内黑河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双赢。  相似文献   

6.
甘肃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内陆河流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我国西北典型内流河湿地生态系统、以黑鹳为代表的湿地水禽以及西北荒漠区的湿地植被。本文主要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出发,以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其湿地生态环境相关问题及现状科学评价和改善对策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湿地和湿地植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之一,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通过对南平市延平区湿地植物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从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湿地植物类型、植被资源分布、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湿地植物的保护对策,以期促进区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加强湿地植被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对张掖市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研究,介绍了张掖市湿地类型及分布、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种类及类型等,分析影响湿地植被发育和演变的因素,并提出保护及管理对策,以期为张掖市湿地生态系统植被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的黄河入海口处,北临渤海,东靠莱州湾,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地理坐标为北纬37°35′—38°12′,东经118°33′—119°20′。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为了更好的发挥自然保护区功能,产生更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护区宣传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做好自然保护区宣传工作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广东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进行了科学考察,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保护区内水文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特点,并对水源涵养和水质保护价值、生态系统及其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社会及生态效益等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具有水源涵养、物种丰富、珍稀动植物种类丰富等特性,提高该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对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及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域内不同类型土壤进行取样调查,测算出黄河三角洲湿地6种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进而对此生态系统的碳汇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中海土类型土壤的有机碳储量最高(132.43 t/hm2),最低的是灰砂质冲积土(85.54 t/hm2);植被碳储量范围在1.23~1.73 t/hm2之间,其中最高的是江土,最低的是壤质滨海盐土;土壤碳排量最高的是壤质滨海盐土(5.00 t/hm2),最低的是海土(3.56 t/hm2);黄河三角洲湿地的6种土壤-植被生态系统均为碳汇,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在82.98~128.88 t/hm2范围内,以海土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以灰砂质冲积土最低。综上所述,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主要以碳汇形式存在,但其中植被固碳量较低,为巩固加强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应增加植被固碳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加大了重视程度。黄河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河口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湿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特点显著。但是随着近几年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湿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需要进行修复;环境的恶化以及气候变暖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出了挑战。本文对黄河三角洲的湿地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阐述,以美国白娥为例引出湿地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点湿地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以期能够带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保护区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包括地质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珍稀植物资源等等,有些资源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将会濒临枯竭,因此,应大力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确保各项管理举措的贯彻落实,这对于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将论述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以期全面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质量,为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湿地的保护对于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有着巨大的作用。在湿地中,不仅含蓄大量的水资源,同时也有着非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因此,保护湿地既可以改良当前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也能够保障我国动植物的多样化。在本文中,笔者就将针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的作用与意义进行讨论,并以此提出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希望对我国湿地的保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植被、动物种群的调查,从实用性方面评价了沙坡头自然保护区荒漠中的湿地价值,结合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阐述了保护湿地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越来越重视对自然的保护。湿地生态是地球中很重要的一个生态系统,也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资源。但是由于人类对湿地生态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导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影响了自然环境,所以,相关人员必须要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来改善湿地生态,恢复自然环境。本文以此为背景探讨湿地生态保护、修护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能够保护自然环境,使人类和生物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存。  相似文献   

17.
实地调查了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对其水生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网湖水生资源丰富,但其开发和利用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调控,存在对资源的过度利用现象,导致资源和水生生态系统正朝着退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开发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时,建议本着严格保护、合理规划、科学开发的原则进行,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8.
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水生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地调查了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对其水生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网湖水生资源丰富,但其开发和利用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调控,存在对资源的过度利用现象,导致资源和水生生态系统正朝着退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开发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时,建议本着严格保护、合理规划、科学开发的原则进行,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9.
重庆奉节天坑地缝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奉节天坑地缝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气候和环境质量条件较好,适宜动植物的生存。保护区内植被保护完好,生物多样性丰富。依据1991年版《中国植物红皮书一稀有濒危植物》统计,共有植物1285种,其中国家1~3级保护植物22种;国家2、3级保护动物28种,另外还有未见报道过的新物种。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玉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745-1746,1787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阐述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类型,全面调查了湿地中的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丰富的湿地类型和众多的生物资源构成了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