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生产效率关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与质量。中国正处于农业转型的重要阶段,以科学的方法测算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和加拿大为例,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农业总产值效率平均值、农业生产效率变动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加拿大的农业生产效率远高于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第二,2005—2015年中国和加拿大的农业生产效率整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中国的上升波动起伏较明显;第三,中国的技术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态势,规模效率呈先下降后上升态势,综合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而加拿大技术、规模及综合效率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而且效率值显著高于中国;第四,中国和加拿大Malmquist指数都呈现一定的变动,但加拿大的变动率比中国小。最后,根据加拿大农业生产经验,结合中国国情,为提高中国农业生产效率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利用武汉城市圈2009—2019年财农业生产的面板数据,运用DEA-BCC模型对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再用Tobit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武汉城市圈整体农业生产效率虽未达到完全有效,但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核心变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解释变量中,农林水支出对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规模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有效灌溉面积对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有抑制作用,对规模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因此,应当根据各地区发展实际,着力实施推动转移人口的土地脱离、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完善外部机制等措施来提高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实现武汉城市圈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中国农业用水效率的动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国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0—2017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农业用水量、耕地灌溉面积、固定资产投资存量、农业总产值和农作物受灾面积数据,建立超效率非合意SBM模型计算30个省(区、市)的农业用水效率,并计算农业用水效率Malmquist指数的各分解指数。【结果】30个省份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农业用水总效率值大于0.8,中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农业用水总效率值小于0.7,西部地区中重庆、贵州和陕西的农业用水总效率值大于1,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的农业用水总效率小于0.4。研究期内中国农业用水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5.7%,纯技术效率均值小于1,技术进步指数均值大于1,规模效率均值小于1。【结论】中国农业用水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空间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最优,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内部较大差异;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低对农业用水效率产生负面影响,技术进步指数提升产生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经济发展及生态保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内蒙古12个盟市,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投入冗余4个方面评价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效率情况。2017年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效率较低,平均值为0. 752,为无效率。其中有7个盟市综合效率低于平均值0. 752,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同时影响着综合效率,但仍有提升空间。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投入要素不足,部分地区规模收益低,应合理增加投入,稳定规模报酬。投入冗余较严重,12个盟市中5个盟市在乡村劳动力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机械化动力方面存在投入冗余现象,应减少乡村劳动力,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减少低效率的重复投入与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考察了2002—2018年中国出口《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空间和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出口RCEP成员国农产品历年的平均贸易效率为0.48;贸易效率在国家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且存在更大的出口潜力有待挖掘;RCEP成员国的经济和人口规模、中国的人口规模及共同语言与中国农产品出口显著正相关,而地理距离和共同边界与中国农产品出口显著负相关;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在贸易效率提升方面作用明显,而较低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不充分的政府支出和廉洁程度却限制了贸易效率的提高。最后,本文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出口RCEP成员国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挖掘双边农产品贸易潜力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的DE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本文运用DEA方法分析了1990~2008年河南省农业生产投入要素方面的运行效率,发现其中有四年存在投入过多,要素投入有松弛量,尤其是农牧渔林劳动力、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投入;同时发现河南省农业生产存在规模过小的制约,需要适当扩大生产规模,发挥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关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一直都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步伐而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凭借与农业机械化来提高粮食生产率和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随着近些年来中国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1.1农业机械化不断创新与普及  相似文献   

8.
孙文莫  肖文  李德品  马驰  宋金易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839-10842,10873
根据2010年全国分县行政区划电子地图、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理论性演绎分析等手段分析中国人口分布、流动趋势与耕地利用情况.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为东密西疏,东南部人口密中有疏,西北部人口疏中有密,人口分布格局没有明显变化,人口集中程度高;2000 ~2010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由0.103 hm2/人下降到0.091 hm2/人,耕地利用率下降,同时不同海拔阶梯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不同,第二阶梯最高,第三阶梯最低;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使得人口压力增加,第三阶梯人口压力明显高于第一、二阶梯,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因素下第三阶梯地区人口会向较低人口压力的第一、二阶梯地区流动,即中国东南半壁范围向西北方向扩散.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缓解农业保险市场供给的低效率,基于2010-2012年中国农业保险机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SE-SBM模型),构建评价体系实证评估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效率,结合Tobit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0-2012年农业保险机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呈先降后升态势,纯技术效率变动则比较平稳。从各类机构效率的比较来看,专业性机构技术效率值达到1.39,经营效率处在领先地位;外资机构规模效率优势明显,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综合性机构的效率值偏低,经营效率相对落后。相关分析表明,农业保险经营年限与经营效率关系不显著,农业保险业务比重与经营效率显著正相关,说明适度增加农业保险业务比重,有助于提高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效率。最后,提出了重视专业化经营,着力引进外资,加大科技投入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初我国农业技术引进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农业技术引进的原则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的发展受到土地、水、人口及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强烈制约,实现农业新的突破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只能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劳动生产效率和投入效率,使中国农业从以资源为基础的农业进入到以技术为基础的农业.  相似文献   

11.
<正>互联网打开农业变革大门在13亿中国人口中,农村人口占了一半以上,这意味着近7亿人口的市场潜力等待释放。根据研究机构测算,仅化肥、种子、饲料三类农资,市场规模就超万亿元。当传统农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历史性交汇,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在两者的碰撞中,又会形成什么样的商业逻辑?实际上,放眼海内外,传统农业的互联网改造正在进行。在国外,谷歌、孟山都等都已投资农业网络公司。在国内,联想种水果、刘强东种大米、阿里巴巴也  相似文献   

12.
张院霞  渠美  申静 《南方农业学报》2019,50(12):2847-2854
[目的]确定当归最优种植规模区间,识别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为农户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测算甘肃省岷县425户当归种植户的规模经营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在当归种植过程中,投入要素与产出要素具有同向关系,当归生产效率与其种植规模间存在近似倒U形关系;当归种植规模区间在1.3340~2.1344 ha时,其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均等于1,此时的规模为适度经营规模;户主受教育程度、参加合作社、村里覆盖网络、农业培训和融资贷款服务对规模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兼业程度、土地细碎化、灾害影响程度和贷款困难程度对规模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制约着农户规模效率的提高.[建议]合理规划当归种植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多措并举提高农户综合素质;搭建网络信息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力度,降低农业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3.
科技进步是农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对于推进其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熵值法,研究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相对农业科技产出状况,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15年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科技投入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多数省市的农业科技DEA效率处于非DEA有效状态,且各省(市、自治区)科技DEA效率差距较大; DEA效率无效状态的原因多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发展存在严重失衡。最后,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形成中的中国特色现代化概念,吸收农业强国的五大特色,具有与中国式现代化结构相似但内涵有别的五维特征,即基于人口规模巨大、人均资源不足且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基础;追求“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总体现代化目标;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多维文明内涵;推进生态低碳农业和农村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繁荣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2012~2014年372个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为样本,运用DEA模型测算农业推广总技术效率和T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业科技推广技术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技术推广纯技术效率较高、规模效率不理想,导致总技术效率不高;项目级别、推广模式是影响农业科技推广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扩大农业技术推广规模、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DEA分析方法,在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前提下,分别研究了政策诱导下的农业生产效率。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在农业生产的启动阶段,初始资本投入量大,技术效率值一般也比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应大量投入初始资本;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受到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资本的影响力具有强大作用。以单位面积指标作为研究取材时,技术效率、配置效率与规模效率都是有效的,而且呈现规模报酬递增趋势,表明农业生产投入还可以进一步扩张。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射洪县农业经济效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业经济效率是衡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指标。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析了射洪县1998~2007年的农业经济效率,包括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并通过投影分析找出了射洪农业经济在投入产出方面存在的冗余现象。结果表明,射洪县农业经济综合效率总体趋于良好,农业投入存在过剩现象。射洪今后应提高规模效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走农业循环经济道路。  相似文献   

18.
李蓉  孟祺  尹云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278-2280
该文利用DEA方法分析了六安市县域层面上农业生产的效率,包括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变化;并分析了规模效率、技术效率与农业可持续性的关系。该文认为目前六安市农业技术整体水平较低,并且在不同的地区表现不一致,在六安市区和霍山等地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较高,而在霍邱及寿县表现的部比较差。另外,笔者还发现,六安市各县区都存在过度投入的问题,这将导致农业效率的下降,不利于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广东省2003—2014年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和农作物播种面积等5个投入变量以及农业生产总值单一输出变量,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 对广东省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与纵向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农业生产在农业技术投入、技术创新和农用科技推广上能够达到相对有效;广东农业生产存在着规模无效,农业规模效率处于较低的水平,技术效率所带来的优势几乎被规模无效所抵消;广东农业生产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提出应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进一步提升广东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以广东省2003—2014年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和农作物播种面积等5个投入变量以及农业生产总值单一输出变量,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对广东省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与纵向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农业生产在农业技术投入、技术创新和农用科技推广上能够达到相对有效;广东农业生产存在着规模无效,农业规模效率处于较低的水平,技术效率所带来的优势几乎被规模无效所抵消;广东农业生产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提出应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进一步提升广东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