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随着农业高产开发的开展,年亩产吨粮的田块不断增加。如何培肥地力,使中产田块尽快达到年亩产吨粮、吨粮田块保持稳产略增,经三年施肥试验和示范认为:中产田要达年亩产吨粮,应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氮、磷化肥。我们在年亩产(小麦和玉米)672.0公斤的地力基础上进行试验和示范,年亩施纯氮22.0公斤(小麦9.0公斤、玉米13.0公斤),五氧化二磷9.0公斤(小麦5.0公斤,玉米4.0公斤),并在麦播前底施有机肥3000公斤和4000公斤,年亩产分别达1112.5公斤和  相似文献   

2.
<正> 新郑县是黄淮海平原的重点粮食生产基地县之一。长期以来是以小麦为主,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为了打破粮食生产长期徘徊的局面,从1987年起,我们在县农技中心试验站和城关乡贾庄村分别开展了10亩小麦—玉米年亩产吨粮攻关试验研究和百亩吨粮综合栽培技术研究,通过系列化、模式化栽培和科学化管理,夺得了两季高产。1987年攻关试验亩产1044.8公斤(小麦413.4公斤,玉米631.4公斤);百亩连片(107亩)亩产930公斤(小麦450公斤,玉米480公斤)。1988年攻关试验亩产1039公斤(小麦400公斤,玉米636公斤);百亩方亩产1003公斤(小麦494.5公斤。玉米508.5公斤),1989年攻关试验年亩产1040.7公斤(小麦420.5公斤,玉米620.2公  相似文献   

3.
数字     
正1171.1万吨据统计,2015年,我省粮食总产量达1 171.1万吨,增加12.5万吨,实现了"十二连丰"。2015年我省夏粮生长期降水较多,土壤墒情适宜,玉米、马铃薯等大秋作物生长前期光温水匹配较好,降水及时,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年粮食生产不仅总产增加,种植面积和平均亩产均较上年有不同幅度的增长。据统计,2015年我省粮食种植面积达4274.4万亩,比上年增加10.8万亩;平均亩产274公斤,增加2.3公斤。  相似文献   

4.
通过5种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的试验研究,对晋南盆地农田的集约化经营进行了探讨,获得了高产高效益的双重效果.模式Ⅰ,Ⅱ、Ⅴ(粮经型)年亩产粮食455~966公斤,产值976.9~1579.5元,比传统的小麦夏播玉米方式亩增值220.8~733.9元;模式Ⅲ(吨粮型)年亩产粮食1220公斤,比传统种植方式亩增产粮食235公斤,增值111.6元;模式Ⅳ(效益型)年亩产值1741.5元,比传统的一季春棉亩增值909.4元.5种模式以经济产量计算,年光能利用率比一季春棉提高1.0~2.3倍,除模式Ⅰ外,比小麦复播玉米提高8.8%~37.5%.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豆超高产育种正在展开。目前全国大豆平均亩产仅120公斤,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8团大面积(86.83亩)亩产达364.68公斤,小面积亩产405.89公斤,增产潜力很大。巴西1989~1990年大豆平均亩产115公斤,2001年亩产达181公斤,11年平均单产提高66公斤。如果我国大豆平均亩产提高50公斤,则1.4亿亩大豆可年增加总产700万吨。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粮食增产,1987年8月,我们和耿黄乡大黄屯村签订了技术承包合同,对第九村民小组78亩试验田进行了亩产吨粮攻关试验,经过精细管理,获得了小麦总产72785.95公斤,玉米总产49916.1公斤(其中:小麦亩产466.6公斤,玉米亩产633.3公斤),创出了年亩产1099.9公斤的高产吨粮记录。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7.
<正> 新郑县梨河乡是河南省黄淮海开发乡,该乡以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单位,进行吨粮开发。计划4年完成2万亩吨粮田开发任务。1990年计划3000亩,已经按计划实现了亩产吨粮,平均亩产达1011.8公斤。其中:小麦平均亩产462.5公斤;夏玉米平均亩产549.3公斤,陈庄试点500亩连片高产样板田,达到亩产613.2公斤。实现亩产吨粮的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江苏省淮海农场坚持“念”好六篇“粮食经”,通过不懈努力建立起了既能保证粮食全面增产,又能保证其质量安全的双重机制。目前,全场8万亩耕地全部种植稻麦两季,粮食总产达8.32万吨。2009年,平均亩产达到1050公斤,实现了亩产吨粮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群众持续增收的高度出发,2010年邯郸市提出利用3年时间,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建成"吨粮市"。即到2012年,全市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两熟)面积稳定在1 000万亩,两熟单产达到1 000 kg,总产达到500万t。3年来,邯郸市将"吨粮市"建设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举全市之力推进工作。要求各部门全力配合,各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面对面"技术报务,据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邯郸市粮食播种面积1 161.4万亩,耕地亩产849.5 kg,比上年增加27.2 kg;2011年粮食播种面积1 173.8万亩,耕地亩产达到941 kg,比上年增加91.5 kg,全市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00  相似文献   

10.
1989年我场茶园达到面积4612亩,比1988年4184亩增加10.2%。总产干茶465吨,比1988年266吨增产74.8%。其中投产茶园1935亩,亩产干茶180公斤,比1988年127公斤提高41.7%。试产茶园2226亩,亩产干茶52.5公斤,比1988年34.5公斤提高53.1%。茶叶生产的好收成,涌现出一批高产单位和个人:平均亩产干茶200公斤以上的生产从  相似文献   

11.
1粮食生产1.1夏粮喜获丰收。2005年夏粮总体形势是两增一减的趋势,即播种面积增、总产量增、单产减。全省夏粮播种面积3623.06万亩,比上年增加322.39万亩,增长9.77%;预计亩产为321.94公斤,同比减少1.93公斤,减少0.60%;预计总产量为1166.40万吨,同比增加97.40万吨,增长9.11%。其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大面积旱作两熟达吨粮的高产栽培途径,连云港市作栽站于1983年开始,连续三年在赣榆县海头镇、东海县洪庄乡、云台区中云乡等地进行了1318亩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高产栽培试验示范,实现了亩产一吨粮的高产指标。其中赣榆县海头镇102亩小麦玉米吨粮田,1984年亩产976.6公斤,1985年亩产1008.12公斤,1986年亩产  相似文献   

13.
正虎林市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80年代以后,粮食产量连续稳步增长,到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6.87亿公斤。其中化肥施用量的逐年增加是促使粮食增产的决定性的因素之一。1989年全市化肥施用量为0.71万吨,粮食总产为0.96亿公斤;1998年化肥施用量增加到1.54万吨,粮食总产增加到2.63亿公斤。这10年间,化肥年用量增加了0.83万吨,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14.
<正>1邯郸市发展棉麦高效种植的意义1.1是"后吨粮市"建设的需要。2010年以来,邯郸市投入近8亿元的资金,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建成"吨粮市",使全市粮食总产突破百亿斤大关,跃居全国粮食生产大市之列。2012年邯郸市568.3万亩小麦平均单产455.2kg,510万亩玉米平均单产589kg,如期实现了"小麦、玉米两熟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15.
唐山市丰润区李钊庄等镇地膜豆角-夏玉米-棉花两年三熟栽培模式播种面积有2万余亩,在稳定了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效益。地膜豆角平均亩产1750公斤,效益3000元左右;玉米亩产500公斤左右,效益600元左右;棉花亩产籽棉300多公斤,效益2000元左右。三茬合计亩效益5600元,平均年亩效益2800元。其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我省棉田多熟制发展较快,间套面积1986年为15万亩,1987年为20万亩,1988年为25万亩,1989年发展到35万亩,占棉田总面积的19.5%。棉麦套种由1986年的2万亩,1987年发展到8万亩,1988年发展到13万亩,1989年达到19.9万亩。据11个县、32个乡、108个村调查,棉瓜菜间套亩产值为814.5元,比纯种棉亩增值364元;棉麦套种亩产值784元,比纯种棉亩增值244元。临猗县牛杜村主要是发展地埂棉,1989年在3000亩麦田地埂上套棉花,麦收后套绿豆,亩产小麦375公斤,皮棉95公斤,绿豆100公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中国种植玉米的农民亏损幅度较大。2008年4月份玉米播种期间,化肥价格较去年上涨59%,每亩化肥成本140元,柴油价格涨至6500元/吨,土地流转费220元/亩,雇工70元/天,种子费24元/亩等等,玉米每亩成本为539元(不计自身劳力),按平均亩产410公斤计算,玉米成本价为1.31元/公斤,按平均25%水计算,折算成标准水分,  相似文献   

18.
郯城县港上乡港上四村村民刘绍连今年39岁,家里有5口人。1992年秋刘绍连承包了村集体耕地280亩,1993年秋他又增加了238亩,共承包耕地518亩。1993年生产粮食14.5万公斤,扣除各项税费5.46万元,净收4.00万元;1994年生产粮食34.6万公斤,扣除各项税费25.4万元,净收入13万元;1995年生产粮食36万公斤,扣除各项税费32万元,净收入27万元。三年间刘绍连共获纯利44万元,走出了一条靠土地规模经营致富的路子。老刘的做法主要是:  相似文献   

19.
<正> 生产调查和试验研究证明:高粱由于空秆,大约每年损失5—10%的产量,我省几百万亩高粱就会丢掉近亿公斤粮食。因此,降低空秆减少损失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一、高粱空秆的成因 l.施肥水平对空秆形成的影响 1987—1989年调查发现,同一高粱品种在亩留苗8000株条件下,当亩施纯氮12.5公斤、五氧化二磷7公斤,氮磷比1:0.56时,空秆率为5.6%,亩产648.5公斤。在施氮量不变,五氧化二磷增至每亩12.16公斤,氮磷比上升为1:0.97时,空秆率降为0.5%,亩产801公斤。据1987年的试验资料,在维持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的条件下,每增加3公斤五氧化二磷,空秆率相应减少2%左右,产量递  相似文献   

20.
柘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的粮食生产主产县,全县106.2万亩耕地,100.4万人口。2008年以来,先后承担农业部和河南省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39个(含1个整建制高产创建推进乡镇),其中小麦万亩示范片21个,面积26.38万亩,平均亩产613.4 kg,比非创建区高107.2kg,共增产小麦2 827.9万kg,增加效益5 655.9万元;玉米万亩示范片18个,面积26.2万亩,平均亩产624.9 kg,比非创建区高169.9 kg,共增产玉米4 451.4万kg,增加效益8 902.8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