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农业院校要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作用,必须提高涉农专业本科教育质量,扎实做好农业各类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山东农业大学认真落实全国本科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本为本,在加大农科类人才培养力度、推进农科专业优化调整、创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农科类人才教学培养质量、加强农科类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五个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高校力量。  相似文献   

2.
马强  陈火君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1):312-314,317
高校扩招以来,人才供应大幅增加,但农业人才却一直相对缺乏,农科高校毕业生出现纷纷转行跳槽、不愿到基层就业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我国"三农"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分析影响农科高校毕业生服务"三农"的因素及提出解决对策,这对于加快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复合型人才”、“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的涵义,分析了农业教育专家、在岗农业科技人员、在校农科大学生对其涵义的认识,得出了具体结论,并且阐明如何辩证理解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的涵义,为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不仅是农业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是农业高校管理和发展的重要依据。论述了建立校企双向式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评价原则及评价要素,构建了该质量评价体系的模型;从多方面探索校企双向式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高素质智慧农业科技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智慧农业专业是新农科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农科和创新创业教育在农业领域的新实践,正处于探索阶段,迫切需要开展智慧农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文章基于国内涉农高校智慧农业新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研究了智慧农业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期为我国涉农高校智慧农业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农科大学生作为国家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储备力量,其对涉农专业的专业认同感直接影响个人职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当前部分学生存在专业兴趣不足、专业认同不强、学习热情较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通过分析不同层面影响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原因,旨在探讨通过高度重视主流引导、充分发挥学校作用、加快提升学生认知等方式,多方合力,不断提升农科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新农科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农业专家、农业科技人员和农科大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提出了人才素质的涵义及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素质结构和特殊性,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素质由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构成,其特殊性表现在素质构成各方面,但主要表现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方面  相似文献   

8.
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业科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本文将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基本素养进行简单介绍,阐述培养农科人才对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性,对农科人才培训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特别是浙江省现代农业建设对农科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客观需求出发,根据农科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浙江大学实验农场的建设,提出了高水平大学科研支撑型农科实践教学的模式,并讨论了该模式的教育效果,以及在浙江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新农科人才培养是涉农高校建设农业强国的使命担当。文章研究新农科人才培养的着眼点、立足点、坐标点和切入点,涉农高校把握时代性和区域性,根据着眼点和立足点正确定位,科学选择新农科发展路径,解决“培养什么人”问题。从时空维度选定坐标点,从高校层次性、学科属性和产业特性维度选定切入点,突出自身特色,进行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解决“怎样培养人”问题。涉农高校新农科人才培养的特色化创新,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今年6~7月间,我们对辽宁省的农业科技人才进行了典型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打开农科人才通向农村的道路,使农科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这是我们农业教育所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也是农业院校办学活力的真正所在。改革农业院校的招生分配制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从我国国情出发,我们认为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是解决农科人才通向农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科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现代农业体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农科高校是农业知识、技术、人才聚集的地方,是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科高校科研管理在知识创新体系中处于枢纽地位.以沈阳农业大学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科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建设意义,阐述了农科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提出了农科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策略,总结出农科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设计思路,形成了农科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教育改革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农科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农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要从现代农业产业转型的新变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需求、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挑战等不同维度深入理解新农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地方农业高校在新农科建设中要树立核心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与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融合、坚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融合、坚持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互相支撑紧密融合、坚持高校专业改革人才培养与产业(企业)紧密融合、坚持高校与区域发展紧密融合。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教育改革实践为案例,进一步探讨地方农业高校新农科建设的具体路径:把立德树人作为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根本、扎根东北服务东北突出新农科建设与行业企业协同,以学生为本重点关注学生阶段成长发展目标、强化专业自评估实现专业动态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注重四个教育模块融合、突出学教融合实现学生学习回归与教师教育人回归融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湖南省长沙县农业科技队伍建设现状的实地调研得出以下结论:长沙县在岗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35岁以下农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出现断层现象;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但近年来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增幅明显;职称结构较稳定,最高职称与最低职称之间形成"哑铃状",而中级、初级、助理级3个职称人员结构形成典型的"倒金字塔";农业主管部门以及农业企业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创业型农业科技人才表现出强劲的需求,但是农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实际需求出现脱节现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以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为例进行问卷调查,运用ACSI模型计算高等农业院校农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结合斯皮尔曼系数和因子检验,选择提升农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的计量途径,对加强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科精神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农业科研单位的具体实践。以短视频的方式宣传新时代农科精神,对弘扬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滋养科技人才家国情怀与道德情操,激发科技人员的使命担当与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科精神系列科普短视频为例,介绍了农科精神系列科普短视频策划、创制、传播的具体实践情况,分析了农科精神系列科普短视频取得的成效,并从专注内容品质、应用新兴技术、跨界融合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农科精神系列科普短视频的发展方向与改进措施,以推进新时代农科精神传播。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结构的深刻变化,农业生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数量、质量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针对农业生产发展实际,培养大批面向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一线的生产、管理和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于2009年2月立项,组织8所院校开展“农业院校农科人才培养使用状况及农业行业人才需求研究”。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加快高校院所农业科技人才向乡村良性流动,构建人才助力乡村振兴长效机制,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文章深入剖析了高校院所农业科技人才向乡村流动的重大意义,并以人才供需两端为研究视角,对江苏省高校院所农业科技人才流动情况进行实证调研,结合典型省份相关政策实施,提出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向乡村良...  相似文献   

19.
科研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任务,也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大多数教研型高校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明显的不足。基于教研型农业高校的农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的实证调研,从学生角度分析目前在教研型高校开展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农业高校农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并构建适合教研型高校发展要求的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农科高校作为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不断的重视和加强农科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意识培养,但传统的小农意识长期影响着现代大学生的思维。该文以社会学系理论自我效能量表(GSES)为指标,探析珠三角地区农科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意识培养的影响因素,为农科高校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