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古树名木作为城市和风景区的核心要素,具有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双重价值。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和访问群众等调查方法,对珠海市高新区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逐株调查。结果表明:珠海市高新区古树数量多且种类丰富,分布范围广,在种类数和株数上有较大差异,共有古树名木1027株,隶属于33科55属69种,区内名木资源较少,多为单属单种,包括古树1023株,名木4株;98.25%的古树生长表现良好,生长衰弱的古树占总株数的1.27%,而濒危的古树仅占总株数的0.48%;古树资源的科属分布类型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和由热带向亚热带和温带过渡的特点。珠海市高新区古树群具有树种丰富多样、多集中少零散、占地面积大和生长环境参差不齐等特征,古树群的数量共有20个,总株数达876株,面积约有39.79hm^2,多以成片群状出现。  相似文献   

2.
广西北海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林业资源管理》2017,(3):128-132
对北海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北海市共有古树名木1 299株,其中,一级古树8株,二级古树14株,三级古树1 273株,名木4株;树种31种,隶属于18科26属,株数最多的前5科为桃金娘科(Myrtaceae)、桑科(Moraceae)、樟科(Laurace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树种以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株数最多;重点保护植物有4种,共84株,占总数的6.47%;生长状态以群状为主,占总株数的84.68%;权属以集体的最多,占91.38%;绝大部分古树名木生长于农村,占总数的92.22%,大多保存于风水林中。  相似文献   

3.
古树名木是人类珍贵的自然资源,为全面了解澄海区古树名木的资源特征,进行科学地保护,对澄海区古树名木进行了实地调查,对种类、数量、空间分布特征及生长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澄海区现有古树名木253株,隶属13科17属18种;其中,一级古树4株,二级古树25株,三级古树224株,以三级古树为主;古树名木在澄海区11个街道(镇)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乡村,其中莲下镇古树名木数量最多;古树名木总体的生长势较好,生长环境较好,但仍有数株古树生长势较差以及生长环境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管理,根据古树名木生长状况,制定“一树一策”保护方案,采取扩大生长空间、土壤改良、支撑加固或进行生理复壮等技术措施确保每一株古树都能得到科学、有效地保护。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供优美的自然景观,还可以打造深厚具有历史沉淀的人文景观,因此,研究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对古树名木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对贵定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空间分布情况等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贵定县古树名木共有1868株,主要以三级保护和二级保护为主,占古树名木总株数的94.70%,三级保护株数为1631株,二级保护株数为138株。贵定县古树名木多分布在低中山区域,占全县古树名木株数的69.91%;其次是中中山区域,占全县古树名木株数的17.77%;分布最少的是高中山,仅占全县古树名木株数的0.32%。古树名木坡度空间分布株数依次为平坡陡坡斜坡急坡缓坡险坡。为此,提出了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按照《浙江省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操作细则》要求,采用手持古树名木野外数据采集仪,对青田县全境的古树名木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青田县共有古树名木有9 150株隶属34科68属107种,主要分布在农村,有8 977株,占全县总株数的98.11%;全县古树名木生长正常株数8 321株,衰弱株324株,濒危株89株,死亡株416株,部分古树名木健康状况堪忧,急需采取救治措施;目前青田县古树名木砌树池保护243株,挂牌保护218株,设置护栏保护30株,支撑保护15株,包树箍保护6株,封堵树洞保护6株,对于处于濒危、有严重病虫害的古树名木救治不够到位。对2002年古树名木调查数据与2017年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全县古树名木物种、个体数量变化明显,主要原因是受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影响。提出建立以GIS为基础的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构建青田古树名木地理信息分布图,实现古树名木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长沙市古树名木资源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据调查,长沙市建档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1265株,分属34科54属69种。其中一级古树23株,二级古树51株,三级古树1191株,属最多的科是蝶形花科,有4属。种最多的科是壳斗科,有6种。株数最多的树种是香樟,有438株,其次是枫香,有250株,两者累计占全市古树名木总株数的54.39%。资源最多的是岳麓区,有714株,占全市总株数长沙市古树名木资源及其保护对策的56.44%。利用MAPINFO PROFESSIONAL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平台,建立了长沙市古树名木资源动态管理系统,为古树名木的保护奠定了基础。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市古树名木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十堰市区古树名木资源科、属、种的数量性状、分布、权属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十堰市区共有古树名木843株,分属25科39属54种。古树名木中数量最多的是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占总株数的19.81%;其次是黄连木(O.fragrans Lour var.aurantiacus Makino),占总株数的14.00%;栓皮栎占9.49%。乡土特征明显且具有较高园林应用价值的分别有:皂荚、黄连木、飞蛾槭、红豆树等。结合园林树种规划原理,对城市绿化树种选择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对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做出了初步规划。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清武汉市黄陂区内古树名木的资源特征情况,采用资料查询、知情人走访、现场考察的方法,对黄陂区内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胸径、树龄、海拔分布等22项特征因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黄陂区总计拥有古树名木867株,包括26科36属40种,古树群落3处,其中:Ⅰ级古树30株,Ⅱ级古树71株,Ⅲ级古树766株;朴树最多,为269株,其次为枫香树150株,柿139株。古树名木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木兰乡、王家河街、六指街、蔡家榨街、蔡店街、姚集街,不同区域的生长情况差别明显,祁家湾街、罗汉寺街的古树生长环境较差,不同树种海拔分布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古树名木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笔者对广州市花都区古树名木资源与区系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花都区已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现存554株(含格木古树群1个),其中,三级古树553株、名木1株;资源量较为丰富,隶属17科20属23种,以被子植物为主,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 L.f.)分别有273株、221株,共占全区古树名木总量的89.17%.全区古树名木科、属的热带分布型占优势地位,分别占总科数的82.35%和总属数的90.00%;部分植物在科分类上具有较古老的成分。花都区古树名木的立地场所可划分为4种类型:村落、机关企业庭院、景区、道路。其中,以村落分布数量最多(占92.24%)。此次调查可为花都区古树名木的保护、养护复壮及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用查阅资料、线路调查、标准地调查和座谈访问等方法系统调查了无锡市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和生长现状。结果显示,无锡市共有古树名木45科75属98种921株。统计每种古树名木的单株个体数量,发现76.00%的古树名木拥有10株及以上个体,其中银杏拥有最多的单株个体,共有304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33.01%;9.67%的古树名木拥有个体5—9株,11.07%的古树名木包含个体2—4株,还有3.26%的古树名木只有个体1株。记录了古树名木的树龄和生长状况,共有22株树龄大于100 a的古树,一级古树6株,其中3株银杏是1 700 a树龄,1株七叶树树龄是1 005 a,二级古树5株,三级古树11株。根据无锡市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的分布和生存现状,提出了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管理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查阅档案资料和路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整个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南岳衡山有古树名木46科83属124种4 816株,其中古树4 772株,名木44株;树龄中以100~299年的古树最多,有4 595株,500年以上的古树有24株,最大树龄达669年;南岳衡山的古树大都分布在寺庙、道观内或附近的原始天然林中;从所有权来看,南岳衡山的古树名木国有4 727株,占98.15%,集体60株,占1.24%,个人13株,占0.26%,其它16株,占0.33%;从生长状态来看,南岳衡山古树生长为"旺盛"的4 110株,占86.12%,生长为"一般"的440株,占9.22%;从分布型来看,南岳衡山的古树名木划分为6个分布类型,6个变型(不含世界广布型);南岳衡山古树名木种的分布类型以中国特有分布为主,有62种,占种总数的50.4%,非中国特有分布中,温带分布最多,热带分布次之,种一级水平上南岳衡山古树名木具有亚热带性质,是华东植物区系的组成部分,在地理成分上与华南、华中区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孝义市古树名木特征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3月—2017年4月,采用实地调查、走访当地人员和查阅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孝义市古树名木资源进行第二次普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树种组成、分布情况、数量特征、"奇""特"树种、生长现状、保护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建议。结果表明:孝义市没有名木,只有古树202株,隶属8科9属11种。一级古树63株,占31.2%;二级古树47株,占23.3%;三级古树92株,占45.5%。树龄最大2000 a,胸径最大213.0 cm,冠幅最大25.5 m,树高最高34.0 m。  相似文献   

13.
根据海口市建成区外2018年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成果,讨论分析了海口市建成区外古树名木的数量、种类、树龄组成、分布、权属、生长势及生长环境等,并结合古树名木的生长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为保护好古树名木珍贵资源提供参考。该次普查结果表明海口市建成区外古树名木共有1223株,隶属18科24属28种,种类资源较为丰富;数量最大的树种是桑科榕属的榕树,多达787株;树龄最大的是龙华区新坡镇仁里村委会斌腾村李加山家后的2株见血封喉,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古树分布最多的区域为琼山区的旧州镇,共有154株。  相似文献   

14.
从古树名木资源数量和种群特点、生长状况及保护级别等方面对丽水市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全市现有古树名木40222株,其中一级保护古树880株,占总株数的2.19%;古树群968片23233株,散生分布16989株。平均树高为18.9m,平均胸径为82cm,平均冠幅为10.45m。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1种7868株,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5种2870株,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6种4998株。  相似文献   

15.
詹志东 《绿色科技》2023,(19):132-138
以政和县古树名木为研究对象,政和县现有古树名木2768株,其中散生古树名木719株,古树群156个2049株,隶属21科35属45种,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古树的数量和占比分别为137株占比4.95%、921株占比33.27%和1710株占比61.78%,在全县的10个乡镇(街道)均有分布,海拔501~1000 m内古树数量有1484株占总数的53.61%,树高主要集中在20~30 m内,胸围以200~300 cm为主,现有古树名木较差株和濒死株总量达53株占比1.92%。结合传统分析方法,利用Excel和ArcGIS10.2分析工具,分析了政和县古树名木的资源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政和县古树名木数量多、区系分布明显、树种多样,珍稀濒危树种丰富,空间分布呈现强变异的聚集性分布状态。针对政和县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和研究分析结果,提出了具体的保护策略与建议,可为政和县的古树名木保护利用、森林生态旅游、乡村振兴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杭州地区古树名木现状分析及保护重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杭州市第六次古树名木普查数据,从空间、树种、树龄和生境4个方面分析了杭州地区古树名木的分布特点,杭州地区共有古树名木22131株,其中名木14株,国家-级保护古树4008株,二级保护古树18109株,古树群250个;主要分布在农村,占总数量的75.08%,其次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占17.72%,市区分布较少;古树名木隶属于55科124属214种,其中樟树数量较多,占33.28%;树龄主要集中在100~199 a,1000 a以上的古树稀少,最大树龄约2000 a;其生境分布为山坡地带最多,其次为村旁、路旁.指出了杭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存在重视程度低、保护力度不够、在建设开发中规划设计不够合理、环境污染等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规划管理、建立多层次保护体系和动态监测体系、建立三位-体保护队伍以及健全法规等保护古树名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介绍了府谷县的自然概况,对府谷县境内古树名木的名称、树龄、株数、生长势、生长环境和保护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古树名木的树种构成、分布状况、生长情况和保护情况。府谷县共有古树名木78株,分属11科13属13种。其中,油松、侧柏、国槐的数量居前3位。古树名木位于庙宇及庭院的长势较好,位于道路旁及远离村庄的长势较差。最后,笔者讨论了古树名木衰弱的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溪市古树名木调查及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本溪市古树名木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本溪市共有古树名木65株(含古树群5个),分属于10科13属16种,优势树种是榆树,共23株;本溪县分布古树最多,共26株;全市现有一级古树12株,二级古树13株,三级古树40株;古树名木在村庄中分布最多,达到21株,占总数的32. 3%。从分布区类型来看,科的分布区类型包括3种类型和1种变型,其中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占优势地位;属的分布区类型包括3种类型和2种变型,其中北温带广布占主导地位,科属的分布区类型中温带成分明显,部分植物在科的分类上具有古老成分。  相似文献   

19.
玉屏侗族自治县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分析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地调研、文献查阅、走访等方法,对玉屏侗族自治县境内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树龄,以及保护级别、生长势及植物区系特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玉屏侗族自治县共有古树名木485株,分属23科30属34种,其中,一级古树32株,二级古树38株,三级古树415株;古树名木的数量与海拔和坡度呈极显著相关,不同树种海拔、坡度分布差异较大;古树具有南北区系过渡特征,属的分布具有以温带分布为主,热带分布为辅的特点。通过调查发现,玉屏侗族自治县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缺乏保护资金,养护水平低,重保护轻利用等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拓宽融资渠道,建设专业技术队伍,新建古树公园等保护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平塘县古树名木大树的调查,摸清了平塘县古树名木大树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平塘县古树名木大树单株1730株,所属38科63属68种;主要分布在农村居民点和林中,位于县城的仅有12株;属于集体的古树名木大树有1634株,占总数的94.45%;三级古树占总数的77.63%。另外,古树名木大树受人为威胁比较大,但是自然威胁不可忽视;通过加强宣传、完善管护措施、增加资金投入以及提高管护技术等措施,可达到对古树名木大树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