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可视化发展数据展示模板2022年,奈曼旗供电公司将“网上电网”推广应用纳入2022年“止痛治盲,清堵去难”管理提升项目,进一步深化系统功能应用,进一步彰显平台实用化价值。公司依托“网上电网”平台数据采集及智能分析功能,辅助编制公司可视化发展数据展板,智能直观展示地区用电情况,从电力视角把握经济周期,科学研判行业未来生产和宏观经济形势,为政府统筹推进工业建设,制定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量化依据及信息参考。可视化发展数据展示模板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基于WebGIS的肉鸡养殖技术效率测评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WebGIS技术与技术效率测评模型相结合,采用面向对象的JAVA语言,设计了基于WebGIS的肉鸡养殖技术效率测评系统,实现了肉鸡养殖数据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存储和管理、肉鸡养殖技术效率测算、时空特征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及其结果的可视化展示。系统应用结果表明,系统不仅具备简便、快捷、全面的信息查询功能,而且能够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一个集海量动态时空数据管理、养殖技术效率测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一体的智能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3.
畜禽养殖防疫信息平台可以加强对畜牧业各类疫情的监控和管理,并能够为其提供优质的科技服务,使畜禽养殖信息得到高度的资源共享,而且其养殖生产、管理和监控也实现了数字化和可视化,使养殖工作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转向专业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斜式进水流道流场可视化与模拟的过程及实现环境,基于CFD计算结果的网格图形显示方式,分析了斜式进水流道多断面流场可视化的表达及色彩处理问题.在AutoCAD环境下,利用ObjectARX开发平台较好地实现了斜式进水流道多断面流场的三维显示、基于流线表达方式的流场整体可视化及基于计算机图形学中经典算法的实时流场的模拟.采用OpenGL色彩处理功能展示了多断面流场的特性.结果表明,流场可视化可直观形象地展示斜式进水流道内流场的分布,检验其数值模拟计算的流场特性,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对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理解,为进一步优化计算流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家禽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水平,避免人为干扰而产生的家禽应激反应,实时监测家禽生产环境,保障家禽福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本文设计并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禽生产过程管理系统。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记录家禽的生产过程信息及智能传感器传输的实时环境参数、栖架称重、水电、音频、视频数据,对海量、多类型的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有效提取,设定提取方案及算法,实现数据的有效直观表达,构建面向企业用户需求的环境数据、生产资料消耗、盈亏曲线统计分析报表,方便企业用户更加直观的了解生产情况,为养殖生产过程改良及优化提供完整的数据基础。该系统目前已经在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开展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对蛋鸡生产过程中长期积累的海量数据进行高效存储和实时查询,利用Hadoop生态系统,设计了规模化蛋鸡设施养殖智能监测管理系统。针对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及大规模数据查询,用My SQL数据库存储近期数据、HBase存储历史数据,有效提升了检索速度;针对海量异构视频数据的统一管理,设计实现了基于MapReduce并行处理框架的分布式转码模块,将1.5 GB的视频分割为多个128 MB分段后进行转码,转码效率提高了50%。该系统实现了规模化蛋鸡场生产养殖中对实时信息、历史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生产过程信息的统一管理,并提供了统计分析模块对采集获取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开发了Web端网页版本及移动端APP版本的智能监测管理系统,便于用户进行实时访问,提高了生产养殖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溶解氧(DO)浓度是对虾养殖水质检测的核心指标。为提高对虾养殖溶解氧浓度的预测精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随机森林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EMD-RF-LSTM)的对虾养殖溶解氧浓度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对养殖水质溶解氧浓度时序数据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得到不同尺度下的固有模态分量(IMF);然后分别采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和随机森林(RF)对高、低频不同尺度IMF进行建模;最后结合各分量预测结果构建叠加模型,实现对溶解氧浓度时序数据的综合预测。本研究模型在广东省湛江市南三岛对虾养殖基地展开了试验及应用,在基于真实数据集的性能测试中,经验模态分解后EMD-ELM模型与极限学习机(ELM)模型对比,平均绝对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降低了30.11%、29.60%和32.95%。在经验模态分解基础上用RF和LSTM对不同特征尺度的本征模态分量分别预测后叠加求和,EMD-RF-LSTM模型预测的精度指标MAPERMSEMAE分别为0.0129、0.1156和0.0844,其中关键指标MAPE较EMD-ELM、EMD-RF和EMD-LSTM分别降低了84.07%、57.57%和49.81%,预测精度显著提高。结果表明,本研究针对经验模态分解后高、低频分量分别预测的策略可有效提升综合性能,表明本研究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较准确地实现对虾养殖水体中溶解氧浓度预测。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大数据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产养殖对象特殊、环境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精准地监测、检测和优化控制极其困难。大数据技术结合数学模型,把水产养殖产生的大量数据加以处理和分析,并将有用的结果以直观的形式呈现给生产者与决策者,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主要对水产养殖大数据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水产养殖业大数据技术的总体架构;分析了水产养殖大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手段,重点总结了几种水产养殖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和现有水产养殖大数据平台及其提供的应用服务;最后针对水产养殖与大数据技术结合过程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从实现全面感知、全产业链数据智能分析与自动决策、水产养殖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水产养殖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方向。数据是根本,分析是核心,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水产养殖综合生产力和效益是最终目的,应深度挖掘现实需求,整合水产养殖全产业链数据,加强基础理论和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从而推进大数据技术与水产养殖产业的深度融合,支撑我国水产养殖业彻底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正>2月6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大数据平台“客户用电行为分析监测场景”和“配变电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预测场景”正式发布上线,标志着公司大数据平台正式进入应用阶段。据悉,大数据分析平台是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示、应用集成为一体的大数据平台,具备多种数据处理算法并提供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虾加工产业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和分析了广东省对虾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包括对虾养殖、出口、加工企业和科研投入等情况,提出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产业发展对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勇强  寇家华  杨立珂  孙家坤 《南方农机》2023,(11):136-138+148
【目的】传统的信息采集系统受设备、环境、人员等因素制约,采用人工法、摄像法采集信息存在周期长、成本高等缺点,且采集到的数据缺乏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容易形成数据盲区,难以满足制造企业信息化、实时化的发展需求。【方法】课题组在工业工程实验室结合物联网技术构建了生产数据采集系统,借以对制造业车间数据采集进行模拟研究,结合需求分析,运用模块化方法对生产信息采集实验系统的总体架构、主控模块、采集模块、存储模块、展示模块等硬件设备进行了设计,再通过传感器、树莓派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并对处理分析后的数据通过OneNET平台进行了可视化展示。【结果】基于物联网的生产数据采集实验系统实现了对生产数据的采集以及车间生产状态的实时监控,验证了该系统的稳定性、时效性和可行性。【结论】由于系统开发经验有限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目前仅将温度与湿度作为数据源上传至平台,在设备搭建、数据传输、系统集成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与瑕疵,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大坝整体结构、安全监测测点布置及监测成果的可视化展示功能,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大坝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以甘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例,对传统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解答,并围绕问题提出了可视化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思想,利用Revit、Dynamo、Civil3D等主流BIM软件建立了大坝主体结构及监测点的模型族库,集成了大坝及监测系统的三维可视化BIM模型.借用于BIMFACE平台轻量化技术、PHP脚本语言和MySQL数据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出基于B/S架构的甘再大坝安全可视化系统,实现了BIM模型的Web轻量化展示,可通过客户端浏览器在三维模型中直观查看大坝结构、监测仪器信息以及监测点时程曲线变化等内容.通过本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大坝运行期间安全监测的可视化管理水平,同时对传统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提出了现代化的建立方式与思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对农药、兽药、化肥、饲料等农用物资监管力度的加强,使得农资检测需求明显增加,检测数据呈现出多源、高纬、异构等大数据特点。为满足大量农资现场抽检需求,提高检测效率,对发展农资快速检测技术提出了新要求。为了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检测实验室记录的数据特征及相互关系,满足不同业务场景共性需求,以多源数据预处理、融合分析决策和可视化展示多平台协同分析技术为核心,构建可视化分析的检测大数据平台,为农业数据资源提供高效的管理策略。以全国13家检测机构在2011-2018年饲料检测数据为对象,应用大数据平台架构和关键技术,构建饲料检测大数据平台。通过饲料近红外光谱分析饲料蛋白质、水分含量和时间的变化规律,为饲料生产厂家提供生产建议。通过处理不同种类饲料的不同检测数据,证明该平台能有效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表明大数据技术可以为推动速测技术实用化发展提供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蛋鸡养殖过程中海量数据自动处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时变频的采集模式,应用Java媒体框架模型,设计并实现了蛋鸡养殖过程中海量数据自动处理系统。系统既可同步采集和保存关键的环境、图像及音频信息,又能减少存储空间、降低存储成本和加速查询速度。系统运行结果表明:依据采集设备及采集参数设置的不同,单采集点一天采集的音频及图像数据量为200~400 MB,一年采集的数据量为70~140 GB。系统同时提供了以采集时间戳为索引的多源信息同步查询及同步展示模块,可复原大部分生产过程场景。  相似文献   

15.
正国网湖北孝感供电公司积极建设数字化供电所,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使供电所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供电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升工作中。1深化数字化供电所建设成果应用1.1实现信息数据可视化开发建设以"高效运检、精准营销、优质服务、数据质量"为主线的数据可视化管理平台,实现36个专业指标的个性化定制展示,异动指标预警(黄色)、告警(红色)和电子工单在线下达等功能推动供电所信息业务和日常管理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型牧场在营养免疫与管理效率等方面对犊牛集约化养殖要求不断提高,为此设计了犊牛饲喂信息系统,与养殖管理人员工作模式变革的需求相适应,实现不同日龄犊牛饲喂全过程数据的可视化管理,利用改进的Logistic回归算法预测犊牛的给奶量,实现自动化精确饲喂,保障犊牛的健康发育。基于B/S架构设计了犊牛饲喂信息管理系统,能够采集犊牛基本信息、犊牛体质量、犊牛历史饮奶信息、犊牛实时饮奶信息、饮奶站工作状态等全流程、全要素的各类数据,并实现数据的前端显示和后端保存,实现犊牛饲喂全过程中数据的可视化。基于改进的Logistic回归算法,建立了犊牛给奶量和代乳粉浓度预测模型,改进后的算法运行时间可缩短至0.3s,算法的效率提高12倍。犊牛养殖试验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试验中犊牛平均实际饮奶率达到95%以上。提高了牧场犊牛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降低了饲喂成本,提高了奶牛场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数据时代发展带来的信息膨胀,如何高效、快速地实现各种信息的传递与转译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信息可视化作为传递和转译信息的重要交流手段是目前实现信息交互的重要技术,进行用户界面的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元素优化是提高信息表达能力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此,以联合收割机远程故障监测APP研发为例,基于信息可视化和视觉思维相关理论基础,运用视觉思维作用机制探究视觉思维在用户界面设计中的运用策略,进行联合收割机远程故障监测可视化APP界面视觉设计,并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实现登陆界面的登录和注册,结合Android系统的UI特性实现工作数据和预警数据的实时显示及故障反馈。研究结果可为相关智能控制平台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沙数据的特点,对水沙数据可视化方法进行了探讨。详述了系统功能设计及实现过程,利用MapInfo professional为软件开发平台,采用MATLAB语言实现了水沙数据标量场和矢量场的可视化,并用Visual Basic高级语言编程对系统进行集成。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农田小气候环境可视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田小气候环境监测的特点,分析了利用多传感器采集的小气候环境参数的时间、空间分布特性。针对小气候环境监测环节中对地理空间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的具体需求,研究了农业物联网信息感知、物联网资源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融合、感知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建立了物联网资源与GIS融合的统一接口规范,并以GIS为基础,设计了多种可视化方法对采集到的多维小气候环境数据进行同步展示和可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发了Web GIS平台,集成了地理空间分析组件、可视化监测服务组件和基于地理位置的智能移动端应用。实现了基于GIS的农田小气候环境可视监测系统,通过不同终端设备提供可视监测服务,方便农业参与者随时随地掌握农田的小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20.
GIS在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各类专题属性信息的可视化查询、管理和统计分析,利用GIS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借助GIS在信息可视化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多源、多类型、多精度农村信息的空间化,为农村各类信息提供一个统一的空间基准,解决了农村信息空间不一致性的问题。以图形的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各类信息,适合农村信息化技区一体化术人员使用和操作。信息服务平台已经在北京房山得到了推广应用。实际践表明,信息服务平台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农村各类专题信息的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