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示范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2005~2006年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广东省不同稻作区的示范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三控"施肥技术可节约氮肥10%~30%,氮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无效分蘖减少,最高茎蘖数下降11.9%,成穗率提高17.7%;水稻群体结构改善,透光率相对提高33.3%,群体消光系数下降21.3%;稻纵卷叶螟危害率减少75%以上,纹枯病病情指数降低35.5%,可少施农药1~3次;稻谷一般增产5%~10%,每667m2增收节支50~100元.  相似文献   

2.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的示范推广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自2007年通过技术鉴定以来,作为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被广泛用于粮食高产创建和超级稻示范活动中,在广东各地迅速推广,并辐射到江西等省区,取得了显著的节本增产增收效果。多年多点示范表明,该技术比习惯栽培技术增产8%左右,节省肥料成本20%左右,每667 m2增收节支100元以上,倒伏和病虫害明显减轻。还介绍了近年来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示范推广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阳江市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8年阳江市开展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永范应用进行了总结两季多点的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三控控"施肥技术平均节约肥料用量26.23%,其中,氮肥用量节约34.62%;每667 m2竹省肥料成本20~90元.减幅14~40%:增产稻谷10~20 kg,增幅4-10%,增收节支60-130元.增幅10%~85%;产投比提高10%-30% "三控"施肥技术增产增效的主要原因:一是有效穗数.结实率和每穗粒数均比对照增加,分别增加13.0%.5.2%和6.6%;其次是施肥时间和比例合理,肥料利用率提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日益重视。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它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水稻三控施肥技术针对我国水稻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使用、肥料利用率低、种植成本高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建立了一套新型高效的安全施肥技术体系,主要就是控肥、控苗、控虫害。本文将对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的示范推广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5.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汕头市的示范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在汕头市龙湖区开展的早,晚造的"三控"施肥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比习惯施肥相比,"三控"施肥技术均省肥节本.早造节约肥料川最和肥料成本25%左右,晚造节约20%左右,氮肥偏生产力提高50%以上;每667 m2增产稻谷5%-10%.增收节支85~120元;产投比提高45%以上."三控"施肥技术增产增效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增加.肥料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6.
2008年早、晚造存茂名市茂南区的示范结果表明,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比习惯施肥每667 m2可增产3%~10%,增收节支80-100元,产投比提高20%~60%,节约肥料成本20%~40%,肥料偏生产力提高10%以上.同时,"三控"施肥技术抗倒性强,病虫害减轻,在茂南区不同地点、季节、品种表现一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水稻"三控"栽培技术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可提高成穗率和群体质量,实现高产稳产;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用量,提升稻米食用安全。同时,该技术通俗易懂,操作容易,效果较好。基于此,对水稻"三控"栽培技术予以介绍,以供参考。1"三控"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水稻"三控"栽培技术通俗易懂,操作容易,效果好。"三控"栽培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该技术中的"控肥"是通过控制总施氮量及前期施氮量的比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氮肥调减施氮量及施肥时期对水稻产量、病虫害发生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调减施氮量,减少基蘖肥比例和推迟分蘖肥施用时期,能有效地控制苗峰,提高成穗率,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桂平市石龙镇进行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总施氮量和基蘖肥施氮量,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控制苗峰,增加群体通透性,控制病虫害发生和农药用量,提高成穗率和群体质量,实现高产稳产,提升稻米食用安全性。是一项值得在水稻生产中推广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李程巧 《农技服务》2011,28(4):477+487-477,487
控肥、控苗、控害"三控"施肥技术是针对目前水稻生产田间作业中不合理使用化肥污染水质,农药施用量过大、利用率低、残留多等问题,而主导节约成本、增产高效、有利环境的技术。为探索"三控"施肥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选用秀水09进行"三控"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上使用"三控"施肥技术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增城市的示范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增城市2年3造的示范应用效果。与习惯施肥相比,"三控"施肥技术的氮肥和磷肥用量分别减少31.9%和57.8%,钾肥用量增加8.3%,总肥料用量减少27.5%。每667 m2平均增产稻谷37.3 kg(增幅10.4%),节省肥料成本41.36元,增收节支125.74元。同时,"三控"施肥技术抗倒性增强,病虫害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2.
博白县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气平衡栽培、"三控一限"(控水、控肥、控农药、限制农药使用品种和使用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绿色节本增效技术为依托,集成一套适合博白县水稻发展的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水稻化肥减施新途径,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依托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017—2019年在安徽省不同水稻种植区开展了水稻机械旱条直播一次性施肥技术、水稻机械化秧肥同步一次性施肥技术和水稻机械穴直播一次性施肥技术模式示范研究,并对3种减肥技术模式的减肥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较常规施肥,采用化肥减施技术模式后,水稻可减肥23.2%~26.3%,同时增产5.9%~13.0%,氮肥利用率提升9.0%~22.0%,经济效益增加1150~2751元/hm2.各减肥技术模式对于水稻增产、提高肥料利用率均有显著作用,适宜在安徽省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4.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针对当前水稻生产中化肥浪费多、农药用量高、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合作研制的以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为特色的水稻施肥新技术。2003年以来在广州、新兴、高要、曲江、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试验示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江西省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氮肥施用量大、无效分蘖增多、成穗率低、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从广东引进"三控"施肥技术,在南昌、安福和广昌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平均每667 m2增产稻谷41.9 kg,增幅7.9%,节省农药肥料成本32.05元,增收节支109.15元,病虫害和倒伏减轻。该技术在江西不同示范点都表现节本增产,经济效益好,且易操作,适宜在江西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惠来县2015年开展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示范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比当地习惯施肥产量早造增加38.37 kg/667 m2、晚造增加39.37 kg/667 m2,增幅分别为7.7%和8.1%;早造节省氮肥33.3%、节约肥料成本28%左右,晚造节省氮肥33.8%、节约肥料成本29%左右;产投比提高15%以上;氮肥偏生产力比习惯施肥提高50%以上;"三控"施肥技术表现出增产增益、环境友好;在惠来地区具有良好的示范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仁化县的示范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2010年晚季在广东省仁化县进行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对比试验和连片示范。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法相比,采用水稻"三控"技术每667 m2增产54.7~60.6 kg,增幅11%左右,增加收入121~168.4元。水稻后期倒伏大幅减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明显减少,少打农药2次。  相似文献   

18.
早稻“三控”施肥分蘖肥不同施用时期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控"施肥是针对当前水稻生产中化肥浪费大、农药用量高和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而研究建立的以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为特色的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术体系。在确定"三控"施肥用量和分配比例的前提下,该文研究探讨了三控施肥技术中分蘖肥不同施用时期对生育进程、产量构成因子、病虫发生状况、经济产量等情况的差别。结果表明:在早稻三控施肥技术中,产量构成因子的协调性、病虫害抗性以及产量以蘖肥在移栽后10~13d施用为好。  相似文献   

19.
在广西桂平市石龙镇进行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总施氮量和基蘖肥施氮量,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控制苗峰,增加群体通透性,控制病虫害发生和农药用量,提高成穗率和群体质量,实现高产稳产,提升稻米食用安全性。是一项值得在水稻生产中推广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单季稻品种甬优1540为材料,以龙泉当地传统施肥习惯为对照,研究了控肥技术对水稻产量、病虫害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控肥策略具体包括减施氮肥、氮肥后移及氮磷钾协调使用。结果表明,控肥区氮肥和磷肥比对照区分别减施29.0%和25.0%,钾肥增施42.9%;控肥区比对照区有效穗减少,但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控肥区比对照区增产2.5%;控肥区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显著比对照区减轻,少施杀虫剂3次。控肥试验减少了药、肥及其他成本,增加了水稻产值,合计增收2 925元·hm-2。应用控肥技术有效地减少水稻氮、磷肥的施用量,降低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增产增值的同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