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孔雀鱼是原产中、南美洲的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小鱼。因为饲养简单,繁殖容易,常常作为入门品种进行推荐,而资深的观赏鱼玩家,讲究的是品系的维持并繁殖杂交新种。由于孔雀鱼颜色艳丽,繁殖期短,便于不断培养出新品种,所以很多观赏鱼玩家最后还是选择孔雀鱼作为他们主要饲养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孔雀鱼小巧多姿,体形修长,有着极为美丽的花尾巴,雄鱼体长4厘米左右,雌鱼体长达5~6厘米。孔雀鱼适应性很强,容易饲养,繁殖能力又强,可以自繁自养,怡情自乐,深得广大观赏鱼养殖者的喜爱。一、养水和换水自来水先用其他容器装起来曝气几天,让水中有害物质挥发掉,这就是养水。换水基本原则为少量而频繁,每2~3周1次,以全水量的1/4为好。孔雀鱼对全新的水难以适应,水质剧变对孔雀鱼伤害大,新水经养水后再用。二、繁殖孔雀鱼繁殖能力强,不需要特殊的环境条件,全年均可繁殖。孔雀鱼属卵胎生鱼类,直接产小鱼,性成熟早,幼鱼经3~4个月饲养,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蛋黄粉水平对孔雀鱼繁殖周期和产仔量的影响。选择生长状况良好且相近的成年孔雀鱼20对,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饲喂蛋黄粉含量为2%、4%、8%的混合饲料。结果显示,在试验蛋黄粉水平范围内,饲料中蛋黄粉水平越高,繁殖周期越短,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但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产仔量的统计结果显示,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和饲料中蛋黄粉水平升高,孔雀鱼产仔量增多,第三次产仔量各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总产仔量8%蛋黄粉水平最高,但与4%蛋黄粉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饲料中添加蛋黄粉可缩短孔雀鱼的繁殖周期,提高孔雀鱼产仔量,4%蛋黄粉水平为本试验中饲料最适蛋黄粉含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效果。用添加0%、0.2%、0.4%、0.8%黄芪多糖的基础饲料作为药饵,投喂20 d后,对各组经PCR检测WSSV呈阴性的健康克氏原螯虾进行WSSV病毒悬液腹节背部注射攻毒试验,当添加0%黄芪多糖的阳性对照组中死亡率达到100%时,添加0.2%、0.4%、0.8%黄芪多糖实验组的死亡率分别为(86.67±13.33)%、(91.11±7.70)%、(73.33±17.64)%。为了评价黄芪多糖对克氏原螯虾各器官组织的影响,对其鳃、肝胰腺、心肌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发现:添加0%黄芪多糖的阳性对照组中克氏原螯虾的鳃、肝胰腺、心肌组织出现细胞排列无序、细胞破裂、核仁皱缩等明显的病理变化;而添加0.8%黄芪多糖的实验组中克氏原螯虾的鳃、肝胰腺组织未见明显病变,心肌组织核仁出现一定程度的皱缩,但细胞尚未破裂。研究表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添加0.8%的黄芪多糖可提高26.67%的存活率,对克氏原螯虾抗WSSV感染有很好的提高效果,可望在生产中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孔雀鱼又名彩虹鱼、百万鱼、凤尾鱼,属花鲋科,卵胎生,原产于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等地。因为它娇小玲珑、彩色斑斓,而且繁殖力强,易饲养,所以深受观赏鱼爱好者的喜爱和欢迎,甚至有人将其称为“第一观赏鱼”。[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宋文华  于翔  富丽静  姚福向  张健  李赫  胡宗云  张涛  张继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93-14895,14930
[目的]为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在水产饲料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草鱼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分析其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黄芪多糖能提高血清溶菌酶、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补体C3含量和白细胞吞噬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但是,低剂量黄芪多糖不能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补体C3含量。香菇多糖能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碱性磷酸酶、补体C3含量和白细胞吞噬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但不能提高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结论]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均对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农技员在技术服务中推广应用黄芪多糖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案例进行了整理与分析,旨在掌握黄芪多糖在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为养殖户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提供一种方法与途径。将12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黄芪多糖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黄芪多糖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的黄芪多糖,结果显示,黄芪多糖组与对照组相比,每头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25.86 g,每头仔猪每日多获利0.14元,60头仔猪在试验期多增加的利润504元。表明仔猪饲料中添加0.1%的黄芪多糖可显著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黄芪多糖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饲料中不同添加浓度的黄芪多糖(0%、0.2%、0.4%、0.8%)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 d、2 d、4 d、6 d、8 d、12 d、16 d、20 d,不同浓度组的克氏原螯虾增重率(RWG)及特定生长率(RSG)的变化规律符合修正的高斯模型(R2=0.999 9);当黄芪多糖的添加浓度为0.40%~0.75%时,实验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7.13%±7.75%和1.57%±0.28%;不同添加浓度的黄芪多糖对克氏原螯虾蜕壳数NM的影响符合对数模型(R2=0.9976),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蜕壳数有显著差异(P<0.05),体重增长有极显著差异(P<0.01)。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检测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随黄芪多糖浓度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黄芪多糖浓度对溶菌酶(LSZ)的影响极显著(P<0.01)。本实验表明,黄芪多糖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建议黄芪多糖在饲料中的最适添加浓度为0.40%~0.80%。  相似文献   

9.
在畜禽养殖业,黄芪多糖不仅可以促生长,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防疫保健、抗应激等作用.综述了黄芪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药物和免疫佐剂在畜禽养殖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鹤顶红、孔雀鱼、血鹦鹉、蝴蝶鱼、七彩神仙、亚洲龙鱼等观赏鱼,已成为仅次于猫和狗的第三大宠物,全世界喜欢养殖观赏鱼的人数已达数亿.全球观赏鱼类总贸易额1994年是25亿美元,以后年均递增15%,现在每年全球观赏鱼的贸易额已高达50亿美元.我国金鱼已成为世界性观赏鱼品种,约有280个品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添加剂量的黄芪多糖脂质体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为黄芪多糖的临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在肉鸡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脂质体,于试验第14、28及42天计算其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特定生长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结果】黄芪多糖脂质体能够显著提高肉鸡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特定生长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结论】提高肉鸡生长性能的最佳黄芪多糖脂质体添加剂量为100 m L/kg,连续添加14 d效果最佳。提高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最佳黄芪多糖脂质体添加剂量为50 m L/kg,连续添加28~42 d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观赏鱼产业是指以观赏性水生动植物生产为基础,集观赏鱼养殖、观赏鱼饲料、水族器材、观赏鱼销售、观赏鱼文化等要素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在越来越讲究生活质量与情趣的今天,饲养观赏鱼已成为人们健康的休闲生活内容之一。其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3.
饲喂黄芪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饲喂仔猪黄芪多糖对猪只的生长状况和猪瘟抗体的影响。试验将18日龄仔猪40头随机分成4组(n=10),即不给黄芪多糖的对照组、1㎏饲料添加200mg黄芪多糖组、1㎏饲料添加400mg黄芪多糖组、1㎏饲料添加800mg黄芪多糖组。分别于接种猪瘟疫苗前7d,接种后1d、7d、14d、21d、28d、35d、42d称每组猪的总重量,计算料肉比;分别于猪瘟疫苗接种前7d采血,接种后1d、7d、14d、21d、28d、35d、42d采血,进行猪瘟ELISA抗体检测。结果表明,1千克饲料添加800mg黄芪多糖能提高仔猪的料肉比,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能促进猪瘟抗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黄芪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抑菌、抗衰老、抗病毒等多种生理功能,应用前景广阔。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黄芪多糖传统及现代的提取方法,分析了各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以及研究应用情况,并对黄芪多糖在保健饮料、保健酸奶、保健茶、保健酒等饮品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黄芪多糖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指导,为黄芪多糖及其相关产品在保健饮品中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杜×长×大”三元杂交断乳仔猪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黄芪多糖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选择21日龄断乳、体重无显著差异、健康的仔猪80头,按照单因子试验设计,将其均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20头仔猪。对照组断乳仔猪饲喂基础饲料;试验1组断乳仔猪饲喂基础饲料+0.1%的黄芪多糖;试验2组断乳仔猪饲喂基础饲料+0.2%的黄芪多糖;试验3组断乳仔猪饲喂基础饲料+0.4%的黄芪多糖。试验周期为28 d。试验结束,检测各组断乳仔猪的生长性能。结果表明:试验2组和试验3组断乳仔猪的试验末体重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6.98%和8.83%(P <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3.91%和18.01%(P <0.05);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9.64%和11.17%(P <0.05);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断乳仔猪的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22.51%,56.77%,65.34%(P <0.05)。研究表明,养殖生产中使用0.2%和0.4%的黄芪多糖可以显著改善断乳仔猪的生长性能,腹泻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黄芪多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及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25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0、0.2%、0.4%和0.6%黄芪多糖的基础日粮(分别记为CK和A、B、C组),饲养期为14 d.结果表明,①添加黄芪多糖对7日龄和14日龄肉仔鸩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重比等生长性能指标的影响不...  相似文献   

17.
<正>文章研究黄芪多糖对肉鸡生产性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黄芪多糖研究其对健康肉鸡和免疫抑制肉鸡生产性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测定的指标包括:生产性能指标测定;肠道微生物菌群测定;免疫器官指数测定;细胞因子含量测定;疫苗免疫效果测定。通过试验研究,为黄芪多糖在肉鸡养殖中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提供试验数据和实践参考,为进一步通过营养调控提高肉鸡的食用价值提供理论指导。试验实施包括5部分:先进行大量的文献查询;再进  相似文献   

18.
摘要:孔雀鱼是我国小型观赏鱼中最主要的养殖种类,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病害问题频发,尤以针尾病的爆发最为普遍。本研究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对辽宁某孔雀鱼养殖区针尾病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其中水质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孔雀鱼针尾病发病池的氨氮、pH指标普遍高于未发病水池指标。基于此结果本研究开展了高浓度氨氮、pH对孔雀鱼的急性毒性实验。氨氮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氨氮可导致孔雀鱼针尾病的发生,24h、48h、72h、96h 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3.56 mg/L、4.68 mg/L、3.54mg/L、2.08 mg/L,其对应的非离子氨浓度为:1.79mg/L、0.36mg/L、0.27mg/L、0.16mg/L,氨氮的安全浓度为:0.21mg/L。pH对孔雀鱼急性攻毒实验结果表明,异常pH指标未导致孔雀鱼针尾病的发生但导致孔雀鱼夹尾现象的出现,其中pH=10孔雀鱼夹尾率最高,为23.3%。综上,高浓度的氨氮攻毒实验会导致孔雀鱼针尾病的发生,且针尾病发病率与氨氮浓度呈正相关;而pH未导致孔雀鱼针尾病的发生。本研究结果为孔雀鱼针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针尾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水平的黄芪多糖对藏系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60只藏系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3个试验组在基础饲料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1,0·2,0·4 g/kg黄芪多糖。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0·2 g/kg和0·4 g/kg黄芪多糖组藏系羊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IL-6和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黄芪多糖组藏系羊血清中的IL-10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综上,在藏系羊生产中添加使用适量的黄芪多糖可以提高其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且黄芪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0·2~0·4 g/kg。  相似文献   

20.
选用体重为(14.43±0.96)g的345尾健康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进行40 d试验养殖,研究黄芪多糖脂质体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9 d,高、中剂量组黄芪多糖脂质体处理的罗非鱼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空白对照,低剂量黄芪多糖脂质体处理的罗非鱼特定生长率与黄芪多糖对照的差异不显著,高、中、低剂量组的饲料转换率(FCR)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低剂量组的饲料转换率略高于黄芪多糖对照,第10天中剂量组的罗非鱼肥满度(CF)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第20~29天,中剂量组的罗非鱼增重率(WGR)及饲料转换率均显著高于黄芪多糖对照组,第30天中剂量组的罗非鱼肥满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和黄芪多糖对照;第30~39天,低剂量组的罗非鱼增重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黄芪多糖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低剂量组的罗非鱼特定增重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饲料转换率与黄芪多糖对照相当。试验结果说明黄芪多糖脂质体可以降低药物的使用剂量,推荐临床使用剂量为100~200 mL/kg,可促进罗非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