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饲用玉米-黑麦草"草地农业系统研究中,5月初播种的不同种类饲用玉米产量有较大差异。兼用型玉米奥玉5102干物质产量最高,达21 138.1 kg/hm2,是青刈型玉米玉草1号的干物质产量的3.15倍。通过种植系统优化,科饲1号-华农1号-杰威多花黑麦草种植系统产量最高,年干物质产量达44 303 kg/hm2,但兼用型玉米-杰威多花黑麦草种植系统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
在"饲用玉米-黑麦草"草地农业系统研究中,5月初播种的不同种类饲用玉米产量有较大差异.兼用型玉米奥玉5102干物质产量最高,达21 138.1 kg/hm2,是青刈型玉米玉草1号的干物质产量的3.15倍.通过种植系统优化,科饲1号-华农1号-杰威多花黑麦草种植系统产量最高,年干物质产量达44 303 kg,hm2,但兼用型玉米-杰威多花黑麦草种植系统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3.
在“饲用玉米-黑麦草”草地农业系统研究中,5月初播种的不同种类饲用玉米产量有较大差异。兼用型玉米奥玉5102干物质产量最高,达21138.1kg/hm^2,是青刈型玉米玉草1号的干物质产量的3.15倍。通过种植系统优化,科饲1号-华农1号-杰威多花黑麦草种植系统产量最高,年干物质产量达44303kg/hm^2,但兼用型玉米-杰威多花黑麦草种植系统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4.
四川农区高效草地农业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张新跃 《草业科学》2004,21(12):7-14
以草地农业系统和营养体农业的理论为基础,提出在农区改变传统的种养业结构,建立高效草地农业系统.并对种植业结构优化,饲用玉米-黑麦草种植系统,不同牲畜对牧草的转化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我国发展农区高效草地农业系统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用于西南地区“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饲用玉米(Zea mays)”轮作系统最佳种植组合,本研究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饲用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副因素为不同多花黑麦草+燕麦前作混播组合,测定饲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燕麦”前作混播组合及后作青贮玉米种植密度的交互效应对玉米的干物质产量、粗蛋白产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等指标有显著的影响(P<0.05);利用熵权法计算饲用玉米产量和营养成分权重,再利用灰色关联法综合评价轮作系统结果表明,前作单播燕麦(Y0),后作饲用玉米种植密度为78 400株·hm-2(D1)时,后作玉米的总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表现最优;前作组合为100%多花黑麦草+25%燕麦(M1)和后作饲用玉米种植密度(D1)组合下“多花黑麦草-饲用玉米”系统总饲草产量最高,可为西南地区的“多花黑麦草-饲用玉米”轮作系统推广可利用的组合。  相似文献   

6.
<正> 在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德阳市2002年在中江县兴隆镇进行了饲用玉米—多花黑麦草种植系统(CIS系统)种草养肉牛示范的基础上,2003年又在全市的6县(市、区)积极地开展了饲用玉米—多花黑麦草种植系统的大面积推广运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3年全市共种植饲用玉米666.7 hm~2,配套多花黑麦草面积666.7 hm~2,共收获整株饲用玉米4.5万吨用于青贮,多花黑麦草鲜草近  相似文献   

7.
养奶牛如何选种饲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选择优良牧草种植 奶牛,由于产奶量大,需要大量的饲草,一头奶牛一年需要饲草15t以上.因此,养殖户要种植那些有较强的适应性,营养价值高,产草量高,且经过人工培育的优质饲用牧草.目前,适合养奶牛的优良牧草有:多花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苏(高)丹草、多年生黑麦草、扁穗牛鞭草、鸭茅、苇状羊茅、墨西哥玉米、饲用玉米、紫花目蓿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优质动物蛋白的需求日益提高.近年来,笔者一行先后到眉山、乐山、资阳等地调研,对四川盆地内和盆周丘陵山区传统的以粮猪为主的种养业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四川盆地改变传统猪粮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饲用玉米-多花黑麦草-养牛’种养系统"的构想.此系统旨在保留南方坡耕地种植玉米传统的基础上,改籽用玉米为饲用玉米,并利用冬春季种植多花黑麦草,实行饲用玉米-多花黑麦草轮作,以实现植物生产的高效率,生产高产优质的牲畜饲草料,大力发展肉牛和奶牛养殖,提高畜牧业的转化效率和效益.笔者针对此系统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9.
多花黑麦草的品种比较与生产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饲用玉米-黑麦草种植模式是南方草地农业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此系统中采用优良的多花黑麦草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或播种量,适时的刈割时间和科学的载培技术,能获得8419.5~12372kg/hm2的饲料干物质产量.通过不同时期多花黑麦草营养成分动态变化情况,为适时刈割利用提供了依据.同时还对饲用玉米与黑麦草的时空配置、营养价值和生产成本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2002-2003年在四川省洪雅县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tiflorum Lam.)-水稻(Oryza sativa L.)"和"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水稻(O. sativa)"2个种植系统为对照,对构建的6个不同冷、暖季型饲草生产系统多花黑麦草-饲用玉米(Zeamays L.)系统(RC系统)、多花黑麦草-高丹草系统(Sorghum bicolor×S. Sudanese)(RS系统)、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饲用玉米-饲用玉米系统(TCC)、小黑麦-高丹草系统(TS)、多花黑麦草+光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 var.glabrescens)-饲用玉米系统(RVC)、多花黑麦草+光叶苕子-高丹草系统(RVS)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6个牧草生产系统的投入、产值和净收入都高于2个对照系统.6个系统的投入为12000~14600元/hm2,产值为19400~29200元/hm2,净收入为5540~14600元/hm2.从投入、产值、净收入和产投比综合比较来看,TCC、RC、RVC、TS 4个系统优于其他两个系统.  相似文献   

11.
春播禾本科牧草品比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进行杂交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hybrid,美洲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饲用高粱Sorghum vulgare,墨西哥饲用玉米Euchlaena mexicana联5个春播禾本科牧草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均能适应试验地环境条件,试验期内未发生病虫害.其中以饲用高粱产草量最高,鲜草产量达到156 285kg/hm2,且草质好,适口性强,是继墨西哥饲用玉米后值得推广的优选品种.杂交狼尾草、美洲狼尾草不宜作高产栽培品种.试验为象山县丰富春播牧草栽培品种、推广常年牧草轮作模式、提高牧草生产效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4年苏丹草与黑麦草轮作种植定位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饲草产量、饲草氮碳积累及土壤全氮、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4个年度的饲草总产量也随之增加,与N0处理(不施氮肥)相比,N1处理(两季共施N 337.5 kg/hm2)分别增加243.5%,234.0%,153.6%和127.0%,N2处理(两季共施N 675 kg/hm2)分别增加313.1%,339.9%,231.7%和222.8%。增施氮肥可以促进饲草的N、C积累,N1、N2处理的总N、C积累分别比N0处理增加134.7%,261.9%与110.2%,181.5%。轮作体系下,随着苏丹草、黑麦草不断种植,N1、N2处理的土壤全氮均上升,且显著正相关,而N0处理基本稳定;N0、N1、N2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均上升,且显著正相关;与种植前相比,N1、N2处理的土壤C/N变化不大,而N0处理的土壤C/N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3.
牛伊宁  南志标 《草业科学》2012,29(9):1422-1427
针对陇东黄土高原作物-家畜系统中家畜饲草质量和供给数量不足的现状,对饲草作物的生产力进行了研究。试验种植了8种饲草作物包括饲料玉米(Zea mays)、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湖南稷子(Echinochloa crusgalli var.frumentacea )、谷子(Setaria italic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cv.6625 )、燕麦(Avena sativa)和多年生饲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以及玉米、高粱和谷子混合后种植的和草(当地传统的饲草作物,是家畜的主要饲草来源,以收获植物营养体为主)。饲草作物采用轮作序列:玉米-箭筈豌豆-燕麦轮作(MVO)、苏丹草-箭筈豌豆-燕麦轮作(SVO)、湖南稷子-箭筈豌豆-燕麦轮作(PVO)、谷子-箭筈豌豆-和草轮作(MVM)和多年生苜蓿连作。结果表明,玉米的产量最高,达到9.5 t·hm-2·a-1,苏丹草(5.8 t·hm-2·a-1)次之,燕麦(5.4 t·hm-2·a-1)和湖南稷子(4.0 t·hm-2·a-1)的产量依次降低,谷子的产量是3.7 t·hm-2·a-1,苜蓿为3.4 t·hm-2·a-1,和草的产量最低,是2.1 t·hm-2·a-1;轮作系统中,产量顺序依次为MVO轮作系统(7.4 t·hm-2·a-1)>SVO轮作系统(5.6 t·hm-2·a-1)>PVO轮作系统(4.8 t·hm-2·a-1)>苜蓿(3.4 t·hm-2·a-1)>MVM轮作系统(2.9 t·hm-2·a-1)。在生产实践中,春季饲草作物饲料玉米、苏丹草和湖南稷子适合在当地生长,夏季饲草作物燕麦在当地表现良好,值得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多花黑麦草抗病基因类似物的克隆及CAPS标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花黑麦草具有适应性强、生物产量高和品质好等优点,为我国南方及其他温带地区重要的牧草。本研究利用目前已克隆出的抗病基因(R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结构上所具有的共同氨基酸基序NBS-LRR设计寡核苷酸简并引物,对多花黑麦草基因组进行抗病基因类似物(RGA)克隆。从克隆中筛选出具代表性的RGA克隆115个,设计RGA-STS引物113对。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CMS)F1群体对RGA-STS引物进行筛选,并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扩增多态序列(CAPS)法进行抗病类似物的分子标记,共检测到22对RGA-STS引物的扩增产物具多态性,22个RGA-CAPS标记均被标记于多花黑麦草遗传连锁图中。结果还表明RGA在多花黑麦草遗传连锁图中分布范围较广,并具有簇状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15.
威宁县适生优良牧草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威宁县人工草地建植及种草治理石漠化对优良牧草的要求,对收集和引进的20份草种的物候期、分蘖(分枝)能力、鲜草产量等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测定.结果表明:在参试的草种中,适应威宁县种植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有前进、普瑞纳、凤凰多年生黑麦草及鸭茅;一年生禾本科牧草有泰得、杰威、百盛多花黑麦草;豆科牧草有维多利亚紫花苜蓿、佛...  相似文献   

16.
实验选用浓度为 5 0 %、75 %、10 0 %的黑麦草、草地早熟禾、翦股颖和白三叶的茎叶浸提液 (母液浓度为 10 % ,w/v) ,按照培养皿砂培的生物检测方法对四种牧草的化感作用进行初探。结果表明 :适当浓度施体茎叶浸提液对受体植物萝卜、黑麦草、高羊茅、苜蓿、白三叶、红三叶的苗干重、根干重、苗长、根长等均产生明显的抑制或促进作用 ,说明四种牧草均存在化感作用的潜势 ,且受体植物的根受化感物质的影响比植株地上部分敏感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盐土和非盐土种植多花黑麦草进行氮肥施用试验,研究施氮对不同土壤条件下多花黑麦草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有效改善牧草产量品质提供依据。试验分别在江苏大丰金海农场和南京六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设置N0(对照)、N1(氮用量100 kg/hm2)、N2(氮用量150 kg/hm2)和N3(氮用量200 kg/hm2)4个处理,分别在多花黑麦草拔节期和初穗期进行刈割,测定牧草产量和饲用品质。结果表明在盐土和非盐土施用氮肥对多花黑麦草饲草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非盐土条件下不同施氮处理的多花黑麦草产量和饲用品质均高于盐土,其中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粗蛋白(CP)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非盐土条件下高于盐土,且第1茬高于第2茬;CP含量随着施氮量的上升而升高,而NSC含量随着施氮量的上升而下降;作为NSC主要组分的淀粉在盐土条件下的含量高于非盐土;施氮组的IVDMD高于对照,但不同施氮量间差异不显著;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盐土条件下高于非盐土,第2茬高于第1茬;盐土不同茬次、不同施氮处理的干物质含量(DM)均显著高于非盐土,且第2茬高于第1茬,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非盐土条件下的牧草产量高于盐土,且第2茬高于第1茬,随着施氮量的上升而升高,N2处理组,即氮素施用量150 kg/hm2的产量最高;但在盐土上施氮,多花黑麦草的产量增加幅度高于非盐土。  相似文献   

18.
多花黑麦草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国外对多花黑麦草(又名意大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研究和利用现状,以及国内南方农区水田冬种多花黑麦草的主要生产利用模式。在国外,多花黑麦草除了被广泛应用于肉牛和奶牛的生产以外,还被应用于对磷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在国内,冬种黑麦草技术经过近20年的推广和应用,已经成为华南地区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并发展形成了"稻-草-奶牛"、"稻-草-肉鹅"、"稻-草-猪"等一系列的黑麦草利用模式。探讨了生产黑麦草饲养草食畜禽在华南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主要限制因子,以及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