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为了解枣树害虫的生态调控机制,给枣林害虫的生物防控提供基础数据,采用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Levins生态位宽度和Cowell-Futuyma生态位重叠指数的计算方法,对延安市延川县枣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共13个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枣飞象的优势度指数为0.397,是枣林昆虫的优势种;熊蜂的优势度指数为0.138,是枣林昆虫的亚优势种;陕北地区枣园中数量较多的害虫是枣飞象、红缘天牛和枣瘿蚊,天敌是熊蜂、狼蛛和七星瓢虫;4块样地中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未除杂草样地害虫和天敌生态位宽度比人工管理除草样地高,阳坡样地害虫和天敌生态位宽度比阴坡样地高;枣林中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值较高,在0.522 2~0.983 9之间波动,在空间上占有较大的优势,具有较强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主要害虫及天敌时间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较大,在0.001 8~0.850 8之间变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天敌对害虫的控制潜能较大。  相似文献   

2.
从物种、营养层和功能集团三个水平上分析了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和各营养层多样性的时序动态,结果表明,在五种类型的枣园区,种的多样性>功能集团多样性>营养层多样性,种的多样性、功能集团的多样性与营养层的多样性间的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功能集团多样性与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较一致,营养层多样性在时间序列过程中波动性较小,所以,在群落研究中可以用对功能集团的研究代替对种的研究,从而简化物种间复杂的网络关系,营养层多样性可用于群落相似性和稳定性的分析。认为对于天敌作用的评价应以整个群落为基础,全面考虑天敌、害虫、以及中性昆虫的数量、丰盛度、空间时间生态位等信息。中性昆虫在害虫与天敌的营养链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板栗树冠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板栗树冠节肢动物群落主要害虫和天敌的时间生态位,分析了各类群在时间资源序列上分布的数量特征和资源利用状况,研究了各类群之间的竞争与共存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害虫和天敌中分别以象甲和瓢虫类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象甲和蜘蛛类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大,其次为蜘蛛和瓢虫类;象甲类和瓢虫类在时间资源上分布较广,对资源具有较强的竞争作用.蜘蛛类对象甲类具有较强的跟随捕食作用.蜘蛛类和瓢虫类对时间资源具有较强的竞争作用。  相似文献   

4.
松材线虫染病黑松上钻蛀性昆虫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8月和10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和安徽省滁州市的松材线虫病典型发生区调查了黑松上的钻蛀性害虫的种类,分析了衰弱木上优势虫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在感染松材线虫病的黑松上共发现7种昆虫,其中钻蛀类害虫5种,天敌2种。在两地生活于松树主干上的昆虫种类不尽相同,而且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态位宽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位重叠,对空间和营养资源的利用有不同比例的相似性。依据其各自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的不同达到竞争的平衡和共存。  相似文献   

5.
青海云杉群落植物种群生态位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土壤水分、海拔2个资源位、7个资源水平,采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计测公式,定量计测了祁连山青海云杉群落主要优势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资源位对物种生态位宽度的影响大于海拔变化对物种生态位宽度的影响;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具有较宽的生态位,群落优势种平均生态位宽度为0.958 6~0.203 2,很好地表征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和分布的幅度;在土壤含水率、海拔资源位上,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发生的种对分别占90.72%、86.72%,表明植物种在土壤含水率资源位上存在着潜在的竞争。这种结果与生态位宽度的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对扎龙湿地昆虫群落的空间和时间生态位以及主要植食性昆虫类群的营养生态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昆虫类群空间和时间生态位宽度差异均不大,各昆虫类群间存在程度不同的生态位重叠和种间竞争现象,各主要昆虫类群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系数均较大,蜘蛛类群对昆虫群落的调控作用显著;但直翅目昆虫除与蜘蛛类生态位重叠指数较大外,与其他捕食性昆虫均较小,说明直翅目昆虫受捕食性昆虫的影响有限,且在同一营养级内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在其个体数量较多时仍然需要采取一定的人为措施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光幼屿典型植物群落中各物种在群落中的功能地位,为海岛植被保护与恢复提供借鉴,2018年9月对光幼屿上典型植物群落进行样方调查,通过生态位原理对岛上优势种的环境适应性以及不同物种间对资源的竞争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样方中共调查到种子植物38种,隶属于22科38属,其中菊科(Asteraceae)物种数最多,占全部物种数的23.7%;(2)物种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乔木层中的黑松与灌木层中的木麻黄在所属层次中重要值最大,但生态位宽度比部分重要值小的物种小;(3)海岛生存环境恶劣,植物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多数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乔灌草三层次中优势物种生态位宽度大于0.600的物种占总物种数的82.6%;(4)物种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导致不同物种间生态位重叠普遍较大,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00的对数占总对数的46.5%,种间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人为干扰(采集)对闽楠(Phoebe bournei)群落优势种群利用资源和占据生态空间能力的影响,以广西富川县闽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研究人为干扰对闽楠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干扰下,闽楠在乔木层中的生态位宽度明显提高,在灌木层中大幅降低;乔木层优势种木荷(Schima superba)的生态位宽度受人为干扰影响不大,生态位重叠在干扰下变大,其生态位重叠值在蚌贝村委(BB)和白面寨(BMZ)2个群落中均为最大,远高于其他树种。综合分析表明,群落各层次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对人为干扰的响应存在差异。乔木层优势种群的物种组成受干扰影响最大。人为干扰降低了乔木层和灌木层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提高了草本层的生态位宽度;其对生态位重叠的影响则表现出与生态位宽度不同的变化趋势,人为干扰导致乔木层优势种群的种间竞争强度变大,不利于群落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样方法进行群落调查,每个样地大小为20 m×20 m.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公式统计分析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马尾松林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青冈、石栎和木荷等种群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其Bi、Ba值分别为0.9040、0.7818,0.8421、0.5853,0.8055、0.6292和0.7850、0.4572,而杨梅的生态位宽度最小,其Bi、Ba值分别为0.2505和0.0533.生态位较大的物种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高,如马尾松与木荷为0.5670、甜槠与木荷为0.6775、马尾松与石栎为0.6144.马尾松林中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1的比例达到89%,生态位重叠较小,表明马尾松林种间竞争不大,资源较为充分,能为更多物种的侵入和生存提供充足的空间与资源.  相似文献   

10.
濒危植物缙云黄芩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样地调查所得到的数据,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Hudbert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等计算公式,测定了缙云黄芩(Scutellaria tsinyunensis C.Y.Wuets.Chow)八个种群中草本层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显示,八个种群中有七个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在群落中是最大的,说明缙云黄芩的生态适应幅度较大,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研究还发现,尽管缙云黄芩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但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问的生态位重叠较大,表明他们间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较高,缙云黄芩与其他主要伴生物种间对生境内有限资源存在较激烈的竞争,这可能是导致其分布区狭窄、逐渐濒危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枣园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功能集团的空间时序动态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对太谷地区枣园不同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功能集团的空间时序动态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五种生境类型的枣园中各功能集团在空间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枣园间作物(或杂草的有无)和用药与否对功能集团的空间分布结构影响不明显。在不同生态环境中,节肢动物群落各营养层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但在同一营养水平上分布是相关的,这种相关性揭示了中性昆虫在群落食物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综合防治既要保护和利用天敌,又要保护和利用中性昆虫。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德兴常绿阔叶林的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测算了30种乔木层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木荷、石栎、甜槠、丝栗栲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而油茶、石楠由于在常绿阔叶林中环境适应性较差,仅能利用极其有限的资源,成为特化种,生态位宽度为0。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树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如木荷、石栎、甜槠等,生态位重叠值均在0.55以上。255个种对的生态位重叠值<0.2,占全部计算种对的58.6%,而>0.5的种对仅占7.4%,各树种间生态位的重叠程度不高,不同树种因利用相同的资源而产生的种间竞争并不激烈,这是树种间长期的竞争和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利用2年时间,对秦皇岛市区园林昆虫区系进行了调查。初步摸清了秦皇岛市区园林害虫种类及天敌昆虫资源情况。共查出园林害虫50科235种,园林天敌昆虫10科22种。为科研、教学及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安阳地区园林植物上天敌昆虫种类较多,保护利用各种天敌资源对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在2008年至2011年,结合林业害虫天敌资源普查,对安阳地区园林天敌做了较为细致的调查研究,现已初步查明的园林植物天敌有19个科58种。对天敌的保护利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园林植物的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河北省廊坊市平原耕作区的调查,系统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中昆虫群落结构、天敌种类、数量以及昆虫群落多样性.初步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对昆虫群落和天敌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作为天敌类群鸟类对昆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植被类型中昆虫群落结构明显不同,植被类型对天敌种类、数量影响很大.其中杨树纯林的昆虫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最高;枣与花生间作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灭幼脲Ⅰ号对油松毛虫室内毒力测定,以及对寄生天敌的影响。在林间用灭幼脲Ⅰ号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喷雾大面积防治油(赤)松毛虫,并用灭幼脲Ⅰ号对鹌鹑作了毒性试验。结果证明:在林间大面积防治松毛虫后,除对中华草蛉幼虫有影响外,对其他寄生性天敌——松毛虫狭颊寄蝇、黑足凹眼姬蜂无不良影响。对异色瓢虫、蠋蝽等捕食性昆虫亦无不良影响。对白僵菌、粉拟青霉菌在常规使用浓度下无抑菌作用。对鹌鹑也是安全的。因此,灭幼脲Ⅰ号在松毛虫的综合治理中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7.
There is increasing interest in the use of vegetation such as aromatic plants as intercrops to biologically control insect pests in agroecosystems and orchard ecosystems.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repellent effects of aromatic plants on orchard pests (e.g., scarabaeid pests) can lead to improved application of intercropping cultivation practices in orchards. We tested eight intercropping treatments, each containing a different species of aromatic plant, in a pear orchard, along with a natural grass treatment and a clean tillage (control) treat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tercropping reduced the annual cumulative number and abundance of scarab beetles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The annual dynamics of scarab population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altered where intercrops were used. However, with the exception of Ichneunmonidae, the natural parasites of scarabs showed no preference for the aromatic plants. A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reduction in some of the scarab beetle species was related to the abundance of certain specific natural enemy species. In addition, the diversity, evenness and degree of dominance of natural enemy species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decrease in scarab populations. This study shows that intercropped aromatic plants can be applied to control the scarab beetles in orchard ecosystems, but that effects vary across aromatic plant species.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发挥阻隔法防治松毛虫等有上(下)树习性的林果害虫不污染环境、极少杀伤天敌的优点,有效提高现有阻隔制剂的杀虫持效期和防治效果,采用农药缓释技术和抗雨水冲刷技术研制出了松毛虫长效阻杀剂。防治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其杀虫持效期长达250d,虫口减退率达到100%,对害虫天敌的影响极小。该技术将高效杀虫与保护环境和天敌有机地融为一体,能在确保森林、环境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松毛虫等的猖獗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