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蜜蜂“爬蜂病”是养蜂者的习惯称呼。其共同特点是成年蜂失去飞翔能力,在地面及蜂箱内爬行。可分为传染性“爬蜂病”与非传染性“爬蜂病”两大类型。传染性“爬蜂病”包括蜜蜂孢子虫病、蜜蜂螺旋体病和蜜蜂病毒病。非传染性“爬蜂病”包括寄生螨危害造成的爬蜂(多为幼蜂)、中毒性爬蜂如有毒蜜粉源植物和药物中毒、劣质饲料引起的大肚爬蜂、环境污染及工厂排放有毒气体和污水造成爬蜂和死亡。现将“爬蜂病”的防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孙希文 《中国蜂业》2004,55(4):14-14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气温差异大,引起蜜蜂爬蜂病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长白山地区的蜜蜂爬蜂病主要有3种:一、孢子虫引起的爬蜂病;二、麻痹病引起的爬蜂病;三、"油炸蜂".  相似文献   

3.
2008年3月初,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暴发"爬蜂病",此次发病范围广、患病蜂数多(近万群蜂)、发病突然.自从2003年以来,在豫西地区的灵宝市、陕县、渑池县、新安县、孟津县、偃师县、宜阳县等均暴发了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爬蜂现象,蜂友们称之为"爬死病"或"爬蜂病"."爬蜂病"来势凶猛,暴发范围广,给养蜂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4.
自从该文在本刊2002年第2期刊出以后,最近一段时间内,我收到几位蜂友的来信.他们所问各异,归根到底在1个问题上:就是夏秋季"爬蜂病"严重,哪些属传染性?哪些属非传染性?就此本人作点补充.  相似文献   

5.
"爬蜂病"是蜂群常见病.有由某种疾病引发的,如孢子虫病引起的"爬蜂病",受寄生虫如蜂螨引起的"爬蜂病";有受水污染或药物及有毒蜜、粉而引起的"爬蜂病"……但无论何种原因引发的"爬蜂病"都会影响蜂群发展,给养蜂效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其危害性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在养蜂生产实践中稍有不慎就会受到病虫害的袭击.下面谈几件事例,请蜂友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6.
关振英 《蜜蜂杂志》2007,27(11):38-38
"爬蜂病"是蜂群常见病.有由某种疾病引发的,如孢子虫病引起的"爬蜂病",受寄生虫如蜂螨引起的"爬蜂病";有受水污染或药物及有毒蜜、粉而引起的"爬蜂病"……但无论何种原因引发的"爬蜂病"都会影响蜂群发展,给养蜂效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其危害性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在养蜂生产实践中稍有不慎就会受到病虫害的袭击.下面谈几件事例,请蜂友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蜜蜂"爬蜂病"一直是蜂群管理中最让养蜂人头痛的一大病害."爬蜂病"的发生与否不仅关系到蜂群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养蜂经济效益."爬蜂病"的发生,除了与细菌、病毒、气候及管理不善有关外,蜂螨的危害,也是造成"爬蜂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自从该文在本刊 2 0 0 2年第 2期刊出以后 ,最近一段时间内 ,我收到几位蜂友的来信。他们所问各异 ,归根到底在 1个问题上 :就是夏秋季“爬蜂病”严重 ,哪些属传染性 ?哪些属非传染性 ?就此本人作点补充。试验 1 :提交尾群时 ,由于蜂数不足 ,加之老蜂返巢 ,蛹脾又是 1 6~ 1 8日龄的子脾 ,要三四天后才有新的幼蜂出房 ,此三四天内蜂少 ,调节不了巢温 ,巢内温度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 ,所出房的新蜂必爬 ,原因是巢温低于 3 4℃。巢温高于 3 6℃出房的新蜂跳着爬。观察整个“爬蜂”过程 :前期“爬蜂”少 ,中、后期“爬蜂”多 ,末期又少 ,尾期蜂…  相似文献   

9.
重庆地区蜜蜂“爬蜂病”于1986年初夏开始,1987年蜂群发病比较严重,几乎每个蜂场的蜂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现。笔者根据“爬蜂病”发病的规律、症状以及观察认为;“爬蜂病”是多病原引起的并发症,且能传染,类型分急性和慢性;“爬蜂病”的内因是蜜蜂自身消化系统代谢的障碍所致;柠檬酸有促进蜜蜂体内糖份迅速转化的作用,有利于蜜蜂消化、排泄,故对预防“爬蜂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发生的蜜蜂爬蜂病,其名称来源于蜜蜂发病后不能飞翔,爬行而死亡,是按蜜蜂病态行为命名。目前,蜜蜂爬蜂病应该归纳为五大类型的爬蜂,即A型爬蜂病(微生物感染型)、B型爬蜂病(蜂螨危害型)、c型爬蜂病(闷热与机械损伤型)、D型爬蜂病(药物中毒型)和E型爬蜂病(甘露蜜和有毒蜜粉植物型)。我国多年来流行的爬蜂病多为A型爬蜂病,它可称为蜜蜂的“癌症”,给蜂群带来极大伤害,给养蜂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病急乱投医,一旦蜂群患病,蜂农盲目用药,因用药不当造成蜂产品污染,直接影响蜂产品出口,因此A型爬蜂病的防治至关重要。至于B型、C型、D型、E型这四类爬蜂病,目前尚有办法可防可治,其造成的损失也较轻。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个定点养蜂户.每年入夏后,蜂群因采不洁净水而发生"爬蜂病",伤蜂严重. 今年入夏,旧病重发.听说大蒜汁防治"爬蜂病"效果好,我立即试验.将大蒜瓣捣成蒜泥加清水30mL,滤去渣,然后将汁倒入按1∶5的白糖和水稀释的溶液中,喂进一箱有11脾蜂的大群中,连喂3日,爬蜂大为减少.我再如法炮制,喂其它5群.1周后"爬蜂病"基本治愈.  相似文献   

12.
李紫剑 《蜜蜂杂志》2011,30(1):36-36
爬蜂病在我国普遍发生,危害很大。目前有许多针对爬蜂的防治方法,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爬蜂问题。 爬蜂病年年爆发,不能控制,笔者认为蜂友们对爬蜂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手段还不完全清楚,没有抓住引起爬蜂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赵永春 《中国蜂业》2003,54(3):15-15
对蜜蜂爬蜂病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防治应讲究方法 ,否则会陷入被动 ,带来不良后果 (污染蜂蜜 )。笔者在此谈谈防治蜜蜂爬蜂病的方法和体会。1 爬蜂病的症状大体有三种 :一是孢子虫引起的爬蜂病 ,东北地区爬蜂主要因孢子虫引起 ,其症状是在地上一蹦一跳地爬 ,多为采集蜂 ,拉开肠道为白色 (正常为棕色 ) ,后肠有积水 ,并有谷粒状物质 ;发病时间 6月初至 8月末。二是麻痹病引起的爬蜂 ,此病症的爬蜂爬行速度极慢 ,后肠膨大。主要表现为病蜂身体震颤 ,翅膀一直震颤 ,不能飞行 ,大肚是一种类型 ,“油炸蜂”是另一种类型 ,发病时间为…  相似文献   

14.
蜜蜂"爬蜂病"是一种综合症状.近年来,"爬蜂病"暴发比较频繁,且很难彻底治愈.从症状上看,其共同特点是青壮年蜂失去飞翔能力,在地面及蜂箱内爬行.  相似文献   

15.
在蜜蜂疾病防治过程中,有多种疾病均出现"爬蜂"现象,从症状上看是工蜂在巢门前爬行后死亡."爬蜂"仅仅是病蜂在症状上的一种行为和现象,病因及机理是多种多样的.对有爬蜂症状的病蜂应仔细鉴别诊断,查出发生此症状的病因,从而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规范用药,减少蜂群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最让蜂农伤脑筋的蜂病就是爬蜂病,严重时会使幼蜂、青壮年蜂,甚至老年蜂同时往蜂箱外爬,其蔓延速度令蜂农措手不及,爬蜂病高发时期,蜂场可以在一周左右连爬带盗全场崩溃,蜂尸遍地,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7.
爬蜂之我见     
<正>爬蜂病自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蔓延以来,给各地养蜂业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也引起养蜂界专家的高度重视。人们对引起爬蜂的原因说法不一,有人认为爬蜂是由孢子虫和麻痹病毒引起的,也有人认为爬蜂现象是一种蜜蜂螺原体病,还有人认为是一种蜜蜂真  相似文献   

18.
认识蜂虎     
2003年春季,洛阳市绝大多数定地蜂场几乎同时出现恶性爬蜂。根据蜂农反映的情况,我们组织人员对这些蜂场进行现场调查和电话询问。调查结果表明:爬蜂体色正常,肢体完整,多数都是青、幼年蜂,与正常健康蜂没有区别。开箱检查,箱内没有异常现象。多数蜂农认为是“爬蜂病”,只有一家认为是药物中毒,并多数喂了不同的蜂药。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和积累的经验,如果是病菌或病毒引起的“爬蜂病”,病蜂个体瘦小,头部和腹部多呈暗黑色,透明,腹部有集存物,行动迟缓、颤翅;病蜂多集中在框梁上或箱底边角处,后爬出巢门堆积而死;中毒蜂死后舌伸出,两翅和腹…  相似文献   

19.
南阳地区爬蜂病的防治·朱保均编者按近来,本刊收到不少读者反映和询问爬蜂病的有关问题。在今年第4期,本刊刊出了山西省阳泉市李海煜同志的《浅析阳泉地区春季爬蜂病病因及预防》一文,该文阐述了1997年春季阳泉地区引发爬蜂病的3个主要的因素及其预防方法。本期...  相似文献   

20.
董秉义  冯峰 《中国蜂业》1998,49(2):16-17
爬蜂病的病因与防治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100093)董秉义冯峰所谓爬蜂病,其主要症状为患病蜜蜂爬出箱外,在地上爬行死亡。其实爬蜂病这种命名并不科学,由于爬蜂病的病因复杂,尚未完全搞清楚,这种笼统的叫法也就不奇怪了。不管怎么说,现在看来爬蜂病已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