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调查研究了从江西引种栽培红花油茶的病虫害发生的种类与防治的方法,保证了引种的红花油茶在上海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2.
亚热带北缘浙江红花油茶和腾冲红花油茶引种成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热带北缘浙江红花油茶和腾冲红花油茶引种成功薛海兵,李玉善(西北植物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浙江红花油茶和腾冲红花油茶不仅含油率比普通油茶高出5%~10%,同时,其花大红艳,初春开花花期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我们于1978年3月从浙江、云南引...  相似文献   

3.
腾冲红花油茶主要产果类型的果实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腾冲红花油茶由于长期的异花授粉和天然杂交产生的自然类型繁多,不同类型的植株开花、结实性状差异极大。通过对566株腾冲红花油茶的调查及其果实性状的差异性分析,表明在腾冲红花油茶众多的自然类型中蕴含着丰富的产果油用品种类型,并从其主要的产果类型中评选出细皮圆果、圆球小米、扁球小米、中柿饼、长圆谷穗等优良的腾冲红花油茶产果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对高黎贡山以西的油用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进行调查,摸清了腾冲红花油茶的分布规模、区域、形态特征和自然类型。高黎贡山以西共有油用腾冲红花油茶5 659.1 hm2,50个种质类型。  相似文献   

5.
杨茜  蒙进芳 《绿色科技》2022,(3):114-118
腾冲红花油茶是云南优质的木本油料,兼具油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综述了油茶有性生殖过程,以及腾冲红花油茶的生物学特性、种内杂交花前授粉、坐果率和结实率、花果性状变异等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关于腾冲红花油茶的生殖研究内容较少,且多为观测类的基础性研究,基因类的研究仅有一篇;针对目前的研究进展,建议今后的研究应先明确整个有性生殖的...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保护腾冲红花油茶农业文化遗产,使之得以传承和更好地被利用,在对腾冲红花油茶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腾冲红花油茶农业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文中介绍腾冲红花油茶农业系统具有的历史悠久,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丰富,以及混农林种植等特征,阐述其遗产价值,论述其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制定保护与发展的目标与原则,提出资源保护、技术保护、文化保护、景观保护以及生态产品开发和休闲农业发展等保护与发展措施,并给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红花油茶是油茶的一个物种,花色艳、花型美、观赏价值高,油色浅、品质好,食用价值高,是优良的园林绿化和木本油料树种。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一般肥力中等的酸性土壤,均可生长良好,较能耐旱,可在荒山种植,属喜弱光树种,幼时耐荫庇,大树需充足阳光,油用品系最适合600-1200米海拔种植。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自2002年引种栽培,先后开展高接换种,大树移栽和芽苗砧嫁接试验,通过10多年的研究,掌握了红花油茶的繁育方法和栽培技术。2015年,国  相似文献   

8.
红花油茶嫁接苗木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给红花油茶嫁接育苗生产技术与苗木分级标准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对红花油茶1年生嫁接苗各形态生长指标值进行了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了10个红花油茶嫁接苗的苗木质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红花油茶嫁接苗木各形态生长性状指标间的差异明显,各品种间的苗高、成活率、叶片数、一级侧根粗的变化幅度较大,各生长性状指标的相关性显著,多齿红山茶、大茅山、大果红山茶及厚叶红山茶嫁接苗的成活率较高;一级侧根粗、主根粗、地径与成活率等指标在红花油茶苗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占据决定地位。还采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及回归法分析得出了10个红花油茶品种嫁接苗木质量的优劣顺序。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云南省腾冲市沙坝林场陡山营林区组织实施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保存库营建项目,探索不同类型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的不同调查方法、入选标准以及种质资源保存库营建技术;建立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保存库1个,面积28.47hm2,收集保存优良无性系5个、近缘种10个、优良单株118个、自然类型51个。  相似文献   

10.
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 f.Simplex Sealy.)又叫红花油茶,红山茶,在花卉观赏方面有其特殊的意义。驰名中外的“云南山茶”就是“腾冲红花油茶”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出来的。“云南山茶”现有的108个品种中有三四十个,如:“卷瓣蝶翅”、“桃红绣球”、“玉狮子”等名贵新品种就是近年来直接从“腾冲红花油茶”的天然类群中挑选出来的。腾冲红花油茶主要是自然起源,解放前  相似文献   

11.
腾冲红花油茶的坐果率及结实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腾冲红花油茶开花坐果及结实规律,2010年在腾冲县林业技术推广所腾冲红花油茶基地中,选择早、中、晚花期类型实生腾冲红花油茶植株的不同方位、不同部位的坐果率及结实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腾冲红花油茶坐果率较高,为47.41%;早、中、晚花型平均坐果率分别为44.03%、46.18%和52.02%,差异不显著;除早花型南、西、北方位坐果率差异显著高于东方位,其他方位坐果率差异不显著。腾冲红花油茶结实率较低,仅为19.99%;早、中、晚花型结实率分别为13.46%、19.89%和26.61%,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类型内各方位、部位结实率差异不显著,但数值自上而下具有由大到小的变化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对腾冲红花油茶的认知,促进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综述了腾冲红花油茶的资源现状、生物学特性、形态差异、DNA多态性、脂肪酸组成、良种选育、苗木培育及其病害防治;提出今后研究中应该着重关注的3个方面的问题,高油量的做优良品种选育、新品种认定、腾冲红花油茶分子生物学研究,旨在为该树种更深入的开发研究、利用推广和科学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宛田红花油茶播种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宛田红花油茶的种子采集处理、种子主要参数测定及育苗方法进行试验和对苗木观测调查,初步研究了宛田红花油茶的育苗技术、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宛田红花油茶大田育苗播种量以420~450g/m^2为宜,1年生苗高平均可达35.2cm,地径平均0.55cm.根系较发达,可出圃造林;苗高、径生长高峰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4.
腾冲红花油茶是世界著名观赏花木和我国主要木本油料植物之一,花叶可供观赏,果实可以生产被誉为“油王”的腾冲红花油茶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由于过度采挖、掠夺性利用,腾冲县野生腾冲红花油茶已濒临灭绝,许多优良种质资源正在大量丧失。文中在阐述其自然种群分类及生存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种质资源调查、原地保护、异地保护等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15.
《林业实用技术》2010,(11):18-18
2010年10月17日,国家油茶科学中心腾冲红茶油茶实验站在云南省保山市成立。成立大会上,宣读了《中国林科院关于建立国家油茶科学中心腾冲油茶实验基地(站)的复函》,出席会议的领导分别为国家油茶科学中心腾冲红花油茶实验站和中国林科院亚林所腾冲红花油茶试验基地揭牌。  相似文献   

16.
<正>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山茶亚属(Subgen.Camellia)红山茶组(Sect.Camellia)植物,是我国特有的集食用油料及园林观赏价值于一体的树种。红花油茶收获期长达几十年,栽培经济效益显著,同时还具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探索红花油茶的栽培技术,对提升红花油茶相关产品的质量,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  相似文献   

17.
2011年6月~2012年6月对腾冲县腾冲红花油茶古树病虫及寄生植物危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危害腾冲红花油茶的病害共有15种,虫害7种,寄生植物3类.叶、果部病害、刺吸性害虫和食叶性害虫以及树衣发生率最高,但对植株的危害较轻;枝枯病、干腐病、蛀干害虫和桑寄生等对古树的危害较严重;在腾冲红花油茶纯林中的古树病虫害较在混交林及四旁散生的古树严重,但混交林中枯枝病、桑寄生和树衣危害较重.建议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腾冲红花油茶古树的保护意识,并加强对古树的复壮修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对腾冲红花油茶苗期病害进行了3年的调查,确定茶饼病、茶立秙病、茶炭疽病、白绢病4种为苗期主要病害.对其病原、植株受害状况、传播途径、发病期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农业、化学防治措施,认为在茶苗生严中应积极预防、及时防治,病害未发生时以农业预防和化学防治措施为主,病害发生后,应多种农药轮流施用或混合施用,以有效防止腾冲红花油茶苗期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9.
腾冲红花油茶产业发展问题与措施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黄佳聪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1):90-92,98
腾冲红花油茶是油茶主要栽培物种之一,加快其产业发展对实现国家食用油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腾冲红花油茶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的有利因素,提出了科学、细致规划,发掘优良种质资源,总结、引进和组装配套丰产栽培技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等产业发展的具体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红花油茶是中国特有的高品质食用油和优良观赏树种。因其植株常绿形态优美、花姿绰约、花期长、叶色浓绿光亮受到林业和园艺界的珍视。湖北省鄂西南地区是红花油茶原产区之一,自然分布较广,选择优质高产的红花油茶油用、观赏兼用品种,填补高海拔区域油茶栽培区良种空白,推进油茶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红花油茶油油酸含量比普通油茶高,可作为化妆品原料用油和高品质的保健食用油;长期食用对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好疗效,世界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茶油作为重点推广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