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达拉特旗沿黄河滩地盐碱分布广泛,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胡杨是适宜盐碱地生长的乔木树种,发展胡杨人工林是改造利用盐碱地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长期以来,在胡杨造林上存在着培育苗木的困难。胡杨枝条扦插一般不能生根,采用根蘖苗造林不但成活率低,而且数量有限。搞好胡杨播种育苗,可以提供大量优质苗木,提高盐碱地胡杨造林质量,实现胡杨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2.
胡杨耐盐碱,适应性强,是盐碱地造林的优良树种。但是,目前胡杨苗木繁殖较慢,供不上造林的需求。为此,我们于1981—1983年的春季把头年播种在苗圃中的多余苗木拨下来,进行易圃移植,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它不仅增加了苗圃面积和产量,提高了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还增加了育苗单位的经济收入。现将有关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次改林地鼢鼠种群年龄结构和繁殖特性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次改林地鼢鼠种群结构和繁殖参数的11 a研究发现,鼢鼠种群是一个稳定而略有增长的种群。其成年Ⅱ组和老年组个体数量少,亚成年组和成年Ⅰ组的数量较多。亚成体和成年Ⅰ组的组成比与雌雄比呈显著的正相关,成年Ⅱ组的组成比与雌雄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老年组的组成比与雌雄性比呈显著的负相关。林地鼢鼠种群是通过雌雄鼠的数量关系来调节种群繁殖。在鼢鼠密度下降阶段,可以用前一年林地鼢鼠的成亚比预测下一年林地的鼢鼠种群数量。林地鼢鼠种群繁殖力在造林后第2—4年有一个增加的过程,第4年以后,繁殖力逐年降低。繁殖参数与成亚比呈负相关,与雌雄比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塔里木河上游垂直河岸设置样带,研究胡杨种群数量特征与空间格局沿地下水位梯度的动态及相互关系,探讨其生存发展的合理生态地下水位及胁迫水位。结果表明:胡杨具有伴河生长的特性,在距河道100m以内胡杨以幼苗为主,种群属进展型;随着离河道距离的增加,胡杨种群幼龄比例减少,胸径逐渐增大,远离河道区老龄个体占优势,种群结构呈倒金字塔形,趋向衰退。胡杨种群密度、幼苗比例、长势与林分郁闭度随离河道距离增加而降低,平均胸径、最大胸径与树冠疏失度则增加;密度、郁闭度与离河道距离(地下水位)呈显著负相关,平均胸径与离河道距离呈正相关。河岸带胡杨空间格局主要呈聚集分布,近河岸区则呈随机分布,随距离增加空间格局转为聚集分布,这是种群集群抵御干旱环境而采取的生态适应对策。地下水位是影响河岸带胡杨种群生长与分布的主要因素,而维系河岸带胡杨种群正常生长的合理地下水位应4.1m,胁迫临界地下水位为5.5m。  相似文献   

5.
胡杨的根系非常发达,有很强的分蘖再生能力。在盐碱土壤及干旱缺水的自然生态下有胡杨林分布。我团从七十年代开始,对胡杨林进行了断根繁殖造林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方法省工、省地、省水、省钱,成活率高,成林快。因此断根繁殖是加速胡杨造林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盐碱干旱地区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对不同条件的胡杨林地采取了不同的断根措施,结果表明:在管理上、成苗效果和生长量上,都显著优于栽植。  相似文献   

6.
改良半薄切片法观察胡杨种子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杨是干旱荒漠区唯一成林的优势树种.为深入研究胡杨种子的结构,采用改良半薄切片法,使用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GMA)为包埋剂对胡杨种子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观察研究表明,应用改良半薄切片法观察胡杨种子结构的效果良好.以此清晰地观察到成熟的胡杨种子由种皮、子叶、胚轴和胚根组成,种皮由一层或多层薄壁细胞构成.并可从超微结构上了解胡杨种子成熟过程储备物质的变化特征.对利用胡杨种子繁殖造林增扩胡杨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广利河口、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及潮河河口是黑嘴鸥三处集中繁殖地。从1998年开始,作者对三处繁殖地进行连续跟踪调查,掌握了黑嘴鸥繁殖种群数量及其繁殖生境动态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广利河口黑嘴鸥繁殖种群数量锐减,由1998年的460只至2007年已无繁殖种群,其原因是滩涂围垦、养殖池灌水利用,繁殖地已丧失。潮河河口是2002年发现的黑嘴鸥繁殖地,2002~2005年间有繁殖种群300只以上,2006年后数量锐减并在2008年无繁殖种群,繁殖地丧失的原因是滩涂围垦。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在1998~2006年间有繁殖种群200~330只,2007年后数量镜增,其主要原因是自然保护区实施湿地工程形成黑嘴鸥新的繁殖地,但新繁殖地水位没有有效控制造成黑嘴鸥繁殖数量波动。对黑嘴鸥繁殖生境研究发现,自然生境由于围垦,黑嘴鸥繁殖地大部分丧失,人工生境虽然被黑嘴鸥繁殖利用但水位控制是影响其繁殖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在2002~2008年间,黑嘴鸥繁殖种群最高数量为839只,最低数量为413只。在环志跟踪中发现,黄河三角洲繁殖黑嘴鸥在日本九洲越冬。  相似文献   

8.
干旱荒漠区胡杨滴管造林的优点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胡杨滴管造林的优点,表明在干旱荒漠区滴管造林有显著的优越性,在提高胡杨造林成活率、胡杨树势等方面起着很大作用。同时总结出胡杨滴管造林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针对胡杨的繁殖、种群恢复以及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探讨了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极端干旱区植被恢复拯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酒泉市是甘肃省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下辖的阿克塞县、敦煌市、瓜州县、金塔县等县(市)均有野生胡杨生长。各县(市)都将胡杨作为生态造林的主要树种,胡杨苗木需求较大。金塔县已成为人工种植胡杨面积最大的县(市)之一,胡杨生态文化旅游效益显著。通过多年育苗实践,结合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项目《胡杨育苗抗旱造林技术示范推广》推广的需求,本文详细归纳总结了胡杨在酒泉市气候条件下育苗的流程和关键环节,为酒泉市胡杨生态建设育苗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胡杨具有材质好,抗逆性强的特点。但胡杨大面积造林一直推广很慢,按常规胡杨树在次生盐渍化土壤里造林很难达到80%以上的成活率,且枯枝现象达40—50%,影响胡杨的干形,我们针对胡杨造林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胡杨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杨又称异叶杨,耐盐碱、抗大气干旱。从五十年代起,在发展胡杨方面,通过封滩育林和人工造林,各地都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从1985年以来,阿盟、伊盟、巴盟、包头、哲盟等地在采种、育苗、造林等各生产环节,都进行了较深入的技术研究,加快了造林进度。目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定监测样点、样线对向海保护区迁徙丹顶鹤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分布区域及栖息生境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003年以后,保护区内迁徙种群数量相对降低,而自2010年起未再观察到繁殖巢,迁徙种群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湿地长期干旱,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特别是作为丹顶鹤繁殖生境的芦苇沼泽不仅面积小,而且破碎化严重,不能满足丹顶鹤繁殖对水位、湿地面积及隐蔽条件等最低需求。人工辅助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建立永久性调水工程等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而恢复和发展丹顶鹤种群。  相似文献   

14.
胡杨不同部位材料繁育苗木的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胡杨不同部位繁殖材料进行嫩枝扦插育苗及对其生长形态特征和光合基础性状等进行测定和研究,分析得出:胡杨下部圆叶枝条繁殖的苗木综合性状优于上部披针叶枝条繁殖的苗木,为大力发展胡杨苗木选择繁殖材料部位提供科学实践与理论依据。今后应选择胡杨下部采集的插穗进行嫩枝扦插育苗,来快速的繁殖优质的胡杨苗木。  相似文献   

15.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聚果榕小蜂季节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聚果榕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优势树种。聚果榕和它的传粉媒介昆虫聚果榕小是一种高度协同进化,互相依赖才能繁殖各自后代,互惠共生的生物。聚果榕必须依靠聚果榕小蜂的传粉才能获得有性繁殖;而聚果榕小蜂又必须依赖聚果榕的短柱头雌花作为繁殖后代的场所,才能获得种群的繁衍。研究结果表明,聚果榕小蜂的种群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雨季种群数量高,干季种群数量低,但进入同一榕果内繁殖产卵的雌蜂数量则相反,雨季数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额济纳胡杨林因人为及自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其面积及数量急剧下降,由建国初的5.07万hm^2锐减到2.93万hm^2。为了保护这一乡土招牌树种,额济纳旗不断加强胡杨培育力度,积极探索胡杨的繁殖技术与方法,以期扩大居延绿洲面积。为此额济纳旗利用胡杨自然落种出苗优于人工育苗这一特性,进行了河漫滩胡杨自然落种育苗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7.
文内从生态学角度。论述了杂草的防治。即诱导植物种群优势向目的树种种群发展;利用造林树种的需要性;栽植培育繁殖能力强的树种。  相似文献   

18.
河北平山鸳鸯(Aix galericulata)繁殖种群亟待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明  李剑平  吴跃峰  曹国强  罗正 《林业研究》2009,20(4):381-382,I0008
自2003年来在河北平山蛟潭庄镇-合河口乡一带发现鸳鸯繁殖种群后,其种群数量逐年增加表明此地具有适宜鸳鸯的繁殖生境(如筑巢地、觅食地等),但附近较多的人类活动给这个正在增长的繁殖种群带来了潜在风险。因此,维持此繁殖种群的稳定亟待制定合理保护策略和增强当地公众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9.
杨胡是荒漠地区的优良树种,它对恶劣的自然条件有较强的抗御能力。胡杨适应性强,耐盐碱和干旱瘠薄的土壤。木材供建筑,家具等用。胡杨生长速度比较快。我场七年生实生苗高达4.7米。胸径6厘米。胡杨根系极为发达,延伸广,扎的深.在自然情况下胡杨用根孽进行繁殖,人工插条繁殖很困难,种子繁殖出苗率过低而造成失败。但根孽繁殖赶不上林业生产上的需要,因此,提高种子繁殖的出苗率就成为林业生产生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场从1965年开展胡杨育苗,经过几年摸索,初步掌握了胡杨育苗技术,介绍如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rer.)是一种能在盐碱土壤生长的树种,在我国新疆、青海、甘肃和内蒙西部都有天然生长的成片胡杨林。胡杨树高可达20米,胸径40—80厘米,多分布在河谷两旁和盐碱滩地,以及沙丘间的盐碱地和轻沙地上,是绿化盐碱荒极有前途的树种。但是,由于胡杨种粒小,人工不易繁殖,对扩大繁殖区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把这一抗盐性强的树种引入华北沿海,以适应沿海盐碱地缘化建设的需要,天津地区曾先后进行两次引种试验工作。一次是由天津专署碱荒造林试验组于1954年引进胡杨苗木在汉沽地区栽植,结果没有成功。另一次是1960年8月由我所分别从新疆、内蒙引进胡杨种子,在静海县良王庄地区进行播种育苗试验。通过两年观察,出苗及幼苗生长情况良好;1962年春季进行造林试验,成活率达96.5%。并采用1年生枝条及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