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黑豆在榆林地区种植历史悠久,也是榆林丘陵区旱地主要栽培作物,特别是榆林小粒肾型黑豆,因其高蛋白,低脂低热量的特性和抗病抗衰老的作用在豆类中脱颖而出,成为"豆中之王",深受人们的青眯,欧美等国家食品界因此刮起了一股"黑旋风",因此,发展黑色农业成为我区依据资源优势,促进产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项目。近年来,榆林小黑豆的种植面积、产量、出口量不断增大,在榆林小杂粮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榆林农业几十年发展历程的分析表明:榆林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等资源优势,只要扬长避断发展以玉米、马铃薯、向日葵、小杂粮四大作物为主的主导产业,采用宽行密植等先进栽培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就可发挥旱作农业的巨大生产潜力。将使榆林农业在陕西省农业发展中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陕西第二粮食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
<正>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人群厌倦了生活的忙碌重压和周围的喧嚣浮华,希望到农村亲近自然、释放自我。在这种需求的刺激带动下,农村——开始慢慢成为众多投资者的目光汇聚之处,休闲农业逐渐成为一个被各界广泛认为"钱"景无限的新型朝阳产业。所谓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  相似文献   

4.
农业环境远程分布式多功能监控系统是一种高度自动化和网络化的监控系统,除了可对农业与生态环境等要素信息(如气象、土壤和作物等)进行实时动态采集监测,而且还可通过图像视频技术对不同声景(如现场景观,作物生长、形态变化等)进行动态监测,真正实现了农业现场图像与数据一体化精准监控。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市民崇尚自然、回归俭朴的需求日益增长,观农家景、吃农家饭、住农家房、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已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和趋势,于是休闲农业应运而生。休闲农业是利用自然生态、田园景观,结合农业经营、农村文化、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不仅是人们娱乐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农村经济增长新的亮点。2014年3月按省农业部门  相似文献   

6.
榆林沙区景观格局特征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榆林沙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资料分析基础上,研究了榆林沙区景观构成和特征,分析了景观格局动态,结果表明:1)景观类型中林草地面积最大,占65.4%,在整体景观中优势突出(0.688),为主要景观类型;农耕地、居民建设用地占24.91%,表明人类活动在区域景观格局发展过程中参与的力度己十分强烈,成为自然景观格局变化最大的外来影响因素。2)榆林沙区景观破碎度很低(0.157),景观类型较单调,分配不均匀,景观多样性较低(1.501),稳定性差。3)近20a间,林地、草地、园地面积在整个景观格局中的比例增加了10.24%,而流沙地、盐碱地等难利用地景观比例下降了14.43%,反映了近年来榆林沙地治理力度和显著成效。但是,当地的城镇、工矿、交通、电力等各类建设用地面积增长了13.56%,在整个景观中的比例增加了0.57%,对区域人工植被乃至全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城市中央公园不仅具有城市开放空间的功能,更应是居民工作和生活延续的场所。在城镇化及城市迅速扩张的背景下,城市大型中心绿地先行,带动新城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典型模式之一,而怎样在城市新区现代景观设计要素中融入地域文化,使公园景观植根于当地而不失特色,以榆林空港生态园区中央公园规划设计为例,从公园整体景观结构与功能布局入手,探讨公园地域性与极具现代气息的构景要件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城市中央公园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琳  赵菲  聂紫瑾  朱莉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3):141-144,149
为了避免景观农业千篇一律,2010年开始北京在发展景观农业的同时,探索农田创意景观,并取得了一定景观和社会效果.从北京市农田创意景观实践出发,总结了设计原理、几种常用作物、两种落地方法以及8类创意图案主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创意农业和景观农业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业嘉年华是将嘉年华的娱乐方式融入农业节庆活动中,是拓展都市现代农业实现形式、发展方式、运行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新实践。目前,我国农业嘉年华项目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在农业嘉年华项目中,每个场馆都有一个以农作物(蔬菜、果树、花卉、中草药、粮谷作物、油料作物、水生作物等)为中心的现代农业景观。而在同一场馆中,又设计了许多景观节点。这些景观节点展示了农业嘉年华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巨大魅力,成为吸引广大游客的闪光点。近年来,农业嘉年华项目设计者们都在为各个场馆、景观节点起一个既能突显出该馆的主题内容,又具有现代农业科技含量,还富有诗情画意的名称,从而为农业嘉年华项目增添色彩。因此,对于农业嘉年华景观节点的命名进行探讨很有意义。本文将对农业嘉年华景观节点命名的意义及要求进行阐述,并对农业嘉年华景点的命名进行解析及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房山区山地农业景观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房山区山地农业景观的实践经验,梳理山地农业景观的基础条件、规模分布、生产条件、主推作物、重点技术和发展模式等现状,分析目前房山区山地农业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构建山地农业景观建设技术体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我国景观生态学与景观农业研究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生态学作为传统生态学研究向宏观与空间方向发展的自然延伸的生态学的分支,近年来发展迅速。景观格局、动态演变的驱动力、生态环境效应、数学模型模拟等研究领域进展较快、日渐成熟。国际景观生态学界对其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更为重视,景观生态学与农村、农业的结合成为当今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取得多方面成果。景观生态学与景观农业研究相互促进、完善。近年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主要问题: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研究基础和景观格局演变研究不足,RS和GIS技术滞后,研究方法单调,景观稳定性及景观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不够,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缺乏宏观实证研究。今后研究发展方向:重视生态系统空间关系的研究;重视"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自动化制图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以及数量化研究和模拟技术的应用;注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与当代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融合。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均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景观休闲农业成为人们业余休闲的好去处。因此,如何打造好景观休闲农业,带动农民增收,提升休闲农业的服务水平,就成为北京郊区促进"三农"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通过对北京市顺义区景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带动当地农业、农村、农民更好的发展,并推动休闲农业稳步发展,最终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休闲农业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已逐步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四川省四大旅游扶贫片区休闲农业景观资源旅游开发的实例,规划适合片区发展的休闲农业景观资源旅游开发模式,提出休闲农业景观资源旅游开发的思路与具体举措,为发挥旅游精准扶贫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农旅融合、强农兴旅"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下,乡村景观是农业、风俗、礼仪等多元化的历史载体,更是承载文化记忆和乡土情怀的精神家园.本文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基于"产-景-村"融合发展的设计方法以及设计的策略等方面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途径中进行全面阐述.通过尊重原生态、实现再生和活性化的方式,改善乡村景观面貌...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热点,作物模型作为"数字农业"的核心,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更为优化的参数,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模拟与预测。以作物模型ORYZA 2000、CERES、DNDC、Aqua Crop、APSIM以及CCSODS为例,介绍了其起源与发展,分析其原理、结构组成和研究应用,归纳各模型的参数,并从手动获取与自动获取两个方面总结了各模型的输入参数。最后展望了作物模型可以在两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作物模型与栽培优化原理结合,二是作物模型与"3S"技术结合。通过对模型的概述及参数的总结,为作物模型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榆林实现粮食生产"十一连丰",现代农业已成为确保国家安全的"陕西第二粮仓"和促进榆林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详细介绍了榆林市粮食生产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对粮食生产的领导、强化工程措施、搞好旱作节水和水肥一体化工程、强化技术措施、适度加快土地流转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打造"陕西第二粮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新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农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鼓励扶持发展特色农业。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初见成效,逐步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一、发展现状(一)传统品种逐步改良新县通过开展水稻、油菜等传统粮油作物的高产创建,科学应用节水灌溉、育苗移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籼改粳等农业实用  相似文献   

18.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陕西榆林将于2012年建成以靖边、定边和榆阳等县区为主的3.4×104hm2(5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全力打造大漠蔬菜等八大品牌产业。蔬菜成为当地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首选作物之一,2009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2.7×104hm2(39.9万亩),其中辣椒的种植面积达0.24×104hm2(3.5万亩),成为全国知名的陕北秋辣椒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地域的独特性和文化的多重性交相辉映,形成了众多农耕特色与自然山水、乡村风貌融为一体的农事景观,已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提高农业效益、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城乡居民体验感受田园生活、品味农业情调的重要场所。而贵州省荣获"中国美丽田园"称号的7大农事景观便是这样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20.
<正>作物种质资源和畜禽遗传资源(统称农业遗传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资源。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发现、驯化、培育了大量作物、畜禽遗传资源和农家品种,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成为传承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推动着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不断进步。7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农业遗传资源工作从几乎"一穷二白"到现在建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