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育秧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不但能稳定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而且还可减轻农业劳动强度,解决农业劳动力紧张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育秧是关键,培育适合于机械化栽插的壮秧是解决机插苗的瓶颈难题。针对水稻机插秧秧苗特点,总结了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2.
水稻集中育秧是扩大双季稻生产面积和推行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是实现水稻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重大举措.2012年开始,监利县大力推进水稻集中育秧平台建设,加快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截至2015年监利县建设发展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50家,水稻集中育秧机插面积达到6.7万公顷,双季稻面积达到8.1万公顷,平均产量9552.2 Kg/hm2、较人工栽插稻田每亩增产12 Kg,每亩节本增收150元,取得了良好的社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3.
我市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就曾研究示范水稻插秧机械化技术,但因当时机械不适合我市生产实际,且配套的栽培技术也不够成熟,因此未能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近年来随机械的改进、塑料软盘育秧等相关配套技术的成熟,中央、省、市对水稻机插秧的大力政策支持及机插秧省工、省时、高产、稳产优势的充分体现,水稻机插秧在我市得到了迅猛发展。2004~2005年插秧机由130台增加到458台。机插面积由1.1万亩发展到6.2万亩,2{)05年全市种植大户已普遍采用机插秧,部分乡镇甚至出现了机手订单过饱和现象。可以预料,未来几年机插秧将成为我市水稻的主要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区全面推广水稻机械插秧育秧技术,据统计,2007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中直播稻占60%,机栽稻占40%;2008年机栽稻种植比例达到70%以上。在今后几年,随新农村建设制度的逐步完善,水稻栽培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机插水稻将成为主流。水稻栽培方式由直播转为机插,会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改变,必将对农田中的病虫种群产生影响。本文将初步探讨机插稻病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天津滨海盐碱地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天津市水稻插秧成本持续增加,导致水稻种植面积下滑,因地制宜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对降低水稻成本,提高水稻产量,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意义重大。本文作者根据近年来对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具体实践,总结出适于天津市滨海盐碱地的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对天津市发展水稻轻简栽培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水稻机插秧技术在宣州区推广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机插秧是当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也是薄弱环节。通过总结2009年宣州区在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中采取的措施,分析了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搞好水稻机插秧工作的对策,以为实现宣州区水稻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稻在我国农业种植面积占比较大,实现水稻插秧栽培技术机械化,可以提高水稻栽培技术实用性,推动水稻种植产业发展,是水稻栽培技术重要发展方向。使用水稻插秧机相比传统手工插秧技术效率高,借助现代化机械操作技术是提升水稻种植综合效益的必要途径。随着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积极推广使用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水稻机插秧栽培中植保技术的应用,阐述了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的价值,并提出水稻机插秧栽培植保技术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近5年来水稻平均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占粮食作物面积和总产的28%和38%左右,水稻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增加稻农收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省工节本许多稻农们采用了较为粗放的水稻抛秧、直播的种植方式。但就全国大多数稻区来讲,推广普及水稻机插秧技术仍是提高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水平、提升水稻种植综合效益的可靠技术路径。1水稻机插秧技术技术分析水稻机插秧具有作业效率高、能满足水稻种植农艺要求、节  相似文献   

9.
淮安市地处苏北腹地,常年种植水稻面积26.67万余hm2,经多年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己逐渐被广大农民所接受,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日益普及。其中众多的机插秧服务  相似文献   

10.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特定材料、设备和方式进行育秧,并利用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以代替手工插秧的一种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2007年崇明县推广机插稻面积5.03万亩,占全县水稻总面积的12.5%,占全市机插稻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种植制度的改革,同里镇的水稻播栽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育秧移栽水稻栽培面积逐年减少,水稻轻型简化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水稻生产全面实现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同里镇在2004年先在九里湖村搞机插秧试点,2007年全镇机插秧面积还不到10%,2008年全镇上下全面发动推广水稻机插秧,  相似文献   

12.
<正>东港市是辽宁省重点水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80万亩,年产优质水稻40万t。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不但可以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病虫害,增强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有利于提高粮食品质和增加粮食单产,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生产安全。1东港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形势1.1水稻插秧机械化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随着农机、农艺技术的进一步融合,适合机插秧的育  相似文献   

13.
正景谷县是我市农业大县,目前水稻种植的耕作、收获机械化程度已具备一定的水平和规模,但种植环节机械化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传统手工栽插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也制约着我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程,因此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势在必行。1景谷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应用现状我县于2007年引进第一台东洋PF455S型步进式插秧机,先后在在永平镇、勐班乡、民乐镇进行机械化插秧的育秧、插秧的试验、示范,试验示范面积200余亩,均取得了较好的成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太仓市璜泾镇的水稻种植以机插秧为主,2009年机插面积达50%以上,但机插秧也易受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侵害,经过几年的防治实践,总结出机插秧实施预防为主、切断毒源、治虱防病、综合治理的策略,有效减轻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播种面积近32万亩。长期以来,我市水稻种植形成了北部沿江地区以直播稻为主,南部稻区以人工移栽为主的栽培方式。生产手段落后、劳动强度大,已成为制约我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机插秧成为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必然方向,而机插育秧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机插秧的成败。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机插秧具有能实现水稻稳产高产;能节约水稻种植成本;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能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等优点。本文通过对汉中机插秧中存在的问题逐一剖析,提出相对应解决方法,希望在水稻机插秧生产中,能得到切实落实,以利高产稳产。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一种采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方式,是一种水稻种植模式的重大变革,它打破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提高了劳动  相似文献   

17.
机插水稻软盘旱育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东县目前拥有插秧机2000多台,机插水稻面积达30多万亩,是江苏省拥有插秧机台数最多和机插稻面积最大的县。育秧是当前制约机插秧推广应用的关键,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目标,笔者针对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进行了有关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机插水稻软盘旱育秧技术,为机插秧技术在如东县的顺利推广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机械化插秧具有功效高、省工、节本、省秧田、稳产等特点,且机插秧是水稻种植制度的重大变革,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是发展的方向。2011-2014年,汉中市农技部门大力推广机插秧技术,但截至2014年,推广面积仅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对机插秧技术推广缓慢原因进行了探析,并对今后如何推广该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稻生产全程托管模式就是农户将水稻生产从种到收全部生产流程交与专业化生产服务组织,专业化服务组织按照高产技术要求开展全程专业化生产服务,最终实现农户与专业化服务组织双赢的一种新型的生产服务方式。2011年江苏省海安县西场镇"德明谷物专业合作社",结合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就水稻生产全程托管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与思考。1基本情况江苏省海安县西场镇爱凌村5组农户褚德明是一名农技能手,2004开始购置水稻插秧机为本组及周边农户进行水稻机插秧服务,2009年开始进行水稻商品化育供秧、机插秧服务,2010年服务面积达到15.3hm2。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水稻机插秧全程覆盖技术,包括水稻机插秧精量播种、覆膜盖草、防虫网覆盖育秧等技术措施,以期为水稻机插秧全程覆盖培育健壮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