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传统灌溉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节约无效用水等水稻生产中存的问题,通过水稻节水灌溉控制技术试验,对比分析节水灌溉和传统灌溉下节水效果、产果构成及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灌溉种667m2水稻一般需水751m3左右,但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比传统灌溉667m2节水255m3;另外,节水灌溉比传统灌溉有效穗数多1334穗,平均穗粒数多18.4粒,增产28.4%,增收480.5元。  相似文献   

2.
水是农业命脉,而目前中国农业水资源短缺,农业灌溉用水量大,灌溉效率低下,用水浪费和水质污染等问题普遍存在,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当前,水稻节水灌溉研究均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笔者总结了目前对节水灌溉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水稻节水灌溉的增产机理和效益。认识并推广适合中国国情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八五二农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多年农田基础设施改造,合理调配水稻生产用水,通过示范、引领、带动,逐步完善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水田节水灌溉亩用水量303 m~3/亩,较常规节约用水47 m~3/亩,节水率达15.5%,粮食增产24.8 kg/亩,增产率4.5%,促进了农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土壤压实节水对水稻生长及土壤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在沿江地区进行了水稻土壤压实节水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渗透沙壤土地区,实施压实节水灌溉技术,节约灌溉用水24.1%,增产10.1%;实施该技术,对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没有显著影响;采用压实节水的耕作层土壤,其脲酶活性在水稻拔节期均高于对照;在水稻抽穗期,根系氧化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节水灌溉方式的研究,探讨节水灌溉技术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灌溉模式的增产幅度最大,节水量最多。  相似文献   

6.
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具有提高水稻抗倒伏、抗病害,增加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功效。研究水稻的增产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率、降低水稻灌溉用水量,对缓解我省水资源短缺和水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优点、技术原理及推广中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发展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尤其是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稻既是农业第一用水大户,也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作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口不断增加对水稻的产量需求也在增加,另一方面水资源的总量在不断下降。因此,我们在不断改良水稻品种的同时,研究高产优质节水灌溉技术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稳定水稻产量节约水资源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福建闽东地区的区域特征、气候特点,介绍了适应当地发展的一些节水灌溉技术,并对今后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节约水稻灌溉用水,防止水资源的浪费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产量、缓解农业用水的重要措施.已经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和正在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如滴、喷、管、槽灌等)以及先进的灌溉制度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灌溉的发展,并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结合本地区生产实践中的做法,介绍一下水稻生长过程中采用的农业节水灌溉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宁夏虽然地处黄河中上游,但是随着引黄灌溉区域面积的扩大,黄河水资源的分配已经日趋紧张。水稻是宁夏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灌溉的用水逐年增大,宁夏季节性用水和引黄灌区争水的矛盾日益加剧,水稻生产的成本和产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对宁夏水稻节水灌溉的技术和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对未来宁夏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出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垦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根据2004~2006年黑龙江垦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试验资料,分析了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对水稻的节水效果。选择农垦牡丹江分局858农场267hm2水稻种植典型示范区为试验点,得出控制灌溉较常规灌溉全生育期少灌水3~4次,节水2400m3·hm-2,增产398kg·hm-2。同时,水稻米质,抗倒伏、抗病虫害效果比常规灌溉都有明显提高。发展水稻节水控灌技术,可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对垦区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寒地水稻需水量模型的研究很少,研究节水灌溉条件下的寒地水稻用水模型的工作便十分具有实际意义,水稻用水模型的研究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及现代化灌溉管理的技术基础,也是探求水稻节本增效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结合当前节水灌溉发展现状,针对节水灌溉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经验教训等,就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输配水系统的节水、田间灌溉过程的节水、用水管理节水以及农业节水增产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水稻节水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节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浅—湿—浅间歇灌溉较常规灌溉使水稻增产2.52%,湿润灌溉较常规灌溉使水稻增产0.32%,不同灌溉模式产量差异不显著。水量比较和效益分析表明,湿润灌溉效果显著,在返青后至有效分蘖终止期的用水高峰期内节约用水量3 928.1 t/hm2,节水率达到54.8%;在整个生育期间节水5 247 t/hm2,节水率33.0%,节约用油成本29.3%,效益比较好,可实现节本增效和节约水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 水稻采按叶龄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经济用水,减少水费开支,而且能增加植株的有效分蘖,促使穗大粒重,提高产量。实践证明,按照叶龄进行节水灌溉,一般比常规灌溉增产5%~8%,高产田块增产的幅度更大,经济效益更高。水稻叶龄节水灌溉有"五种"方法:1 寸水护苗。水稻移栽到活棵要寸水护苗,秧苗移栽后,常因日晒、植株受伤,稻苗延缓返青,必须在秧苗栽插后,采用寸水护苗,时间持续2~3天,有利秧苗早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两年不同灌溉处理对水稻各生育期的灌水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灌溉每亩用水总量和节水灌溉区每亩用水总量都比常规灌溉节约用水,还降低了成本。第一年参试品种为龙稻21号,第二年参试品种为松粳20号,在控制灌溉和节水灌溉条件下均比常规灌溉增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事业不断发展,农田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消耗量逐渐增加,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农业用水需求,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当前农田灌溉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以及推广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就目前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介绍了水稻节水栽培技术,包括育苗节水、整地泡田节水、利用桃花水、浅湿干间歇节水等灌溉技术,以达到节约水源、保证水稻稳产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提高灌溉用水利用效率是节约农业用水的关键。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为研究单元,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对2005—2014年黑龙江省灌溉用水效率进行测算,分析黑龙江省灌溉用水效率的演变态势,并进一步分析黑龙江省各市的节水潜力,以期为黑龙江省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2005—2014年间,黑龙江省整体灌溉用水效率得分不高,多年平均值为0.73,而且灌溉用水效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包括灌溉用水纯技术效率和灌溉用水规模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黑龙江省灌溉用水效率空间差异明显,伊春、牡丹江与黑河的灌溉用水综合效率较高;通过对黑龙江省各市灌溉用水节水潜力的评估发现,黑龙江省灌溉用水节水潜力巨大,其中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节水潜力最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业发展,农田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水资源消耗量较大,节水灌溉技术能有效的缓解农田用水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农田灌溉现状,探讨了农田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工作,在水资源管理中建立了"三条红线"的管理制度,并将其作为考核各省相关领导的主要指标。目前,湖南省农业用水量占全省总用水量的80%,而节水灌溉面积仅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10%,节水潜力巨大。湖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作为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设在湖南的唯一节水灌溉示范基地,以水稻"浅控结合"灌溉技术为依托,于2012年向水利部申报并承担了水利部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