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速览     
正我国将分类实施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统筹管理办法》)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调剂管理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统筹管理办法》要求,要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以土地利用总  相似文献   

2.
正推进土地跨省域补充调剂,既要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也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依据,这对跨省域双方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统筹协调,稳步推进,下好土地国家统筹调剂这盘大棋。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统筹管理办法》)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调剂管理办法》),对耕地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8]16号)要求,要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扩张,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水平较低、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确有不足的,可以使用跨省域调剂节余指标少量增加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并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时予以调整。增加的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原则上不得用于  相似文献   

4.
保障国家粮食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及其后备资源丰富,在占补平衡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文章在充分了解黑龙江省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跨省域统筹补充耕地项目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土地利用的一大政策工具。这项政策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为支持扶贫开发,增减挂钩政策先后两次拓展范围,允许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以及省级贫困县的节余指标在省域内流转使用,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拓展了资金来源,有力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均衡发展。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管理办法》(以下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22,(7)
1.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引导新发展林果业上山上坡,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不与粮争地.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改进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巩固"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成果...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我国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土地复垦等土地利用工程事业的发展,将土地利用工程作为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推手。"十二五"期间,全国累计整理农用地5.3亿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03亿亩,补充耕地2 767万亩,补充耕地70%来源于土地整理复垦,巩固了国家粮食安全基础。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镇低效用地再  相似文献   

8.
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飞  孙爱军  孔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16-8118
介绍了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的由来,从占用耕地方、补充耕地方及全国的角度分析了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的利弊,提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关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关系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研究博爱县均衡补充耕地和减少耕地的变化趋势,对耕地质量和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比上一轮次年度评价博爱县农用地国家经济等别,本次农用地自然等别、国家利用等别、经济等别较上轮无明显变化。同时分析得出,博爱县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碎石场地复垦整治和陡崖坍塌损坏地复垦等补充耕地。减少耕地面积主要归咎自然灾害毁坏、城乡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  相似文献   

10.
土地开发整理是补充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大力倡导和推进的一项利国惠民工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投资,是指按《土地管理法》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正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近日发布《2016年中国土地政策蓝皮书》,对我国土地政策进行了展望。该规划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土地供应的方向为补短板,重点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地。《蓝皮书》指出,2016年我国将进一步深化管控性保护、激励性保护、建设性保护相结合的耕地保护机制。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将更加注重空间均衡、生态效应,探索建设占用耕地补充责任的多元化实现途径,推进补充耕地的跨区域国家统筹。  相似文献   

12.
正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近日发布《2016年中国土地政策蓝皮书》,对我国土地政策进行了展望。该规划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土地供应的方向为补短板,重点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地。《蓝皮书》指出,今年我国将进一步深化管控性保护、激励性保护、建设性保护相结合的耕地保护机制。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将更加注重空间均衡、生态效应,探索建设占用耕地补充责任的多元化实现途径,推进补充耕地的跨区域国家统筹。  相似文献   

13.
土地资源统筹是城镇化战略的核心之一,决定未来十年城市化进程能否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战略必须解决耕地、城乡建设用地的资源配置问题。耕地与建设用地资源的高效配置需要统筹考虑耕地红线及粮食安全、建设用地指标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土地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提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的增量改革与双轨制、城乡统筹与经济发展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王顺章  陈峰  范文洋  刘园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70-11872
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分析了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必要性,并把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应用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中,为解决挂钩实施过程中的补充耕地质量问题及征地补偿标准问题提供一定的标准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和林业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从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和农业设施建设用地、规范临时用地和设施农业用地涉及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管理,以及引导空间合理置换等方面统筹协调做好耕地用途管制,依托耕地保护田长制,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了10年,在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数量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政策和经济背景下耕地占补平衡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此文论述了当前中国耕地占补充平衡中粮食安全与耕地质量建设、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督察制度建立、中国功能区划工作完成和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等新宏观形势,分析总结了耕地占补平衡出现了四点特征:(1)耕地实行先补后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2)新增耕地逐渐由开发为主向土地整理转化;(3)平衡管理由"数量"向"数量质量"平衡,由"区域平衡"向"项目平衡"转化;(4)耕地后备库"批、供、用、补"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范乔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07-13708
以"保红线,保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以统筹城乡建设用地为最终目标,选取区位优势、耕地和居民点地块分布、地形地貌、交通水文、主导产业等因素作为新村选址的关键因子,构建3种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的具体思路。同时,对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意愿和自愿选择的安置偏好,具体规划时都要设置一定的可调整空间或机动性,以提高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的可执行性,也有利于搬迁和安置后各种矛盾的解决和隐患的排除。新村居民点安置点的选址类型较好地考虑了上述因素,符合西南丘陵山区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  相似文献   

18.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解决当前用地矛盾的途径之一,有利于优化用地结构,盘活农村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农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为城镇建设提供更多的用地空间,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寻求推进钦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措施和办法,着重分析了安徽省合肥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钦州市挂钩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1.2亿公顷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将保护耕地作为土地管理的首要任务,全面强化规划统筹、用途管制、用地节约和执法监管,加快建立共同责任、经济激励和社会监督机制,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耕地实有面积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