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光伏系统的设计中,光伏组件方阵的安装形式对系统接收到的太阳能辐射量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系统的发电能力。固定式光伏支架作为太阳能发电安装的一种形式,由于成本相对较低、后期维护量少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大型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中。本文结合新疆地区某光伏电站建设,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制造方便、安装周期短、批量化生产程度高的光伏发电系统固定支架。  相似文献   

2.
国内要闻     
国家计委、国家科技部、国电公司联合发文解决西藏阿里地区用电通知说力争3年解决阿里地区11000户农牧民全部用电,38个无电乡镇所在地建成小型光伏电站,解决一部分地区的人畜饮水和卫星地面接受站的电源问题。计划2000 ~2001年提供8000套平均功率为40瓦的家用光伏发电系统,以解决农牧民照明和看电视的需要。2001~2002年提供3000套家用光伏发电系统;建设38座平均功率为2~5千瓦的乡镇级光伏电站,解决乡镇学校和卫生院的供电问题;提供10套太阳能地面卫星接收站,以解决居民密集的乡村看电视难的问题。建设30座单机功率为600瓦光伏水泵…  相似文献   

3.
一、忻州市发展甜糯玉米产业的优势条件 1.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忻州地处山西省北中部,东经112°17′~112°58′,北纬38°13′~38°41′,无霜期167.1d,平均地表气温14℃~12.8℃,年降水量420470mm。悠久的种植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以及日照、水肥等优势最适合甜糯玉米的生长,其营养、糖分的积累聚合和含量等均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光伏发电的概念以及光伏发电在农村的优势,阐述了光伏电站设计及其应用,对光伏电站及光伏水泵投入产出进行了分析,展望了光伏发电在农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光伏行业的政策扶持,光伏电站如雨后春笋般建成并网,而以居民屋顶光伏和企业屋顶光伏为代表的小型光伏电站发展尤为迅猛。这些电站都是以光伏组件厂商安装建设完成后移交业主的建设模式建设。由于目前尚未制定专门的光伏发电站防火设计规范,在个人小型光伏电站的运行维护中,绝大部分未安装相关的消防设施。而业主对光伏组件及电站建设运维的专业知识一般又了解较少,造成后续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不断下降的光伏组件成本和日益增加的收益,国内光伏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也逐步成为光伏产业中发展最迅速的部分。地面光伏电站、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等大型常规电站,往往配置有规范、技术成熟的高压计量柜及成套计量装置,而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方式的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例如接入380 V/220 V公用线路的户用屋顶光伏电站、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整,国内光伏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农村地区分布式光伏电站也逐步成为光伏产业中发展最迅速的部分。由于农村地区配电网建设较为薄弱,包括村级扶贫电站在内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越来越多地接入到配电网,对传统的配电网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现从配电网潮流分布、电压分布、负荷特性、系统保护、运行可靠性等5个方面分析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稳态运行造成的影响,以利于分布式光伏系统与传统电力系统的协  相似文献   

8.
首先分析了传统的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总体构成,然后提出了解决无电地区供电问题的一种新型可移动光伏发电系统,并就产品的具体设计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最后,对该产品的试制及应用情况作了简单介绍。与传统的离网光伏电站相比,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移动性,良好的扩容和并网能力,研制的可移动光伏电站已经在青海省试运行。  相似文献   

9.
就吐鲁番市永盛光伏电站、鄯善县鄯善光伏电站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光伏电站出力特性分析两座光伏电站的容量可信度,提出了其运行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同时将两座光伏电站之间以及与新疆电网其他地区光伏电站出力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了其存在的差异,研究结论可为吐鲁番地区电网电源运行提供技术参考,可为有效提高吐鲁番地区风电、光伏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提供依据,对光伏电站接入后电网调度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就吐鲁番市永盛光伏电站、鄯善县鄯善光伏电站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光伏电站出力特性分析两座光伏电站的容量可信度,提出了其运行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同时将两座光伏电站之间以及与新疆电网其他地区光伏电站出力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了其存在的差异,研究结论可为吐鲁番地区电网电源运行提供技术参考,可为有效提高吐鲁番地区风电、光伏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提供依据,对光伏电站接入后电网调度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顾超  宋树平  方凯 《南方农机》2022,(5):187-189
为解决光伏电站监控系统光伏阵列监测不足、故障不易定位等问题,笔者设计了集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智能化光伏电站监控系统.根据企业光伏电站布局,提出了光伏电站智能监控系统方案,完成了该监控系统的硬件选型和软件开发.仿真结果表明:该监控系统具备光伏电站运行参数分析、光伏设备实时在线监控、报警功能,有效保障了光伏电站的可靠运行和集中...  相似文献   

12.
<正>1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1)前端服务不到位。对于多数农村家庭来讲,分布式光伏电站依然属于新事物,部分农民不了解光伏发电和光伏扶贫的相关政策。因此,在光伏电站前期推广过程中,从光伏发电的政策和电价、补贴,到光伏电站的选址与建设,都需要供电企业及有关部门提供更加积极主动和  相似文献   

13.
郑伟 《农村电工》2020,28(1):35-36
光伏发电绿色、环保,光伏电站发电能量跟当地的日照强度、光伏组件的朝向和安装倾角,以及季节天气情况有关,同时受日常对各部件的维护检修影响。大多数人对光伏电站了解较少,对影响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的因素了解不充分,导致发电效率低。笔者现对影响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原因提出解决方法避免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光伏发电,提升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东部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东部,包括延边地区、通化地区、白山地区,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25°18′31″~131°17′36″,北纬40°54′10″~44°30′12″,区域总面积7.93万平方公里,约占吉林省总面积的41.85%。本文根据吉林省东部森林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和修复工程措施,工程的实施将大大提高吉林省东部地区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东部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及各部委和地方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光伏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比重将不断增长,光伏发电本身所特有的随季节、目夜功率输出波动的特性,给电网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因此亟须深入分析和研究光伏电站对电网的影响和对策,消除光伏电站接入对电网的负面影响。该文首先深入分析光伏电站接入后对电网影响,其次根据光伏电站的分类和接入电网的典型方式,对光伏电站运行控制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光伏发电的技术特点和在北京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北京地区光伏发电的并网准入功率进行了测算,采用北京商业区的一个典型变电站来测算光伏电站的最大可接入容量。在计算时,取系统在最大运行方式下运行,光伏电站出力最大和夜间零出力;最小运行方式下运行,光伏电站出力最大和夜间零出力这四种极端情况分别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社会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因此清洁能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其中,清洗光伏组件是一种比较好的提高光伏电站发电量的方式,随着越来越多的光伏电站出现,对光伏组件的清洗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光伏组件清洗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常规光伏组件清洗和氦气球清洗方式.仿真结果证明:以氦气球悬挂管道进行光伏...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有利于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为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机会,尤其是国家光伏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出,很多有条件地区的贫困户都建设了低压光伏电站。随着低压分布式光伏发电用户的日益增多,在给贫困农户带来便利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对供电公司在低压供用电管理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现结合我地的工作实际,谈谈低压分布式光伏发电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屋顶光伏发电污染小,成本低,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将逐渐成为能源的主流产业。本文探讨了光伏屋顶电站在高校中的研发应用,分析了在高校建设屋顶光伏电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高校建设屋顶光伏电站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教学紧密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20.
张冬 《农村电工》2023,(12):31-32
<正>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发电日益普及,发展迅速,其建设运行中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在人们面前。其中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火灾问题,尤其是与建筑相结合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火灾,可能使更多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应特别引起重视,需要研究分布式光伏电站火灾成因及危险性,提升扑救分布式光伏电站火灾战术水平,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1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特点分布式光伏电站是使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设施。为避开电能在升压及长途输送中的消耗问题,分布式光伏电站普遍遵循“就近发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