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载体表达系统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是一种野外饲养的经济昆虫,它以蛹滞育越冬,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山区。我国柞蚕年产茧量6万t左右,占世界柞蚕产量的90%以上。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属杆状病毒科A亚组,是柞蚕脓病的病原体,对柞蚕蛹十分敏感。建立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载体表达系统,以柞蚕蛹为宿主昆虫进行外源基因的大量表达生产,具有成本低、安全、易管理,可工业化生产等特点。本文概述作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载体基因工程研究的进展,其中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柞蚕蛹在我国北方已形成一种有机昆虫食品,具有较大的消费市场,特别是黄色柞蚕蛹以其色美味鲜更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与黑色蛹相比,黄色蛹市场价要高于黑色蛹每千克0.50元,按每把剪子产1000kg秋柞蚕蛹计算,每把蚕可增收2000元。我国柞林资源丰富,每年可产秋蚕蛹3万吨左右,如果按1/2形成黄色蛹的价格计算,蚕民每年可多收益3000万元。这样高的经济效益,有必要对柞蚕蛹黄色的形成做进一步的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指导蚕农进行操作,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柞蚕链球菌在柞蚕与蚕场昆虫之间的交叉感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链球菌可以感染天幕毛虫、栎粉舟蛾、黄二星舟蛾等21种蚕场昆虫的幼虫,感染严重的能导致死亡,其中某些昆虫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柞蚕链球菌能够感染它们的蛹和成虫,但不能传染给下一代;被感染昆虫幼虫的排泄物及死亡后的尸体均携带柞蚕链球菌,并且可以感染柞蚕。  相似文献   

4.
柞蚕的幼虫期和蛹的前期都是在野外自然条件下度过的,自然要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和肉食性昆虫、鸟类、兽类等动物的危害以及高温、低温、大风、暴雨、干旱和霜冻的影响,这些因素有的能致柞蚕发病死亡,有的则直接使柞蚕遭受损害。  相似文献   

5.
柞蚕的幼虫期和蛹的前期都是在野外自然条件下度过的,自然要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和肉食性昆虫、鸟类、兽类等动物的危害以及高温、低温、大风、暴雨、干旱和霜冻的影响,这些凶素有的能致柞蚕发病死亡,有的则直接使柞蚕遭受损害.  相似文献   

6.
柞蚕放养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起源于我国,是我国特有的吐丝昆虫,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人工驯养、利用的历史。柞蚕属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要经历卵、幼虫(蚕)、蛹(茧)、成虫(蛾)4十发育阶段。其盂期在野外生长,以柞树叶为食,在有无然或人工柞林的地方均可放养柞蚕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市场对柞蚕茧丝产品及柞蚕蛹、蛾的食药用需艰迅猛增长,柞蚕茧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罹柞蚕生产,不失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一、市场前景柞蚕浑身是宝,其茧的虾壳屉高级动物蛋白纤维,可以织绸,供衣着、装饰和工业用,柞蚕茧丝还能广泛用于军工、化工、医药等方面;柞蚕蛹含有大量蛋白质和氮基酸,是营养丰富的食品;柞蚕蛾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功效,也是许多药品、保健品的原料。因此柞蚕茧无论是作为缫丝原辩,还是取其蛹作为食用销售,或是作为综合利用开发生柳产品的原料都不存在销售问题。目前是柞蚕产业发展的最佳机遇期。我国茧丝绸价格一直保持高位运行,预测国内外市场,今后20年,对柞蚕丝绸及柞蚕生物新产品的消费量将比20世纪末期增加3倍以上,价格也将持续上扬,而且前的柞蚕业发展状况,却很难满足这种需求。所以,柞蚕产业在今后几十年内,几乎不存在产品销售的隐忧。目前辽宁省大部分柞蚕丝绸加工企业,包括国营、集体和个体企业,几乎100%开工不足,加工设备的实际利用率不到30%,主要症站是柞蚕茧原料的水足。而天热纤维,尤其是蚕丝纤维消  相似文献   

7.
对构建柞蚕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ApNPV)宿主载体表达系统及利用其生产有用外源基因产物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指出该系统为真核生物表达系统,与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和其他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相比,在表达出的目的基因产物特性、经济效益和产业化生产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柞蚕是东北地区特有的养殖蚕种,属鳞翅目,天蚕蛾科,柞蚕属。柞蚕完全是变态昆虫,一生中要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和生理功能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柞蚕茧可缫丝,柞蚕丝是柞绸的原料,柞蚕蛹可食用,蚕蛾特别雄蚕雄体内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雄性激素含量丰富,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性功能效果显著,是医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9.
柞蚕属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仅幼虫期取食,以蛹越冬。柞蚕卵在室内加温孵化,幼虫则通过人工管护下放在野外柞树上任其自行觅食生长、吐丝结茧。柞蚕一生有多种病害发生以下就柞蚕软化病防治做以粗浅介绍及蚕厂管理。  相似文献   

10.
利用10个品系的昆虫病原线虫对柞蚕蛹羽化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0个品系的昆虫病原线虫中,6个品系线虫对柞蚕羽化无影响,4个品系线虫对柞蚕羽化有影响。进一步明确昆虫病原线虫对柞蚕的安全性后,有望应用于蚕区农作物及柞树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柞蚕蛹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可溶性氨基酸,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绿色昆虫食品。同时具有昂贵的保肝健脾、降脂降糖的药用价值。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食品向营养化、多元化、野生化的方向发展,柞蚕鲜活蛹被誉为餐桌上的"山珍"而畅销各地市场。秋柞蚕蛹体色以深黑色为主,被广大蚕区广泛地应用。一、变色蛹加工技术要点1.绿色蛹剖割蚕茧取出没有化蛹的蚕,再单层摆放在牛皮纸或棉布铺好的茧床或茧铺内,茧床分组摞起,茧铺可搭多层,以操作方便为宜。室  相似文献   

12.
二化一放柞蚕种茧由于长时间低温保种,对蛹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及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感温蛹、劣蛾发生较为普遍,在大茧生产中,制种群体中劣蛾的比例与柞蚕茧产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制种群体中劣蛾比例增高,柞蚕茧产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提高二化一放柞蚕制种中的优蛾率,预防劣蛾发生,对柞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穆秀奇 《新农业》2010,(3):56-56
<正>柞蚕幼虫期和蛹的前期都是在野外自然条件下度过的,自然受到微生物的侵染,同时受到肉食性昆虫、鸟类、兽类等动物的危害,也要受高温、低温、大风、暴雨、干旱和  相似文献   

14.
阿荣旗柞蚕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是该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在该区有特殊的意义。为推广柞蚕高产生产技术,开展了柞蚕高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柞蚕高产生产技术可以提高柞蚕蚕茧产量、虫蛹统一生命率、健蛹率、成虫羽化率。说明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柞蚕产量,改善柞蚕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柞蚕蛹作为食品对人的安全性和深层次开发利用柞蚕蛹的需要,必须检测本病害防治药物在柞蚕蛹内的残留量。经检测,目前生产中使用0.25 mg/ml的9901防治柞蚕绒茧蜂病,鲜活蛹和缫丝蛹中9901的残留量为0.021 mg/kg0、.039 mg/kg,均远远小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及沈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11月23日发布实施的农产品安全质量优质无公害安全要求中乳及乳制品中9901最高允许残留量的标准(0.1 mg/kg)。因此,应用9901防治柞蚕绒茧蜂病后的柞蚕蛹对人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从菌种处理、接种方式、寄主三个角度研究了蛹虫草菌侵染柞蚕蛹的条件,结果表明,用添加70%柞蚕蛹浸出汁制作蛹虫草菌的液体培养基对菌种进行活化培养,以注射的方式接种于灭菌后(121℃,20 min)的柞蚕蛹体内,培养出的子实体最好,蛹体完全僵化所需时间缩短至6 d,僵化率及发草率分别提高至98.0%和99.3%。  相似文献   

17.
柞蚕,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属。柞蚕茧可缫丝,主要用于织造柞丝绸。柞蚕丝绸是我国传统的出口贸易商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另外柞蚕蛹富含高蛋白,营养价值高,独具风味,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是纯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合理开发和管理柞蚕养殖产业发展,能够促进养蚕户的高收益,真正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蚕场是养蚕的基本条件,决定着养蚕的效益,所以蚕场的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气候条件下(温度18~22℃,相对湿度75~80%)分别进行了柞蚕裸蛹与柞蚕生物茧发蛾试验,测定了羽化率、单蛾产卵量、绿卵率、百粒卵重及克蛹转化卵粒数.结果表明:柞蚕裸蛹发蛾的百粒卵重比柞蚕生物茧发蛾的高10.59mg(P<0.05),其它性状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柞蚕生物茧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用柞蚕裸蛹代替柞蚕生物茧繁殖松毛虫赤眼蜂,而且可提高繁蜂效率.  相似文献   

19.
用1212 菌诱导柞蚕蛹使其产生柞蚕免疫活性物质,采用血淋巴制备成柞蚕素,具有抗病毒、抗菌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对人乙型肝炎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生产工艺中蛹血在空气中裸露,抗菌活性有一定的下降,而维生素C 对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柞蚕是我国的传统特色产业.河南是我国唯一一化性柞蚕产区,柞蚕茧生产居全国第二位.河南省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柞蚕茧丝色泽淡、解舒好、丝质优,丝绸具有珠宝光泽,在国际市场享有崇高的信誉.而作为绿色食品的柞蚕蛹具有无异味、营养高、鲜活性、耐贮运的特点,深受人们青睐.因此,发展柞蚕生产不仅可以增加蚕区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可以繁荣农村经济,为国家出口创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