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和测试了超磁致伸缩材料剩磁效应对动态磁机特性以及磁场传感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偏置功能的SmFe_2/PZT多铁异质结构。利用负超磁致伸缩材料SmFe_2兼有明显铁磁性和磁致伸缩性双重特型,在材料磁滞和剩磁的作用下其压磁系数、杨氏模量及品质因数等反映动态磁机特性的参数都表现出滞回特性,并从微磁学180°畴璧能量的角度分析了各个参数滞回特性产生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仅依靠材料剩磁的作用下,SmFe_2/PZT异质结构在反谐振频率点120 kHz和非反谐振频率点1 kHz的灵敏度分别为0.86 V·Oe~(-1)和1.2 mV·Oe~(-1),且磁电电压输出与施加激励电流之间呈近似线性变化关系,具有较好的线性度。所提出的SmFe_2/PZT多铁异质结构摆脱了传统磁电传感器对外加永磁体作为偏置磁场的束缚,减小了封装磁传感器件的体积,有利于实现器件的微型化,并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以及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钾的精确测定是临床诊断和营养分析的关键,为了解决钾离子的定量检测问题,[方法]本文采用巯基乙胺修饰丝网印刷金电极表面并绑定4-氨基二苯并-18-冠-6的方法,研制出一种电流型传感器。在电压范围为-0.3~0.6V,阶跃次数为1以及脉冲宽度为200s时进行电流计时测定。[结果]结果表明,180s后传感器电流稳定,而且该电流与1×10~(-5)~1×10~(-4) mol·L~(-1)范围内的钾离子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显著性检验概率p值小于0.000 1,决定系数为0.998 1。[结论]通过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对传感器电极制作过程的表征研究表明,该方法不但可显著改善电极的可逆性及导电性,有利于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而且有利于微型钾离子传感器的制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检测低浓度布鲁氏菌抗体,实现对布病的早期诊断,建立一种电化学测试方法。[方法]首先采用戊二醛交联未破碎的和超声波破碎的布鲁氏菌病抗原分别固定于预处理后的丝网印刷金电极表面,采用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和方波伏安法表征了该传感器测试不同浓度的布鲁氏菌抗体的免疫反应过程,构建了电流型无标记免疫传感器。[结果]当抗体浓度为1×10-5~1×10IU·mL~(-1)时,测试的伏安曲线峰电流变化量与抗体浓度对数呈线性函数关系。其中,通过方波伏安法测试后的传感器体系灵敏度最高、检测限最低,为1.206 5×10-9 IU·mL~(-1)。[结论]采用戊二醛偶联方法制备的免疫传感器能有效检测低浓度布鲁氏菌抗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多因素对农作物亩产量影响的三条假设下,导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数学模型。即u(X)=b_0+B′X+X′AX(4)当因素间无约束条件且A是负定矩阵时,其因素的最优组合方案为:X=-(1/2)A~(-1)B.(15)当因素间有约束条件:L=C′X (18)时,因素间最优的组合方案为:X=-(1/2)A~(-1)[B-((2L+C′AB)/(C′A~(-1)C))C].(19)当要求 u 达到一固定值 u_0,又 L 是 X 的线性函数时,因素间的最优组合方案为:X=-(1/2)A~(-1)[B-((4u_0+B′A~(-1)B-4b_0)/(C′A~(-1)C))~(1/2)C] (27)文章最后给出了由实验数据拟合模型的方法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利用盆栽巨菌草(Pennisetum sp.)实验,研究了不同土壤镉(Cd)浓度(T0:空白;T1:5 mg·kg~(-1);T2:10 mg·kg~(-1);T3:15 mg·kg~(-1))条件下,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和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后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巨菌草生物量、巨菌草Cd积累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不施加菌剂(CK)相比,接种AMF显著降低了土壤中Cd的生物可利用性,在5、10、15 mg·kg~(-1)处理下,接种Fm和Ri后可交换态Cd分别降低了18.65%、20.51%、6.53%和12.54%、16.64%、6.66%;在10、15 mg·kg~(-1)处理下,接种Fm和Ri,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增加了20.98%、36.94%和36.54%、43.88%,地下部分生物量增加了14.31%、21.79%和25.78%、12.83%。接种AMF显著提高了巨菌草对Cd的吸收能力,其中在5 mg·kg~(-1)处理下接种Ri,巨菌草的重金属富集系数(BCF)最高,达到0.77,由于植物地上、地下部分Cd的含量均增加,巨菌草的Cd转移系数(TF)并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常规测定传感器线性度方法的弊病,提出了一种用电子——液压伺服式疲劳试验机进行线性加载,快速、精确测定拉压传感器线性度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直接测出拉压传感器的线性度,而且还可以绘制出传感器的特性曲线及偏差对满度的百分比图。这为传感器的正确使用建立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制备的羧基-β-环糊精衍生物包络二茂铁得到了羧基-β-环糊精二茂铁包络物作为新型媒介体.采用廉价易得的蛋清代替价格较高的牛血清白蛋白,用蛋清戊二醛交联媒介体、酶,成功制得了电流型葡萄糖传感器.由于羧基-β-环糊精提供的疏水空腔将二茂铁包络,减少了二茂铁的流失,另外亲水性的外壁为酶提供的良好的外环境保证了酶的活性,故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葡萄糖表现出良好的响应,重现性也较好,且响应时间短.检测线性范围为:1×10~(-5)~2.68×10~(-3)mol·L~(-1),相关系数为0.9994,检测限为1.2×10~(-6)mol·L~(-1)(S/N=3).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29种不同基因型旱稻对As、Cd的吸收与转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旱稻在生物量和As、Cd吸收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单株平均生物量和变异系数分别为23.57 g和15.8%。茎叶、颖壳和糙米As含量分别为1.022、0.177、0.050 mg·kg~(-1),变异系数分别为25.1%、54.3%和39.7%;Cd含量分别为0.811、0.230、0.116 mg·kg~(-1),变异系数分别为58.2%、38.9%和58.0%。旱稻不同器官对As、Cd累积的大小顺序均为糙米颖壳茎叶,Cd、As在三器官间的比值分别为1∶1.9∶6.7和1∶3.5∶20.4,说明不同器官间Cd转移系数高于As。相关性分析表明,茎叶与颖壳、茎叶与糙米、颖壳与糙米之间的相关系数:Cd分别为0.466(P0.05)、0.658(P0.01)和0.758(P0.01),As分别为0.437(P0.05)、0.290和0.611(P0.01)。旱稻对Cd的吸收与转运能力以及其基因型差异均较As大。29份不同基因型旱稻糙米As含量均达标(NY 5115—2002,0.5 mg·kg~(-1)),82.8%的旱稻Cd达标(GB 2762—2012,0.2 mg·kg~(-1)),糙米As、Cd含量均低于二分之一标准的基因型占37.9%,包括V2、V3、V6、V11、V12、V13、V15、V16、V19、V20和V25,表明通过筛选Cd、As低吸收的旱稻进行非淹水种植可保障稻米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探索日粮中添加瘤胃可降解缬氨酸对产奶量的影响,并与添加重组牛生长激素(rbsT)的奶牛产奶量进行比较。选择8头高产泌乳后期的荷斯坦奶牛(平均泌乳天数为255±26.4 d),随机分配到4组,设计4×4拉丁方阵,试验期21 d(7 d适应期,14 d采样期)。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单次静脉注射组(rbs T组)、饲喂缬氨酸40 g·d~(-1)组(V40组)和饲喂缬氨酸80 g·d~(-1)组(V80组)。奶牛基础日粮中添加玉米酒糟113.4 g·d~(-1)DM。CON组、rbs T组、V40组和V80组的干物质摄入量分别为21.3、22.0、22.8和21.5 kg·d~(-1),组间差异较小,V40组干物质摄入量高于V80组。牛奶产量分别为22.0、26.1、25.2和24.9 kg·d~(-1),3.5%标准乳量分别为22.1、25.4、24.4和24.3 kg·d~(-1),能量标准乳量分别为22.7、26.1、25.1和24.9 kg·d~(-1),rbs T组、V40组及V80组与CON组相比,各项均增长且幅度相近。乳脂率分别为3.51%、3.36%、3.32%和3.38%。CON组含量高于V40组,其他两组含量适中且相近。乳蛋白率分别为3.20%、3.12%、3.15%和3.13%,CON组含量高于rsb T组、V40组,V80组含量适中。瘤胃丁酸含量分别为1.19、1.24、1.44和1.74 mol·100 mol~(-1),V40组和V80组含量高于CON组和rsb T组,且V80组含量高于V40组。血浆生长激素浓度分别为1.781.99、1.55和1.45 ng·m L~(-1),rsb T组浓度高于V40组和V80组,CON组适中。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浓度分别为60.4、106.1、65.9和58.3 ng·m L~(-1),rsb T组浓度高于其他各组。研究结果表明,与饲喂重组牛生长激素相比,饲喂瘤胃可降解缬氨酸对产奶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以双醛纤维素(dialdehyde cellulose,DAC)为固载酶基质材料,通过固定化酶化学键联技术制备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DAC-AChE),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多层壳聚糖/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功能化碳纳米管生物传感器(Chi/DAC-AChE/F-CNTs/GCE),利用交流阻抗法(AC impedance,ACI),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及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考察新型传感器对农残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新型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电化学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对氨基甲酸酯杀虫剂1-萘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carbary,CAB)具有良好的响应,检测方法响应快速,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可达3.5 μg·L-1,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有关结果可为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检测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铂电极为基底,用恒电位沉积一层普鲁士蓝(PB),然后用纳米金和明胶构成的复合固酶基质,结合溶胶-凝胶技术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在普鲁士蓝修饰的电极表面,再用戊二醛(GA)对复合酶膜进行交联改性,从而制备了性能良好的过氧化氢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交流阻抗法(EIS)对传感器进行了电化学表征.在pH=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探讨了工作电位、pH、温度以及干扰物质对传感器响应电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有较高灵敏度、较好抗干扰能力、良好稳定性及重现性.传感器对H2O2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2×10-6~1.3×10-8 mol/L,检测限为6.0×10-7 mol/L.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建立了金霉素在猪血浆中的药动学检测方法,以三元健康杂交猪为对象,研究了10%和15%金霉素微囊颗粒在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为金霉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6头大长白三元杂交猪,体重(20±2.5)kg,随机分为禁食组和非禁食组2组,采用三药剂三周期三交叉试验设计,分别按10 mg·kg~(-1) b.w.静注盐酸金霉素溶液、40 mg·kg~(-1) b.w.灌服10%和15%金霉素微囊颗粒。每次给药间隔为7 d,根据试验前设定好的时间点采集血样,分离血浆,进行HPLC-MS/MS测定,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WinNonlin5.2.1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血浆样品用0.1 mol·L~(-1)Na2EDTA-McIlvaine缓冲液超声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35℃水浴吹干后用甲醇定容,进行HPLC-MS/MS分析测定。色谱柱为CNW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多级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外标法定量。猪血浆中金霉素的检测限为5 ng·mL~(-1),定量限为10 ng·mL~(-1),在5—500 ng·mL~(-1)范围内,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三个添加水平下,金霉素的平均回收率为76.90%—89.25%,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97%—9.45%、6.16%—13.39%。该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金霉素在猪血浆中的测定。【结果】禁食组静注盐酸金霉素溶液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为(57.42±23.53)μg·h·mL~(-1),V/F为(5.67±2.12) L·kg~(-1),MRT为(13.87±2.00)h,t1/2为(19.93±5.26)h;分别灌服10%金霉素微囊颗粒和15%金霉素微囊颗粒后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分别为(34.46±10.28)μg·h·mL~(-1)和(33.15±12.76)μg·h·mL~(-1),Cmax分别为(2.48±1.05)μg·mL~(-1)和(2.97±1.88)μg·mL~(-1),Tmax分别为(4.88±1.25)h和(3.13±1.55)h,V/F分别为(31.53±15.98)L·kg~(-1)和(32.30±9.69)L·kg~(-1),MRT分别为(19.93±3.83)h和(17.41±1.80)h,t1/2分别为(16.87±3.49)h和(17.13±3.58)h,F分别为(17.03±0.08)%和(15.82±5.16)%。非禁食组静注盐酸金霉素后药动学参数:AUC0-∞为(37.58±21.30)μg·h·mL~(-1),V/F为(12.59±6.43) L·kg~(-1),MRT为(22.17±14.47)h,t1/2为(27.79±12.82)h;分别灌服10%金霉素微囊颗粒和15%金霉素微囊颗粒后药动学参数:AUC0-∞分别为(20.81±7.46)μg·h·mL~(-1)和(19.72±5.69)μg·h·mL~(-1),Cmax分别为(1.02±0.38)μg·mL~(-1)和(0.95±0.32)μg·mL~(-1),Tmax分别为(6.38±4.44)h和(8.00±5.24)h,V/F分别为(52.40±22.90) L·kg~(-1)和(52.47±19.69) L·kg~(-1),MRT分别为(24.67±9.52)h和(23.37±4.21)h,t1/2分别为(18.57±10.67)h和(16.64±5.12)h,F分别为(16.07±6.78)%和(15.26±5.26)%。【结论】灌服10%金霉素微囊颗粒(40 mg·mL~(-1) b.w.)及15%金霉素微囊颗粒(40 mg·mL~(-1) b.w.)后,药物在猪体内吸收缓慢,分布广,消除较慢,生物利用度低。与禁食组相比,非禁食组10%和15%金霉素微囊颗粒达峰时间更慢、峰浓度更低,但表观分布容积更大,生物利用度偏低,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表明饲料不影响金霉素在猪胃肠道中的吸收,但会改变金霉素进入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酒石酸-酒石酸钾钠-K2S2O8体系中福美双的极谱催化波,拟定了测定福美双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0.2 mol·L-1酒石酸-酒石酸钾钠(pH 5.5) 1.5×10-3 mol·L-1 K2S2O8底液中,极谱催化波峰电位Ep=-0.5 V(vs.SCE);二阶导数峰峰电流Ip″与福美双浓度在5.0×10-8~3.0×10-6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8 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1.27%(n=11).福美双催化波灵敏度比相应的福美双还原波高25倍,对样品的平均检测回收率为90.29%~96.10%,该方法灵敏、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化学乙烯传感器的水果成熟度检测系统,通过实时检测水果释放的乙烯气体浓度来评判水果成熟度。该系统主要由电化学乙烯传感器、微处理器电路、微型真空泵和气室等构成。微处理器电路接收电化学传感器感测到的水果释放乙烯气体产生的电流信号,乙烯气体质量浓度检测结果直接显示在触摸屏上。通过4种质量浓度分别为2.99、4.99、8.01、10 mg·L~(-1)标准乙烯气体响应试验,建立了乙烯气体质量浓度与电化学传感器响应信号之间的定标曲线,乙烯气体质量浓度在0~10 mg·L~(-1)范围内,与电化学传感器响应信号相关系数为0.998 14,理论最低检出限为0.86 mg·L~(-1)。采用水果成熟度检测系统对不同成熟度的苹果释放的乙烯气体质量浓度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对不同成熟度的水果进行有效区分和评判。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聚合法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原位聚合制备出含有琥珀酸氟霉素(HS-CAP)分子印迹位点的分子印迹膜.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了该膜的表征.将修饰有分子印迹膜的丝网印刷电极与电导分析仪相连接,组装成检测HS-CAP残留的电导型传感器,利用该传感器检测建立了检测HS-CAP的标准曲线并对实际牛奶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传感器对HS-CAP分子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能力,检出限达0.05 mg·L-1,线性范围0.2~1.0 mg·L-1,样品检测回收率介于94.3%~98.5%之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桂西南尾巨桉萌芽林能量储存功能,采用固定标准地法,探讨了广西宁明县1~4年生尾巨桉萌芽林地上部分能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尾巨桉萌芽林各器官热值为17.24~20.87 kJ·g~(-1),不同器官热值大小依次为:树叶树枝干材干皮。尾巨桉萌芽林地上部分能量现存量随林分生物量的增大而提高,1、2、3和4年生分别为353.17、968.82、1 496.46和1 909.30 GJ·hm~(-2),其中干材能量现存量占林分地上部分能量现存量的64.58%~78.42%,树叶、树枝和干皮能量现存量占21.58%~35.42%。1、2、3和4年生尾巨桉萌芽林能量年净现存量分别为353.17、484.41、498.82和477.33 GJ·hm~(-2)·a~(-1)。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目前相关设备风场自干扰大的问题,为更好地获取无人机(Unmanned arial vehicle,UAV)近地风场参数信息,以风压信号为基础,采用皮托管风速传感器设计一种风压转换近地风速检测装备。【方法】利用轴流风机对叶轮风速传感器和皮托管风速传感器的感应位置进行风速干扰对比试验,利用热线式标准风速仪测定干扰前后的风速变化,利用轴流风机以相同的风速检测该装备所有传感器的测量风速并记录,得到该系统的一致性。将同一风速下标准热线式风速仪的测量风速和该系统的传感器测量风速进行对比,找出皮托管风速传感器准确度较低的风速段,利用Matlab软件对风压信号–风速值进行拟合。【结果】在10.00~15.00 m·s–1风速下皮托管风速传感器对直流风速的削弱不超过1%,而叶轮传感器达到20%以上。系统所采用的30个风压变送器在风速为15.00 m·s~~(–1)时的最大绝对差异为0.96 m·s–1,最大相对差异为6.40%,变异系数为1%。以三次公式进行拟合后,误差平方和(SSE)为0.099 6,拟合优度(R2)0.96。【结论】本系统能够有效检测无人机下旋翼风速数据,且比叶轮式风速传感器网络测量系统在减少干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为研究无人机田间作业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一种的对病原菌大肠杆菌O157的比色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特异性识别大肠杆菌O157抗体的磁珠作为识别及富集元件,功能性葡萄糖氧化酶纳米花作为信号输出方式,形成“抗体-靶标-纳米花”三明治夹心结构,通过可视化过氧化氢试纸条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在10~106CFU·mL-1检测大肠杆菌O157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LOD)为10 CFU·m L-1,实际样品回收率可达93%~102%,符合国家食品理化检测的检测方法确认的技术要求中的加标检测回收率范围,且具有良好特异性。成功建立了一种定性定量的可视化比色传感器用于病原菌大肠杆菌O157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 CFU·m L-1,与传统病原菌的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可视化、操作简便、灵敏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诊断奶牛是否处于发情或妊娠状态,本研究建立一种奶牛孕酮浓度的电化学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蛋白A将孕酮单克隆抗体固定在电极表面,然后用固定浓度的孕酮抗原分别与不同浓度的孕酮单克隆抗体进行反应,反应过程采用交流阻抗法进行表征分析,并用Zsimpwin和SAS软件对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孕酮单克隆抗体浓度与阻抗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奶牛孕酮浓度无标记阻抗免疫传感器,实现对奶牛孕酮浓度的检测。[结果]预处理后的电极氧化还原电流比可达1.02,改善了丝网印刷金电极的电化学活性。用SAS软件对拟合数据分析后,得到孕酮单克隆抗体浓度x和阻抗y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27.183 x+80.258,决定系数R2=0.9093,显著性检验概率p值为0.0119,确定了孕酮阻抗传感器的抗体最佳反应浓度为8mg·L~(-1)。[结论]此检测方法为奶牛的健康养殖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总砷的准确性,研究了负高压、灯电流、硼氢化钾浓度、酸介质及其酸度等因素对砷测定的影响,优化了仪器工作条件。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0μg·L~(-1),相关系数为0.999 9,仪器检出限为0.009 2μg·L~(-1)。检测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