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襄城县2008年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症状 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  相似文献   

2.
<正>一、玉米纹枯病1、症状识别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玉米叶鞘、叶片、茎秆和果穗,最初多由基部叶鞘发病,从下而上逐步扩展,典型症状为在叶片、叶鞘或苞叶上形成不规则的云纹状病斑,边缘呈深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包围叶片和叶鞘直至干枯。茎秆受害后期组织松软解体,植株极易倒伏,而果穗受害时常造成腐烂,使果穗秃顶,粒重下降,影响玉米品质和产量。环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白色菌丝体,病部组织内或叶鞘与茎秆间常产生  相似文献   

3.
<正>1.发病症状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多功能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多发生于节的附近。  相似文献   

4.
一、症状 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  相似文献   

5.
一、玉米褐斑病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多功能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  相似文献   

6.
周群 《现代农业》2014,(5):42-42
<正>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在我国分布很广。一、发病症状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感染大斑病,但在自然条件下,苗期很少发病。到玉米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病情逐渐加重,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叶鞘和苞叶。受害叶片初呈水渍状青灰色小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成中央为黄褐色或青灰色,边缘为暗褐色的棱形斑。抗病品种只发生淡黄色小点或黄白色病斑,感病品种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连片,导致叶片桔黄坏死。潮湿时病斑上还可产生大量的黑色霉层,严重时在叶鞘、苞叶、雌花柱头和雄花颖苞上也能产生黑色霉  相似文献   

7.
<正>1症状表现该病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发病初期叶面先出现褪绿小点,然后出现不规则的浅褐色小斑点,叶肉褪色为红黄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的主脉上出现比叶面病斑色深的直径1~2毫米大小的红褐色病斑,病斑埋在叶脉之中,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叶局部碎裂,仅残存叶脉和维管束。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的病虫害种类是十分复杂的,各地区的病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病虫的不同带来的危害程度也是不一样的。1.玉米的病害1.1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有时也会在叶鞘和苞叶处发现病斑。发病初期,叶片染病首先会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发病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大斑病是常发性病害,一般年份呈轻发生程度。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发病严重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果穗。田间的典型症状是,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椭圆形的黄色或青灰色水浸状小斑点,斑点沿叶脉向两端扩展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梭形斑。田间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密生一层灰黑色霉状物,尤其以叶背面为多。若一个叶片上生有几个病斑,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的情况下,往往互相连接在一起,致使叶片枯死,直接影响植株光合作用。病斑一  相似文献   

10.
<正>一、发病症状玉米小斑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以玉米抽雄后发病重。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上病斑比大斑病小得多,但病斑数量多。初为水浸状,以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椭圆形、圆形或长圆形,病斑密集时常互相连接成片,形成较大型枯斑。多雨潮湿天气,有时在病斑上可看到黑褐色霉层。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蔓延、扩展。  相似文献   

11.
一、症状表现 该病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发病初期叶面先出现褪绿小点,然后出现不规则的浅褐色小点,叶肉褪色为红黄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全部不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的主脉上出现毕叶面病斑色深的直径1~2毫米大小的红褐色病斑,病斑埋在叶脉之中,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叶局部碎裂,仅残存叶脉和维管束。  相似文献   

12.
正一、褐斑病发病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最初为浅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小斑点,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的表面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农业措施1.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组织,并深翻土壤;施足底肥,适时追肥。一般应在玉米4~5片叶期追施苗肥,每667平方米追施氮、  相似文献   

13.
<正>玉米大斑病是我县常发性病害,一般年份呈轻发生程度。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发病严重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果穗。田间的典型症状是,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椭圆形的黄色或青灰色水浸状小斑点,斑点沿叶脉向两端扩展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梭形斑。田间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密生一层灰黑色霉状物,尤其以叶背面为多。若一个叶片上生有几个病斑,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的情况下,往往互相连接在一起,致使叶片枯死,直接影响植株光合  相似文献   

14.
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叶斑病、玉米霉斑病,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对夏玉米常造成严重危害。玉米灰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株期的叶片上,也侵染叶鞘和苞叶。一般7月上中旬开始发病,8月中旬到9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病斑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的斑点,有退绿的晕圈,  相似文献   

15.
一、发病症状 玉米小斑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以玉米抽雄后发病重。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上病斑比大斑病小得多,但病斑数量多。初为水浸状,以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椭圆形、圆形或长圆形,病斑密集时常互相连接成片,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大、小斑病是河南省周口、商丘、漯河等地的玉米主要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中后期发生严重,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苞叶等,在大发生年份,感病品种平均减产3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可达50%以上。一、症状:1、玉米大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  相似文献   

17.
<正>一、玉米主要病害发生的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方法1.玉米大斑病(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严重的长达10-30厘米。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2)发病规律。该病病原为大斑凸脐蠕孢,属半知菌亚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发生的病虫害有二十种以上,主要的有玉米褐斑病、粗缩病、大小斑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螟、棉铃虫、玉米蚜、粘虫等。其中玉米褐斑病已由过去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发展迅速,并有逐年加重趋势。一、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椭圆形到线性或梭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一、玉米大、小斑病(一)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玉米小斑病主要为害叶、茎、穗、籽等,病斑为椭圆形、长方形或纺锤形,呈黄褐色或灰褐色。在高温条件下病斑出现暗绿色浸润区,病斑呈黄褐色坏死小点。(二)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而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菌叶斑病,是目前吉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