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在玉米上危害程度有加重趋势的一种病害.每年6月中下旬玉米出苗之时往往适逢高温高湿天气,该天气条件非常利于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据调查,玉米褐斑病的发病面积有扩大的趋势,如不及时防治,将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在玉米上危害程度有加重趋势的一种病害。每年下旬玉米出苗之时,往往适逢高温高湿天气,非常利于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据调查,玉米褐斑病的发病面积有扩大的趋势,如不及时防治,将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生长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在玉米上危害程度有加重趋势的一种病害。玉米出苗之时往往适逢高温高湿天气,该天气条件非常利于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玉米褐斑病的发病面积有扩大的趋势,如不及时防治,将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生长初期发病如果不采取措施,就会造成玉米绝收;中期已长出玉米穗时发病,会使玉米大幅减产;晚期发病,则会出现籽粒不饱满的症状。该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0-15%,严重的可达30-40%左右。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在玉米上危害程度有加重趋势的一种病害。玉米出苗之时往往适逢高温高湿天气,该天气条件非常利于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据调查,玉米褐斑病的发病面积有扩大的趋势,如不及时防治,将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生长初期发病如果不采取措施,就会造成玉米绝收;中期已长出玉米穗时发病,会使玉米大幅减产;晚期发病,则会出现籽粒不饱满的症状。该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0-15%,严重的可达30-40%左右。但在一些感病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褐斑病的发病面积有扩大的趋势,如不及时防治,将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在玉米上危害程度有加重趋势的一种病害。玉米生长初期发病如果不采取措施,就会造成玉米绝收;中期已长出玉米穗时发病,会使玉米大幅减产;晚期发病,则会出现籽粒不饱满的症状。该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0-15%,严重的可达30-40%左右。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6.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发生的、严重危害玉米产量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玉米上危害逐渐加重.特别是2008年玉米自6月下旬玉米出苗以来,降雨频繁并出现了高温、高湿天气,再加上种植的玉米品种单一,导致今年玉米褐斑病的严重发生、危害和流行,这种病害如果在玉米生长初期发病而不对其采取措施,最后就会造成玉米绝种;  相似文献   

7.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玉米生产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这种病害如果在玉米生长初期发病而不对其采取措施,最后就会造成玉米绝产。中期已长出玉米穗时发病,会使玉米大幅度减产。玉米生长晚期发病的话,则会出现子粒不饱满的症状,如果防治不及时,将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因此,对玉米褐斑病必须高度重视,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褐斑病的发病面积有扩大的趋势,如不及时防治,将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生长初期发病如果不采取措施,就会造成玉米绝收;中期已长出玉米穗时发病,会使玉米大幅减产;晚期发病,则会出现籽粒不饱满的症状。1.发病症状: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多功能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  相似文献   

9.
玉米病害加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玉米病虫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玉米叶斑病、苗枯病、粗缩病、锈病、褐斑病、纹枯病等发病面积较大,危害加重,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由于棉花价格的回落及粮食价格和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清河县玉米种植面积每年都有所增长。因此,玉米的病虫防治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及农民的收入。自7月中旬以来,清河县连续出现高温高湿及阴雨天气,对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极为有利。7月16~22日经县植保站调查,玉米褐斑病已普遍发生,一般地块病株率2%左右,个别地块病株率高达29%。为了更加有效的防治玉米褐斑病,下面把其发生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现将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来危害玉米较重的一种病害,2004年在任丘市首次发现后这两年又有加重发生的趋势。一般长势弱的田块,抗病能力弱,病害发生严重;秸秆还田地块,菌源积累多,病害发生严重。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长达12片叶以后发病轻。发病部位多在玉米的第五叶以上雌穗以下。  相似文献   

13.
玉米褐斑病是玉米生产中非常常见的病害,在各个玉米种植地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一般集中发生在玉米生长8~10片叶时,由于早年玉米褐斑病发病频率较低,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玉米褐斑病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了玉米产业的正常发展,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需进一步预防.  相似文献   

14.
<正>一、玉米褐斑病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1、发生特点玉米褐斑病的病原菌为玉蜀黍节壶菌(Phrsodermamaydis Miyabe),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该病原菌是玉米上的一种专一性寄生菌,主要寄生在玉米薄壁细胞内,其休眠孢子囊  相似文献   

15.
<正>一、玉米褐斑病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1、发生特点玉米褐斑病的病原菌为玉蜀黍节壶菌(Phrsodermamaydis Miyabe),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该病原菌是玉米上的一种专一性寄生菌,主要寄生在玉米薄壁细胞内,其休眠孢子囊  相似文献   

16.
玉米褐斑病是玉米上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在我国和世界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石家庄市常年玉米种植400万亩左右,近几年每年玉米褐斑病发生面积150万亩左右。一般发病田病株率20%~30%,严重田块病株率达到.50%060%,对玉米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1发病症状玉米褐斑病是玉米的中后期病害,一般从喇叭口末期开始发病,抽穗至乳熟期为发病高峰:该病主要危害果穗以下的叶鞘和叶片,也可危害茎节和苞叶,  相似文献   

17.
阐述玉米褐斑病的发病症状及发病原因,并提出其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农业防治、药剂防治两方面的内容,从而为玉米褐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1玉米褐斑病防治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现对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进行描述,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对该病大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1.1流行原因一是玉米品种多、乱、杂,感病品种多。市场上销售的玉米品  相似文献   

19.
玉米生长初期发病如果不采取措施,就会造成玉米绝收;中期已长出玉米穗时发病,会使玉米大幅减产;晚期发病,则会出现籽粒不饱满的症状。该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0-15%,严重的可达30-40%左右。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20.
<正>1 2022年盐山县玉米褐斑病重发生的表现玉米褐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2022年在盐山县发生偏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发生时间比往年偏早。一般年份,玉米褐斑病始发期在夏播玉米7~8叶期以后,至10~12片基本停止侵染,感病叶片部分出现黄化,主要集中在雌穗下部叶片。2022年褐斑病初发期在7月15日左右,夏播玉米植株6~7片叶便开始发病,发病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