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指的是行距为130cm大垄,在垄上采用60cm膜覆膜,膜两边的苗带距膜5cm以内种植方式及其相适应的栽培技术。在总结和吸收大豆行间覆膜、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大豆"深窄密"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大豆生育期降水不均的生态特点,而形成的高产栽培模式,大垄垄上行间覆膜大豆平均亩产达225kg,比未覆膜大豆增产30%以上。一、理论基础对高产栽培技术来说,"良种良法"只是一种大豆从低产向中产转化的有效途径,从中产向高产或者更高产,就得  相似文献   

2.
正经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在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种植大豆,采用大垄密种植技术,是目前创高产的一种较好栽培技术,应大面积推广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增产优势。1综合各种栽培技术的优势大垄密栽培技术以垄作种植为基础,吸收了"三垄"栽培法的抗旱、保水、增温、防寒、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优点,克服了平作不抗旱、不耐涝、不能中耕、土壤板结、不能增地温防寒和小垄稀植缺点。充分体现了农艺、  相似文献   

3.
杨岗镇在推广大豆"平播垄管"、"缩垄增行"、"早晚密"、"精量播种"、"三垄栽培"、"窄行密植"等栽培技术过程中,对大豆高产优质栽培进行不断研究探索,近几年逐步形成了大豆"大矮密"保护性高产栽培技术,特别是随着一些矮杆型品种的育成,又经过2008年干旱的考验,这项栽培技术日臻成熟.大豆"大矮密"栽培技术,即是采用合丰51号等矮杆品种,实行130 cm大垄六行(三双  相似文献   

4.
大豆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经多年的种植实践,在大豆种植栽培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各地区根据不同的地区特点,也总结出多种栽培方法,技术相对成熟,确保了大豆的高产稳产。基于此,主要针对适合东北地区的大豆"大垄密"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期对大豆生产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深窄密"机械化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发达国家研究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一种品种改良,通过这一品种改良,能够有效的缩克服三垄栽培技术,肥力的分层现象,促进大豆的优质培育。而在过去一段时间当中,我国一直处于向国外学习借鉴的阶段,在此基础之上,我国也不断的进行研究,有了自己的研究理论与方法。通过"深窄密"相互结合的配套技术,使得原来的矮小品种有一定的改良,产量有所提升。一、"深窄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东北地区已经广泛应用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以及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在实际种植当中取得了较好的增收增产效果。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和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主要是从垄型设计,种植密度,工艺流程,增产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东北地区大垄双行玉米种植提供参考性价值。1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该项技术主要是结合了机械化技术,双行密植技术,机械  相似文献   

7.
虎林市在推广大豆"平播垄管"、"缩垄增行"、"早晚密"、"精量播种"、"三垄栽培"、"窄行密植"等栽培技术过程中,对大豆高产优质栽培进行不断研究探索,近几年逐步形成了大豆"大矮密"保护性高产栽培技术,特别是随着一些矮杆型品种的育成,又经过今年干旱的考验,这项栽培技术日臻成熟.大豆"大矮密"栽培技术,即是采用合丰51号等矮杆品种,实行130厘米大垄六行(三双行)密植,垄底全方位超深松,垄体分层一次性施缓释肥,原茬早播、浅播,旋转锄机械除草,中耕垄沟深松,机械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第二年原垄卡种大豆、小麦或大豆.大矮密栽培实行深层和原层耕作,实现耕作水利,是旱作保护性耕作栽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大豆栽培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8.
大豆大垄密栽培技术是改变传统70cm(或65cm)的垄宽为140cm(或130cm)的大垄,在垄上种植6行大豆的技术。该技术具有大豆封垄早,土壤水分不易蒸发,水分利用率高;封垄后,光照面积大,光能利用率高,从而增产的优点。大垄密技术比65-70cm垄距能增产20%以上,大豆每公顷产量能保持在3t以上。  相似文献   

9.
一、大豆"垄三"机械化栽培技术的发展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使精播技术与深松耕法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是以机械深松、深施化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为核心的大豆机械化综合高产栽培技术。黑龙江作为大豆主产区,该项技术已普遍推广应用并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引龙河农场大豆大垄密高产栽培技术和详尽的技术流程,为农场职工大豆种植提供了具体的模式,可操作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金鑫 《农业与技术》2015,(6):134+147
我国地域辽阔,有着悠久的农作物种植历史,大豆就是其中之一。多年的大豆种植经验告诉表明:要想让大豆有一个高的产量,在不同的地域要采用不同的种植栽培方法,讲求因地制宜。对于大豆的种植,主要做到:针对不同地域的气候、水分、地质选好大豆种子、合理灌溉、及时排涝、正确施肥、注意大豆的光合作用。针对这一系列正确种植大豆的要求,专业人员研发出了可以提高大豆产量的"大垄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相关种植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能促使其高效高产的种植技术,近几年来,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成为种植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将着重分析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在大豆种植中的应用,希望可以帮助大豆种植人员实现高产高效的种植目标。一、科学选择大豆品种在进行大豆的栽培种植之前,应该科学的选择大豆品种,提高大豆苗的存活几率,选择品种时,种植人员最好选择抗倒伏能力强、成熟期适宜、抗逆性  相似文献   

13.
<正>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东北已经广泛的对大垄双行玉米种植技术以及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进行应用,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对两种技术各方面进行对比,希望能够对东北地区大垄双行玉米种植提供有效参考。一、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机械化技术、双行密植技术、机械深施肥技术以及大垄技术等相关技术共同组成了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目前主要于东北地区进行应用,并且因为东北地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我们广泛采用的是大豆"三垄"栽培技术。"三垄"栽培技术即在垄作的基础上,在同一条垄上,采用机械化的三种主要新技术。一是将垄体(垄台、垄底)、垄沟分期间隔深松;二是对垄体深松的同时进行分层深施底肥;三是垄上双条精密(量)点播。此外,其它的综合配套技术有土壤改良、耕作改制、病虫草防治、化学除草、机械化管理等。"三垄"栽培技术是北方大豆生产区主要技术措施。其他栽培技术均是在此技术要素基础上进行演变。  相似文献   

15.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及配套机械化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大豆大垄密栽培机械化生产全过程的田间对比试验和调查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合该地区和技术先进的大豆种植全过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模式,并以此为例,建立各作业机组费用与作业量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了机组经济可行域和线性规划理论分析,对田间机械化作业项目所选的动力和机具进行数量配备,形成一套最优的机具配套方案.经实践证明该方案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6.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明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663-2664,2696
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和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已经在我国东北地区推广应用,收到了增产增收效果。介绍了大垄垄型设计、种植密度两种技术的工艺流程和增产效果,分析了增产原因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之一,肥沃的土地益于大豆生长,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但近几年,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以及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农民种植大豆的产量和效益不高,从而导致大豆种植面积在逐年在下降,波动频繁。经过多年实践,大豆"垄上三行"高产栽培技术,已普遍推广应用,该技术采用大垄三行穴播,比常规精量播种增产20%~30%,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正一、玉米膜下滴灌机械化种植技术玉米膜下滴灌机械化种植技术,是把工程节水和覆膜种植两项技术进行集成组装的一项农业节水综合栽培技术,是在地膜下放置滴灌带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溉形式,把播种、施肥、铺膜、铺水带、喷化学除草剂一次性完成的机械化种植方式。玉米膜下滴灌机械化栽培技术,在通辽地区主要采用大垄双行、地膜覆盖和滴灌灌溉技术,同时配合采用机械化作业、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生物防治和化学控制等先进技术。其特点是:"一节"、"二保"、"三  相似文献   

19.
正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完达山南麓,以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虎林,古为肃慎地,是赫哲族世居地。虎林市地广人稀,是一个以农业、绿色食品产业、边境贸易、旅游业、等产业为主的新兴口岸城市。虎林市伟光乡在推广大豆"早晚密"、"精量播种"、"平播垄管"、"缩垄增行"、"三垄栽培"、"窄行密植"等栽培技术过程中,对大豆高产优质栽培不断进行研究探索,逐步形成了大豆"大矮密"保护性高产栽培技术,特别是随着一些适宜密植的矮杆  相似文献   

20.
大豆大垄密栽培技术是在美国大豆密植的基础上,为避免深窄平技术易产生草荒、通风透光差、不便于管理、不便于排水等缺点与三垄栽培技术相结合,形成的垄宽97~140cm,垄上3~6行的一项高产栽培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