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去年蒜价"过山车",今年山东金乡王庄村蒜农邱敬华,家里的8亩地又都种上了大蒜。就不怕赔了?"大蒜之乡"的蒜农,说起蒜来有一套:"三五年一个‘蒜周期’,种了几十年,啥行情没见过!贵了种,贱了也种。"老邱说得很坦然,缘于心里有底气——现在种蒜不一样:有订单,种的是合同蒜,不愁卖;有保险,至少能保住本钱;还有套种,收完大蒜种西瓜,西瓜收完再抢一季菜,一年三茬,每亩收入就能上万元。  相似文献   

2.
最近,部分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演了"过山车式"涨跌,不少人不禁问农产品价格是"一根扁担抬两头",如何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既不因菜贱伤农,又不过多增加消费者开支?"蒜你狠"再次来袭"最近大蒜价格涨得厉害,大有2009年‘蒜你狠’归来的架势。一位大蒜经纪人说,5月中旬大蒜上市之初,价格低于3.0元/公斤,但是到了6月初,品质较好的大蒜已经飙升至8.5元/公斤,短短十几天价格涨了近3倍。据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  相似文献   

3.
近日最夺人眼球的财经新闻之一就是"疯狂的大蒜",十个月时间不到,翻了几十倍。平日里只是调味品的大蒜,2009年摇身一变成了贵族菜?成本未变,利润翻倍。难怪大家追问"上演疯狂的大蒜,真正受益的是谁?"有新闻分析,从接连爆出的新闻"装卸工一笔净赚50万"、"外游资炒大蒜",在大蒜价格疯涨中收益的绝非蒜农。有人对比了二角钱一斤的大白菜与四元钱一斤的大蒜,称"菜贱伤农……菜贵了农民也未得到高收入",他们反而可能面临投机行为带来的损失,值得警惕。期待有关部门利用法制约束,还市场以公平理性。  相似文献   

4.
近日最夺人眼球的财经新闻之一就是"疯狂的大蒜",十个月时间不到,翻了几十倍。平日里只是调味品的大蒜,2009年摇身一变成了贵族菜?成本未变,利润翻倍。难怪大家追问"上演疯狂的大蒜,真正受益的是谁?"有新闻分析,从接连爆出的新闻"装卸工一笔净赚50万"、"外游资炒大蒜",在大蒜价格疯涨中收益的绝非蒜农。有人对比了二角钱一斤的大白菜与四元钱一斤的大蒜,称"菜贱伤农……菜贵了农民也未得到高收入",他们反而可能面临投机行为带来的损失,值得警惕。期待有关部门利用法制约束,还市场以公平理性。  相似文献   

5.
近日最夺人眼球的财经新闻之一就是"疯狂的大蒜",十个月时间不到,翻了几十倍。平日里只是调味品的大蒜,2009年摇身一变成了贵族菜?成本未变,利润翻倍。难怪大家追问"上演疯狂的大蒜,真正受益的是谁?"有新闻分析,从接连爆出的新闻"装卸工一笔净赚50万"、"外游资炒大蒜",在大蒜价格疯涨中收益的绝非蒜农。有人对比了二角钱一斤的大白菜与四元钱一斤的大蒜,称"菜贱伤农……菜贵了农民也未得到高收入",他们反而可能面临投机行为带来的损失,值得警惕。期待有关部门利用法制约束,还市场以公平理性。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大蒜出现"蒜你狠"现象,最高价格涨到每公斤10元。此后3年内,曾多次出现大蒜"蒜你贱"现象。近期,大蒜开始出现量少价升的态势,商户见怪不怪。业内人士预计,2014年出现大蒜"蒜你狠"现象的可能性不大,但大蒜价格会稳步小涨。前不久,据河南万邦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大蒜的批发价格由2.4~2.8元/公斤涨到了2.8~3.4元/公斤,而且,年后一  相似文献   

7.
<正>"蒜你狠"、"蒜你贱"、"姜你军",白菜真的卖出"白菜价"……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特别是一些蔬菜价格大起大落,犹如过山车,"价低伤农,价高伤民"的矛盾突出。2014年11月,山东省物价局、农业厅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山东蔬菜目标价格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的通知》,开始探索蔬菜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农民将获得保险赔偿,以此来规避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受跟风种植、季节性变化、市场  相似文献   

8.
张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320-4321,4324
基于微观经济学视角,对"菜贱伤农"进行了理论分析,追溯了"菜贱伤农"的实践原因,指出"菜贱伤农"是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市场价格发挥作用自动均衡的一种结果,实际反映的是菜农面临的市场风险以及我国在农产品产销信息管理和价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保障菜农利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科技》2012,(6):24-25
这几年,农产品领域时不时会冒出来一些新词,从"豆你玩",到"蒜你狠",再到"姜你军"、"苹地起"、"糖高宗"……这些流行语一次次地将质疑的眼光投向了农产品流通领域,而此起彼伏的"菜贱伤农""菜贵伤民"更是让农产品流通成了两头受气的"众矢之  相似文献   

10.
正蒜价涨了,引发种蒜热;价格低了,导致卖蒜难。今年大蒜价格走低,蒜乡农民面临难题。蒜农如何跳出"蒜周期",产业如何健康发展?跟风种植,供大于求价格低,应多发挥大数据预警作用这些天,河南省中牟县韩寺镇大洪村的蒜农燕芳,开着电动三轮打仗似的在村头和农田之间跑。"今年种蒜肯定亏了,得赶紧卖,少赔点儿。"燕芳说着赶回地里,抱蒜装车,拉往村头,卖给客商。旁边,雇来的挖蒜工一个个蹲着身子,拿着铁  相似文献   

11.
从供需和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菜贱伤农"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揭示了"菜贱伤农"深层次的原因,并从增加蔬菜需求弹性、稳定市场供应、完善信息披露制度3个方面提出破解"菜贱伤农"难题的建议,以保护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许诺 《农家参谋》2012,(10):42-43
大蒜价格战已持续多年,"蒜你狠"和"蒜你贱"互为攻守,大蒜价格轮番暴涨暴跌,到了2012年,蒜农和蒜商已经熟知对方的底牌,结果是: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双方博弈的结果,并没有分出输赢。蒜场战争价格高低都纠结相比往年,今年大蒜入库的时间向后推迟了半个多月。8月6日,是山东省金乡县蒜  相似文献   

13.
"农超对接"能否有效破解卖菜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目前我国多地出现的"菜贱伤农"局面,商务部日前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组织引导大型超市进行产销对接,采购农民"难卖"菜."农超对接"能否有效破解"菜贱伤农""菜贵伤民"难题?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正>中牟,紧邻河南省会郑州,是河南省大蒜的重要产区。近两年大蒜价格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中牟农户加入到"蒜你狠"风潮中,但是,大蒜不是谁想种就能种,谁种了就一定"发财"。4月17日,中牟1000多位种植户放下了手里的农活,赶到县城中的一处会场集合,怎么才能种出好大蒜,蒜农希望在这里找到答案。大蒜高价背后种植困惑重重目前干蒜的收购价格已经到了6元/斤,蒜农种植大蒜每亩的收入差距可达几千元甚至是上万元。可以说,大蒜是否高产优产,决定了蒜农一年的收入水平。中牟县三刘寨村李和强就把种蒜的问题想简单了。"以为  相似文献   

15.
正大蒜是河南省重要的特色蔬菜之一,作为餐桌上的主要调味品,深受大家喜爱。近年来,大蒜价格暴涨暴跌,2016年零售价高达4.5元/kg,2017年又直线落至0.5元/kg,消费者直呼"蒜你狠"后又听到蒜农"伤不起"的声音。这种忽高忽低的价格行情导致种植农户收益极不稳定,造成价高跟风种植盲目扩大面积,价低出售难,收益下降。因此,笔者通过对河南省近几年大蒜生产销售、储藏加工等情况详细了解,并进行深刻分析,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大蒜生产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养猪户来说,"猪周期"一词应该并不陌生。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指的是"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即生猪的价格呈现周期性的上涨、下降规律的现象。简单地说,"猪周期"的产生主要源于农民心理的相互博弈,除此之外,一些客观因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从长远来看,改变"重涨不重跌"现象,有利于物价的长期稳定,因为价格过大波动会与种植面积、产量形成"互振",产生"周期"现象,"暴跌预示着暴涨,暴涨也预示着暴跌"近期"蒜你狠"备受各界关注,有"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之称的山东省金乡县自然成了焦点,金乡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透露,近期已有十几家媒体来过。"为什么大蒜涨的时候大家关注、议论,大蒜跌的时候就少有人关注呢?"笔者接触蒜农、蒜商以及政府部门人员时,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他们表示  相似文献   

18.
郭磊 《甘肃农业》2016,(21):14-15
本文根据兰州市榆中县高原夏菜产销实际,纵观近几年高原夏菜的价格走势,透过"菜贱伤农"现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结合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从一公顷蒜地一天多卖1万多元到难以保本,从蒜商抢蒜到无人问津,这一年,东北大蒜主产区吉林省农安县的蒜农仿佛坐了过山车,种蒜成了"对赌"游戏。"蒜你狠"到"蒜你惨",农产品价格急速变脸的背后谁是推手?又有哪些隐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防止价格大涨消费者抱怨,大跌愁坏农民?  相似文献   

20.
对时下各地出现的"背时猪"、"伤心菜"等现象进行了初步剖析,并就如何破解"××贱伤农"困局,建立农产品市场预警机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