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湖南棉田种植结构调整探讨——以油葵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家棉花产业政策调整和粮农市场的不景气,长江流域的棉花种植效益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棉花生产非优势区寻找替代种植作物势在必行。通过对湖南气候特征及市场需求分析,发现油葵(Helianthus annuus Linn.)是目前湖南棉田替代种植作物的较佳选择之一;建议在保证农民"棉花-油菜"或"油葵-油菜"种植习惯的前提下,可参考市场需求,科学指导农户种植"棉花"或"油葵",保证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第一手数据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艾丁湖乡的农户种植结构情况,对农户在种植过程中低碳种植选择的行为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艾丁湖乡调查的三个村农户选择了13种种植作物,各乡镇重要作物结构比例有一定差异;在低碳种植方式中大部分农户一直施用农家肥与化肥混合施用,51%的农户使用高效低毒新农药,46%的农户使用无色透明地膜,72%的农户把秸秆饲养牲畜处理。  相似文献   

3.
昌吉州气候条件在棉区划分上,属无霜期短,有效活动积温相对较低的特早熟棉区.为了克服不利气候条件对发展棉花的影响,近年来,我们采取了增温促早熟,高密度矮化栽培,选用早熟优质高产棉花品种等措施使棉花面积不断扩大,单产不断提高.个别田块达到140kg/666.7m2以上,形成了特早熟棉区成熟配套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吐鲁番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3200 h,≥10℃以上有效积温5 300℃以上,无霜期270 d,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葡萄、哈密瓜、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近年来西(甜)瓜棉花套种面积达5 000~6 500 hm2,实现了一年两熟,由于种植模式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主要害虫种类及其消长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朝阳县春小麦等复种菜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朝阳县是传统农业大县,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全县农业生产以种植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等粮、棉、油作物和各种蔬菜类作物,而且大多以一季作物为主。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朝阳县从周边市(县)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8年8~11月,采用田间随机访谈农户和入户调查的方法,抽样调查了滇池周边的晋宁县和呈贡县150户小规模蔬菜和花卉种植农户,系统调查了农户的社会背景、蔬菜和花卉病虫害发生情况、病虫害防治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表明,花卉种植户较蔬菜种植户年轻化,文化水平高,种植面积大;在调查地区蔬菜和花卉上发生的虫害主要有18种,病害主要有20种.使用杀菌剂的种类和使用频次较杀虫剂高.农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程度较高,所有的农户发现病虫害会首先选择用化学农药防治;仅有6.4 %的农户能认识所使用农药的有效成分,而75.3 %的农户根据农药经销商推荐选购农药.  相似文献   

7.
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及无害化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调查试验,明确了斜纹夜蛾的生活习性、寄主植物种类、适宜气候条件等,基本掌握了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并提出了搭配种植诱集作物、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应用灯光诱蛾技术、人工采灭虫卵及合理使用农药等无害化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由于温室的特殊环境条件.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经常大量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农药,以及不间断地使用植物激素,经常有药害发生。在实际生产中,注意以下几点可起到预防作用。一、正确选择药剂种类栽培的作物对某些农药表现敏感,而且不同作物、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期都可能对农药的敏感性表现出差异,所以应根据作物种类和防治对象,选择药剂种类,避开敏感作物和作物敏感期,以防用错对蔬菜造成伤害。如秋冬茬黄瓜育苗时,需要用  相似文献   

9.
安西县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年均气温8.8 ℃,年均降水量45.7 mm,年蒸发量3 140.6 mm,无霜期142 d,主要种植粮食、油料、瓜类、棉花等作物.由于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性较大、植被种类复杂,因而形成诸多小生态环境,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给农作物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和防治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对保证农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湟中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气候凉冷,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温度适中,有着各类作物生长发育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近年来,油菜、蚕豆、马铃薯等作物经济效益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种植面积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农户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安全和绿色有机食品迫在眉睫,因此,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1.
农户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药使用的重要决策者,分析农户农药使用特征并揭示其影响因素,对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维护耕地生产地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江西省2 028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农药使用的特征差异,运用二元回归模型定量揭示不同类型农户农药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农户农药使用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农户农药使用认知特征、农药使用变化特征、农药种类选择依据特征以及确定农药使用量依据特征等方面;纯粹务农人数是影响纯农户、Ⅰ兼户、Ⅱ兼户3类农户农药使用行为的共同原因;此外,不同类型农户农药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其中影响纯农户的因素有人均年收入、承包地面积、人均承包地面积;影响Ⅰ兼户的因素包括年龄、人均年收入、农业收入、承包地面积;影响Ⅱ兼户的因素有家庭劳动力人口、农业收入、人均承包地面积、负面影响、土壤污染认知;影响非农户的因素有家庭劳动力人口、负面影响、基本认知和土壤污染认知。  相似文献   

12.
根据哈萨克斯坦棉花种植区南哈萨克斯坦州的气候、地形、水源等基础条件,以及当地农户农田面积、管理方式,结合不同滴灌系统模式的投资成本、人工费用、运行管理等方面,研究分析适宜哈萨克斯坦种植棉花进行推广的滴灌系统大小和系统管网布置模式。  相似文献   

13.
浅谈农药的选购与科学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粮食增产、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农药备受社会关注,五大连池风景区耕地面积不大,种植作物种类不多,病虫种类不多,发生程度不齐,杂草繁多,难防杂草呈上升趋势,形成用药量大、农药品种单一的习惯。部分农户不能科学选购和合理使用农药,每年都有由于对农药使用不当而造成对农作物生长不利影响的现象,从而直接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资金浪费。科学选择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最大限度地提高防治效果,降低成本,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rea(Hfibner)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亚洲、大洋洲、非洲及欧洲各地危害棉花及其他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这些年来,棉花种植面积有所减少,而减少的面积,大部分种植了蔬菜、玉米、大豆,花生等其他作物,逐渐扩大了棉铃虫寄主田,为防治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因此,对棉铃虫科学合理使用农药,而加大力度做好综合防治工作是当务之急。1发生规律与环境棉铃虫在南疆一年发生3代,有些年发生4代,南疆第1代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方式的改变,我县花生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农户为了最大程度地追求经济利益,花生长期连作、品种更新不及时、气候条件等因素导致花生病虫害呈现连年加重趋势。花生地下害虫、甜菜夜蛾、棉铃虫、茎腐病、叶斑病、病毒病等相继不同程度地发生,给花生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这些有害生物不仅影响了花生产量和品质,同时由于农户对其不合理的防治措施导致了农药残留超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物调节剂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应用范围很广,若使用得当则经济效益显著。通过对不同作物种植地区的农药经营户和农户的开展问卷调查,基本摸清了当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田间作物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规避农户种植风险,降低农民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收益,快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智能手机微信小程序的农作物田间管理查询与推荐系统分别在Android端与服务器端实现系统设计。系统提供的功能和内容能让农户、供应商、经销商等利用手机终端浏览田间农作物管理的方法,可根据需要在农作物种植技术、作物种类、病虫害预防、施肥、灌溉、种子、农药使用等方面做最佳选择,以实现田间作物利润的最大化,方便大田作物管理。  相似文献   

18.
利用苘麻防治棉铃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垦区棉花面积不断扩大,加上气候因素及滥用农药,农业生态系统恶化,天敌种群相对缩小,加剧了棉铃虫危害.防治棉铃虫,已成为垦区棉花生产的关键问题.防治棉铃虫,我们主要采取种植玉米诱集带,诱使棉铃虫到田外产卵,集中消灭的方法来控制棉铃虫的种群数量.由于棉花面积过大,诱集作物单一,效果不很理想.据我们调查发现,棉铃虫卵90%以上产在棉田周围的苘麻上.1999年,博乐垦区大量种植苘麻做为诱集作物,起到了非常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西北大部分地区都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尤其在灌溉季节地面灌溉根本无法满足农作物需求。而新疆地区地处西北边陲,属大陆性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虽然有一定的水资源,但在灌水高峰期还是严重缺水。棉花的种植面积在该区比例较大。本文以新疆地区种植棉花作物为例,从地下滴灌技术应用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几方面对新疆棉花地下滴灌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棉花的种植和贸易为新疆经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一方面是对农业生产结构稳定性的保证,另一方面促进了本地人民的就业率,提升人均GDP,实现新疆经济的有效发展。但是病虫害的发生会对棉花种植构成威胁,严重影响棉花品质和产量,尤其是在农户基数大、棉花种植面积广的地域内,防治技术的开展难度就变得更大。因此,根据新疆本地区的气候情况和生产指标,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止手段,对棉花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现象进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