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以明水县2016年林地变更调查成果报告的林地资源现状数据为基础,对该县的林地动态变化及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提高林地监管能力,加强林地保护和管理,保持林地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林地资源现状1.1地类情况明水县林地总面积为20491.37公顷,其中,有林地10314.3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50.33%;疏林地166.04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81%;灌木林地1751.91公顷,占林地  相似文献   

2.
正该文从海伦市三北防护林工程林业现状出发,对"十三五"发展规划进行探析。主要包括:建设任务和目标、建设主要内容、投资估算、效益分析及保障措施等。为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提供参考。1基本情况海伦国有林场管理局经营总面积49187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0309公顷,非林地面积8878公顷。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32295.1公顷,灌木林地面积18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  相似文献   

3.
正通过对黔西南州林地各地类现状调查,与10年前林地情况并进行变化分析,为全州林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林地是用于林业生态建设和生产经营的土地,林地地类可划分为乔木林地、竹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迹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1黔西南州林地各地类现状1.1黔西南州林地占比情况黔西南州国土总面积1680440公顷,2016年全州林地面积1010875.55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0.2%,非林地面  相似文献   

4.
正锦丰梨属于巴图营果树种植中主要的品种,合理使用栽培技术,提升锦丰梨的生产产量与质量是目前工作的重点。本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几点栽培技术与管理建议。1实地分析巴图营乡距离北票市50km左右,西面与朝阳县相邻,交通便利。土地面积大约为15200公顷左右,其中,非林地的土地面积为7100公顷左右,林地面积为8100公顷左右,且森林的覆盖率在29.0%左右。巴图营乡海拔高度在525m以下,属于  相似文献   

5.
正按照国家林业局的统一部署和黑龙江省林业厅具体要求,明水县至2016年12月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本次调查是在全省林地"一张图"的基础上,按年度开展的林地范围和林地保护利用等变化情况的调查分析,明确林地范围、查清林地保护利用状况以及林地管理属性等变化情况,评价林地保护利用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成效,更新林地"一张图"数据库提高林地监管能力、加强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深化国  相似文献   

6.
针对西吉县本次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林地面积总体上有所增加的现状,本文主要阐述了因规划调整将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造林面积和前期规划为补充林地的耕地面积转入了本期的未成林造林地、宜林荒山荒地面积等内容,并深入分析了其动态变化原因。此次更新中,自非林地转移到林地增加的林地面积为22105.48hm2。  相似文献   

7.
利用莆田市1995、2005和2015年3期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面积变化和空间转换2个方面分析莆田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与自然、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Markov模型对莆田市未来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进行预测,采用Markov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结合对未来林地空间格局进行模拟与预测,结果表明:1995—2015年,林地大面积减少,主要转为农用地;农用地大面积减少,主要转为林地、建设用地和裸露地;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主要来自裸露地、农用地和水体;水体面积持续减少;裸露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坡向、高程、距裸露地距离、距农用地距离、距林地距离、人口密度和地区生产总值7个因子对林地转出具有显著的影响。根据预测结果,至2035年,林地的比例将减少至40.37%;2015—2035年,林地转出的位置主要分布在仙游县和涵江区。  相似文献   

8.
杨絮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濉溪县全县土地总面积198161.52公顷,其中林地面积37316.66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8.83%。其中有林地面积为32029.34公顷,乔木林地面积为29808.18公顷,经济林地面积为2216.24公顷,竹林4.92公顷,国家规定灌木林地333.94公顷,其它灌木林62.26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945.14公顷,苗圃地653.28公顷,无立木林地198.32公顷,四旁占地折合面积为9025.23公顷。我县的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588119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6.33%,林木绿化率为20.92%。其中杨树的比重最大杨树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数种,是绿化林、防护林、用材林的主要数种之一。1杨絮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借助遥感调查数据,分析了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现状及变化。结果表明,2010年重庆市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耕地以旱地为主,占比为61.50%,水田为38.50%。从空间分布看,重庆市耕地和水田多分布在西部和中部,东部较少。从时间演变特征上看,1997—2010年重庆市耕地面积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减幅达到29.92%,其中旱地减少了33.05%,水田减少了24.25%。同时,林地面积增加明显,由29 580.1 km~2增至44 834.5 km~2,增幅为51.57%。耕地成为林地增长的最主要来源,其转为林地的面积占转入林地总面积的86.45%。  相似文献   

10.
基于欧洲宇航局全球气候变化计划(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2000、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对"一带一路"沿线林地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一带一路"沿线林地呈下降趋势。俄罗斯、东南亚大部分国家以及印度等林地面积下降突出,仅中国林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林地转为耕地(52 473 km~2)和草地(14 848 km~2)是主要转出类型,耕地转为林地(19 539 km2)以及林地内部转移(386.55 km~2)是主要转入类型。俄罗斯和中国林地转入面积较大(>20 km~2),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以及俄罗斯等林地转出面积较大(>2 000 km~2)。  相似文献   

11.
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人工林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热林中心)1998年、2004年和2009年3期森林资源调查成果为主要信息源,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支持下,通过分析景观指数,对热林中心3个时期的景观格局作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998 - 2009年,有林地景观要素占所有景观要素面积的49%以上,呈现出面积大、斑块数目多、优势度高的特征,它对热林中心景观的结构功能起着主导作用。未成林造林地、非林地、无立木林地在1998 - 2009年期间面积分别减少283.83,538.84和1 507.11 hm2, 疏林地在2004年和2009年2期数据中都已经不存在,宜林地面积在不断增加,苗圃和辅助生产这些为营林造林服务的土地面积也略有上升趋势。这些变化与热林中心近年来重视森林培育,精细化经营林地,对林地利用方式进行调整有关。表3参26  相似文献   

12.
针对林地的保护与建设问题,选取我国3大林区中林地面积占辖区比最高的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结合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聚类分析、核密度估计、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像元尺度的长时序林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15年,黑龙江、广西和云南的林地面积均为净减少,黑龙江省的净减少面积最大;2)该3省(自治区)的林地转化集中在林地和耕地、草地之间,在林地二级类型转化中,有林地的变化最为明显;3)该3省(自治区)林地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35年来均未发生较大波动,林地退化区域集中且范围较小;4)城镇化率和交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林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本研究为林地资源的监测、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明水县地处寒温带,气候冷凉,土壤属黑钙土,适于油豆角生长.明水县生产的油豆角具有品质佳、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产品远销哈尔滨、大庆、黑河等地,亩纯效益露地生产达到1500元以上,棚室生产达到9000元以上.目前明水县油豆角生产已经由"农家品种"作为主栽品种转为科研院所育成品种为主栽品种;由单一露地生产形式转为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等多种形式栽培;由产前、产中向产后延伸,产品供应种类日渐丰富,产业链在不断延伸;由零星粗放种植转向大规模、无公害生产.油豆角生产已经成为我县"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同时也必将成为我县实施"明"县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揭示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FLUS模型,模拟研究区2035年在3种情景下土地利用类型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00—2018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面积呈“三增三减”的变化特征;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增长动态度最大,为7.79%,耕地面积减少动态度最大,为1.02%;18年间,草地向未利用地转移面积最多,为435.40 km2,其次是林地向草地和草地向耕地的转移;自然发展情景下,草地转为耕地面积最多,为105.26 km2,其次是未利用地转为草地、草地转为未利用地和草地转为建设用地。基本保护情景下,草地转为建设用地面积最多,为59.91 km2,其次是草地转为耕地、草地转为未利用地和林地转为草地。生态保护情景下,未利用地和林地面积均向草地转移,分别为36.83和25.34 km2。该研究为土地利用规划、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管理统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张家口市为例,根据1989、2000和2010年3期Landsat TM遥感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景观指数以及GIS技术,系统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的变化过程和规律,探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989—2010年张家口市土地利用结构由以耕地和草地为主,转变为以林地和草地为主。2000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耕地减少幅度增加,动态度指数由-0.27%变为-0.83%,林地增加幅度加大,动态度指数由0.56%变为1.39%,草地在数量上表现为减少。退耕前,耕地主要转为草地,退耕后,耕地主要转为林地,耕地转为林地的比例由退耕前的22.50%增加为退耕后的45.46%,退耕后684.85km2的草地转为林地。期间,研究区景观格局趋向均衡化,景观多样性降低,景观破碎化程度上升,景观形状趋于简单。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建设等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干扰程度变大所致。  相似文献   

16.
在流域划分的基础上,以Ⅱ级流域的单元,根据流域内森林,草地,农田,湿地,水源等地类和自然环境异质程度的动态变化特点,确定了东北天然次生林区4种经营类型,即封育型,培育型,利用型和改造型。通过采取人工造林,人工与天然多层混交,梯度采伐分层抚育等系统经营措施,使其各地类均处于优人配置状态,达到提高植被数量和质量,增强流域整体生态功能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林业用地面积1997年与1958年相比增加了40.2%,有林地增加了141.7%。无林地减少了81.7%。非林业用地减少了16.42%,森林覆被率相对增加了131.9%。林业用地稳定,有林地增加,非林地增加,非林地和无林地减少,改变了不合理地类结构,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森林资源的数量和林分的质量得到了提高,总蓄积增加了570.5%,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了189.5%,年公顷蓄积生长量增加了95.6%,此外,1997年流域贮水量比1958年增加而流出量减少,这量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主要利用1986年土地利用类型矢量数据和2000年TM影像,研究文登市城市快速发展所发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文登市土地利用以旱田、建设用地及林地为主,14a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水田、旱田、林地、草地面积增加,其中草地及林地面积增加最多,分别为7.61km2和6.20km2,建设用地及水域面积减少。土地利用转移过程中,旱田7.95 km2转为林地,8.40 km2转为草地,水域向旱田、草地和建设用地分别转化5.66 km2、0.69 km2和0.45 km2。最后提出了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连城县2003年、2014年2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档案数据进行森林景观要素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景观要素斑块面积数量发生了显著变化,林地与非林地的面积保持相对稳定。研究时段各景观要素间发生了斑块异质相互转化,表现了森林景观在人为干扰下的恢复演替过程,总体景观异质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蕉岭县林业生态保护线划定暨林地变更调查,是在林地"一张图"的基础上,科学划定林业生态保护线,同时,开展林地地类变化调查,对变更情况进行分析统计。提出林业生态保护线划定暨林地变更调查工作中存在的违规使用林地、非林地上森林适用技术标准问题和影像数据时段滞后问题及相应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0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以及2020年的第三次国土调查变更数据对江西省抚州市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0—2020年抚州市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量及单一动态度最大,未利用地、草地和湿地减少幅度较大,耕地减少面积最大,以草地、耕地转为林地,耕地、林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土地转移方向为主;2010—2020年抚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上升趋势,净增加量为136.68亿元,其增加主要来源于水域与林地面积的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值区与减值区在空间上呈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对此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建设,促进抚州市未来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发展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