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 ,我局率先完成全市的农网改造 ,使电网达到了结构合理、供电可靠、运行经济 ,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本人根据参加农网改造的实践和参考有关电力技术规程 ,对变压器的安装提出几点看法 ,以供参考。1 变压器台区的定位农村配电变压器的台区应按“小容量 ,密布点 ,短半径”的原则来建设改造。变压器应尽可能安装在负荷中心或重要负荷附近 ,同时还应尽量避开车辆、行人较多的场所 ,且便于更换和检修设备的地方。我局改造后的低压台区供电半径一般不大于 30 0 m,这样 ,既减少了线路损耗 ,又提高了电压质量。2 变压器的选用农村配电变压器…  相似文献   

2.
<正>供电可靠率是供电系统对用电客户持续供电的能力,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笔者现结合河北省饶阳县供电公司实际,阐述影响供电可靠率的主要因素及提高供电可靠率的有效措施。1影响供电可靠率的主要因素1.1网架结构方面农村配网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台区电网结构不合理,变压器布点偏离负荷中心,有些台区供电半径接近2 km;早期农网改造的设备由于当时的设计前瞻性不够,供电能力裕度不大。1.2运行管理方面  相似文献   

3.
绥中县山区的配电线路始建于6 0年代 ,线路状况很差 ,配电变压器不在负荷中心 ,0 .4 k V供电半径都超过 1km,大部分 L J— 16的导线已破股老化 ,存在相当大的不安全隐患 ,线损率居高不下 ,严重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次国家投巨资进行农网改造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 ,提高供电质量 ,降低线损 ,即达到安全、经济、合理供电。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山区的农网改造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改善供电网络的布局和结构 :原线路超供电半径线路较多 ,迂回和“卡脖子”供电线路多 ,供电布局没有规划 ,低压台区的选置都不…  相似文献   

4.
《农村电气化》2001,(11):8-9
1 引言当前进行的农网改造 ,实质是以降损为宗旨的 0 .4k V低压配电网的改造。通过电源的合理布局 ,负荷的合理分配及变压器合理选型和更新导线内容 ,真正有效地解决当今政府及电力部门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达到降低用电成本 ,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辽宁省电力公司基于农网负荷分散大 ,供电半径长等特点 ,研制了单相柱上配电变压器。针对用户分散 ,用电量小的供电台区本着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采取了单相柱上配电变压器单相两线或三线供电的新模式。为负荷密度小 ,分布广的地区 ,特别是山区供电开辟了一条新思路。2 单相柱上配电…  相似文献   

5.
由于历史原因 ,辽中农村 0 .4k V电网的供电半径过长 ,有的台区超过 1 km以上 ,1 6 mm2破股线、大量的迂回线路。杆塔多是方杆甚至是木杆。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 ,线损也居高不下 ,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适时的启动了农网改造。为了保证改造后的低压台区的安全、经济、合理供电。在设计上我们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高压延伸 ,变台尽量靠近负何中心原来低压台区位置大都不合理 ,处于负荷的边缘。这样不可避免的使供电半径过大。我们把变台移到了较中心位置。使得最远的东南、西北角的供电半径都控制在 45 0 m…  相似文献   

6.
正农村地区的用电负荷分散,配电网的覆盖面积大,但变电站布点少。35 k V变电站布点难以全面覆盖,10 k V线路供电半径过长,导致农网"低电压"问题严重,配电网的建设已难以适应农村负荷的发展需求。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农电部提出了适用于农村电网的35 k V配电化建设模式,为破解偏远地区低电压以及农网建设改造资金短缺等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近年  相似文献   

7.
王克勇 《农村电工》2007,15(5):44-45
1 技术降损 1.1 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安装位置,尽量消除网络缺陷,使农网布局趋向合理.整改重点要放在供电半径过长、线径过细和破股线上,对台区布局不合理的,尽量达到"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按用户分布情况适当增加一些小容量的台区,使台区分布渐趋合理,减少"大马拉小车"现象,缩短供电半径,降低线损.  相似文献   

8.
目前 ,农村电网改造工作已在全国各地铺开 ,其中 ,部分地区的改造工作已完工 ,部分用户已由供电部门直管 ,随着低压管理的加强 ,暴露出施工过程及到户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作为亲身经历农网改造工程及低压用户管理的供电企业基层营业人员 ,就农网改造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一点粗浅的看法 :(1)对网改工程中需改造、新增的台区 ,事先应进行仔细的实地测量和精确计算 ,在保证供电半径、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等符合要求的前提下 ,应尽量减少台区数量 ,以达到合理、经济的配置 ,台区数量过多 ,不仅增加了工程投入 ,而且工程完工后 ,供电…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电网设施建设依然处于相对滞后的尴尬局面,供电半径大,变压器布点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随着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的使用需求也逐渐上升,但供给能力又长期得不到改善,演化成了农网供求不均衡的矛盾。农村电网改造现状及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背景农村电网改造现状"十二五"期间,毕节市七星关区先后实施了中西部农网完善、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扩大内需农网项目  相似文献   

10.
国网山东高密市供电公司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过程中,完善农网工程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农网工程"五五"制管理,保证了农网工程建设质量与投资成效。"110 kV于家庄站10 kV赵家街线配出新建工程""平安庄村低压台区改造工程"两项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被山东省电力公司评为"2014年度农网优质工程"。管理机制"五统一",有序推进农网改造统一组织调度,按照"大建设"体系要求,成立由公司"一把手"任  相似文献   

11.
王敏 《农村电气化》2002,(10):23-23
木兰县局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施几年来 ,农村高、低压电网线损率明显降低 ,基本能够达到国家农网改造的要求 ,但也存在部分高压线路和低压台区线损率降低不明显 ,没有达到国家农网改造要求 ,甚至高于国家农网改造要求的标准。1 原因分析(1) 送、配电电网布局不完全科学合理 :目前 ,木兰县局共有 4座 6 3k V变电所 ,19条10 k V配电线路 ,为全县 14个乡镇担负着供电任务。由于变电所和配电线路数量少 ,乡镇村屯比较分散 ,负荷分布不均匀 ,送、配电电网布局不完全科学合理 ,部分高压配电线路供电半径超过规程要求 ,最大供电半径长达36 .1km。…  相似文献   

12.
一、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原则与重点(一)建设(改造)原则1.选择负荷技大、问题较多、见效明显的电网进行改造,且63千伏、10千伏和0.4千伏设备同时进行,做到一步到位。2优先改造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三类”设备;重点改造供电半径过长、高能耗设备多、“卡脖子”现象严重、电网损失过大的供电区;逐步进行电网结构性的调整,科学合理规划线路走向,增加63千伏变电所和配电变压器的布点,提高供电能力。3建设(改造)后的农网要使63千伏供电半径不超过80千米,10千伏供电半径不超过15千米,04千伏供电半径不超过500米。10千伏高压损…  相似文献   

13.
该文针对农网35kV变电站布点不足与10kV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的问题,为适应农村电网负荷发展的需要,探索一种投资少、易施工、见效快的解决10kV线路长距离送电造成电压低的方法,通过试点开展35kV变电站配电化应用研究,寻求一种解决10kV线路供电半径长而导致台区低电压问题的方法,并进行分析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姚会波 《农村电工》2003,11(10):28-28
1户外配电箱的利弊农网改造中农村配电变压器台区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建设,要求供电半径10kV线路不大于15km,400V线路不大于0.5km。因此,在低压配电台区布点较多、改造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具有“户外式、小型化、低造价、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等特点的户外式配电箱就成了网改中的最佳选择。户外式配电箱不占用土地,每台造价在4500~5000元之间,维护简单,操作方便,深受广大用户欢迎。存在的主要缺点有:一是由于户外式配电箱采用不锈钢或钢板制作,箱内构件集中,电子元器件较多,密封性好,但是由于没有降温的硬件措施,仅仅靠…  相似文献   

15.
农村低压电网无功管理的措施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安装位置,使农网布局趋向合理。要点是对台区布局尽量达到“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按用户分布情况适当增加小容量的台区,使台区分布渐趋合理,减少“大马拉小车”现象,缩短供电半径,降低线损。  相似文献   

16.
2009年、2010年农网改造升级已经结束,河北省秦皇岛卢龙供电公司完成了188台变压器台区农网改造升级的任务。通过变压器台区农网改造升级的完成,使电网达到了结构更加合理,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为经济运行奠定了基础,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根据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实际情况,结合实践管理经验,参考有关电力技术规程对变压器变台的设计、安装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以来,国网山东临朐县供电公司,以提高农网电压合格率为出发点,以提升居民用电质量为落脚点,走好"三步棋"全力推进农网低电压治理,效果良好。1走好"实时检测、跟踪分析"棋充分利用智能配网监控平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取实时数据监测实时电压,每日对过负荷台区进行统计分析和跟踪考核,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调整配电变压器挡位、调整三相负荷平衡、改造超供电半径和老化供电线路、电容补偿等措施,全面提高电压合格率。2走好"质量管理、技术管控"棋加强供电电压质量管理,合理配置配电变压器容  相似文献   

18.
1对用户供电的设计应"高压延伸"农村过去变压器大都安装在远离负荷中心的村外,供电半径大,有的地区供电半径长达2 km之多,这样就增加了损耗.农网改造时把10 kV线路延伸,使变压器安装在负荷中心,供电半径不超过500m,设计中消除迂回线路,通过实例可以看出高压延伸后降低了损耗.  相似文献   

19.
1导致供电"低电压"的原因农村电网结构较薄弱,个别区域存在变电站布点与区域负荷中心布局存在着不合理,部分10 kV馈线负荷重、线路长,首端线路电压偏高,末端电压偏低。在农村电网中,由于部分台区供电半径大,供电面广,低压线路线径细、截面小,下户线设计标准低,且设计电压等级以220 V偏多。近几年随着家电下乡和农村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20.
1做好电网规划和改造,提高技术线损管理水平(1)以"多布点、小容量、短半径"为原则,变电站深入负荷中心,增加10kV出线数目,缩短供电半径。(2)对10kV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城网按经济电流密度法选择线径,并考虑城网长期规划,主干线采用95mm2导线;农网按电压损失法选择线径,一般年用电300万kWh以上线路主干线采用75mm2导线,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