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蚕豆可以作为粮食,蔬菜兼用的一年生植物,又称为罗汉豆,是海东镇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粮经作物。提高蚕豆品质和产量,是促进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海东镇位于大理市东部,年平均气温15.4℃,年降水量565毫米,无霜期305天,属亚热带半干旱气候,具有山地高原温凉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符合蚕豆的种植条件。但目前,海东镇蚕豆生产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蚕豆总体产量不高,种植管理上还有待改进,普遍处于一种粗放简单  相似文献   

2.
蚕豆是启东市主要夏熟作物,种植面积达2.5万hm^2,蚕豆间作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就是在两行蚕豆空幅中间种植榨菜、全能菠菜、菜薹油菜等短季蔬菜,一般在春玉米、棉花等作物播种前收获,既不影响蚕豆产量又不误春播,且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显著。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宁国市种植模式大部分是一油一稻,油菜是当地主要的午季作物之一,也是当地农民种植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前宁国市油菜主要采取免耕直播机开沟覆土种植,施肥与病虫害防治以及收割以人工为主,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制约着油菜种植面积扩大。近年来通过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既有效缓解油菜生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提高了种植效益,对优化秋冬季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稳定油菜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鲜食蚕豆种植既稳定粮食生产,又增加经济收入,同时又改善土壤地力条件,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总结了鲜食型蚕豆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翻耕整地、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适时整枝摘顶、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较适合在浙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浙南地区鲜食型蚕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鲜食蚕豆种植既稳定粮食生产,又增加经济收入,同时又改善土壤地力条件,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总结了鲜食型蚕豆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翻耕整地、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适时整枝摘顶、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较适合在浙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会昌县利用庭院闲置空间,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既缓解了人地矛盾,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既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又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蚕豆在攀枝花市主要以鲜蚕豆作蔬菜食用,是一种早、特、鲜时令蔬菜,颇受市民欢迎。但攀枝花农民蚕豆种植技术多年来仍停留在原始水平,产量低,经济效益不明显,农民种豆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了蚕豆生产发展。因此,掌握科学的蚕豆种植技术,提高蚕豆产量,对农民朋友来说就显得十分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防治蚕豆病虫害技术以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本文全面总结了蚕豆病虫害防治、种植栽培技术的相关研究。【方法】从病虫害发生特点、影响因素和防控措施等方面总结蚕豆常见病虫害防控技术;从选地整地、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蚕豆种植改良技术。【结果】培育出高耐性的高产植株是防治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的最有效手段。【结论】结合当地情况,做出针对性措施,培养高产耐病植株,可以提高蚕豆种植的经济效益,减少病虫害防治不当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何宗金 《福建农业》2007,(11):15-15
2005年,新厝镇界下村引进慈溪大粒1号蚕豆种植400亩,亩纯收入达2000元左右,产品销往上海等城市,市场前景看好。而且利用冬闲田发展蚕豆生产,既可为农民增收,又可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具有推广价值。一、特征特性慈溪大粒1号蚕豆,由慈溪市种子公司育成。该品种株高85厘米左右,茎秆粗壮呈青绿色,分枝多,一般5到10个;叶色嫩绿色,叶椭圆,叶肉厚,花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平安县,在调整农作物产业结构当中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蚕豆马铃薯带状种植比单种马铃薯、蚕豆产量高,品质优经济效益好,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在巴藏沟乡下郭尔村进行了蚕豆马铃薯带状种植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启东市是传统的植棉大市,种植茬口一般是蚕豆套栽棉花,虽然蚕豆茬口具有用工省,成本低,用地与养地结合等特点,但蚕豆经济效益低,不利于农民增收。近年来,我们在种植结构调整中,示范推广青毛豆套种棉花的种植模式,将青毛豆替代蚕豆,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受到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蚕豆是永胜县永北镇小春生产中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是粮、菜兼用型作物。每年播种面积27000亩左右,蚕豆的产量高低对农民的经济收入影响很大,采用科学合理的蚕豆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蚕豆产量和品质,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增加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大葱是一种葱类蔬菜,种植产量高、病虫害少,既耐贮存又耐运输,是老百姓餐桌常见最常见的调味品,大葱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粗纤维、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物质,食用后可刺激肠胃蠕动、散寒健胃、杀菌解毒、利肺通阳等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食疗价值,市场对大葱需求不断上涨。山东省作为我国大葱主要生产基地,近年来,大葱在山东省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大葱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助于规范农户大葱种植管理技术,提高大葱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一、日光温室蔬菜病虫害发生现状日光温室地点固定,高温、高湿、封闭的生态环境和连茬种植,蔬菜品种相对单一的特殊生产模式,为蔬菜病虫害的日益严重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导致了温室蔬菜病虫害发生种类、数量明显增加,危害程度明显加重,严重制约了蔬菜的生产和农民的增收。目前  相似文献   

15.
共和县塘河地区主要种植青稞、油菜等农作物,种植作物单一、多年连作,导致施肥增多,病虫害严重。针对连作和"油菜—青稞"常年轮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开展了"蚕豆—青稞"轮作的减肥增效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蚕豆—青稞"栽培模式比"油菜—青稞"栽培模式增收明显,农药残留对二次栽培的作物药害低。"蚕豆—青稞"栽培模式具有节本、增效、增收的优点,在塘河地区乃至青稞种植区域推广应用该技术是今后藏区粮食栽培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北方,农民种植最主要的作物是小麦,小麦在农民的种植收入中占有不小的比例。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小麦的产量得到了稳步的提高,给农民带来可喜的种植回报。然而在小麦不断增收增产的同时,农民的小麦种植技术还存在诸多不足。同时,病虫害的持续存在,也给小麦的种植带来不小的威胁。因此,寻求小麦种植的关键技术、有效防治病虫害,对小麦持续增收至关重要。基于此,就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展开相应论述,以期有助于提高小麦的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对"大蒜、蚕豆、水稻"一年三茬种植模式的相关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粮、肥、饲兼用的作物,蚕豆的粒大,口感好,营养丰富,可鲜售,其籽实可以作为杂粮副食、蔬菜和精饲料,残株、茎、叶、荚壳可作绿肥、堆肥或牲畜饲料。在青海种植无公害蚕豆,需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进行高产种植,增加农民收入,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实现无公害蚕豆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着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开展蚕豆高产创建科技活动,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增施有机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剑川县金华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把青蚕豆种植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来抓,并申报为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常年种植面积达600hm2,是市场上一种味美的反季生态蔬菜,一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剑川县高原特色蔬菜产品之一。1整地施肥1.1整地蚕豆根系入土较深、扩展面宽,为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