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稻瘟病是黑龙江省水稻重要病害之一,稻瘟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稻草和病种子上越冬。稻瘟病的病菌孢子具有随空气飘散的特性,带病稻草是初侵染的主要来源。用带有潜伏菌丝的种子播种,其秧苗可能发病,而表面带菌(分生孢子)的种子,则在催芽播种后,分生孢子萌芽从幼苗基部侵入,因而秧苗发病。1.传播途径稻瘟病的病菌主要靠空气气流传播,在当年发病的稻草上越冬,次年7月上旬,温度适宜时,病稻草上的病菌借  相似文献   

2.
一、恶苗病1.发生规律病菌主要在种子及病稻草上越冬,随着种子萌发而繁殖,引起发病,以后病株表面产生分生孢子,在水稻开花时,分生孢子落到花蕊上萌发侵入,使种子带菌而成为本病发生的主要侵染源。土温在25~30℃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在北方地区时有发生,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使恶苗病的病情有所加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搞好防治工作。1发病症状水稻恶苗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种子带菌是引起苗期发病的主因,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的幼苗不久即死亡。轻病的种子长出的病苗往往徒长,比健株高1/3,植株细弱,叶片和叶鞘  相似文献   

4.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会使恶苗病的病情有所加重. 一、发病症状 水稻恶苗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种子带菌是引起苗期发病的主因,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的幼苗不久即死亡.轻病的种子长出的病苗往往徒长,比健株高1/3,植株细弱,叶片和叶鞘变窄而长,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根毛稀少,部分病苗在插秧前、后死亡.  相似文献   

5.
<正> 水稻恶苗病,又名“徒长病”,全国南北稻区都有发生。一、发病条件病菌主要在种子及带病稻草上越冬。播种后,病菌随着种子萌发而蔓延,引起苗枯;以后在病株和枯死株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在北方地区时有发生,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使恶苗病的病情有所加重。1.发病条件带菌种子和病稻草是该病发生的初侵染源。脱谷时,由于脱谷机空隙小,转数过快,可增加种子受伤几率,如播种这类受伤种子比未受伤的种子发病重。脱粒时与病种子混收,也会使健种子带菌。土温30~50℃时易发病,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旱育秧较水育秧发病重;增施氮肥刺激病害发  相似文献   

7.
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因子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因子及防治技术钱月珍张亚明(锡山市植保植检站214101)水稻恶苗病属种传病害。种子内外的分生孢子或菌丝体是重要的初侵染源,种子萌发后,病菌从芽鞘、根和根冠侵入,引起秧苗发病。病株产生的分生孢子可从伤口侵入感染健苗引起再浸染而使大田发...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水稻种传病害主要有恶苗病、干尖线虫病。近年来,随着水稻恶苗病菌对主要浸种药剂咪鲜胺产生抗药性,加之塑盘育苗中的高温催芽措施利于病菌侵染,恶苗病在江苏省呈加重发生趋势。一、恶苗病水稻重要的种传病害之一,为江苏省稻区常发病害,近年来在苏南、沿江、沿海的部分机插稻田回升明显,发生较重,重发地区病株率超过30%。1.发生规律病菌主要在稻种及病稻草上越冬。病菌随着种子萌发而  相似文献   

9.
水稻恶苗病菌在浸种过程中的扩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表明 ,稻恶苗病带菌种子在浸种液中 ,恶苗病菌小型分生孢子的数量与种子带菌率的高低、浸种时间的长短成正相关 ;由于稻种中寄藏的恶苗病菌在水中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使得水稻种子带菌率明显提高 ,苗期恶苗病发病率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正一、水稻恶苗病恶苗病又称公稻子,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恶苗病病菌寄生或附着在种子上,种子带菌是恶苗病发病的产要原因。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不久幼苗即可死亡。轻病的种子长出的病苗徒长比健株高出1/3,植株细弱,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插秧前、后死亡。成株期一般在插秧后一个月左右出现病株,症状与苗期相似,病株分蘖少或不分蘖,节间显著增长,下部几个茎节上生有许多倒生的不定根。病株抽穗后剑叶开张角度比  相似文献   

11.
25%氰烯菌酯SC、16%咪鲜·杀螟丹WP、22%氰烯·杀螟丹WP等药剂处理(浸种或拌种)稻种对水稻恶苗病控病效果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类因多年使用已产生明显的抗药性;25%氰烯菌酯浸种或拌种对恶苗病病菌均有较好控病效果;浸种、高温催芽等环节极有利于恶苗病病菌的侵入危害,较干籽播种对恶苗病病株率提高60%以上,因而采用浸种催芽方式的一定要进行药剂浸种,才能确保控病保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在北方地区时有发生,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使恶苗病的病情有所加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搞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浅谈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在我省各地时有发生,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使恶苗病的病情有所加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搞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在北方地区时有发生,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冉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使恶苗病的病情有所加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搞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在北方地区时有发生,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使恶苗病的病情有所加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搞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25%氰烯菌酯SC、16%咪鲜·杀螟丹WP、22%氰烯·杀螟丹WP等药剂处理(浸种或拌种)稻种对水稻恶苗病控病效果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类因多年使用已产生明显的抗药性;25%氰烯菌酯浸种或拌种对恶苗病病菌均有较好控病效果;浸种、高温催芽等环节极有利于恶苗病病菌的侵入危害,较干籽播种对恶苗病病株率提高60%以上,因而采用浸种催芽方式的一定要进行药剂浸种,才能确保控病保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初侵染菌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种子带菌检验、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形态观察及存活检测、越冬病菌的苗期致病力测定表明,玉米种子不携带弯孢霉叶斑病菌(Curvularialunata),其分生孢子能在玉米秸秆垛中越冬,病残体内的菌丝体能在多种场所越冬,越冬病菌接种幼苗显示了该病典型的病斑。说明玉米秸秆垛、田间和堆肥中的病残体是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的初侵染来源。  相似文献   

18.
恶苗病在我国各主要稻区均有发生,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使恶苗病在  相似文献   

19.
1发病症状幼苗到结荚期都可能受害,幼苗被害,叶背面产生白霉层,严重时,苗变黄枯死。成株期叶片上病斑呈现水渍状、淡绿色,后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背面病斑上有白色霉层;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叶枯黄。被害花粳肥肿弯曲,畸形。病种荚细小而弯曲,多不结实。2发病规律白菜霜霉病是十字花科霜霉菌寄生引起的,叶背面的白霉即为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囊。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采种株上越冬,或以卵孢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侵染。第2代采种株带菌定植后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侵染幼苗。病菌借风、雨传播,从表皮和气孔侵入,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20.
化学防治的方法有种子处理、土壤施药和植株喷药等. 1.种子处理是用药剂处理种子以消灭种子内外的病原物,或使种子着药以保护幼苗免受病原物的侵染.方法有拌种、浸种、闷种等.用药剂拌种可使种子表面附着一层药剂,不仅可以消灭种子表面(有的也可以消灭内部)的病原物,播种后还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防止种子周围土壤中的病原物对幼苗的侵染.浸种和闷种,对杀死种子内部的病菌有较好的效果,但只可以在播种前消灭种子内外的病原物,对播种后的幼苗不能起保护作用.此外,采用浸种或闷种时必须严格掌握药剂的浓度和处理的时间,否则会发生药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