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筛选抗旱性强的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本试验以12个苜蓿品种为材料,利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设置了100 g·L-1和200 g·L-1两个胁迫梯度,分别测定叶片、茎、根颈、根系4个器官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植株根冠比,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植株各器官生理指标在抗旱性评价过程中所占权重,结合抗旱系数评价苜蓿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100 g·L-1和200 g·L-1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株高、叶面积、根长均减小,根冠比增加;各器官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在所有的生理指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过氧化氢酶活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较敏感。不同器官生理调节物质的抗旱系数存在差异,叶片各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小于茎和根系,根颈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大于叶片、茎和根系。在评价品种抗旱性时,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根颈脯氨酸含量、根颈可溶性糖含量、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及根系过氧化氢酶活性占权重较大。综合分析得出,100 g·L-1 PEG处理时,‘公农1号’、‘中苜1号’和‘前景’的抗旱性比较强;200 g·L-1PEG处理时,‘骑士2’、‘东苜1号’、‘巨能2’和‘斯贝德’的抗旱性较强,可作为苜蓿抗旱栽培的参考品种。  相似文献   

2.
甘农1号小黑麦的田间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农1号'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为试验材料,‘石大1号'(CK1)和‘中饲1048'(CK2)为对照,通过测定不同干旱胁迫天数的土壤水分含量和生理生化指标,以研究‘甘农1号'小黑麦的田间抗旱性,为其在西北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种植提供参考。于小黑麦分蘖期采用遮雨棚控水法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分别在干旱胁迫第7,14,21,28,35和42 d测定土壤含水量,并采集叶片测定其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直到小黑麦地上部分萎蔫至死亡。结果表明:除品种间和品种×干旱胁迫天数交互作用间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品种间、干旱胁迫天数间和品种×天数互作间可溶性糖、脯氨酸、POD、SOD、CAT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个小黑麦品种的抗旱能力强弱依次为:‘甘农1号'CK2CK1,‘甘农1号'属于中抗旱型,CK1和CK2为干旱较敏感型。  相似文献   

3.
4种轻型屋顶绿化植物抗旱能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综合评定锦绣苋(Alternanthera bettzickiana)、玉吊钟(Kalanchoe fedtschenkoi‘Rosy Dawn’)、藓状景天(Sedum polytrichoides)、洋竹草(Callisiasp.)4种轻型屋顶绿化植物的抗旱能力,采用盆栽控水法测定其在干旱胁迫下的永久萎蔫率、叶片失水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m’、ETR、ΦPSⅡ、NPQ)等生理指标,并结合胁迫时与复水后的表观形态变化,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4种植物的抗旱能力强弱。结果表明,1)植物的永久萎蔫率和叶片失水率以洋竹草和玉吊钟相对较低,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2)4种植物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指标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而降低;F_v/F_m、F_v’/F_m’、ETR、ΦPSⅡ参数呈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而NPQ呈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3)4种植物的抗旱性排序依次为洋竹草玉吊钟藓状景天锦绣苋,与实际形态观测结果一致,其中洋竹草、玉吊钟、藓状景天能忍受华南地区夏季高温条件下12d左右的持续干旱而保证正常生长,适合应用于轻型屋顶绿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结缕草的2个品种(抗旱性强的兰引3号和抗旱性弱的马尼拉)在土壤干旱及复水过程中的几项生理指标(游离脯氨酸、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测定和对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的分析发现:兰引3号耐旱性强,干旱条件下草坪质量较高,叶片水势较大;干旱胁迫下抗旱性相对较弱的马尼拉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增加幅度较大;胁迫期间2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先升后降,兰引3号超氧化物歧化酶高峰期出现早且含量高;复水后2个品种恢复程度不同,兰引3号由于复水前持续干旱没有造成严重伤害,所以游离脯氨酸、相对电导率恢复快,而马尼拉各项指标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5.
采用沙培植物育苗法,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自然干旱,研究9份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及3份高丹草(S. bicolor×S. sudanense)幼苗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抗旱性强的材料在干旱胁迫下保水能力强、叶绿素持有率高、能维持较高的光合性能和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依据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化学效率(Fv/Fm)、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7项抗逆相关指标,对12份材料的抗旱隶属值进行计算,其综合抗旱适应性鉴定结果为,材料编号1、2和3的苏丹草与10(‘蜀草2号’高丹草)、11(‘蜀草1号’高丹草)及12(‘海狮’苏丹草)抗旱性较强,编号为7、8的两份苏丹草和9号高丹草抗旱性较差。本研究为高梁属作物抗旱新品种选育和优质牧草栽培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分胁迫对几种假俭草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5个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的匍匐茎和叶片在干旱胁迫期间含水量、细胞质电解外渗率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并分析其简单相关关系和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叶片和匍匐茎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均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细胞电解质外渗率则增加,但降低和增加的幅度不尽相同,而且叶片和匍匐茎的增加或降低不同步;对照组(E102)除叶片失水速率明显低于其他种源外,并无明显优于国产假俭草种源抗旱性的特征;叶片与匍匐茎含水量、电解质外渗率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和极显著相关;叶片含水量与其电解质外渗率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线性关系,表明假俭草水分状况与其细胞受伤害程度及其抗旱性之间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物量、水分生理状态以及叶片形态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并确定参试紫花苜蓿品种的御旱能力。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对3个品种的紫花苜蓿进行了4个梯度的水分胁迫处理,测量了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叶水势、相对叶片含水量、叶长、叶宽、叶面积以及相关指标的胁迫指数。结果显示:紫花苜蓿根、茎、叶的干重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依品种和胁迫程度的不同而不同;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根冠比呈增大趋势;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含水量胁迫指数以及叶片含水量胁迫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叶片变短变窄,叶面积变小,比叶面积胁迫指数呈下降趋势。3个紫花苜蓿品种中‘敖汉’的根冠比最大且比叶面积胁迫指数最小,其御旱能力最强,‘中苜1号’次之,‘三得利’最弱。  相似文献   

8.
低温胁迫下结缕草品种的抗寒性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温胁迫兰引3号结缕草、青岛结缕草和交大1号结缕草3个品种,分别测定3个品种的叶片、茎、根茎的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并进行了地下茎恢复生长试验.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叶片、茎、根茎的可溶性糖含量以交大1号最高,兰引3号最低;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兰引3号最高,交大1号最低;-12℃低温处理后兰引3号存活率为12%,青岛和交大1号全部死亡,-10℃低温处理后兰引3号存活率57%、青岛7%、交大1号8%;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二者有补偿作用;游离脯氨酸积累多抗寒性强,兰引3号结缕草抗寒性最强.  相似文献   

9.
不同草种草坪蒸散量及各草种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2  
对草地早熟禾(午夜)、高羊茅(交战2号)、多年生黑麦草(百客来)、狗牙根(普通型)及结缕草(青岛结缕草)等5种常见草坪草草坪的蒸散量及各草种的抗旱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发现在土壤水分充足时,冷地型草草坪的蒸散量显著比暖地型草草坪的高(P<0.01);3种冷地型草草坪间的差异较小;狗牙根草坪的蒸散量显著比结缕草草坪的高(P<0.01)。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暖地型草的抗干旱胁迫能力明显比3种冷地型草坪草的高。黑麦草与高羊茅的耗水量大,土壤含水量变幅大,土壤水吸力值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及水热下降快,萎蔫早,保水性比草地早熟禾的差;在开始萎蔫时高羊茅根系的吸水能力更强,说明它具有更高的抗干旱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应用于生产,本研究采用盆栽和营养液2种不同培养方式,对30个西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玉米品种进行PEG 模拟干旱胁迫的苗期试验,通过隶属函数法筛选品种,使用干旱变异指数对抗旱指标进行筛选和评价。结果表明,雅玉10号、正红311等8个品种在几次试验重复中表现均为良好,被归类为抗旱品种。指标中叶面积、根冠比、根系性状(根系体积、根分支数、根长)、相对电导率、离体叶片失水速率、脯氨酸、叶绿素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原初光能捕获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可作为玉米苗期抗旱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合适的AMF菌剂,以解决华南地区常见的‘兰引3号’结缕草(Zoysia japonica‘Lanyin No.3’)足球场草坪养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水肥浪费和潜在的环境问题。本研究运用扩增子技术对4个以‘兰引3号’结缕草建植的足球场草坪AMF进行群落结构和物种鉴定。结果表明,4个足球场的‘兰引3号’结缕草均与AMF形成了共生结构,侵染形式以菌丝侵染为主。通过多样性分析发现,在管理强度较低的英东体育场(YD)中,‘兰引3号’结缕草根际土壤和根内AMF多样性均高于其他管理强度较高的场地。草坪中的AMF大部分属于球囊霉属(Glomus),其次为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以及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可见,球囊霉属真菌是组成高效AMF菌剂的重要菌种资源,能为‘兰引3号’结缕草足球场草坪保水、保肥等菌根技术的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以白三叶品种‘Pixie’和‘MAG’为供试材料,用15%PEG(聚乙二醇-6000)模拟干旱胁迫,通过测定叶片外观表现、相对含水量(RWC)、电导率(EL)、丙二醛(MDA)、内源激素水平、相对生长速率(RGR)、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光合参数,探讨两品种白三叶的抗旱性差异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两品种植株叶片萎蔫程度逐步加重、RWC不断降低,而EL和MDA则持续升高,与‘MAG’相比,‘Pixie’的萎蔫程度较轻,RWC较高,EL和MAD较低。干旱胁迫使两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降低,而胞间CO_2浓度(Ci)逐渐升高,但‘Pixie’比‘MAG’维持了较高的叶绿素含量、Pn和WUE,以及较低的gs、Tr和Ci。与此同时,两品种叶片中ABA含量显著增加,IAA、GA以RGR则显著降低,而‘Pixie’维持了显著高的ABA和GA,以及显著低的IAA和RGR。此外,‘Pixie’比‘MAG’有显著高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显著低的渗透势和水势。综上所述,‘Pixie’的抗旱性强于‘MAG’。  相似文献   

13.
钙处理对苜蓿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20mmol/L CaCl2喷施苜蓿幼苗并进行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的干旱胁迫,研究了几种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钙提高了苜蓿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和脯氨酸含量,减轻了细胞膜伤害及丙二醛的积累,提高了苜蓿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抗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培育和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筛选抗旱品种,试验采用室内盆栽法对16个苜蓿品种幼苗在3个水分梯度下进行干旱胁迫处理,通过形态与生理指标变化分析和隶属函数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对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植株高度、叶片面积、根系活力与干旱胁迫强度呈显著负相关,而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干旱胁迫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但叶绿素含量对干旱胁迫程度响应不一致;16个苜蓿品种幼苗抗旱性强弱依次为MT4015北极熊金皇后先行者旱地英斯特公农1号巨能7WL343HQ巨能2惊喜公农5号3010驯鹿阿尔冈金斯贝德。说明MT4015、北极熊、金皇后的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本研究通过温室栽培试验探索了3个品种紫花苜蓿在不同生育期对干旱胁迫的形态和生理响应。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在不同生育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比较一致,但是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综合紫花苜蓿的3个生育期,‘敖汉’和‘中苜1号’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受干旱胁迫影响较大,对干旱胁迫响应迅速;‘三得利’的地上生物量对轻度干旱胁迫无明显响应,对中度或重度干旱有一定的响应。‘敖汉’和‘中苜1号’紫花苜蓿的根冠比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比‘三得利’要灵敏,‘敖汉’苜蓿根冠比增加最显著;花期3个品种紫花苜蓿的根冠比以及根冠比增加幅度均为3个生育期中最大。在3个生育期干旱胁迫下‘敖汉’和‘中苜1号’根系ABA含量均呈升高趋势;分枝期干旱胁迫下‘三得利’根系ABA含量也呈升高趋势,但在花期和结荚期其根系ABA含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滞后。  相似文献   

16.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营养液沙培法,用PEG-6000进行4种水势梯度的人工胁迫处理(0、-0.4MPa、-0.8MPa和-1.2MPa),分析干旱胁迫下牧歌37CR、巨能和中苜1号的植株形态特征和根系生理生化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气孔导度下降,根冠比增大。整体而言,干旱胁迫显著影响苜蓿的根系生长,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供试苜蓿的根系总长度、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不断增加,根系干重先增加后下降。就个体而言,牧歌37CR的根系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根系干重明显高于巨能和中苜1号;牧歌37CR和巨能苜蓿根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中苜1号(P0.05);除重度干旱胁迫外,牧歌37CR根系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巨能和中苜1号(P0.05)。综合评价表明,牧歌37CR的抗旱性优于中苜1号和巨能,更适宜在北方较干旱地区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草地早熟禾3个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究干旱和复水对草坪草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3个品种在干旱胁迫及干旱后复水条件下草坪质量(TQ)、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光化学效率(Fv/F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引起3个品种的TQ,RWC,Fv/Fm,SOD活性,CAT活性明显下降和MDA含量明显升高;复水后,3个品种的TQ,RWC,Fv/Fm,SOD活性,CAT活性和MDA含量不同程度地得以恢复,但3个品种的大部分指标都没能完全恢复到干旱胁迫前水平。Merit的各项指标较其他两个品种在干旱胁迫期间降幅小,复水后各指标恢复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结缕草(Zoysia japonica)进行控水处理,测定干旱胁迫期间的叶片形态、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结缕草叶片受害程度逐渐增加。在干旱胁迫初期,处理组叶片1/3萎蔫,并且开始卷曲;干旱胁迫到第9d时,植株整体处于萎蔫状态,部分叶片枯黄;干旱胁迫到第12d时,植株全部萎蔫,大部分叶片枯黄;干旱胁迫到第15d时,植株叶片全部枯黄。(2)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干旱胁迫到6d后叶片含水量下降幅度增加,胁迫到12d后下降趋势又变缓慢。(3)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干旱胁迫9d后脯氨酸含量大幅度增加,第12d后脯氨酸含量增加缓慢。(4)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总糖含量逐渐增加,胁迫到9d后可溶性总糖含量大幅度增加,胁迫到12d时达到最高值,然后可溶性总糖含量开始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紫花苜蓿‘金皇后’(Medicago sativa‘Golden empress’),多花黑麦草‘盛宴’(Lolium multiflorum‘Feast’)和紫羊茅‘传奇’(Festuca rubra‘Legend’)和‘派尼’(Festuca rubra‘Pernille’)为材料,以含0,30,60,90,120 mg·L-1 HgCl2的Hoagland营养液进行沙培盆栽试验,探究不同浓度汞胁迫对4个草种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汞胁迫浓度的升高,4个品种的出苗率、株高、干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PS 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却呈上升趋势;4个草种的耐汞性及对汞敏感的指标类型存在明显差异;中低浓度汞胁迫(30~60 mg·L-1)下,各草种的出苗率、叶面积、株高、干重、根系活力较对照降幅较小;汞胁迫浓度大于90 mg·L-1时,各草种的测定指标均开始急剧变化,出苗率、株高、干重、叶面积、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片SS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4个草种幼苗期耐汞性强弱依次为:‘派尼’>‘金皇后’>‘盛宴’>‘传奇’。本研究可为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时在植物材料选择方面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冰草相关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胁迫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限制植物生长的一个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本文研究了15 d的干旱胁迫和6 d的复水对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叶片抗旱相关生理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冰草叶片具有较强的水分保持能力,并且在复水过程中叶片相对含水量快速恢复;干旱胁迫对冰草光化学系统的影响较小,10 d的干旱胁迫下,Fv/Fm仅下降了6.62%;5 d和10 d的干旱胁迫对冰草叶片电解质外渗的影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电解质外渗显著升高。在水分胁迫下, 冰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降低,CAT对干旱胁迫最敏感,而POD活性下降最慢;复水后3种酶的活性升高,复水6 d后都恢复到干旱处理前的水平。由此表明,冰草的抗旱性可能和短期干旱胁迫下叶片的保水能力以及复水后叶片生理功能的快速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