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分子克隆重组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分子标记、动物分子遗传学、抗病育种等。这些方法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①畜禽基因组及重要经济性状(肉蛋奶)的基因(QTL)定位。研究内容包括基因组及基因图谱;产量和质量主基因分析;基因(QTL)定位;单位性状基因的分离、克隆和测序;转基因动物。②畜禽超高产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内容包括肉蛋奶超高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畜禽杂种优势的机理及预测,分子遗传鳖记辅助选择。③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挖掘影响地方鸡肉色性状的有效SNP位点及功能基因,给儋州鸡育种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撑,利用10×深度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200只儋州鸡个体的肉色性状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与肉色性状相关的全基因组和潜在显著水平的SNP位点分别为6个和13个,分别位于儋州鸡1、2、4、5号和Z染色体。通过KEGG通路分析和GO注释,预测ACAA2、ACSS3基因可作为儋州鸡肉色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这些结果将为儋州鸡的育种提供候选分子标记,为地方鸡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因芯片技术在养牛业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牛品种资源丰富,而且有许多优良基因,但并没有被充分发挥和利用.在基因水平上开展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快速、科学的方法.目前,利用分子辅助标记对目的基因进行分子标记,从而实现对重要经济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MAS),这是进行牛分子育种的关键,而开发和应用新型分子标记已成为发展分子育种技术的重要方向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在动物基因组测序计划的推动下,猪的育种技术已从常规育种方法过渡到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se-lection,MAS)技术主导的现代分子选育,朝着快速改变基因型的方向发展。我国地方猪种因蕴藏丰富有益功能基因,日益成为培育优良猪种后代、提高优良性状选择效率的研究重点。1分子育种研究的内容和特点传统育种主要利用表型来推断基因型  相似文献   

5.
绵羊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动物之一,不同绵羊品种具有各自独特的性状。利用性状存在变异的绵羊个体,对其进行基因组水平的分析,可以定位获得影响某种性状的基因区段或主效突变位点,鉴定得到的这些重要基因可为绵羊遗传育种提供分子标记,加快遗传选育进程。文章综述了在绵羊中鉴定得到的影响繁殖、生长、抗病及抗逆性状的主效基因发现过程及相应的调控机理,同时还综述了这些基因在绵羊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有助于后续探索这些重要基因的具体分子机制,并为绵羊分子育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产仔数是反映猪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应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作为多基因控制、遗传力低的复杂经济性状,鉴别影响产仔数的基因位点,利用分子选育标记来提高猪的产仔性能倍受重视。随着重测序成本的不断降低,基因组学研究不断深入,以全基因组重测序、简化基因组测序和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的芯片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芯片技术研究影响猪产仔数性能的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及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为后期鉴别影响产仔数变异主效基因提供参考,为生产采用分子育种进行产仔选育提升提供分子标记信息。  相似文献   

7.
标记辅助选择是近些年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选种方法,被认为是提高育种选择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文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猪重要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或数量性状座位(QTL)定位及猪标记辅助选择的应用概况、实施方法和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就当前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猪经济性状遗传改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丰富,且有许多优良性状基因,但这些优良性状基因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在基因水平上开展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畜禽经济性状改良的重要方向。目前,虽然传统系谱选择方法在育种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准确率低、育种周期长等缺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先进的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分型技术大大促进了畜禽育种方法的革新。从低通量、耗时的限制性片段多态标记(RFLP)到如今高通量、高密度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基因检测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基因芯片技术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研究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畜禽育种的新技术手段和新热点。主要介绍了高、低密度SNP芯片技术在畜禽育种中的研究及应用,并简述了其技术优势、存在问题及挑战、应用展望,旨在表明基因芯片技术必将会成为畜禽分子育种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技术,在畜禽种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期为基因芯片技术在畜禽育种中得到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推进中国畜禽育种遗传进展,提升中国畜禽种业的科技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影响猪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和QTL,阐述了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打靶技术的基本方法,探讨了分子育种技术在猪品种繁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芯片技术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丰富,且有许多优良性状基因,但这些优良性状基因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在基因水平上开展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畜禽经济性状改良的重要方向。目前,虽然传统系谱选择方法在育种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准确率低、育种周期长等缺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先进的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分型技术大大促进了畜禽育种方法的革新。从低通量、耗时的限制性片段多态标记(RFLP)到如今高通量、高密度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基因检测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基因芯片技术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研究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畜禽育种的新技术手段和新热点。主要介绍了高、低密度SNP芯片技术在畜禽育种中的研究及应用,并简述了其技术优势、存在问题及挑战、应用展望,旨在表明基因芯片技术必将会成为畜禽分子育种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技术,在畜禽种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期为基因芯片技术在畜禽育种中得到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推进中国畜禽育种遗传进展,提升中国畜禽种业的科技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产仔数性状基因作为研究对象,展示其在中国地方品种猪的分子育种现状,分析分子育种运用于临床实践的可能性和意义,为地方品种猪的保种、育种实践奠定基础。猪产仔数性状受多基因调控,遗传力偏低,分子育种手段可能加快该性状的育种进程。本文综述了与产仔数性状相关主效基因(雌激素受体、促卵泡素β、催乳素受体、视黄醇结合蛋白4、骨桥蛋白)的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数性状关联程度,分析其在中国主要地方品种猪中育种实践的进展情况,并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因组选择是一种全基因组范围内的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是家畜经济性状育种改良的重要技术,利用全基因组遗传标记信息对个体进行遗传评估,能够精准地早期预测估计个体育种值,降低近交系数,大大提高猪育种的遗传进展。随着基因组育种技术不断成熟,基因检测价格不断下降,这项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奶牛、生猪、鸡等动物的育种工作中,本文将从猪基因组选择技术应用意义、国内外应用现状与趋势、技术集成、应用前景等4方面进行综述,为猪的基因组选择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牛基因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牛基因组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全基因组序列图与转录组研究四个部分介绍了牛基因组学研究进展.最新的牛遗传连锁图谱由4 585个标记组成,平均图距精确到1.2 cM,是研究牛数量性状位点、定位克隆生产性状相关基因进行分子辅助育种的蓝图.基于限制性酶切指纹图与末端测序技术对294 651个BAC克隆分析拼接成的物理图谱,覆盖约15.8倍基因组,为牛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提供了框架.融合了全基因组鸟枪法和逐步克隆法绘制的牛基因组草图,包含了26 052 388个可用测序读长,覆盖约7.0倍基因组,拼接成2.87 Gb的基因组序列.牛各个组织器官的cDNA文库构建和EST测序以及基因芯片方面的基因转录和表达的研究,将阐释更多的泌乳、繁殖、产肉和疾病抵御力等重要性状相关功能基因,从而将更多的基因应用到牛的分子辅助育种上.  相似文献   

14.
分子育种技术是在DNA水平上直接进行选择,通过对随机分布于整个基因组的分子标记的多态性进行比较,更加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的多态性,可以获得更大的信息量,选种的准确性也更高,进而提高奶牛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作者从奶牛分子育种技术的角度入手,阐述了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育种以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这几方面的研究难点、存在问题和研究进展,指出分子育种技术在奶牛育种及改良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并应用分子育种技术,不仅可以加速我国奶牛核心群的全面建设,而且对培育种公牛也是非常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旨在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方法挖掘畜禽各种经济性状相关候选基因及分子标记.本试验利用鸡的60 K SNP芯片,对北京油鸡初生、28、56、80和100日龄体质量进行GWAS研究.结果表明,共有9个SNPs位点达5%全基因组显著水平,与28或100日龄体质量显著相关,在这些显著位点附近包括LYRM1、LDB2等基因;还有96个SNPs位点达全基因组潜在显著水平,与检测的各个日龄体质量有潜在相关性.这些候选基因和分子标记的揭示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素材.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标记辅助选择(MAS)作为一种新的选种方法,被认为是提高育种选择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猪的重要经济性状主效基因和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及猪标记辅助选择的应用概况、实施方法和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就当前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猪经济性状遗传改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家蚕分子育种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家蚕杂交育种方法,难以将来自多个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个品种上,且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以基因改良为主要目标的分子育种技术,则可实现家蚕育种的新突破。分子育种技术主要有3种,一是选择优良基因的分子标记,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二是转基因方法,构建优良基因的载体,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家蚕并实现稳定遗传;三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分子设计,再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技术进行品种选育,是实现分子育种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基因组时代的到来,高通量测序在动物新基因和分子标记挖掘方面的优势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成功建立起变异与表型的关联,借助现代分子育种和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技术,这些新产生的基因组变异必将在动物经济性状改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与家羊关键经济性状有关的分子遗传标记研究还相对较少,而高质量参考基因组的发表为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基于此,文章对绵羊和山羊关键经济性状的GWAS分析和GS育种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羊品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单核苷酸芯片和基因分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猪的性状成为可能。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是一种新兴的遗传分析方法,能有效进行复杂疾病和性状的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针对猪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积累了大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候选基因以及数量性状位点,为猪分子育种提供基础。该文主要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以及对猪性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家蚕茧丝纤度基因的RAPD标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巧玲  季平  何家禄 《蚕业科学》2000,26(3):188-189
家蚕茧丝纤度性状属于数量性状 ,受 2~ 3对主效基因控制[1] ,表现为部分伴性遗传[2 ] ,并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因此 ,家蚕新品种选育对这一性状的选择难度较大。应用分子标记法辅助育种 ,将提高目标性状选择的准确性和缩短育种进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ndomAmplificationPolymorphicDNA ,RAPD)技术在种属特异性鉴定、确定进化关系、外源导入基因的追踪、鉴定染色体上特异的DNA片段、寻找与靶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定位和基因分离、遗传作图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家蚕方面利用R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