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微波杀菌 德国贝斯托夫公司新近研制成功微波混合室系统,利用微波对食品进行杀菌处理,效果十分理想.该系统由附有相应电源设备的微小发生器、波导管连接器及处理室组成.它能够以食品内极其微小的温度差异,对在连续流动的食品进行快速的巴氏处理..该技术杀菌适宜已经包装的面包片、果酱、香肠和锅饼等食品,保存期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粒状食品红外线源辐射瞬态熟化温度场连续加工测控较难、品质恶变等问题,构建了粒状食品红外线源辐射瞬态熟化温升模型,分析其辐照强度的空间变化,并应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不同粒径食品变距瞬态熟化温度场形成特性。结果表明:粒状食品红外线源辐射瞬态熟化温度场形成与辐照强度、粒径尺寸、受辐射距离等因素相关,粒状食品表面热损速率与内能变化速率间满足能量平衡瞬态响应;沿红外线源辐照方向,物料内部瞬态熟化温度呈递减分布;4mm粒径荔枝果肉加工食品受50mm距离辐射,其熟化温度高且均匀。  相似文献   

3.
1、微波杀菌德国贝斯托夫公司新近研制成功微波混合室系统,利用微波对食品进行杀菌处理,效果十分理想。该系统由附有相应电源设备的微波发生器、波导管连接器及处理室组成。它能够以食品内极其微小的温度差异,对在连续流动的食品进行快速的巴氏处理。在处理室内,微波的能量可以均匀地分布于被处理的食品上,加热到72~85℃的巴氏灭菌温度时间保持1~8分钟,而后送入贮藏室,贮藏前温度降至15℃以下。该技术杀菌适宜用于已经包装的面包片、果酱、香肠和锅饼等食品,保存期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4.
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辐照加工技术是对核能的一种和平应用。文章从紫外线杀菌、射线杀菌两方面阐述了食品辐照技术的原理,总结了该技术的特点,探讨了辐照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以及辐照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1、微波杀菌 德国贝斯托夫公司新近研制成功微波混合室系统,利用微波对食品进行杀菌处理,效果十分理想.该系统由附有相应电源设备的微小发生器、波导管连接器及处理室组成.它能够以食品内极其微小的温度差异,对在连续流动的食品进行快速的巴氏处理.在处理室内,微波的能量可以均匀地分布于被处理的食品上,加热到72~85℃的巴灭菌温度时间保持1~8分钟,而后送入贮藏室,贮藏前温度降至15℃以下.该技术杀菌适宜已经包装的面包片、果酱、香肠和锅饼等食品,保存期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6.
微波对细菌的致死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耐热性较强的枯草芽孢杆菌为菌种,进行了微波辐照灭菌和传统加热灭菌的对比试验,从物理学角度分析了微波辐照怀传统加热杀菌的原理和差异。试验得到了2种处理方法的菌致互率曲线,难了微波杀菌的非热效应观点,介绍了一种能测量恒定温度下微波辐照菌致死率曲线的专利装置,该装置为研究微波辐照下物料的pH值、浓度、粘度等因素对杀菌效果的影响提供了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食品的安全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辐照处理能杀灭细菌等有害病毒,保持食品本色不变,这也是区别于热处理、冷冻和药物处理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独特的食品灭菌方法。利用电离辐射处理各种食品,从而起到保鲜、改善品质、延长保质期和无污染等作用。……  相似文献   

8.
微波辐射处理电镀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处理电镀废水的效果。[方法]以颗粒活性炭为催化剂,以电镀废水为处理对象,将家用微波炉(LG,700 W)改装为试验装置,并使其能进行回流试验,建立了微波辐射处理工艺,根据CODCr、氰化物和铜等指标分析评价其处理效果,并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研究微波辐射时间与处理效果的关系。[结果]微波辐射技术对电镀废水中的CODCr、氰化物以及重金属铜的处理效果显著,对CODCr、氰化物、重金属铜的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78.0%、99.9%和87.0%,对CODCr和氰化物的最佳处理时间分别为140和120 s。微波辐射时间与CODCr浓度和氰化物浓度呈线性相关,与重金属铜的浓度呈指数相关。[结论]用微波辐射技术处理电镀废水工艺简单、操作便捷,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榨菜辐照贮藏保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保鲜榨菜,研究剂量、含水量以及含盐量对保鲜效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后氨基酸态氮有少量增加,蛋白质含量随剂量增加有所降低,总酸没有显著变化,含水量对杀菌效果没有影响,剂量与盐处理相结合保鲜效果更佳。在 8kGy辐照处理的样品在质地、颜色、口味略有变化,但产品仍然能被消费者接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不同杀菌技术对发酵盐坯辣椒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杀菌方式,采用超声波、微波、巴氏及辐照4种杀菌方式处理发酵盐坯辣椒,并将杀菌后的盐坯辣椒进行保温处理,测定杀菌方式对样品微生物指标、理化性质、挥发性香气成分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杀菌方式处理后的发酵盐坯辣椒样品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其中微波和辐照杀菌方式处理的样品大肠菌群数均小于10 CFU/g;巴氏杀菌方式处理的样品硬度最大(41.25 g),超声杀菌方式处理的样品硬度最小(17.33 g);辐照杀菌处理的发酵盐坯辣椒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HS-GC-IMS的分析结果表明,4种杀菌方式共有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有乙酸乙酯、乙酸、柠檬烯,辐照杀菌处理样品的VOC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处理;与其他3种处理相比,微波杀菌处理样品的VOCs差异主要体现在醛类物质上,包括丙醛、2-甲基丙醛、3-甲基丁醛及2-丁酮;感官评价中微波杀菌所得样品感官评分最高,为18.38分,在滋味和色泽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样品,口感最好。综合评价认为,微波杀菌技术有助于保留发酵盐坯辣椒的口感、营养和风味,是较适宜的杀菌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微波真空包装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结构,证明应用微波真空包装技术的优越性。[方法]以酱牛肉为材料,试验设3种杀菌方式:微波真空包装(245 0MHz,有效杀菌时间180 s);真空包装后高温杀菌(12 l℃、20 m in);真空包装后沸水杀菌(20 m in)。依据感官品质评价、理化检验、食品物性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等检测方法,对3种方式处理的酱牛肉,在品质及理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微波真空包装技术在杀菌的同时进行真空包装,避免了真空包装2次加热杀菌处理的不良效果,且微波真空包装的酱牛肉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2种包装处理方式,同时降低了工艺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结论]该研究为微波真空包装技术的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家暄  连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601-7603,7606
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是一项新型食品杀菌技术,其杀菌过程虽温度低,但能有效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同时能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是目前非热处理食品杀菌技术中效果最佳、应用前景最好的技术。综述了高压脉冲电场灭菌的原理,高压脉冲电场处理系统的设计,并对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麒麟菜多种杀菌工艺进行探讨,比较不同杀菌条件对麒麟莱风味食品外观、口感、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溶液对麒麟菜杀菌有显著效果,0.3%浓度过氧化氢杀菌10min为其最佳杀菌工艺,经处理的产品杀菌效果符合要求,感官品质令人满意;醋酸对麒麟菜即食食品杀菌结果表明,2.5%浓度醋酸杀菌40min,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紫外线杀菌20min,杀菌效果较明显,相对于产品的感官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进一步确定对烧鸡品质影响最小的杀菌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杀菌、高温杀菌和沸水杀菌3种方式处理烧鸡,在感官质量、品质方面对杀菌效果进行比较,研究不同杀菌方式对烧鸡品质的影响。[结果]3种杀菌方式处理的烧鸡蛋白质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微波处理的下降幅度最小;水分含量总体变化不大,但有较明显的波动,其中微波处理的水分含量最低;脂肪含量变化无规律性。不同杀菌方式对贮藏期间烧鸡的感官指标影响显著(P<0.05),其中微波杀菌的效果最好,高温杀菌次之,沸水杀菌最差。[结论]3种杀菌方式对烧鸡的水分含量、感官指标影响显著(P<0.05),而对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微波钝酶较传统热钝酶具有钝酶效率高、营养物质损失少等优势,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微波钝酶机制的研究报道很多,但研究结论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就近年 来与食品中酶的微波钝化机制有关的研究,从酶分子结构和酶动力学性质两个角度进行了综述总结,并论述了微波钝酶研究中所使用的微波试验装备的发展过 程,以期为食品中酶的微波钝化微观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具有高效、无残留、不影响果蔬汁饮料的风味物质,能保证饮料纯正新鲜 等优点,已经成为新兴非热杀菌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以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 DMDC 的研究为依据,详细阐述 了 DMDC 的化学合成制备和检测技术、安全性评估和限量标准、杀菌机制、影响杀菌的主要因素及其在食品杀 菌中的应用等,同时也分析了 DMDC 在食品杀菌应用中的发展前景和优势。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杀菌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意义 ,介绍了 14种杀菌新技术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其应用领域 ,指出了当代食品杀菌技术的发展趋势及中国食品杀菌技术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刘玉敏  王静  李兆杰  鞠玲燕  张媛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82-14383,14386
[目的]探讨微波炉解冻方法对冷冻食品菌落总数的影响。[方法]采用700 W功率微波炉30%的火力,分别对3种不同重量的3类冷冻食品进行不同解冻时间的微波解冻处理,比较解冻前后样品的菌落总数。[结果]对于100、250和500 g的冷冻鱼类和贝类样品进行解冻,解冻时间应分别控制在20、30和60 s,解冻后样品适合剪切且不影响菌落总数的检测结果;对于100、250和500 g的冷冻肉类样品,其解冻时间应分别控制在30、45和90 s,解冻后对样品菌落总数的检测无影响。[结论]微波解冻可用于微生物学检验中冷冻食品的快速解冻。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水平肌醇对黑白花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40头黑白花奶牛为实验动物 ,随机分成 3个试验组和 1个对照组 ,各试验组分别添加 0 .1,0 .2 ,0 .3g/ (头· d)肌醇 ,研究其对奶牛产奶量、采食量以及乳成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试验 组中产奶量、采食量、乳脂、乳蛋白、乳糖、无脂固形物和总固形物的增加量最大 ,分别为 3.76 kg/ d,3.36 kg/ d,0 .90 g/ kg,0 .91g/ kg,0 .73g/ kg,1.0 4g/ kg和 1.0 0 g/ kg。证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 0 .2 g/ (头· d)肌醇对提高产奶量 ,采食量以及乳成份最好。  相似文献   

20.
微波消毒对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消毒是防治土传病虫害的有效手段。对土壤进行田间微波处理,然后取不同深度的土样进行室内培养,来观察微波消毒对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微波消毒对土壤中的微生物都有杀灭作用,其中微波发生器处理10 min对土层深度5 cm土壤中的细菌和线虫杀灭效果最佳,杀灭率分别是74.48%和70.73%;微波处理10 min对土层深度10 cm土壤中的真菌和放线菌杀灭效果最佳,杀灭率分别是85.65%和83.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