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由炎热转为凉爽,水温也随之由高转低,此时既是鱼类快速生长的旺盛时期,也是鱼类浮头生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加强秋季鱼塘管理工作,对夺取全年养殖生产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提醒广大养鱼户应及时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秋季水温适宜,是鳜鱼的生长旺季,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强化管理措施,对促进鳜鱼生长、提高鳜鱼规格、改善鳜鱼品质、增加养殖效益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一、合理控制池塘内鱼类的密度 鳜鱼养殖池内一般放养三类鱼:鳜鱼、搭配鱼类、供鳜鱼摄食的饵料鱼类。合理控制三类鱼在池内的比例,有利于鳜鱼产量的提高。经过前一阶段的养殖,部分大规格鱼种已长成成鱼,达到上市规格,抓  相似文献   

3.
朱于来 《齐鲁渔业》2004,21(7):16-16
立秋后水温开始下降,鱼类吃食又逐渐旺盛,是继春夏季后鱼类生长的又一个黄金时期。因此,成鱼池的秋季管理也是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金鱼是我国著名的观赏鱼之一,品种繁多,变化各异,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一种广温性鱼类,金鱼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生长养殖,在秋季金鱼比较容易饲养,是成龄种鱼和当年留选的鱼种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品种特征最容易得到发育和显示的重要时期,此时的金鱼养得好坏,对于金鱼的安全越冬和来年金鱼的春季繁殖均有决定作用。因此在秋季务必要抓好金鱼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让市民吃上绿色、无公害放心鱼,道外区于2000年开始试验、推广养殖绿色、无公害鱼类。绿色无公害鱼类是指用绿色颗粒饲料驯化吃食鱼类,严格控制水质,保证鱼类生活、生长的生态环境在无污染的范围内,养殖期间使用的药品,各项指标控制在无公害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张庆  刘宗进 《齐鲁渔业》2003,20(8):28-28
秋季是养鱼生产周期的冲刺阶段,同时也是鱼病的多发季节,如果防治措施跟不上,轻则造成养殖鱼类生长减缓,重则出现死亡,因此要格外注意。现将秋季常见的2大类鱼病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秋季是鱼类养殖生产的关键"冲刺"阶段,此时既是鱼类加快生长、催肥长膘的旺季,也是鱼类浮头、疾病的多发时期,一旦技术管理和疾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轻则造成养殖鱼类生长缓慢,重则导致死亡事故的发生,有的甚至给养殖生产造成前功尽弃、"全军覆没"的严重后果。因此,养殖者绝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而是要全神贯注、精准发力,全力打好"终点冲刺"之"决战",确保全年养殖的  相似文献   

8.
8月份以后即进入鱼类饲养中后期,也是鱼类育肥的阶段,该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养殖鱼类的健康生长,也会影响到鱼类越冬的效果。因此,鱼类中后期饲养管理是渔业生产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盛时期,养殖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当年的经济收益,因此,在生产管理上要做到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王晓清 《内陆水产》2002,27(3):23-23
加洲鲈(MicropterusSalmoides)原产于北美淡水河中,是一种淡水肉食性鱼类。具有适应能力强,起捕率高,生长快,市场适销,商品价值高等优点,适合于池塘单养犤1犦、混养犤2犦和网箱养殖犤3犦。湖泊、水库养鱼在我国淡水养殖中仍占居重要地位,养殖方式从过去的粗放养殖逐步过渡到人工放养管理。由于捕捞次数增多,水域中的肉食性鱼类逐年减少,低值野杂鱼类增多,影响主养鱼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实际生产问题,充分利用小型野杂鱼类资源,尝试人工放养加洲鲈,提高主养鱼类的产量,将低质鱼转化为优质鱼,提高大…  相似文献   

11.
夏季高温期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是,此期间气温偏高,安全隐患多。高温对病菌及鱼类,都不利于其生长繁育的,当水温在33℃以上,许多鱼类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因而对于集约化养殖的池塘,饲料投喂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改变传统养殖习惯,加强鱼类越冬期间的饲养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鱼类死亡率,还能增强鱼类体顷和抗病力,充分发挥生长潜力,提高养殖效益。在越冬饲养管理上,应着力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秋季是鱼类养殖生产的关键"冲刺"阶段,此时既是鱼类加快生长、催肥长膘的旺季,也是鱼类浮头、疾病的多发时期,一旦技术管理和疾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轻则造成养殖鱼类生长缓慢,重则导致死亡事故的发生,有的甚至给养殖生产造成前功尽弃、"全军覆没"的严重后果。因此,养殖者绝不可掉以轻心,要确保全年养殖的丰产丰收。现将相关技术简介如下,供养殖者借鉴参考。1技术管理措施1.1投喂管理1.1.1吃食性鱼类的投喂主养吃食性鱼类的池  相似文献   

14.
鱼类浮头的原因及防止泛塘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岳松 《内陆水产》2005,30(7):45-46
高密度养殖鱼塘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多,水中耗氧因子多。容易发生鱼类缺氧浮头的现象。塘鱼一经浮头。对其体力损耗很大,直接影响其摄食生长,故有“一日浮头三日不长”之说。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如果措施不当可能由于严重浮头而造成大批鱼类窒息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泛塘。泛塘给养殖者带来的损失极为严重。因此,夏秋季,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必须时时注意防止鱼类严重浮头和泛塘发生。这是池塘养鱼日常管理中最突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由于北方冬季水温较低,池养刺参冬季生长缓慢或不生长,秋季采捕池养刺参进行室内越冬养殖具有生长速度快、周期短、成活率高、病害易于控制、管理简便等优点。现将秋季采捕池养刺参进行室内越冬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慧  张琪 《海鲜世界》2002,(5):19-19
立秋后水温开始下降,鱼类吃食又逐渐旺盛,也是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因此,成鱼池的秋季管理也是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鱼类生长在水中,其生长与饲料、水质、日常管理有关,其中饲料的营养水平与鱼类的生长有密切关系,因而合理配制鱼类的颗粒饲料,是养殖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而配制鱼类的颗粒料,应根据各种养殖鱼类的营养标准以及饲料原料的价格,合理搭配。鉴于目前饲料原料价格大幅度升高,特别是豆粕、花生麸、鱼粉等蛋白质原料,比  相似文献   

18.
正秋季是鱼类养殖生产的关键"冲刺"阶段,此时既是鱼类加快生长、催肥长膘的旺季,也是鱼类浮头、疾病的多发时期,一旦技术管理和疾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轻则造成养殖鱼类生长缓慢,重则导致死亡事故的发生,有的甚至给养殖生产造成前功尽弃、"全军覆没"的严重后果。因此,养殖者绝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而是要全神贯注,精准发力,打赢"冲刺之战",确保全年养殖的丰产丰收。现将相关技术简介如下,供养殖者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入秋前鱼类培育要点 秋季快要到了,在入秋前的这段时间里,如何加强鱼类培育呢?下面将几个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加强水质管理。水是鱼类生命活动的环境,是鱼类生存的前提,水质条件的好坏关系着鱼类的生存与生长,所以说,水质管理是鱼类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清新肥爽的水质环境,对鱼类的生长十分有利,在加强水质管理中,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水深,定期加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新,保持水深在  相似文献   

20.
鲑鳟鱼系冷水性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颇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从养殖方面讲,具有饲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节省能源等特点,是北方温室内首选的集约化养殖品种。但是,在生产中若养殖方法不当,会引起鱼类大批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笔者总结近几年养殖银鲑、虹鳟、金鳟等鲑鳟鱼的技术和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