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枣庄市台儿庄区夏玉米穗期常常遇到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造成部分夏玉米雄穗发育不良,不能正常抽雄穗或花粉少、质量差,影响夏玉米授粉,出现有穗轴、无粒或少粒现象,严重降低夏玉米产量。受灾后采取合理补救措施,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产量损失。一、夏玉米穗期生育特点玉米从拔节到抽雄的时间为穗期,台儿庄区夏玉米穗期处在7月上旬末至8月上旬。该阶段夏玉米生育特点是由营养生长(根和茎、叶等的  相似文献   

2.
密度和施氮量对丘陵区机播夏玉米产量及倒伏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置3个密度和3个施氮量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密度和氮肥用量对四川丘陵区机播夏玉米生长特征、产量及倒伏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是影响玉米生长、产量和倒伏的主要因素。营养生长阶段玉米株高、抽雄吐丝期叶面积指数、群体生物量和有效穗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密度达7500株.hm-2提高穗着粒、百粒重、空秆率,降低穗长、结实长、穗粗、行数、行粒数。当密度为6000株.hm-2,施氮量375 kg.hm-2能获得最佳产量。夏玉米倒伏以茎折为主,茎折多发生在受密度和施氮量显著影响的基部第5节和第6节,密度为6000株.hm-2且施氮量375.hm-2能降低总倒伏率。  相似文献   

3.
大喇叭口及灌浆期倒伏对夏玉米产量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和倒伏类型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定量评估倒伏对夏玉米造成的产量损失。【方法】以浚单20为试验材料,开展2个生长季夏玉米倒伏田间控制试验,分别在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进行不同类型人工倒伏模拟。大喇叭口期倒伏处理为:轻度根倒伏(BR1)、重度根倒伏(BR2)、低节位茎倒伏(BSL)和高节位茎倒伏(BSH);灌浆期倒伏处理分别为:轻度根倒伏(FR1)、重度根倒伏(FR2)、低节位茎倒伏(FSL)和高节位茎倒伏(FSH)。研究倒伏后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穗长、穗粗、秃尖率、穗粒数和百粒重)的变化,计算表征玉米受害程度的相对损失率。【结果】倒伏会显著降低叶面积指数,其中灌浆期茎倒伏损失率最大,成熟期叶面积指数较对照分别降低38.9%(FSL)和50.7%(FSH)。倒伏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减少,除灌浆期轻度根倒伏(FR1)外,其他时期及类型倒伏总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降低 (P<0.05),其中灌浆期茎倒伏处理干物质积累量降低最显著,乳熟后期总干物质积累量不增反降,分别较对照降低34.9%(FSL)和46.8%(FSH)。同时,倒伏影响干物质在茎、叶和穗中的分配,茎、叶干物质量所占比例增加,穗干物质量比例降低,其中灌浆期茎倒伏茎秆干物质量比例显著增高,较对照提高9.2%(FSL)和3.7%(FSH),穗干物质量显著降低,较对照减少9.9% (FSL)和7.0%(FSH)(P<0.05)。倒伏使穗变短、变细,秃尖增加。灌浆期倒伏穗长显著缩短,比对照短3-4 cm,穗粗显著降低(P<0.05),2年试验中除FSL(2012年)处理外,灌浆期倒伏的秃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大喇叭口期倒伏秃尖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其中FSH(2011年)处理秃尖率最高,达27.4%。倒伏灾害同时影响穗粒数和百粒重,倒伏后均表现出减少趋势,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29和0.842(P<0.01)。受2年试验条件差异影响,2011年各倒伏处理的穗粒数显著低于对照,2012年仅灌浆期茎倒伏与对照差异显著。倒伏影响百粒重,其中灌浆期处理最显著(P<0.05)。穗粒数和百粒重与产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9和0.842(P<0.01)。倒伏显著降低产量,除大喇叭口期轻度根倒伏BR1外,其他倒伏处理的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大喇叭口期倒伏BR2、BSL和BSH产量损失率2年平均分别为13.9%、27.9%和27.1%;灌浆期倒伏FR1、FR2、FSL和FSH产量损失率,2 年平均分别为29.0%、38.4%、45.0%和48.3%。【结论】相同倒伏类型,灌浆期倒伏较大喇叭口期倒伏影响更大;在同一生育时期,茎倒伏比根倒伏影响更明显,但茎倒伏高、低节位处理之间产量损失差异不显著。各倒伏处理的产量损失表现为灌浆期茎倒伏最高,大喇叭口期根倒伏最低。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倒伏分茎倒、根倒及茎折三种情况,由于倒伏情况不同,其产量损失程度也不同。一般来说茎倒只是玉米倾斜,天气好转后玉米会自行恢复自立状态,基本不影响产量。根倒伏会使玉米侧根拔起,茎秆倾覆角度较大,受光强度减弱,降低产量。损失严重的是茎折,一般茎折的玉米很难恢复生长也不易采取挽救措施。1造成玉米茎折的原因1.1在前期严重干旱的条件下,灾害性天气特大暴雨过后,处于喇叭口期的玉米营养生长过快,秸秆的干物质太少,所以抗倒伏能力差。  相似文献   

5.
玉米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玉米倒伏的方式有3种:茎倒、根倒及茎折。茎倒是茎秆长得细长,植株过高,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遇暴风雨造成茎秆倾斜;根倒是根系发育不良,灌水或雨水过多,遇风导致倾斜度较大而倒伏;茎折主要是抽雄前生长较快,茎秆组织嫩弱或病虫为害,遇风引起茎秆折断。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茎折,其次是根倒,茎倒对产量的影响最轻。  相似文献   

6.
玉米倒伏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折断或倾斜。玉米倒伏的方式有3种:茎倒、根倒及茎折。茎倒是茎秆长得细长植株过高,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遇暴风雨造成茎秆倾斜;根倒是根系发育不良,灌水及雨水过多,遇风引起倾斜度较大的倒伏;茎折主要是抽雄前生长较快,茎秆组织嫩弱及病虫危害,遇风引起的茎秆折断。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茎折,其次是根倒,茎倒对产量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7.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玉米倒伏的方式有茎倒、根倒及茎折。茎倒是茎秆长得细长,植株过高,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遇暴风雨造成茎秆倾斜;根倒是根系发育不良,灌水及雨水过多,遇风引起倾斜度较大的倒伏;茎折主要是抽雄前生长较快,茎秆组织嫩弱及病虫危害,遇风引起的茎秆折断。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茎折,其次是根倒,茎倒对产量的影响最轻。  相似文献   

8.
播期对山东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浚单20为供试材料,探索不同播期对山东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玉米生育期缩短,播期每推迟1 d,生育期缩短0.35 d,生育期缩短主要表现在出苗至抽雄阶段。随播期推迟,玉米穗位高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茎粗则逐渐减少,株高变化趋势不明显;玉米穗长、穗粗、穗粒数和百粒质量呈逐渐减少趋势;产量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播期每推迟1 d,产量减少0.7%~1.7%,主要是通过影响玉米百粒质量、穗粒数、穗长从而影响最终产量的形成。抽雄期至成熟期平均气温以及全生育期积温和气温日较差等气象因子对产量影响较大。一定范围内抽雄期至成熟期气温越高,越有利于玉米灌浆,结果产量越高;全生育期积温越多、气温日较差越大,玉米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9.
玉米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玉米倒伏的方式有茎倒、根倒和茎折3种。茎倒是茎秆长得细长,植株过高,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遇暴风雨造成茎秆倾斜;根倒是根系发育不良,灌水及雨水过多,遇风引起倾斜度较大的倒伏;茎折主要是由于抽雄前生长较快,茎秆组织嫩弱及病虫危害,遇风引起的茎秆折断。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茎折,其次是根倒,茎倒对  相似文献   

10.
玉米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折断或倾斜。玉米倒伏的方式有3种:茎倒、根倒及茎折。茎倒是茎秆长得细长、植株过高,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遇暴风雨造成茎秆倾斜;根倒是根系发育不良,灌水及雨水过多,遇风引起倾斜度较大的倒伏;茎折主要是抽雄前生长较快,茎秆组织嫩弱及病虫危害,遇风引起的茎秆折断。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茎折,其次是根倒,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玉米倒伏有茎倒、根倒及茎折。茎倒是茎秆长得细长,植株过高,基部组织强度差,遇暴风雨造成茎秆倾斜;根倒是根系发育不良,灌水及雨水过多,遇风引起倾斜度较大的倒伏;茎折主要是抽雄前生长较快,茎秆组织嫩弱及病虫危害,遇风引起的茎秆折断。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茎折,其次是根倒,茎倒对产量的影响最轻。1种植密度过大在玉米播种和玉米间苗定苗时,未做到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地保留适宜的种植密度,造成密度  相似文献   

12.
玉米倒伏是指玉米茎秆间折断或倾斜。玉米倒伏的方式有茎倒、根倒和茎折。茎倒是茎秆长的细,植株过高,基部机械强度差,遭遇暴风雨造成倾斜;根倒是根系发育不良,灌水和雨水较多,引起倾斜度较大的倒伏;茎折是抽雄前生长期的地块,玉米茎秆组织嫩弱及病虫害危害,遇风引起茎秆折断。茎折对产量影响最大。⒈玉米倒伏的原因①玉米生长期间突遇高温、多雨、多风、寡照的天气,易引起玉米大面积倒伏。②栽培技术不合理,玉米种  相似文献   

13.
正一、玉米穗期生育特点玉米从拔节到抽雄的时间为穗期,又叫抽雄期,夏玉米穗期处于7月上旬末至8月上旬之间。该阶段玉米生育特点是由营养生长(根和茎、叶等的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开花、结果),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决定玉米产量最关键的时期,也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对养分、水分、温度、光照要求最多的时期。二、玉米不抽雄穗症状不抽雄穗或抽雄欠佳的症状表现:  相似文献   

14.
分别在夏玉米灌浆前期和灌浆后期进行倒伏试验,在根倒伏、茎折2种倒伏方式倒伏后3和7 d进行人工扶植,比较不同倒伏方式的产量损失和不同扶植方式的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在灌浆前期,玉米根倒后扶起的比不扶的产量高,倒伏后3 d扶植减产率为18.90%,7 d扶植减产率为11.71%,而不扶植的减产率为24.80%;茎折倒伏,3 d后扶植减产率达40.41%,7 d后扶植减产率达42.87%,而茎折后不扶植的减产率为21.80%。在灌浆后期,根倒扶起的和不扶的产量差别不大;茎折后,不扶的产量和百粒重均比扶起的高很多;茎折后不扶的减产率仅有3.79%,而3和7 d扶起的减产率分别为18.54%和13.36%。因此,在灌浆前期,根倒后要及时扶起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产量损失。灌浆后期根倒可以不扶,任何时期的茎折倒伏都不要扶植。在该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夏玉米倒伏灾害灾损评估模型,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施氮时期对黄淮海平原夏玉米茎秆发育及倒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针对黄淮海平原区夏玉米倒伏严重的问题,探讨不同施氮时期对夏玉米茎秆发育及倒伏情况的影响,以期为黄淮海平原区高产夏玉米氮素管理、提高夏玉米植株抗茎倒伏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植株形态的玉米品种先玉335(XY,高秆低穗位型)、浚单20(XD,中秆高穗位型)和京单28(JD,中秆低穗位型)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设种肥(N1)、苗肥(N2)、拔节肥(N3)、大喇叭口肥(N4)和抽雄肥(N5)5个施氮时期处理,以不施氮肥(N0)为对照,研究施氮时期对夏玉米茎秆形态学、解剖学和机械力学特征以及田间倒伏率的影响。【结果】施氮时期对夏玉米茎秆形态学、解剖学及机械力学特征均有显著影响(P0.05)。N1、N2、N3处理能明显促进夏玉米茎秆发育,植株重心、穗高系数、基部第3节间长与粗、硬皮组织厚度、表皮层厚度及大小维管束数目、节间抗折力、硬皮穿刺强度和植株抗拉力均显著大于N0处理;其中,N1、N2处理夏玉米基部第3节间长粗比值显著小于N0处理,N3处理则表现出略大于N0趋势;田间倒伏率表现为N1、N2显著低于N0和其他施氮处理,N3略大于N0处理;N4处理下,夏玉米植株穗高系数、基部第3节间长与N0无明显差异,节间粗、各项解剖学及力学指标显著高于N0,节间长粗比值表现为略低于N0处理,田间倒伏率较N0显著降低;N5处理对夏玉米茎秆发育无明显影响,节间各项形态学、解剖学和力学特征与N0差异不显著,田间倒伏率随着夏玉米植株重心和穗高系数的显著降低而明显低于N0处理。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各施氮处理夏玉米穗粒数、粒重及产量均显著大于N0处理(P0.05),其中,N3、N4处理穗粒数和粒重均处于较高水平,增产幅度最大;N1、N2处理穗粒数最多,但粒重较低,增产幅度低于N3、N4处理;N5处理虽然粒重最高,但穗粒数较其他施氮处理显著降低,最终增产幅度不大。【结论】合理的施氮时期可显著促进夏玉米茎秆基部节间发育,显著降低节间长粗比值,增强植株抗茎倒伏能力;种肥、苗肥作用最显著,但因粒重较低进而降低了增产幅度;拔节期施氮节间长增长迅速进而导致了节间长粗比值增加,植株抗茎倒伏能力降低,玉米栽培管理中应尽量避免;大喇叭口期施氮可明显促进茎粗增加,进而降低节间长粗比和田间倒伏率,同时穗粒数和粒重较高,增产幅度最大。因此,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播种或苗期少量施氮,大喇叭口期重施氮肥的分次施氮措施有利于促进夏玉米茎秆和雌穗发育,提高夏玉米产量及植株抗茎倒伏能力。关于最佳氮肥配比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19个夏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各品种产量、光能利用率及抗倒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适宜江淮中部的夏玉米品种类型。结果表明:(1)供试玉米在苗期、抽雄期的生长期相差4 d,到拔节期、灌浆期扩至7 d,而全生育期则相差8 d。(2)穗长、穗粒数和穗粗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秃尖长、株高和百粒重则与产量相关性不显著,其中秋乐368等4品种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3)夏玉米在各生育阶段的光能利用率呈单峰趋势,最大光能利用率出现在拔节期,且拔节期、抽雄期、全生育期光能利用率与籽粒光能利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4)拔节期出现中度倒伏,3 d后得到恢复,而抽雄吐丝期遭受重度倒伏后难以恢复;新单88等5个品种抗倒伏能力强。(5)综合产量、光能利用率和抗倒伏等因素,适宜江淮中部的夏玉米产量目标可达9 000 kg·hm-2的水平、籽粒光能利用率为1.2%、且在全生育中期抗倒伏能力强,19个品种中的较为适宜品种为秋乐368和裕丰303。  相似文献   

17.
西南丘陵山区玉米杂交种倒伏原因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杂交种的倒伏对产量和品种均有较大影响.玉米杂交种的倒伏一般分为三类,即根倒、茎倒和茎折.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茎折,其次是根倒,茎倒对产量的影响最小.本文分析了玉米倒伏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防御玉米杂交种倒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玉米生长过程中倒伏,往往造成严重的损失。玉米倒伏表现的症状有茎倒、根倒和茎折3种类型。茎倒主要是由于茎秆节间细长、植株过高、基部组织强度差、地上部重量和基部节间所承担的力量不相适应而引起的茎秆倾斜或弯折。根倒是由于根系发育不良、雨水过多或遇大风而造成的。茎折主要出现在抽雄前,多因  相似文献   

19.
玉米生理病害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外界环境条件,如土壤、肥料、水分、空气与光照等条件不良,阻碍玉米的正常发育,形成生理病害第二类是内部因素,即遗传因素的影响,如品种抗逆性不强,种子生活力弱,种子发育不健全.. 一、倒伏 1、症状 根倒伏是由于根系发育不良、雨水过多或灌溉后遇大风而倒.茎折主要出现在抽雄前多因抽雄前生长较快,茎秆组织脆嫩或遭虫害,降低抗风能力引起的.玉米倒伏有茎倒、根倒和茎折3种类型.茎倒主要是因为茎秆节间细长,植株过高,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地上部重量和基部节间能承受的力量不相适应,引起茎秆倾斜或弯折.  相似文献   

20.
不同时期施肥对夏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时期施肥对夏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底肥有利于壮苗的形成,较未施底肥处理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有所提前;追施氮肥能增加玉米植株的株高和茎粗,增加穗长、穗粗,减少秃尖长度,施用高氮复合肥更有利于植株的健壮生长,分次追肥,对玉米成熟有一定的延迟效果,利于产量提高;通过试验可以看出,穗粒数、千粒重、产量以尿素底肥施225 kg/hm2,追肥于大喇叭口期施225 kg/hm2、抽雄期施150 kg/hm2的处理最高,其次是处理以复合肥底肥施375 kg/hm2、追肥于大喇叭以期施225 kg/hm2、抽雄期施150 kg/hm2的处理,说明玉米施入底肥加2次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