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属植物的无融合生殖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20个苹果属植物种类花粉生活力测定、去雄不授粉套袋,不去雄不授粉套袋及人工杂交表明,在多倍体种类中,除海棠花外,均无花粉,属兼性无融合生殖。四倍体种类的无融合生殖能力不低于三倍体种类。在二倍体种类中,除马尔康海棠外,均有花粉和较高生活力,无融合生殖能力,仅珠眉海棠和花叶海棠有较低的座果率和结种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天然授粉、人工杂交授粉、不去雄套袋及去雄不套袋4种方法对耐冬山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的结实膨大率最高,人工授粉次之,不去雄套袋的结实膨大率最低为0。综合试验结果,可见耐冬山茶是以异花授粉为主的,并且人工授粉结实膨大率并不高的植物。耐冬山茶的花粉生活力从35.71%~90.29%不等,不同耐冬山茶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对平邑甜茶与扎矮山定子杂交后代中四倍性皱叶矮生型株系23号在开花前进行切柱头处理后获得的22株实生苗进行了叶片形态特征和株高的调查,并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表明,10株皱叶型实生苗的平均高度为27.70cm、叶形指数为0.88;12株光叶型实生苗的平均高度为61.12cm、叶形指数为2.00;后者是前者的2.21倍和2.27倍,差异明显。在染色体倍性特征上,10株皱叶型实生苗中有1株二倍体,6株三倍体和3株四倍体;12株光叶型实生苗中有1株单倍体,2株二倍体和9株三倍体;三倍性植株最多,占总株数的68.18%。进一步分析表明,本试验中采用的切柱头方法对23号株系没有阻断授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24年生的红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对器械授粉和人工授粉作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器械授粉与人工授粉相比,花朵坐果率和花序坐果率分别提高54.5%和6.1%,而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着色指数、光洁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种子数和偏斜果率无明显差异,但是授粉过程中生产投入大约节省75%左右。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单胚性的二倍体柑橘品种为母本与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杂交培育三倍体植株。【方法】选择亲本配置杂交组合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70—100 d采幼果进行胚挽救,以流式细胞仪结合根尖染色体压片对再生植株进行倍性检测,最后进行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2009—2012连续4年,以8个二倍体为母本、以4个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为父本,共配置14个倍性杂交组合,授粉花数3 347朵,坐果数678个,平均坐果率20.26%。实施胚挽救的果实数505个,培养种子12 357粒,经生芽、生根诱导培养共获得1 022个株系。通过对再生植株的倍性检测,共获得三倍体植株755个株系,四倍体19个株系。对华农红柚 × NH组合的三倍体、四倍体后代进行分子鉴定,表明三倍体和四倍体全部为双亲的有性杂种后代。【结论】本研究通过杂交获得的三倍体为我国无籽柑橘品种选育奠定了材料基础;同时获得的四倍体后代也为未来的柑橘三倍体育种提供了优良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传统栽培品种漾濞泡核桃、娘青核桃、云新301、云新303为试材,通过去雄套袋、切除柱头处理,测定云南核桃无融合生殖率和果实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云南核桃的无融合生殖率为2.77%~44.89%,其中云南传统栽培品种的无融合生殖率高于杂交品种的无融合生殖率,分别为2.77%~44.89%和3.79%~10.04%;切柱头处理的无融合率高于去雄套袋处理,分别为7.28%~44.89%和2.77%~6.8%;切柱头处理的果实生长与自然授粉基本一致,而去雄套袋处理的果实生长相对较慢。不同处理的无融合生殖率有显著差异,无融合生殖的果实发育晚于自然授粉,不同处理的无融合生殖果实生长量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二倍体与四倍体倍性杂交策略创制柑橘三倍体新种质。【方法】以二倍体为母本,四倍体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85 d采摘幼果并对未成熟种子实施幼胚离体挽救培养;再生植株后,用流式细胞仪和根尖染色体计数法对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并用SSR标记对三倍体后代进行分子鉴定。【结果】以本地早橘和槾橘为母本,8个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和1个双二倍体为父本,配置9个倍性杂交组合,共授粉2 749朵花,坐果489个,平均坐果率17.8%;培养幼嫩种子2 239粒,经幼胚离体挽救培养,共再生植株260株;用流式细胞仪和根尖染色体计数检测再生植株倍性,获得三倍体141株;SSR分子鉴定表明从槾橘×NS组合随机选取的50株三倍体后代全部为双亲的有性后代;三倍体后代在温室生长一年后,采用嫁接(枳砧)将这些三倍体定植于田间。【结论】这些三倍体新种质为本地早橘和槾橘无核新品种培育奠定了宝贵的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 在水稻杂交育种中,通常采取去雄人工授粉的方法。包括逐花授粉、集粉涂抹和捻穗等方法.由于开花期(周口地区约在上午9点至11点半)与花粉生命力等条件的限制,去雄与人工授粉适期短,费工多而效率低,杂交结实率很不理想。笔者在进行水稻杂交授粉中,从提高工效与结实率出发,实行剪颖去雄和移株套袋自由授粉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果树杂交去雄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设常规去雄授粉套袋、连被去雄授粉套袋与不套袋、连被去雄不授粉不套袋与套纱袋以及自然授粉不套袋等六个处理、旨在进一步探索这种新的连被去雄法在梨、山楂、桃、李的杏等果树杂交育种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①重力或风媒传粉对梨和山楂和座果虽有一定影响,但机率很小,对于杂交一代群体遗传组成的改变是微不足道的。②连被去雄除山楂外,基本上失去了对昆虫的诱引力,无昆虫的光顾。③连被去雄对梨、山楂、桃和杏的座果、果实发育及单果种子粒数均无影响。④连被去雄速度比常规去雄平均提高10倍,并可省去糊袋、套袋、解袋、挂牌等工序。为此,建议对苹果、梨、桃、李和杏,如果单为培育新品种而进行的杂交,可试用连被去雄不套袋,对山楂可试用连被去雄套袋法;如果同时为研究遗传变异规律,可试用连被去雄套袋法。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对大百部开展人工授粉,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大百部坐果及种子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其种子繁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百部自然授粉坐果率为19.6%,自花授粉不坐果,同株异花授粉坐果率为20%,异株异花授粉坐果率在80%以上且种子饱满度高。说明大百部自交亲和性差,人工授粉可提高其坐果率和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创新蓝莓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方法]以6个高丛蓝莓品种为材料,采用4种授粉方式进行人工杂交,设5个赤霉素溶液浸种处理,研究赤霉素对杂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选取即将开放的花蕾去雄授粉,以去雄后直接授粉的结实率最低,去雄后5 d授粉的结实率最高。参试6个高丛蓝莓品种具有较高的杂交亲和性,不同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坐果率不同且不呈正相关,同一对亲本的正反交结实率有较大差异,薄雾×夏普兰结实率、坐果率最高(分别为87.2%、62.8%),莱格西×奥尼尔结实率最低(为65.4%),布里吉塔×南金坐果率最低(为41.5%)。杂交果实的成熟期提前,杂种果实性状受母本影响较大。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的始发芽时间均显著缩短,200 mg/L赤霉素是奥尼尔×南金发芽最佳处理,大于600 mg/L赤霉素浸种不利于奥尼尔×夏普兰发芽。赤霉素处理不同组合的杂交种子发芽率在35.0%~75.0%,始发芽时间在20~30 d。[结论]相同倍性蓝莓品种杂交亲和性较高,授粉以去雄后3~5 d为宜,赤霉素处理能显著缩短杂交种子的始发芽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榛子的有效授粉期、有效受精期和最佳授粉受精时间,为提高榛子坐果率和发展榛子产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欧洲榛、平榛和杂交榛进行人工授粉,观察其不同授粉时间、柱头不同切除时间的坐果率,并对比分析人工授粉和自然状态下开花授粉的榛子坐果率.[结果]榛子开花后24~48 h是最有效授粉期,授粉后5~6d是榛子完成受精的最佳时间;经人工授粉,杂交榛的坐果率最高(61.4%),其次是平榛(坐果率56.1%),欧洲榛坐果率最低(43.2%);人工授粉可提高榛子坐果率,平均提高14.9%(绝对值).[结论]进行人工授粉能有效提高榛子的坐果率,有效受精期在授粉后5~6d,以开花后24~48 h授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苹果属植物无融合生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去雄套袋,不去雄套袋和去雄授粉套袋法。研究了湖北海棠等7个苹果属种或生物型的无融衙生殖特性。结果表明,毛山定子Malus mandshuricakomorov。株眉海棠M.zumi Rehd不具无融合生殖特性。湖北海堂M.hupehensis,Rehd。不同生物型间无融合生殖特性差异很大,其特性与其倍性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澳洲坚果杂交授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9年在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进行澳洲坚果人工杂交授粉试验,总结出澳洲坚果杂交授粉技术:选用当地推广良种作为亲本之一,与地理上相距较远或不同生态类型的亲本进行杂交,采用单交法进行;在已套袋的澳洲坚果小花萼片稍微裂开、花柱准备拱出、花药尚未开裂散出时去雄,去雄要干净彻底,防止产生伪杂种;去雄后第2d上午9:00~11:00柱头较湿润、粘性较大,对已去雄的小花进行人工授粉,授完粉后及时清洁用具,避免不同花粉相互串杂;谢花后20d左右,第一次生理落果前对杂交授粉的小花进行坐果率调查,并疏除靠近杂交果穗的幼果,以保证有充足的光照和养分供麻。  相似文献   

15.
苹果属植物种内和种间无融合生殖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去雄套袋的座果率,用方差分析法研究了苹果属7个无融合生殖种类的种内和种间差异。结果表明,种间只有小金海棠与湖北海棠、三叶海棠和丽江山定子的差异极显著。在湖北海棠的4个类型中,南坪湖北海棠、盐源湖北海棠和平邑甜茶与丽江山定子差异显著,其余种间差异均不显著。湖北海棠不同倍性和来源的4个类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小花鸢尾(Iris speculatrix)的田间观测,运用杂交指数、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等方法,对其花部结构、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杭州地区自然气候条件下,小花鸢尾通常于5月初至6月初开花,群体花期约35 d;盛花期约12 d,集中在5月8日至5月20日;单株花期3~6 d,单花期3 d。花两性,雌雄蕊同熟。花药紧贴花柱外侧,低于柱头约3 mm。杂交指数(OCI)为4,花粉胚珠比(P/O)为552,结合去雄、人工套袋和自然授粉坐果率判断,小花鸢尾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试验证实小花鸢尾的人工授粉坐果率高于自然传粉,其自然授粉有性繁殖系统受到花器官结构和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疆3种野生山楂的花粉量及授粉受精特性,为野生山楂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离心法测定花粉量,分别对3种野生山楂进行自然授粉、自花授粉、去雄套袋和异花授粉处理,两周后统计坐果率.[结果]阿尔泰山楂的单花花粉量较大,为28 320粒,极显著高于其余两种山楂;红果山楂的单花花粉量较小,为22 850粒,显著低于准噶尔山楂,极显著低于阿尔泰山楂.3种野生山楂自然授粉和自花授粉坐果率较高,在34.83; ~53.10;,两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且自花授粉的坐果率均>6;,表现为自交亲和;异花授粉坐果率在30.65;~41.85;,与自然授粉和自花授粉处理有显著差异;去雄套袋的坐果率为4.22;~11.71;.[结论]新疆3种野生山楂的花粉量有差异,其中阿尔泰山楂的花粉量较多;同一种野生山楂间能自花结实且坐果率较高,不同种野生山楂相互授粉也能得到较高的坐果率;3种野生山楂均能单性结实,但坐果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苹果梨开花授粉结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苹果梨和南果梨为试材研究发现,苹果梨柱头从开花前1天起至5天内都具有一定接受花粉能力,但前3天接受花粉能力强,交配结实率高,后2天显降低。苹果梨自交不结实,自然杂交的结实率和单果有效种子数显低于人工杂交,人工杂交时,破蕾授粉,破蕾法雄授粉,去雄除花瓣授粉和除整个花冠授粉4种方法对杂交结实率和杂交果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除花瓣或花冠后未授粉的苹果梨无论隔离与否均不结实,但授粉结实正常。套袋隔离能降低杂交结实率,对杂交果生长发育也有一定影响,杂交时可选择次日开花的大花蕾除花冠后授粉杂交免除套袋隔离;也可直接破蕾授粉套袋隔离,免除去雄过程,减少杂交环节,提高育种效果。  相似文献   

19.
葡萄不同倍性品种间杂交亲和性和后代染色体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9个不同类型的葡萄品种为亲本,进行了葡萄不同倍性品种间杂交亲和性和后代染色体倍性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不同倍性品种间杂交亲和性较差,难以获得杂种后代。其中以二倍体为母本,四倍体为父本,种子形成率、种子出苗率都高于四倍体为母本二倍体为父本。后代中共产生6株三倍体,以四倍体为母本,二倍体为父本,后代三倍体的比例为13.2%,高于以二倍体为母本,四倍体为父本。在以三倍体为育种目标的杂交中,应以优质的四倍体品种做为母本来配置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部分柿品种杂交亲和性的研究,为柿杂交育种亲本的选择及杂交组合的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杂3-2”、“禅寺丸”、“杂4-2”和“正月”4个雄株作父本,“黑柿”、“干帽盔”、“野柿”、“平核无”、“金枣柿”和“阳丰”6个雌株作母本,设置自然授粉(对照)、套袋不授粉、套袋后进行无生活力花粉授粉和有生活力花粉不同组合杂交授粉4种处理,利用离体萌发法比较雄株的花粉生活力,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柿不同杂交组合的亲和性,并比较不同杂交组合的坐果率、单果种子数和无籽果实率。【结果】4个雄株花粉生活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杂3-2”(52.53%)>“禅寺丸”(48.13%)>“杂4-2”(40.02%)>“正月”(34.10%)。在24个杂交组合中,相同倍性的父本与母本杂交,柱头乳突细胞表面均无胼胝质(“阳丰”与各雄株杂交情况除外),且花粉粒在柱头上粘附萌发形成大量的花粉管并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受精;不同倍性的父本与母本杂交,柱头上粘附的花粉粒少,柱头胼胝质的形成阻碍了花粉的萌发。24个杂交组合中,坐果率和单果种子数最高的组合为“黑柿”ד杂3-2”,分别为74.44%和4.00;坐果率最低的组合为“金枣柿”ד正月”,坐果率和单果种子数分别为22.22%和0.10,且人工授粉处理的坐果率和单果种子数均高于自然授粉处理。通过比较不同授粉方式下6个雌株的无籽果实率可知,“干帽盔”、“阳丰”、“平核无”存在真单性和刺激性单性结实现象,“黑柿”存在刺激性单性结实现象,“野柿”、“金枣柿”存在假单性结实现象。【结论】柿不同雄株间的花粉生活力存在差异;相同倍性的父本与母本杂交亲和性大于不同倍性间父本与母本杂交;人工授粉能明显提高各杂交组合的坐果率和单果种子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