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的营销模式将从“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转移,为了实现以客户需求为驱动的供应链,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自助服务与销售代理服务相结合的客户关系管理(CRM)模式,它采用以客户为中心的前端销售模式,在与后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 IS)集成后,可针对不同的客户,利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提供优质服务,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要和尽可能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模式和方法已在重庆华陶瓷业有限公司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地方农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新工科”与“新农科”这一发展背景下,分别从改革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构建适应智能制造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构建新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制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等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通过在云南农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实践,学生的智能制造意识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研究成果对于农科机械类专业、工科机械类专业以及其他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有着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笔者展望了世纪之交我国社会经济与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探讨了21世纪农业科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社会,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阐述了21世纪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发展重点、主要新领域和战略思路;指出21世纪必将迎来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要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契机,迎接跨世纪的历史机遇;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导向,建设粮食安全与食物保障体系;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我国林业已进入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时期,但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本文通过对森林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能够解决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绿色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 1世纪教育地位、作用的变化必然要求面向 2 1世纪的教育在观念、体系、模式上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种相应的变化中 ,高等学校应树立绿色教育观念 ,开展绿色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作为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高校图书馆 ,应积极配合绿色教育的内容 ,在绿色教育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定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当前农业发展的关键点是高速产业结构。如何定位21世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实现整个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农业发展首当其冲应当解决的问题,本文分别从生产实践与宏观认识和经营管理方面来探讨21世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7.
信息农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科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868-3870
信息农业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3S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使农业生产更加信息化。我国农业目前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如农民信息化意识淡薄、素质低、信息农业成本高、基础水平低等方面的问题,但从农业发展的方向看,智能化、精确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农业与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1世纪的农业和农业科技将呈现新的发展态势,知识化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的主题。高等农业教育如何立足于21世纪,培养造就适应新世纪农业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结合21世纪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就高等农业教育的学科体系建设、知识化农业人才的培养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9.
GPS和GIS技术在精准农业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国滨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0):1948-1950
基于GPS和GIS的精准农业监控系统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控制及定位导航于一体,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与科研的各个领域,主要用于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深度、光照等水肥条件的监测和设备的定位,是实施精准农业变量作业技术的基础,也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基于GPS和GIS的农业监控系统的研究水平及应用概况,旨在为实现现代精准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试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互动模式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人才培养是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基本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构建起一个科学、高效的创新人才培养互动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及零排放在实际生产中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原子的经济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介绍了零排放在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对21世纪的化学发展提出了希望。  相似文献   

12.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高级形式,被认为是21世纪的十大重要技术之一,在生产制作、销售流通、公共安全等领域正被广泛使用,是我国大力扶持的一个项目,在农业上的应用还处于尝试探索阶段。详细介绍了RFID这项技术,并对其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推进农业教育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的分析,总结出信息技术对农业教育观念、农业教育模式、农业教育内容、农业教育技术手段等的挑战,以及21世纪对农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进而提出应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农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14.
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10-9m)下对物质进行制备、研究和工业化以及利用纳米尺度物质进行交叉研究和工业化的综合性技术体系,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主流。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能增进畜禽健康,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畜禽产品品质。现就纳米技术在饲料添加剂、动植物品种改良、动物疫病防治、提高畜产品品质、新型兽药研发、改善饲养环境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能达到人们对纳米技术的应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图书馆应积极实施知识管理,提高为用户服务的水平,而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就要求图书馆创新原有的服务理念、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6.
略论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论述了智能制造技术物质基础、智能制造的理论基础、智能加工中心、以及智能制造系统的特征、智能制造系统的框架结构等。并就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二十一世纪对图书馆员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着重对二十一世纪图书馆员应其备的信息素质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然地貌的分析,根据荒漠化的新概念,判定该区为典型的滨海重盐渍荒漠化地区,是滨海新区的代表。依据生态重建的相关理论,确定生态重建的技术体系,其中以引种、筛选耐盐植物和培育转基因耐盐植物的生物技术为关键技术。依此在该区域建立了海挡护坡和高速公路的耐盐植物生态景观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具体分析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精益思维、全能制造系统、分形企业、敏捷制造、知识网络化企业等面向21世纪的先进生产模式的本质特征,指出了先进生产模式的共性及发展趋势,并就我国发展先进生产模式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简短回顾20世纪土壤科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土壤科学所面临的挑战、任务和发展方向。认为20世纪的土壤科学研究领域得到不断扩大,提出了土壤圈、土壤水能量、运动方程、土壤生态系统、土壤质量综合调控理论、土壤系统分类等一些新观点和新理论,为21世纪土壤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1世纪中国土壤科学面临着食物安全、生态环境的挑战,面临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土壤学自身发展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社会认同的挑战。21世纪中国的土壤科学应当加强土壤基础理论研究,提高研究水平,为世界土壤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在食物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应用研究方面,土壤学应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争取社会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