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福建省并殖吸虫虫种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调查福建省并殖吸虫虫种及其地理分布 ,捕捉、收集各地溪蟹 ,分离各种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猫、狗或鼠、兔 ,检获成虫鉴定虫种。结果发现福建省共有 7种虫种 ,即 :林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福建并殖吸虫、闽清并殖吸虫和泡囊并殖吸虫 ,分布于全省 42个县 ,其中卫氏并殖吸虫为广泛分布的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7,(3):461-465
建立兔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模型,为研究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兔的有效防治方法提供适合的动物模型。2月龄普通级新西兰兔16只,分组单笼饲养。从自然感染的肝脏中收集斯氏艾美耳球虫卵囊,培养孢子化,孢子化的卵囊1.0×105个/mL,3mL孢子化卵囊口服感染新西兰兔,建立兔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模型,并对感染1个月后的新西兰兔的肝脏、十二指肠进行病理学观察比较。结果显示:斯氏艾美耳球虫对新西兰兔部分致病性观察发现,新西兰兔在感染后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严重制约了其生长发育。形态学观察发现肝脏感染严重,表面布满白色结节,胆囊中胆汁浓稠,颜色呈金黄色,而十二指肠虽未感染球虫,却也有较显著的病变。病理学观察发现肝脏中存在大量斯氏艾美耳球虫,十二指肠中不存在球虫,但组织结构亦被破坏,十二指肠绒毛遭到严重破坏。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建立了兔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3.
·研究论著和试验报告与专论·用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牛皮蝇素 A蛋白的研究………徐梅倩等 (1-1)………………………………………我国五省斯氏并殖吸虫群体形态学的分类地位研究……崔爱利等 (1-4 )………………………………………永靖县羊血液原虫病综合防治试验吴志仓  (1-8)…凌源市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研究…………………邓广庆等 (1-12 )………………………………………爱比菌素注射液对猪疥螨病的疗效观察…………………陈丽凤等 (1-15 )………………………………………毒害艾美耳球虫卵囊先孢子化后贮存和先贮存后孢子化对其致…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研究斯氏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通过给幼兔人工感染不同数量的斯氏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对其发病后的急性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观察与分析。将幼兔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除空白对照组外,3个试验组家兔分别经口感染斯氏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2×105个/只、1×105个/只、0.5×105个/只。结果表明,在感染后第8天,3个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家兔的每克粪便卵囊数(OPG)分别为2.19×107、2×107、1×107和0,相对增重率分别为38.9%、58.0%、73.3%和100%。表明斯氏艾美耳球虫对幼兔有很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并殖吸虫成虫,囊蚴分种检索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殖吸虫为兽主、畜次、人再次的人畜共患互染的寄生虫病,迄今世界上报告的虫种超过40种,而以我国最多,近30种。作者为今后并殖吸虫的调查研究与分类识别提供根据,特以成虫的三种形态(椭圆形、长梭形、钝梭形)与体棘(单生、混生、群生)为基本根据重新编制了我国并殖吸虫成虫、囊蚴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是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勐腊并殖吸虫成虫体棘、口、腹吸盘.为鉴别其虫种提供资料。方法为直接从人工感染的猫体内解剖取出勐腊并殖吸虫成虫,用2.5%戊二醛和1%锇酸固定后,乙醇脱水,离子溅射仪镀金,JSM-820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云南西双版纳瑶瓦区阿括拿青(阿括拿青)虫体的体棘均为丛生型皮棘。新回宽寨老熊青(老熊青)虫体体棘在腹吸盘上方以单棘为主,偶见双棘。腹吸盘下方,为单双棘混合存在。结论认为从SEM形态观察发现勐腊两个不同点采集的勐腊并殖吸虫形态上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7,(6):1077-1083
本研究旨在完善西方角蝇和截脉角蝇各虫态的系统形态学资料,为野外采集两种角蝇各虫态样本的分类鉴定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研究斯氏副柔线虫在角蝇体内发育过程,以及制定防控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的有效措施等奠定基础。通过实验室人工饲养角蝇,收集西方角蝇和截脉角蝇的卵、各龄幼虫、蛹和成蝇,详细观察并描述两种角蝇各虫态的形态结构,以明确两种角蝇各虫态之间的形态学差异。除西方角蝇和截脉角蝇1龄幼虫外,两种角蝇的卵、2龄幼虫、3龄幼虫、蛹和成蝇都存在可识别的形态学差异。本研究详细描述了西方角蝇和截脉角蝇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并确定了多处可用于区分两种角蝇卵、2龄幼虫、3龄幼虫、蛹和成蝇的形态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8.
探讨闽清并殖对人体的致病性。将闽清并殖新鲜囊蚴多次分别感染猫科、犬科和啮齿科的家猫、家狗及大鼠、小鼠、豚鼠。结果 ,只在猫、狗粪便中检及虫卵并在肺脏检及成虫 ,而鼠类未获感染。结合对已知并殖吸虫宿主的选择性的分析 ,发现对猫狗感染而对鼠类不适宜的虫种通常对人体致病 ,相反 ,对鼠类适宜而猫狗不适宜的虫种对人体大多不致病或致病力较弱 ,表明闽清并殖可能类似斯氏并殖对人体引起游走性皮下结节的病变  相似文献   

9.
用纯种斯氏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人工感染25只断奶幼兔,进行致病性和病理学研究。试验兔分为1个不感染对照组和4个感染组,各感染组每只幼兔分别口服感染2.0×103、1.0×104、5.0×104、2.5×105个孢子化卵囊。与对照组相比,接种2.0×103个和1.0×104个孢子化卵囊的两个感染组的平均病变记分、肝重指数、血清转氨酶活性有显著差异(P<0.05);接种5.0×104个和2.5×105个孢子化卵囊的两个感染组上述指标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斯氏艾美耳球虫对幼兔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能导致严重的肝球虫病。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斯氏艾美耳球虫四川株致病性、免疫原性等生物学特性,为后续免疫和防控等研究提供参考。将45只36日龄幼兔随机分为9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组~第5组为致病性试验组,于50日龄每只兔分别经口感染1×10~4、5×10~4、1×10~5、2×10~5个孢子化卵囊;第6组~第9组为免疫原性试验组,于36日龄每只兔分别口服接种5×10~2、5×10~3、1×10~4、5×10~4个孢子化卵囊,14 d后给予2×10~5个孢子化卵囊的感染量。测定最小潜隐期和排卵高峰并以临床症状、卵囊排出量、相对增重、肝指数、肝脏病理变化作为评价指标。分离培养斯氏艾美耳球虫四川株卵囊,测定其最短孢子化时间及卵囊大小。结果表明,斯氏艾美耳球虫四川株最小潜隐期是13 d,排卵高峰在感染后22 d~23 d,孢子化卵囊的平均大小为36.2μm(28.2μm~38.1μm)×19.9μm(17.80μm~22.3μm),卵囊指数为1.81,27℃恒温培养最短孢子化时间为41 h。致病性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肝指数、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差异显著(P0.05);免疫原性试验组与攻毒对照组肝指数、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差异不显著(P0.05)。斯氏艾美耳球虫四川株致病性较强,低剂量感染就能显著降低增重并引起明显病变,但其免疫原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Five central nervous diseases are described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previously recorded conditions are discussed. The conditions are congenital inclusion-body encephalopathy probably caused by a paramyxovirus infection, idiopathic neuraxial oedema of a newborn calf, focal symmetrical encephalomalacia of a young calf, yacca (Xanthorrhoea spp) poisoning of adult cattle leading to spinal demyelination, and focal demyelination and neuropathy in an adult cow.  相似文献   

12.
13.
14.
天峻县2009年游牧民定居工程,在3镇7乡的无房户或危房户中实施,建设分县城集中、乡镇所在地集中、村社适当集中三种定居建设模式。截至到年底共完成1036户,建设总面积6.94×104m2。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