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中药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又名于术、浙术、冬术等。其具有补脾健胃、燥温利水、止汗安胎等功能。药用部分为地下块茎,适宜于沙质或半沙质土壤中生长。生长范围广,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1植物学特征白术为多年生草本,株高30~80cm。根茎肥厚粗大,略呈拳状,灰黄色,茎直立,基部木质化。叶互生,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又名于术、浙术、冬术等,具补脾健胃、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能.主产于浙江、江苏,在江西、河南、安徽、四川、湖南、福建等20多个省市都有栽培.  相似文献   

3.
正1品种习性白术别名冬术、于术、浙术,为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根茎主要成分是挥发油、苍术醇及苍术酮等。味苦、甘,性温;具补中益气、健胃和脾、祛湿利水、安胎止汗之功效。主治脾胃气虚、食少胀满、呕吐泄泻、胎动不安、妊娠水肿等症。白术株高30~60cm,根状茎肥厚呈拳状或蛙腿状,外皮灰黄色。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木质化。头状花序生于枝端;花多数为管状花,花冠紫色。瘦果,长圆状椭圆形,稍扁,被有黄白色绒毛;惯毛羽状。花期  相似文献   

4.
<正>白术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是菊科类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有补脾、健胃、化湿、止汗、安胎等作用。主治脾虚食少,腹胀泄泻,胎动不安,水肿,自汗等。1、特征特性白术根状茎肥厚,略呈拳状。茎直立,高30~60cm,上部分枝。叶互生,叶片3,深裂或上部茎的叶片不分裂,裂片椭圆形。边缘有刺。头状花序顶牛,总苞钟状,花冠紫红色,瘦果椭圆形,稍扁。  相似文献   

5.
<正>假高粱(见第24页图6),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是多种作物害虫和病害的寄主。外表与普通高粱相似,易与高粱属作物杂交,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其根的分泌物或腐烂的叶、茎、根等,能抑制作物子实萌发和幼苗生长。假高粱具有一定毒性,苗期和在高温干旱等不良条件下,体内产生氢氰酸,牲畜吃了会发生中毒现象。假高粱繁殖能力非常强,通过子实和地下发达的根茎繁殖,是世界性的恶性杂草。1.识别假高粱成株茎秆直立、粗壮,高100~150厘米。地下具匍匐根茎,根茎分布深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了滇重楼茎、叶、花和根茎的氨基酸组成、含量以及营养价值,为滇重楼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滇重楼茎、叶、花和根茎的氨基酸测定采用日立L-880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营养评价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结果】滇重楼茎、叶、花和根茎中均检测出17种常见氨基酸(色氨酸被水解破坏未检出),其氨基酸总量叶(13.96%)花(10.92%)茎(4.54%)根茎(4.02%);滇重楼茎、叶、花和根茎中富含药效氨基酸,且均检出γ-氨基丁酸;滇重楼的茎、叶、花和根茎中均含有8种呈味氨基酸,其含量分别为2.86%、8.21%、6.18%、2.34%;滇重楼的茎、叶、花和根茎中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E/T)分别为0.35、0.39、0.39、0.3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N)分别为0.53、0.65、0.65、0.61,氨基酸配比较为合理;滇重楼植株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接近FAO/WHO推荐的标准模式谱,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滇重楼茎、叶、花和根茎中蛋氨酸+胱氨酸均为第一限制氨基酸,营养价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根茎叶茎花。【结论】滇重楼地上部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可作为动物饲料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白术又称于术、冬术、浙术等,为菊科植物。根茎可入药,有健脾、燥湿、安胎等作用,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农村种植白术,是一条投资少、生产周期短、销路畅、经济效益高的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黄精植株构件的生长规律与地下部分各部位有效成分含量的积累动态。[方法]以2年生黄精为研究对象,黄精出苗后连续采样,测量根茎、新生根茎、须根、茎、叶、果实等构件的形态、数量和生物量,并测定地下部分各部位的黄精多糖、总皂苷和浸出物含量。[结果]黄精出苗后根系生物量不断积累,地上部分出苗后40 d内迅速生长,之后大多生长指标小幅度增加,至8月左右地上部分茎叶有所脱落,10月上旬地上部分枯萎回苗;地下部分在出苗40~100 d迅速生长,之后增长幅度减缓;须根的黄精多糖、总皂苷和浸出物含量均显著低于根茎(P<0.05),但收获期的须根多糖含量可达到根茎的84.50%,总皂苷和浸出物含量分别仅为根茎的35.72%、48.68%,这为黄精须根以多糖类材料开发大健康产品提供了依据;与原生根茎相比,新生根茎在形成的60 d内多糖含量显著较低(P<0.05),总皂苷含量显著较高(P<0.05);收获期时,黄精地下部分各部位以上3类有效成分含量排序稳定,依次为根茎>新根茎>须根。[结论]该研究为黄精非药用部位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芍药根茎芽发育及更新规律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芍药根茎性质及根茎芽发生、发育及成枝规律进行动态观察研究,为揭示芍药营养繁殖特性,提高营养繁殖效率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芍药根茎是芍药的地下短缩茎,节间产生不定根,节上有芽,属于腋芽类型。根茎以根茎芽来实现每年更新生长,最终呈现合轴分枝形态。根茎芽的叶元呈现:鳞片-茎节-侧芽-叶-茎节-腋芽的依次发生模式,从第5枚鳞片原基开始叶元由交互对生向螺旋状着生状态转变,并一直持续到花瓣原基形成。叶片同株异型,叶原基呈向顶式发育,而花原基呈向基式发育。通过越冬状态下的侧芽的发育状态观察,初步确定了根茎的茎节范围,根茎顶部1~2枚根茎芽在第2年春天萌发成茎,其余根茎芽则随根茎的生长发育长期处于休眠状态。越冬状态下,顶芽顶端分生组织进入雌蕊原基分化期,顶部4~5枚腋芽进入花瓣原基分化期,而其余腋芽处于原基初始发生状态而生长停滞,从而形成"一茎多枝"。  相似文献   

10.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又名于术、浙术、冬术等,具补脾健胃、化湿利水、安胎、止汗等功能。白术喜凉爽气候,怕高温高湿,较耐寒,气温超过35℃停止生长,即进入休眠状态。种子寿命为1年,在15℃以上开始萌芽,幼苗出土后能经受短期霜冻。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根部膨大最快时期。白术忌连作,轮作期要在5年以上,进行规范化种植是确保药材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栽培和解剖方法,对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根茎的生长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未见有根状茎;枝上有些小叶簇或小植株具有球状或膨大的茎轴,并且气生根从球状茎轴上发生;地下肉质根具强烈增厚的皮层,气生根特别是地下肉质根的皮层中具有许多储水细胞;小叶簇的球状茎轴、气生根以及肉质根内含有针晶簇。因此认为"根状茎"用于吊兰是误用;枝茎上基部球状的小叶簇是变态侧芽或顶芽,相当于珠芽营养繁殖体。  相似文献   

12.
彩叶秋海棠的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叶秋海棠又名蟆叶秋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虽然花朵不大,颜色也不那么鲜艳,但其硕大的叶片色彩绚丽,是非常美丽的观叶植物,用于装饰居室的几案、窗台等处,自然时尚,效果独特。植物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肥厚粗壮观肉质根茎多平卧于地下。叶柄具绒毛,直接从根茎上抽出  相似文献   

13.
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俗称黄姜、火藤根,系单子叶植物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为我国特有.因其地下根茎状如生姜,茎肉黄色,故名"黄姜",又因其根茎肥嫩多汁,晒干后切面白粉状,因此,药农又称其"肉黄姜"或"粉黄姜".  相似文献   

14.
野生百尾参种子2年生植株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雁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15-1917
对野生百尾参种子育成的1年生幼苗的第2年生长发育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大多数植株处于营养生长阶段,个别植株开花但还未结籽,因而认为该植物为多年生植物;人工栽培后其植株茎、叶生长总量增大,且茎、叶生长量和茎、叶生长速度基本同步,表现出"由慢到快到慢"的植物生长基本规律,其间生长发育快慢受环境条件影响,表现出2个梯度高峰;与野生根茎移栽植株、野生植株相比,种子2年生植株经人工驯化栽培后株高相对较矮,抗倒伏能力提高,分枝数增多,总叶片数增多,生长相对茂盛,根茎萌发株约2~3个,地下部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15.
<正>白术根腐病又名干腐病,是白术的重要根病之一,在新老产区发生普遍,严重发生此病,使产量损失60%以上。白术铁叶病又名叶枯病,土名叫"癃叶"、"铁焦叶"。新老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发病严重时,损失较大。1症状1.1根腐病。发病初期,术株地上部枝叶雕萎,基部叶片褪绿发黄,随后整株叶片发黄到后期枯死。地下部受病初期根毛和细根呈褐色干枯,后期脱落,蔓延到根茎部,横切根茎部就可看到维管束有一褐色圈,当根茎部的须根全部干枯脱落,根茎  相似文献   

16.
青海扁茎早熟禾地下生物量垂直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青海高寒地区对生长2a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var.anceps Gaud.cv.Qinghai)地下垂直动态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其地下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青海扁茎早熟禾主根全部分布于0~5 cm土层中,根茎、毛根、根茎分蘖芽和总生物量均集中分布于0~10 cm土层中.除毛根在返青后半个月时间内地下垂直分布呈">"型外,根茎生物量、根茎长、根茎分蘖芽数、毛根和地下总生物量垂直分布在一个生长季均呈"T"型分布,且符合y=1-βD变化,但分布数量和比例不同.青海扁茎早熟禾地下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根冠比0.41.根茎周转率>毛根周转率>主根周转率;根茎分蘖芽数周转率>根茎生物量周转率>根茎长周转率.  相似文献   

17.
高丽 《河南农业》2019,(25):27-27,35
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浙术、冬术、于术等,以根茎入药,具有止汗、安胎、燥湿利水、健脾益气的功效,是中医药方中最为常用的一味药,有“十药九术”之说。在我国,白术年用量在1万t左右,同时也是重要的出口中药材,因此种植白术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黑刺菝葜植株次生代谢产物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黑刺菝葜高效持续利用,对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不同器官中有效成分的种类及含量是有差异的,除果肉和果核中不含甾体皂苷、香豆素和内酯类化合物,果核中含有油脂,果肉中含有强心苷等化合物外,植物体中普遍含有糖类、酚类、鞣质、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皂苷、黄酮、蒽醌、香豆素、甾体、内酯等化学成分;有效成分含量大小顺序为,黄酮类化合物:须根>果肉>块根>叶>茎>根茎>茎卷须>果核;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叶>茎>茎卷须>块根>根茎>须根。  相似文献   

19.
国内少见的白术根蚜,1992年在新昌县发现后,危害程度日趋严重,危害面积逐年增加。1996年6月底在新昌县白术主产区儒岙、回山等乡(镇)已有500余亩术地发生,其中有200多亩虫害株率达20%左右,个别地块超过40%。根蚜虫体很小,体长1.5毫米左右,有乳白、米黄等色,主要分布在耕层5~15厘米处。其危害方式是群集在根茎及根系刺吸汁液,危害较轻时,叶色褪绿变黄,嫩梢嫩叶在中午强烈阳光下发生萎蔫弯垂,在雨天或夜间雨露滋润下,能恢复鲜活;危害严重时,致使术根发黑变枯,根茎干缩变软,术叶变黄早落,受害茎叶  相似文献   

20.
生长期穿龙薯蓣氮、磷、钾养分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穿龙薯蓣不同生长时期的根、茎、叶、果(花)为试材,测定了氮、磷、钾含量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茎中氮、磷、钾含量在营养生长期、根茎旺盛生长期和枯萎期有很大波动,且营养期高于根茎旺盛生长期和枯萎期;植株地上部分茎的氮、磷、钾含量均低于叶和果(花),果(花)除花期外氮含量低于叶片,钾含量高于茎和叶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