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彩色马蹄莲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是天南星科马蹄莲属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又称海芋、水芋、观音莲;原产于南非。包括黄花马蹄莲(Z. albomaculata)、红花马蹄莲(Z.rehmannii)及近几年国外出现的不少杂交园艺品种。其花型为肉穗花序,佛焰苞呈红、黄、粉红、橘红、橙黄或  相似文献   

2.
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ida)属天南星科(Araceae)马蹄莲属(Zantedeschia),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因其色彩艳丽、花期长、形态高雅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被誉为21世纪的"花卉之星"和"彩色百合",在国际花卉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文章综述了彩色马蹄莲的矮化与促花调控,为彩色马蹄莲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就马蹄莲(Zantedeschia)的植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作了简要综述,介绍了目前马蹄莲繁殖、栽培、育种、病害与防治、种球贮藏及开花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中国马蹄莲(Zantedeschia)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不同营养液配方对马蹄莲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L inn.)Spreng)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配方营养液,不同生长环境下马蹄莲的若干生理特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马蹄莲在2号营养液中生长良好,这表明2号营养液更适合马蹄莲生长。这也表明马蹄莲能很好的适应水培的环境条件,只要环境合适,就能很好的生长。同时也能看出,营养液是水培马蹄莲生长的一个制约条件,营养液的配方及浓度决定了马蹄莲生长的好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Pink Persuasion)的盆栽萌发试验,发现芽的直径约为0.7 cm或大于0.7 cm,芽高约为0.3 cm或大于0.3 cm时,具有优先萌发的优势,称其为"优势芽".芽体高度和直径可以作为判断彩色马蹄莲球茎优劣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9种不同保鲜剂对切花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保鲜效果和观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切花马蹄莲采用保鲜剂50 mg/L苯甲酸进行瓶插处理,对减缓切花重量下降、促进花苞开放、花径增大、提高寿命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保鲜效果好,建议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7.
彩色马蹄莲光合特性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ida)Florex Gold花期(6月下旬)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彩色马蹄莲Florex Gold花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存在"午休"现象,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6∶00;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以及空气相对湿度(RH)均存在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植株的气孔导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同净光合速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光合有效辐射与气孔导度共同决定着彩色马蹄莲Florex Gold的光合速率,是彩色马蹄莲光合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彩色马蹄莲种球培育和储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快速培育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spp.)种球的途径、方法和种球的储藏技术,以及彩色马蹄莲细菌性软腐病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现状及防治方法,重点综述了利用组织培养繁殖彩色马蹄莲种球的理想培养基配方及试管苗移栽的适宜时间。指出目前彩色马蹄莲细菌性软腐病根治困难,只能以综合防治措施为主。提出利用正向遗传学和反向遗传学以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途径进行彩色马蹄莲抗细菌性软腐病研究,以提高彩色马蹄莲对软腐病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温对马蹄莲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生长发育程度不同、生长健壮的白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 Spreng)植株,将马蹄莲植株放置于人工气候箱内,在每天2h40℃高温处理,而光照强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等环境条件均为仿自然生长条件下,对不同马蹄莲的开花数量、株高、叶片生长量、植株生长速度、叶片数等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马蹄莲植株初始高度和终了高度都与其叶片数呈正相关,高温对株高在8~15 cm范围内的马蹄莲中小植株的高生长影响较小,而对株高小于5cm的幼小植株的叶片的生长抑制较小,高温对植株高度大于15 cm的大苗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快速培育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spp.)种球的途径、方法和种球的储藏技术,以及彩色马蹄莲细菌性软腐病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现状及防治方法,重点综述了利用组织培养繁殖彩色马蹄莲种球的理想培养基配方及试管苗移栽的适宜时间。指出目前彩色马蹄莲细菌性软腐病根治困难,只能以综合防治措施为主。提出利用正向遗传学和反向遗传学以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途径进行彩色马蹄莲抗细菌性软腐病研究,以提高彩色马蹄莲对软腐病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彩色马蹄莲是天南星科马蹄莲属、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作切花栽培的彩色马蹄莲主要有红色马蹄莲、黄色马蹄莲。它原产于南非,栽培习惯与常见的白花马蹄莲有根本不同,且栽培有一定难度,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种球的选择及处理(1)种球选择。用于生产切花的种球,要选择健壮无  相似文献   

12.
以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ids)品种‘Black Magic’为试材,在6、9、12、15℃贮藏0、28、56、84、112 d条件下,研究其块茎的淀粉、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以及淀粉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淀粉含量以及4种酶的活性变化均呈现出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的趋势;贮藏温度越高,块茎内POD、SOD和CAT酶活性下降越明显;这3种酶活.性与块茎萌芽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夏红霞  朱启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646-17647,17687
[目的]研究Fe^3+对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 Spreng)除氮效果以及马蹄莲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培养法。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马蹄莲、硫铁矿渣+马蹄莲、FeCl3+马蹄莲。[结果]硫铁矿渣、FeCl3对马蹄莲吸收总氮的影响不大,但对废水中硝态氮的去除有抑制作用,且FeCl3对马蹄莲吸收硝态氮的抑制作用强于硫铁矿渣。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马蹄莲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不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这说明硫铁矿渣的活性高于FeCl3。[结论]该研究可为更好地将马蹄莲应用于生态化污水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马蹄莲原产于南非,为马蹄莲属多年生草本。栽培种有白花种和彩色种(黄花、红花等)。皖北地区多选用白花种用于盆花生产,供应早春花卉市场。马蹄莲由于其乳白色的佛焰苞象征着“永结同心,吉祥如意,圣洁虔  相似文献   

15.
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 Spreng.天南星科、马蹄莲属植物,球根花卉。肉质块茎肥大。叶基生,叶片亮绿色,全缘。肉穗花序鲜黄色,直立于佛焰中央。盛花期3~4月。彩色马蹄莲具有肉质球茎,节处生根,根系发达粗壮。叶茎生,叶片圆形或戟形,按段尖锐有光泽,全缘,多数品种叶片有半透明斑点。  相似文献   

16.
以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ids)4个引进栽培品种为试材,在冬季温室条件下,运用LI-6400XT光合系统测定仪对其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光合作用日变化品种Captain Reno、Tahiti为双峰曲线,Garnet Glow、Florex Gold为单峰曲线;4个品种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光饱和时光合速率及表观量子效率(AQY)各不相同;Tahiti的LCP和LSP最大为77.0μmol/(m2·s)和1 149μmol/(m2·s);Tahiti光饱和点时最大净光合速率和AQY最小,为7.21μmol/(m2·s)和0.021。  相似文献   

17.
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 Spreng.天南星科、马蹄莲属植物,球根花卉。肉质块茎肥大。叶基生,叶片亮绿色,全缘。肉穗花序鲜黄色,直立于佛焰中央。盛花期3~4月。彩色马蹄莲具有肉质球茎,节处生根,根系发达粗壮。叶茎生,叶片圆形或戟形,按段尖锐有光泽,全缘,多数品种叶片有半透明斑点。  相似文献   

18.
彩色马蹄莲切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色马蹄莲是天南星科马蹄莲属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作切花栽培的彩色马蹄莲主要有红色马蹄莲、黄色马蹄莲,它原产于南非.栽培习惯与常见的白花马蹄莲有根本不同,且栽培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9.
<正>马蹄莲俗名慈姑花,又名水芋,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花形奇特,花苞纯白,宛如马蹄,清秀挺拔;叶色翠绿,叶梗修长,轻盈多姿,苍翠欲滴,可谓花叶两绝。马蹄莲花苞形状别致,花黄苞白,十分艳丽。为使马蹄莲多开花,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黄色马蹄莲组培快繁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果园  邬玉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448-7450,7462
[目的]研究黄色马蹄莲的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黄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elliotiana Engler)块茎为外植体,系统研究黄色马蹄莲离体再生体系。[结果]块茎最佳消毒方法为0.1%升汞处理20 min后接入附加抗生素的培养基培养,无菌率高达93.33%;侧芽萌发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侧芽萌发的数量多且产生的愈伤组织质量好;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增殖系数达4.73,且产生的芽苗生长健壮;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4 mg/L+蔗糖20 g/L,根系生长快而健壮,生根率达100%;最佳移栽基质为腐质土∶椰糠∶珍珠岩=1∶1∶2(V/V/V),移栽成活率达98%,移栽苗长势良好。[结论]该研究为黄色马蹄莲组培快繁最佳培养条件和培养方法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