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径级毛竹林分结构指标变化规律,在贵州省赤水河流域建立了86个调查样地。调查结果表明,在毛竹林部分径级类型的乔木层、灌木层与草本层内,植物形态指标、多样性指数和生物量指标差异显著。随着毛竹林径级增大,毛竹和杂木平均高度增加、密度下降,竹木株数比降低;毛竹和杂木生物量增大,灌木层植物生物量减小,草本层植物和枯落物及总生物量增大,灌木、草本与枯落物生物量比率降低;毛竹林分整齐度和均匀度升高。相对于中、高径级毛竹林,提高低径级毛竹林平均胸径、高度、生物量和降低密度是高产培育的主要目标;伐除老竹、留大笋、砍小竹、蓄竹均匀分布是具体措施。贵州高原山地毛竹林丰产培育适宜竹-木混交,乔-灌-草层植物立体经营。  相似文献   

2.
《林业资源管理》2016,(6):82-87
对西洞庭湖区主要森林景观类型的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分析。将综合评价法与熵权法相结合得到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衡量不同森林景观林下物种多样性综合水平,根据各指标权重值,找出影响本研究区物种多样性水平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森林景观林下草本层Simpson指数在0.793 0~0.916 1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在1.759 6~2.717 6之间,在杉木幼龄林景观中最高,在竹林中最低。灌木层Simpson指数在0.794 2~0.927 7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在1.869 9~2.909 0之间,在阔叶林景观中最大,竹林中最小,整体上灌木层高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在0.012 3~0.829 4之间,在阔叶林景观中最大,竹林中最小。林下灌草物种丰富度水平低和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水平低是影响研究区竹林、灌木林等景观林下物种多样性水平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植物多样性的土壤生态功能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分析紫色土主要肥力指标和地形要素及毛竹林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关系可为通过植物多样性路径维护林地肥力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在赤水河下游采用野外样地调查和实验室样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43个紫色土-毛竹林样地的结果表明:(1)依据乔木层物种重要值可将调查样地划分为毛竹-香樟-柃木林、毛竹-丝栎栲-杉木林、毛竹-杉木-棕榈林和毛竹-丝栎栲-西南木荷林4个类型。不同类型间乔木层植物部分多样性指数值差异显著、灌木及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值差异不显著,土壤主要肥力指标值差异不显著。(2)因子分析发现地形因子和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因子及C层土壤磷钾因子相关显著,进而影响毛竹林生长及植物多样性发育。乔木、灌木及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因子和不同土层土壤肥力因子直线相关显著的指标对数量为22.22%、11.11%和33.33%,A、B及C层土壤肥力因子的相应值分别为20.00%。(3)直线相关分析发现土壤主要肥力指标和植物多样性指数值相关显著的指标对数量呈Margalef指数(32.22%)Simpson指数(24.44%)Shannon-Wiener指数(7.78%)Pielou指数(2.22%)、A层(22.50%)B层(18.33%)C层(9.17%)及草本层(22.50%)乔木层(20.83%)灌木层(6.67%)的趋势。(4)土壤肥力和植物多样性指数值的相关性存在无关型(相关不显著)、直线型和曲线型(二次多项式)3种类型,因子分析的相应值为62.96%、22.22%和37.04%,指标分析的相应值为66.94%、16.67%和33.06%。表明毛竹林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土壤主要肥力指标值的相关显著性具有层次性、指标差异性和多型性特点,曲线型较直线型更能反映二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浙西北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西北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群落植物生长型构成以及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群落各层次植物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1)浙西北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各层次优势种比较明显,乔木树种以青冈为主,灌木树种以柃木和檐木占优势,草本植物则以箬竹为主;(2)该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比较丰富,乔木树种种数最多,草本植物稀少;就各层次而言,草本层物种数最多,乔木层和灌木层比较接近,各层次的均匀度指数的趋势是灌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乔木层居中;以多种指标计算各层次物种多样性指数结果均显示,灌木层多样性指数最高,草本层最低,尽管草本层具有最高的丰富度;(3)封育时间长、人为干扰轻的地区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指标以及数量指标,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45个样地的物种组成、alpha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地乔、灌、草3个层次的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Jsw)以五岭坑保护站的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毛锥(Castanopsis fordii)林最高,茶木淤保护站的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林样地最低;各植物群落类型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以常绿阔叶林最高;灌木层以针阔叶混交林的物种数最多,草甸样地的灌木物种数最少;草本层则以竹林物种数最为丰富;乔木层各群落的 H和D均以常绿阔叶林最高;灌木层的H以针阔叶混交林最高,草本层中各植物群落类型的H、D、Jsw均以竹林最高;在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中,常绿阔叶林可以维持较高的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而竹林出现明显纯林化现象,应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6.
天然筇竹林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大关县天然筇竹林为研究对象,随机调查30个20m×10m的样方中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天然筇竹林植物物种丰富,共有维管植物94科180属257种; 2)筇竹林的分层结构中灌木层物种丰富度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但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乔木层和草本层; 3)筇竹林乔木—灌木和灌木—草本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差异极显著,而乔木层和草本层各多样性指数差异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赤皮青冈的群落结构,预测其群落动态变化,对福建建瓯上元村赤皮青冈人工混交林进行植被调查,以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作为多样性测度指标对样地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evins测度式和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研究群落中优势树种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样地内共有乔木20种,612株;灌木35种,249株;草本33种,1 364株;群落中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最高,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赤皮青冈在与杉木、栲树、木荷间的竞争均处于劣势地位,与钩栲、白花泡桐、青冈、木油桐间的竞争占优势。  相似文献   

8.
应用调查所获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研究分析了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8种主要森林类型乔、灌、草3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类型是红桦林、青杄林和祁连圆柏林;在其不同的森林层次上,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特点;8种主要森林类型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随其垂直分布海拔高度的变化不明显,而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总体呈现出随垂直分布海拔高度的上升先升后降的规律,即其最高值出现在此几种主要森林类型垂直分布的中段.  相似文献   

9.
采用典型样地法,以老板山毛竹林、水杉林及香樟林3种主要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学调查,选取物种组成、重要值及物种多样性指数为计算指标,探究人工栽培树种对当地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此次调查记录共计毛竹人工林物种94种,隶属59科78属,水杉人工林82种,隶属46科67属,香樟人工林80种,隶属47科70属,毛竹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其他群落最高;(2)竹类植物、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在各自人工林乔木层优势地位明显,灌木层中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等乡土树种幼苗分布于毛竹和香樟人工林下,林下出现香樟幼苗表明香樟人工林能实现自然更新,水杉人工林自然更新困难;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土牛膝(Achyranthes aspera)在3种人工林草本层中占据优势地位;(3)不同人工林群落总体物种丰富度都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各人工林林群落乔木层D、H、H′和J_(sw)值均小于其他各层;水杉、香樟人工林林下灌草层和草本层H′值较大,J_(sw)值相对较小,群落发展不稳定;(4)3种人工林都应进行林分改造。  相似文献   

10.
依据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群落的调查结果,研究了油松群落的物种组成,计算了各层次物种重要值,分析了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在64个样地中发现了177种植物,其中乔木28种,灌木51种,草本98种,隶属于49科110属。(2)乔木层和草本层优势种更为明显。依各层次植物重要值排序,乔木层优势种为油松,草本层优势种为披针苔草,灌木层优势种为土庄绣线菊。(3)多样性指数在各层次表现为: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最低;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最高;乔木层的优势度指数最高,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最低。  相似文献   

11.
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将黔中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后植被自然演替过程分成草丛阶段、草灌阶段、藤刺灌丛阶段、次生乔林阶段和常绿阔叶林阶段,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研究各演替阶段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和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植被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从草丛阶段开始增加,草本层到藤刺灌丛阶段达到峰值,随后下降;灌木层、乔木层和群落总体则增长到次生乔林阶段达到峰值.草丛阶段和草灌阶段物种多样性为草本层>灌木层;藤刺灌丛阶段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最低,草本层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大小对比因测度方法不同而有差异;次生乔林阶段和常绿阔叶林阶段物种多样性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黔中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后在人为干扰较小的情况下,植物群落由草本植物占优势逐渐向灌木和乔木树种占优势转移,并最终形成喀斯特森林.  相似文献   

12.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兰思仁 《林业科学》2003,39(1):36-43
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本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随该区植被演替趋势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到常 阔叶林而增加,群落间变幅较大;植物生长型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等多样性指数上均表现出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毛竹林作为一种重要的植被类型,其灌木层物种多样性高于其它3种森林类型,但由于毛竹是无性繁殖,其在林分中占绝对优势,故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明显低于其它3种森林类型。  相似文献   

13.
冰砬山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在辽宁冰砬山16块天然次生林样地的调查数据,对天然次生林的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各层次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冰砬山天然次生林群落成层现象和各层次优势种比较明显,依重要值排序乔木层优势种为蒙古栎和紫椴,亚优势种为花曲柳、色木槭和怀槐;灌木层优势种为斑枝卫矛、金银忍冬、胡枝子和金刚鼠李,亚优势种为刺五加和胡榛子;草本层优势种为羊胡苔草。该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比较丰富,丰富度指数草本层最高,乔木层和灌木层较接近;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灌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乔木层居中。  相似文献   

14.
近自然化改造对杉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西凭祥市热林中心青山实验场设置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样地,进行3种间伐强度处理(75%、55%、35%),均匀套种4种阔叶树。改造5年后,研究不同间伐强度近自然经营对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自然化改造5年后,乔、灌、草3层的物种数明显增加,灌草层的优势种有所变化,但各间伐处理的优势物种大致相同;各间伐处理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改造后各处理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改造的纯林,各处理草本层的Simp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改造前的纯林。杉木胸径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差异显著,但各处理间树高无显著差异;套种的4种阔叶树的胸径、树高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大叶栎、红椎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在不同间伐处理林分中有显著差异;高间伐强度改造的杉木人工林适合套种阳性树种大叶栎、米老排和中性树种红椎,中等间伐强度改造的杉木人工林适合套种耐阴性树种润楠。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毛竹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不同类型毛竹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林内物种是丰富的,但较大部分物种是脆弱的;乔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林下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显著,与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不显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小于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竹阔混交林>竹针混交林>毛竹纯林,粗放经营竹林>中等集约经营竹林>集约经营竹林;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竹针混交林>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中等集约经营竹林>粗放经营竹林>集约经营竹林;竹阔混交林向毛竹纯林转型时,林下木本植物部分丧失,而草本植物将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相似文献   

16.
多伦县沙地云杉混交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伦县沙地云杉林3条样带的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沙地云杉混交林的物种组成结构,分析了3个典型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沙地云杉混交林植物种类丰富,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共有植物71种,群落垂直结构分层明显;多伦县沙地云杉与白桦混交林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在群落梯度上,群落Ⅰ为52种,群落Ⅱ为45种,群落Ⅲ为47种,物种丰富度指数大小顺序为群落Ⅰ>群落Ⅲ>群落Ⅱ;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大致相同,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3个典型群落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为乔木层最大,灌木层其次,草本层最小。通过对多伦县沙地云杉混交林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为加强沙地云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样地调查,对南平市政和杏野生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政和杏占优势,样地内维管植物18科26属29种;科划分为12个分布型,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型为主,有向温带过度特征;多样性指数乔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乔、灌层的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优势度指数草本层最高,乔木层次之,灌木层最小;均匀度指数灌木层最高,草本层最小,灌木层以檵木占优势且分布最均匀。  相似文献   

18.
对顺德区5种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窿缘桉、台湾相思与湿地松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针阔混交与阔叶混交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均匀度指数(E a除外)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群落间乔木层差异显著,灌木层与草本层变化趋势相对较复杂,但针阔混交林群落与阔叶混交林群落之间,窿缘桉、台湾相思与湿地松群落间无显著差异;7种多样性指数中,乔木层与灌木层采用的研究指数幅度更宽广,可采用SP、SW与P指数测度物种多样性,草本层采用Jsp、P指数较好;提出了基于物种多样性的人工林群落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疆阿尔泰山小东沟北坡植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分布格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新疆阿尔泰山小东沟北坡植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东沟山区总体上物种种类简单,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沿海拔上升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的单峰趋势,即中间高度膨胀,且多样性峰值均出现在海拔1600~1800m处;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沿海拔升高,略微有所上升,变化不明显;乔、灌、草总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沿海拔上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趋势。针阔叶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从而使海拔1600~1700m处出现乔木层、灌木层及总的物种多样性峰值。随海拔升高,林分郁闭度减少,从而使得林下草本多样性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0.
在贵州省赤水河下游研究了毛竹林紫色土壤主要水源涵养指标和地形要素及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毛竹林乔木层植物部分结构指标及植物多样性指数值差异显著、灌木层植物部分多样性指数值差异显著,乔木、灌木与草本层植物结构指标值及植物多样性指数值互为消长。2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相同土层的主要水源涵养指标值差异不显著,相同类型不同土层的部分水源涵养指标值差异显著。土壤主要水源涵养指标值和海拔高度的正相关及坡度的负相关显著、乔木层植物部分多样性指数的负相关显著、灌木层及草本层植物部分多样性指数的正相关显著。3毛竹林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土壤主要水源涵养指标的相关性中,仅直线型相关显著的指标对数量占9.92%、仅二次多项式相关显著的指标对数量占21.03%、相关不显著的指标对数量占69.05%,相关显著的指标对数量存在植被层片和土壤层次的分异性以及指标类型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