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水产》2008,(1):39
新乡市封丘县陈桥镇山合村"封丘县黄河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黄河黄扁鳅养殖,出口韩国,效益可观。该场占地300亩,水面230亩,紧邻黄河大堤,水质良好,无污染。2007年4月份该场组织人员到连云港学习考察当地泥鳅养殖出  相似文献   

2.
孙兴涛  仲雷 《内陆水产》2006,31(3):15-16
为积极探索黄河入海口地区淡水生态养殖新思路.2005年5月中旬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从江苏盐城引进泥鳅苗种300万尾.组织实施了“黄河入海口盐碱地区池塘泥鳅生态养殖技术”试验,最终收获健康成鳅300t,产值300多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首席专家王武教授于4月24日到新乡指导工作,在考察了原阳金龙生态养殖场后,于25日在新乡市农业局作了《新乡市水产业发展思路》的讲座。讲座对江黄颡、泥鳅等名优水产品养殖技术进行传授,对养殖过程中的生产实际操作做了仔细的解答。针对我市稻田资源利用、养殖品种调整、生态渔业发展等方面对新乡水产业提出了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4.
常先苗 《水产养殖》2009,30(8):30-32
泥鳅属小型经济鱼类,性习钻泥,游动能力弱,直接放入水稻大田中养殖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常规稻田泥鳅养殖标准要求相对较高,对一般未从事过泥鳅养殖的人来说难度大。2008年笔者结合泥鳅池塘养殖、小体积网箱养殖和常规稻田养殖的优点,与水产养殖企业联合开展低洼地改造稻田小体积网箱泥鳅养殖技术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供广大泥鳅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蒋绍安 《水产科学》1997,16(6):34-34
庭院养殖泥鳅技术蒋绍安(沈阳新城子区水产站)泥鳅是一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食品,在农村庭院建池养殖泥鳅,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增加经济收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一、泥鳅池建造泥鳅池建造可根据庭院大小,建成圆形、长方形,以长方形为佳,建造面...  相似文献   

6.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别名鳅、真泥鳅等。其肉清淡鲜美、营养丰富,属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佳品,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为探讨泥鳅养殖技术,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2011年临沂市润兴特种水产养殖厂在兰山区水务局指导下,开展水泥池泥鳅养殖试验,所产泥鳅大部分出口日本、韩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泥鳅是一种分布广、群体数量大的小型鱼类,属于底层温水性鱼,常见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水沟、稻田等浅水水域。泥鳅肉质细嫩,味道清爽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药用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几年不仅国内需求量猛增,而且在韩日和欧美市场十分紧俏,因此普及提高泥鳅人工繁殖和无公害养殖技术,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泥鳅养殖,对实现农业增效,渔民增收,增加外汇收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河滩区泥鳅集约化养殖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范县地处黄河背河洼地,1999~2002年,该县在我站指导下,在陈庄乡、杨集乡等相继建立了6个泥鳅养殖示范基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泥鳅养殖。经过几年来的生产实践,亩产均达到1000千克以上,亩利润达4000元。现将几年来泥鳅养殖过程中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一、泥鳅的苗种培育技术(一)清塘与施基肥1.池塘的清整苗种培育以土池为好,面积以30~100米2为宜,池深40~60厘米。池中开挖鱼溜,以利其栖息和避暑防寒,池埂池底夯实,进排水口设拦鱼网,池底铺垫15~20厘米淤泥层,池中投放浮萍或水草起遮…  相似文献   

9.
正辽宁省盘锦市泥鳅人工繁育和养殖时间较早,但由于受气候、技术等原因,泥鳅人工培育苗种没有达到规模化生产需求,泥鳅养殖主要依靠天然野生苗种,成活率低,生长期短,养殖效益差。为提高泥鳅养殖效益,本文详述了泥鳅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要点。辽宁省盘锦市泥鳅人工繁育和养殖时间较早,但由于受气候、技术等原因,泥鳅人工培育苗种没有达到规模化生产需求,泥鳅养殖主要依靠天然野生苗种,成活率低,生长期短,养殖效益差。自2010年起我们进行了泥鳅人工繁育与养殖试验,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高唐县赵庄村村民崔吉祥是典型的养鱼专业户,2009年他根据已有的养殖经验创新养殖技术,在养殖泥鳅的池塘中铺设微孔管道,进行高密度泥鳅养殖,经过8个月的养殖,至11月收获泥鳅5965kg,销售产值达113400元,每667m^2获利26640元。其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泥鳅肉质清淡、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对环境适应力强,容易养殖,生产成本低,是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近年来,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看好,成为一些地方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笔者根据多年的技术推广经验,介绍一下泥鳅的农家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刘善成 《水产科学》1996,15(4):23-23
泥鳅的稻田养殖刘善成(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沈阳110031)关键词:泥鳅,稻田,养殖泥鳅俗称“水中人参”。泥鳅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泥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食性广,是一项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的养殖品种。一、稻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前,黄鳝、泥鳅养殖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黄粉虫是黄鳝、泥鳅重要的活饵料之一,且来源广泛、养殖容易。本文介绍黄粉虫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4.
“民企共管”助力江苏省赣榆县泥鳅养殖业发展壮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申 《中国水产》2011,(8):77-79
江苏省赣榆县墩尚镇是全国最大的泥鳅养殖基地。近年来,墩尚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泥鳅养殖技术逐步提高,养殖规模逐年扩大。2008年墩尚镇泥鳅出口量达7960吨,占全国出口量九成以上,出口创汇额达21651.2万元,全国13家泥鳅加工、出口企业中,该镇就占了8家,相关从业人员达11250人,泥鳅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支柱。墩尚镇泥鳅养殖业的发展,是当地干部群众敢于争先,大胆创新,勤于实践的结果,其中泥鳅养殖“民企共管”发展模式的贡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张新峰 《内陆水产》2004,29(9):23-23
近几年,我们在滨州部分地区进行了稻田养殖泥鳅的技术研究,实践证明,泥鳅属稻田生态渔业的优良养殖品种,其产量和效益均高于稻田养鱼、养蟹,而且这种养殖方式节肥增产,省工省时,还对稻田土壤有显著的改良作用,所产稻谷和泥鳅品质好、无污染,价高且畅销,适应了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需要。现笔者把该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泥鳅肉质细嫩、味美,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美誉,不仅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有一定的药用功效。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泥鳅身价倍增,逐渐成为国人在餐桌上的佳品。因此,大力发展泥鳅养殖前景可观。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广泛,开展稻田养泥鳅可使水稻增产,鱼粮双收,我国已有许多稻田养殖泥鳅提高经济效益的实倒。现将稻田养泥鳅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是  海波  江宽 《河北渔业》2006,(4):24-24
利用青虾暂养池塘套放网箱养殖泥鳅,既有利于青虾的生长,又可增加泥鳅的收入,提高了池塘利用率,增加了养殖效益,可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8.
鱼台滨南四湖,是山东东省著名的鱼米之乡,沟渠纵横,泥鳅野生资源丰富。当地百姓利用泥鳅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泥鳅池塘养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把我们泥鳅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黄鳝和泥鳅备受人们青睐,各地兴起黄鳝和泥鳅养殖热。现将黄鳝套养泥鳅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青虾生长快,繁殖快,生命力强,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好的养殖经济价值。泥鳅近年的市场行情看好,不仅国内市场需求大,且往韩、日等国出口亦有增加。开展青虾、泥鳅与河蟹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潜力,增加经济效益,达到池塘养殖低投入、中产出、高效益的目的。江苏兴化市钓鱼镇一养殖户2009年开始连续进行青虾、河蟹、泥鳅混养,摸索出一套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现将其2011年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